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泽]李子贤教授与三次云南大学民间文学、民俗学暨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座谈会


2020年是云南大学文学院(原中文系)首次招收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37周年暨获批该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8周年,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将该专业划入法学门类社会学一级学科,与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并列,更名为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学科代码030304。此次学科名称调整系中国民俗学泰斗钟敬文先生从学科发展高度着眼,从拓展学术空间及社会功能着手推动,全国有8所大学将中国民间文学更名为民俗学,仍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招生及开设课程,增加社会学或文化人类学相关课程,毕业生授予法学硕士学位。其后,教育部于2000年出台新的学科分类方案并征求意见,拟将民间文学和民俗学专业划归“中国文学”一级学科,钟敬文先生于4月16日向教育部领导递交《关于民间文艺学和民俗学的学科分类变更的意见》,认为变动频繁不利于学科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生招生、学术成果评审和科研项目申报等(详见《中国民俗学会大事记(1983—2013)》)。近二十年来,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山西大学等校已相继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自主恢复中国民间文学专业招生,民俗学专业仍在文学院招生或在社会学一级学科所在学院增设招生。2021年云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将民俗学专业从文学院调整到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置于社会学之下按一级学科招生。此次调整较为仓促,事先未征求意见,仅按行政职能实施。该调整公布后导致研究生信息错乱,考研计划受到影响。云南大学研究生院同时安排2021年在文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下设民俗学方向,原招生指标不变;2022年将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自主恢复中国民间文学(含民俗学)二级学科学位点招生。这次调整之利弊尚难预料,令我写下文回顾所参与的三次本校学科座谈会,以求正本清源,厘清学科误识与岐见,理清学科发展脉络。作为本硕士点最早毕业生之一,又长期身居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第一线(2000年至2010年任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且已临近退休,深感有必要围绕李子贤教授来回忆学科旧事。


李子贤教授是著名神话学家、民间文艺学家,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学术影响,他亲身经历并参与领导了近60年来云南大学民间文学、民俗学暨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建设,制定本科生相关课程及研究生课程体系与培养计划,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扩大学术影响,扶持并指导云南省地州院校学术研究及地方民族文化研究,为学科发展殚精竭虑,积劳成疾。他为学术事业奋斗不息的精神值得后学景仰并效仿。李子贤师的神话学研究成就及影响已多有评论与赞誉,这里重点讲述其作为学科行政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的一个侧面。

先说第一次会议,1989年10月间,适逢金秋时节,我已考入李子贤教授门下攻读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神话学方向研究生一年多了,除了上中文系为本专业及文艺学,古代文学合开的课程(分别由张文勋教授,杜东枝教授主讲)外,主要在李老师家里听讲《神话研究》,持续了近一年,李道和学友不时也来旁听。另外又到傅光宇老师家听讲《中外民俗学史及理论》,到秦家华老师家听讲《西南民族民俗》,秦老师主要依托他主持出版的《西南少数民族风俗志》(《思想战线》编辑部编)来讲授,也涉及后来他与杨知勇先生和李子贤老师合编的《云南少数民族婚俗志·生葬志·生产习俗志·生活志》的内容,以及叶大兵,乌丙安主编《中国风俗辞典》(秦老师参撰条目),与各位老师一一相对聆听教诲。此时本专业只有我一个研究生,1983级研究生谢国先(导师李子贤教授),沈怀灵(导师朱宜初教授),1986级研究生邢定生(导师张福三教授)均已毕业离校。


一天,同在会泽院三楼办公的《思想战线》副主编秦家华老师(史宗龙老师时任主编)通知我参加次日的会议(我在校刊编辑室供职,与思想战线编辑部是俩隔壁)。当时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民间文学研究室正在策划编写《中华民间文学史》,程蔷女士、贺学君女士到云南搜集资料采访当事人,李老师作为中文系民间文学教研室(此时常用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室的名称,实为一体)主任恭请朱宜初先生主讲,会议在《思想战线》编辑部小会议室进行,文学所二位访谈者及傅光宇老师、张福三老师陆续到来,李子贤老师陪同朱先生稍后到来,所有人都起身恭迎朱先生。


朱先生重点回忆了建国后以“人民口头文学”为课程名称坚持教学,1958年新诗运动中云南的组织动员及1959年参与创办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情况,因朱先生年纪大不便长时间讲话,秦老师提议接下来分别讲述:张福三老师讲了云大中文系大理民间文学调查队组建实施调查项目及《白族文学史》(初稿)编写情况;李老师简要介绍了1979年云大党委批准成立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室的背景是周恩来总理指示云大加强地方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历史系中文系都依托数十年学科积累成立了研究机构加强相关研究,还介绍1983年受教育部委托举办“《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师资培训班”及继后出版师训班教材《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事宜;傅老师几乎没讲;秦老师说今天座谈主题是民间文学,就不展开谈民俗学了,但仍略谈了他依托《思想战线》组织民俗学,民间文学稿件,征集民俗资料是受钟老指示委托,自1983年与杨知勇先生参加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大会后每次到京都去看望钟老并汇报云南民俗学工作。


这次座谈会因为是国家级项目所需,工作量大,涉及面广,访谈对象多,我感觉被访者愿意尽可能提供资料,但限于时间未能展开许多历史细节;访谈者则出于尊重不便打断或将主题拉回调查项目,更像摸底式的漫谈。二位文学所的女学者全程做文字记录,还录了音。但这些座谈资料后来用了哪些,是否还保存在文学所就不得而知了(1999年单卷本《中华民间文学史》出版)。于我而言,李老师和秦老师给了一个全面接触本学科历史的机会,着意栽培,用心良苦。朱先生教过我本科的《民间文学概论》,师恩永记。李老师邀约本学科的主要参与者和当事人,正确表述学科历史,这是云大民间文学、民俗学暨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回顾既往的难得机会,朱先生因身体原因,此后再未参与学术活动。


此次座谈会还有若干花絮。时任《思想战线》副主编施惟达学兄出于礼节及对本学科的一贯支持,也到会片刻。那几年施兄经常参加本学科活动,如惠赐神话研究论文收入李老师主编《文化·历史·民俗》一书(1992年出版);又多次参与李老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学》项目论证、内容设计等,以其严密逻辑思维为课题贡献了诸多智慧。我与施兄同属一个机关支部,时常交谈,受益良多。1990年我研究生尚未毕业,张文勋先生即调我到刚成立的云南大学中国西南边疆民族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任主任助理,当与施兄作为张先生大弟子对我的了解、推荐有关(时任中心主任张文勋先生,常务副主任李子贤先生。施惟达学兄、刘小兵学兄兼任“民族文化学”省级重点学科科研秘书)。朱宜初先生女儿朱霞教授是我同班同学,本科毕业论文同受李老师指导,先在云南省社科院民族文学所工作,后在北师大中文系民俗学专业读博留校,其工艺民俗研究成果斐然。1984年5月间,朱先生喜迁教授楼新居,朱先生指导的陈昆福约我和王建中、吴丹等同学去帮忙搬家,师母做饭留我们,记得一道江西风味的蛋卷包肉极为精致美味。2020年7月13日下午,朱霞得知李老师辞世消息,马上联系询问治丧吊唁讯息,代表其所在北师大单位致哀。大约10年前,个别论著引述《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不够严谨,未正确标注两主编排序。李老师深感不安,对我说怕朱先生误会,后来他在校园中遇到朱先生散步,急忙趋前解释,说朱先生永远是自己的老师。


还有一件事与这次座谈会有关。秦家华老师为人忠厚,待人诚恳。这次座谈会是社科院文学所先与秦老师联系,他又请李老师安排的。因组稿秦老师与京城民间文学、民俗学同仁交往更多,又担任第一至第四届中国民俗学会理事。1997年钟老主编的《民俗学概论》邀约杨知勇先生和秦老师承担了部分章节。1997年底,时任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所所长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后于1999年接钟老任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的刘魁立先生到昆明出差,下榻安康路云南省委组织部招待所,约秦老师谈云南民俗学近况,秦老师约我陪同,我俩骑自行车前往。在一座两层小楼,刘魁立先生的助手倒茶后离开,秦老师详细介绍了云南省几个相关研究单位,并不只谈云大。刘先生询问自中国民俗学会1983年成立后,素以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民俗学学科底蕴深厚著称的云南为何未能成立省级民俗学会,其他省份多已成立运作多年,秦老师遂客观地谈了困难,还检讨自己工作不力。


类似的情况1997年前后云南民族大学杨知勇先生也与我谈起,说作为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钟老曾嘱他把云南民俗学会组织起来,一度云南社科院民族文学所的一帮年轻学者也来鼓动他出面主持,但最终无奈搁置(困难在于云南相关机构多,而社团成立登记需有法人,依托实体单位,有经费支撑,定期审计检验等)。我谈到云南民族村总经理华泽飞曾请张文勋先生组织“西边中心”人员帮助设计民族民俗文化展示提升方案,杨知勇先生说这类文化企业或许能支撑民俗学会。

第二次会议是于1996年6月由中文系党政领导班子召集的民间文学暨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座谈会。出席人为张文勋先生、林超民副校长、系党总支书记段跃庆、系主任杨振昆。《思想战线》主编秦家华、副主编任兆胜、校图书馆馆长李子贤、中文系教授傅光宇(1990年至1994年任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中文系教授张福三(1994年至2000年任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段炳昌副教授、西边中心黄泽讲师。1994级研究生陈天武(导师秦家华教授),杨星星(导师张福三教授),1995级研究生丁云红(导师段跃庆副教授)。我于1991年4月在云大通过硕士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主席张文勋先生,委员杨知勇先生、秦家华先生、张福三先生、傅光宇先生、李丛中先生。5月又由李子贤师带领赴广西师大中文系答辩并获文学硕士学位,答辩委员会主席欧阳若修教授,委员黄绍清教授、周作秋教授等,覃德清学友做答辩秘书,给予许多支持(1992年本专业正式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4年恢复招生)。


会议由杨振昆教授主持。首先由张文勋先生回顾了主持大理白族文学调查及《白族文学史》(初稿)编写经历,张福三教授介绍了自1992年获批中国民间文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后,原有李子贤、秦家华、张福三、傅光宇4位硕士生导师,为加强学位点建设,已聘请古代文学教研室段跃庆、段炳昌二位副教授加盟导师队伍。拟逐年扩大招生规模,完善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李子贤教授、秦家华教授、任兆胜教授表态要从系外组织学术资源支持学位点建设。任老师建议中文系调黄泽回系充实民间文学教研室(傅光宇教授已于1994年退休;1997年杨星星留校任系团总支书记,拟承担教学任务;黄泽于1998年3月由时任中文系主任段炳昌教授亲自办手续调系任教)。此时本科生课程仅有张福三教授在上《民间文学概论》,无选修课。研究生课程也要有劳李子贤、秦家华二位教授克服本职工作繁重之困难来承担。林超民副校长代表学校充分肯定了朱宜初先生、张文勋先生等对本学科开创奠基之功,认为本学科在全国具有特殊的地方民族文学学术资源,形成了一定的学科特色和优势,要以学位点建设为平台,进一步凝聚力量培养人才,学校会尽力支持。段跃庆书记作总结讲话,很官方地代表系方希望民间文学暨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继续努力云云。


这次会议的第二段主题为云大中文系与《思想战线》编辑部联合召开的“关于民间文学基础理论建设”的学术讨论,仅相关人员参与。秦老师以当下学界关注民间文学理论存在向内夯实与向外拓展两种倾向之争切入,说刊物正在组稿拟推动深入探讨。张福三教授认为应建构更系统的民间文学基础理论,李子贤教授以正在组织编写的《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学——中国西南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李子贤主编。李子贤、秦家华、傅光宇、李丛中合著,云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为例,强调课题既要以宏阔的地域民族文化为依托为背景,又必须深入论述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特殊形态,本质特征及传承规律等。当时国内民俗学界正在学习领会钟老倡导的“民俗文化学”及“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等理论,也存在一些不同见解。1999年7月21日,中国民俗学会与云南省社科院民族文学所,云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合办“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研讨会,段宝林先生与会指导,学会副秘书长,省民文所所长邓启耀主持。我驱车载张文勋先生,李子贤教授,秦家华教授前往滇池路“西方游乐城”参会,段先生见到张先生很亲切,连称学兄,张先生称宝林,因张先生1953年至1955年曾在北大中文系深造进修“文艺理论”课程。云大则正在张文勋先生主持下建设“民族文化学”省级重点学科,施惟达,黄泽参与撰写《民族文化学》(该书1998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施黄二人曾参与《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学》前期讨论,倾向于加大文化论述力度,如副标题可以是‘“中国西南民族文学的文化研究”,与主题更具逻辑关系。李老师全面斟酌论题论域及合著者学术专长后做出最终安排(此书后来荣获多项国家级省级奖励,在国内民间文学民俗学界深受关注)。


这次座谈会是时任教研室主任张福三教授在面临学科发展困难与机遇并存的关键时期多方协调的结果,殊为不易。此后在校系两级领导支持下,各位老师同心协力精心教学,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增长。1996级招收4人,1997级招收2人,1998级1999级均招收5人,2000级扩招为13人。硕士生导师至2000年达到8人:李子贤、秦家华、张福三、段炳昌、黄泽、张宇丹、木继红、段跃庆。谢国先教授自1999年至2004年为民俗学专业1998级至2002级开设《神话学》;国内叙事学学科带头人谭君强教授友情支持讲授《叙述学》,后由陈芳博士接替;马京副教授友情支持讲授《语言人类学》,杨立权博士、赵燕珍博士后接此课;马翀炜博士加盟导师队伍,一时人才济济气象喜人。惜2001年4月傅光宇教授辞世,是本学科的重大损失。1997年9月至2004年7月,本学科段炳昌教授任中文系主任,继后任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人文学院院长至2015年初,宏观上指导并支持着学科建设。


需要指出的是,1997年本专业名称调整为民俗学实为大势所趋,所有教师均无异议。2001年至2004年,段炳昌教授和黄泽先后获准招收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博士生,则为本专业人才培养和学术梯队建设提供了发展空间;本专业师生积极参与云大民族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参与“云南民族村寨调查”“中国少数民族村寨调查”等项目,作出了一定学术贡献;黄泽承担了200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现状及保护措施研究》;李子贤教授主持200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少数民族活形态神话研究》,带动了一批博士生硕士生参与课题研究。段炳昌教授与黄泽教授指导民俗学1998级研究生洪颖、和晓蓉、董秀团、孙信茹获全国第四届“挑战杯”二等奖,并获“园丁奖”;黄泽、董秀团指导民俗学2000级研究生黄静华、李荣荣、罗梅获全国第六届“挑战杯”三等奖。本专业在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方面持续发展。

最后谈谈第三次会议。2006年5月,在向中文系主任王卫东教授汇报我4月赴京参加中国民俗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并当选理事等事项后,王主任结合系上正在建设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情况,主持召开了民俗学暨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建设座谈会,到会的有李子贤教授、秦家华教授、张福三教授、谢国先教授、李道和教授、马翀炜教授。系主任助理董秀团博士做会议记录。段炳昌教授作为人文学院院长需带领学生参加校长主持的重要活动未能与会,会后请董秀团博士将会议记录交段院长过目。


此时民间文学、民俗学学科面临较好发展态势,李道和教授自回归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后加盟民俗学专业,除指导研究生外,开设《文献民俗学》,后又担任中国古代文学与民俗文化博士生导师。木继红副教授带领研究生做茶马古道及古代风俗、语言研究也壮大了民俗学专业实力。2004年至2006年董秀团博士、黄静华博士留本教研室。2005年,李子贤师结合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民俗学2003级2004级合上《神话学》。2005年,秦臻副教授回系工作并接替不再返聘的张福三教授上本科生《民间文学概论》和研究生《民间文艺学》。段炳昌教授自1996级至2017级一直上研究生《民俗学》,我自1998级至2019级上《民族文化学》,2005级至2016级上研究生《神话学》。我原主讲的本科生《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概论》交董秀团,《神话学》《民俗学》交黄静华。终于结束了教研室只有我一个光杆司令的局面(张福三教授已于2000年退休,属返聘),初步解决了学术队伍断挡难题。又得上述系内外诸多同道襄助,一时竟有些欣欣然了。


会上王卫东教授首先作开场白,感谢各位老师长期以来对中文系工作的鼎力支持。我谈到自秦家华教授推荐本系一批中青年教师加入中国民俗学会以来,近几届理事会秘书长周星、贺学君、高丙中都积极邀约我们参与活动,段炳昌教授此前曾说我们与民俗学会人不熟。此次第五届理事会高丙中秘书长提名我为第六届学会理事,与新任秘书长叶涛也建立了联系。并得到刘魁立理事长、乌丙安荣誉理事长、段宝林先生、柯杨先生等著名民俗学家的联系方式,今后可以加强交流,获得中国民俗学会的支持及指导。云南民族大学谢国先教授也参加了中国民俗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他介绍了小组会上有价值的学术信息。


我接着谈到目前本学科发展方向和重心的变化,自本系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点设立后,因受民族院校同专业影响,欲加大民族语言教学和研究力度,并整合原“民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力量,单独设立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教研室以支撑该专业,拟列为中文学科之重点,院系两级文件已有此拟议。我担心此举干扰、分流民俗学学科建设,遂明确提出应广泛听取本学科前辈及教师意见,加之本专业正在良性发展,与国内外同行学术交流应有较广的视野及较大的平台。


秦家华教授发言,认为以民俗学为本专业名称为妥,能包容民间文学、神话学及少数民族文学,而少数民族文学则不能涵盖民俗学、神话学,也不能与民间文学等同,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还包含作家文学、书面文学,例如社科院民文所所刊《民族文学研究》的办刊思路。谢国先、马翀炜、李道和也赞成以民俗学名义继续加强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张福三教授则从本学科开创时期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起家,1979年成立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室都是主打少数民族文学品牌,强调加强该研究的重要性。李子贤教授总结说,这次会议主题很有价值和意义,各位老师涉及本学科历史,专业研究重点及发展方向等,我赞成仍以民俗学为学科名称及中文系重点学科,向内学科包容性强,向外可拓展到民俗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有利于申报课题,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李老师时任云南大学中日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则是本学科立身之本,是题中应有之义,也必然要重视、坚持。我和家华是中文系首届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对该领域研究感情很深。但学科发展建设也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寻求更大学术空间,不能墨守成规。李老师的总结也表达了我的见解,同时我从他总揽全局的眼光和表述中学到了更多。李子贤教授、张福三教授、秦家华教授和傅光宇教授曾被学界称为“云大民俗学四大金刚”“云大四老”,其中李老师的广阔学术视野、全局掌控能力和学术组织能力得到公认。


王卫东主任感谢老师们的意见,特意从系自筹自考经费中拨出微薄茶水费资助会议。


其后,因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所涉语言学课程、招生等问题,2010年后该专业并入民间文学教研室管理,取消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教研室,放弃语言类课程,改为与民俗学专业合并教学,单独设立少量特色课程并沿续至今。2010年秦臻老师接任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这些工作在其手上完成。这次学科会议发挥的作用显而易见,集思广益与拍板式的权威意见都是本学科规划发展的宝贵财富。这次会议之后,再也没了这样几代学人同堂切磋、坦诚交流见解的机会。这些过往想必国内同行在学科建设中没少经历,或许更为复杂曲折。


2011年3月20日,秦家华教授在家中安详往生,我痛失一位器重提携我的仁爱长者;时隔9年,2020年7月13日,我又痛失李老师这位学术眼光高远犀利的严师,李老师和秦老师从学生时代亲如兄弟,情谊伴随终生。我与秦老师能聊家常,2006年还请正携师母杨家美老师与墨江旅昆老乡欢聚的他在翠湖公园九龙池茶苑为陶书霞、和晓蓉、光映炯、田玉玲(秦老师是其硕士导师)四名博士生授课;李老师则只谈学术,见面就问近期在做何研究,有何成果。在我求学阶段和主持民间文学教研室期间,总能时时获得二位恩师指导和教益,他们的高尚人格和学术追求,是我效仿的楷模。


2006年这次座谈会后,长者渐次逝去,参会的同龄学友或大展鸿图 ,或远走他乡,或积劳成疾,令人唏嘘怅然。而各位师友给予的种种支持帮助,实铭记于心,未敢稍忘。


以上所忆或有疏漏失实之处,又虽以李子贤师为叙述中心而常旁逸斜出,或牵涉琐事,或描绘群像,恐有失严谨。但这或许也算云南大学民间文学、民俗学暨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真实细节吧。


写于2020年9月30日,改于10月3日。


图文来源:微公号“神话王国”2020-10-04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