朱炳祥.自我的解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作者简介
朱炳祥,江苏靖江人,武汉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曾任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2007年5月至2013年5月),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社会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理事。
朱炳祥教授和他的“对蹠人”系列民族志
内容简介
《自我的解释》是国内人类学界第一部自我民族志著作。作者以他69年的人生经历以及69篇日记作为自我研究的对象,对生性与文化的关系进行了再阐释,回应了国际人类学界的文化决定论、“文化—个性”观等相关理论,提出了“文化性—个性—生性”的新的解释模式。继《他者的表述》(《对蹠人》系列民族志之一)后,该书进一步实践了主体民族志关于“三重主体叙事”“人志”“裸呈”等学术理念。有专家评论该书具有“开创意义”,作者“以《对蹠人》题名的系列作品称得上与西学对话的哲学人类学佳作”。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问题与方法
第一节 何种问题
第二节 何种方法
第二章 民族志的自我书写
第一节 自我叙事的“真实性
第二节 材料问题
第三节 “互镜”的概念
第三章 文化位置
第一节 初位在“外”
第二节 中位在“内”
第三节 上位有“思”
第四节 亢位有“悔”
第四章 个性取向
第一节 痛恨
第二节 厌恶
第三节 轻蔑
第四节 怜悯
第五节 喜爱
第六节 赞颂
第五章 禀赋类型
第一节 一张成绩表的“粗描”
第二节 “庄稼话”:诗性的劳动
第三节 离开原点
第四节 心性的陡度
第六章 文化性—个性—生性
第一节 “自我”的同一性
第二节 “树形”的隐喻:第三种型式
导言
人类学过去对于文化的研究视野,是过于狭窄了。人类学需要建立一种新的完全开放的跨学科的“关于人的理论”,民族志也应该真正地成为一种“人志”,而不仅仅是“社会志”、“文化志”。列维—斯特劳斯说:“人是值得研究的。”“人”的研究包括“他者”与“自我”,认识“他者”与理解“自我”,二者互为条件亦互为结果。对于“他者”的研究只有在“自我”研究中才能确定其位置并获得意义,对于“自我”研究也同样只能在“他者”的研究中才能确定其位置并获得意义。但是,过去的人类学与民族志,由于它产生于殖民时代,仅将“他者”的异文化作为研究对象,而且存在着严重的西方文化中心主义,这使得人类学研究的“他者一自我”天平失衡。如今殖民时代已经逐渐远去,当下,对于“自我”的研究应该得到强调,并且应该努力从这种研究中探索新的理论。哲学家说“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对于将“人”的研究作为学科对象的人类学来说更应如此。
本民族志为《对蹠人》系列民族志之三,也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主体民族志》结题成果之二。前两卷是对“他者”的研究,本卷则是对“自我”的解释。我用“对蹠人”的概念作为诸卷民族志的总题目,其含义不仅包含着“自我”与“他者”的对蹠关系,也包含着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对蹠关系。在《他者的表述》中,我呈现了一个“他者”,这个“他者”既是独特的“这一个”,同时也是一般意义上的“人”。在本民族志中,我呈现的是一个“自我”,这个“自我”既是一般意义上的人,同时也是独特的“这一个”。
……
本民族志的写作意图与主旨并非在于个人生活史的叙事,更不是自传,而是希望通过作为“他者”的“自我”来叙述并论述个体的“生性”“个性”与“文化性”之间的关系,进而回应既有的相关理论。我当然也希望在本民族志中遵循“要从存在者身上来逼问出它的存在来”的研究路径,弄清楚“我是谁”。但是,在这个千古难题上我并不奢望有多少收获,因此,我只是在某种意义之上,在某种视野之下,通过一种直接呈现的方式,显示一个既是“独特”的唯一的“自我”,又是作为“一般”的人类一员的“自我”,并在我当下所能够认识到的范围之内对这个“自我”略加解释。在“独特”与“一般”的均衡关系上,为矫正以往研究偏于“一般”一方,本民族志的研究略为偏重于“独特”一方。“独特”是一个中性词,它不是基于“好”与“不好”的价值判断,而是基于“同”与“不同”的性质判断。
……
本民族志是一部名副其实的“严肃剧”,即“剧情即是生活中最普通的情节”。“马克思提出的人类学的中心概念,不是社会的人或文化的人,而是‘作为类的存在物的人’。……‘人的第一个对象,即人,是自然’。”在本研究中,我虽然重视社会文化背景对“我”的意义,但更重要的工作则是力图将“我”从“社会”“文化”背景中抽离出来,放到“人”的背景中去。而作为“人”的人,“头脑的效用远不如心性”。这部民族志是一部“心性”之作,我跟随我的“心性”,呈现我的“心性”,并试图解释我的“心性”。
本书讯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人类学乾坤”(2019-09-11)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