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茜]抗“疫”,说不尽的文化题





一场大疫袭来,死亡、传染、恐慌、隔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被打乱!


这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当然是非常状态,可从整个人类历史的角度看,抗“疫”反而是常态——



《中国古代疫情年表》的数据显示:从公元前243年到公元1911年,中国发生了352次重大疫情,平均6.1年一次!


几千年的防疫史,不单有医学的进步,更是留下了驱瘟、斗瘟的深刻文化印记,渗透到民俗、传统节日、文艺创作等方面,汇集起来,就是一部抗“疫”文化史。


01

悠久丰富的抗“疫”文化史


瘟疫事关大批人的生死,除疫祛灾对国家、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大事,甚至成为我们的民俗与生活的一部分。


为了对付疫魔,在医学技术落后的远古时代,人们想出许多招数,“巫傩驱疫”就是最原始、古老的一种方式。关于以傩“逐疫”,早在《周礼·夏官》就有记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论语·乡党篇》 :“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汉儒孔安国在注《论语》时对这句话做了解释:“傩,驱疫鬼也,恐惊先祖,故朝服而立庙之阼阶也。”在这些史料记载中,方相氏是逐疫的主角,他手里拿着戈和盾牌,身披熊皮,或者戴着假面,击打鼓、铮等打击乐器驱逐疫鬼。逐疫的核心就是把疫病驱赶到生活领域之外,确保安全。这个生活领域,小到家庭,大到一个地区、国家。


南丰傩舞(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在我国的传统节日当中,也普遍包含驱瘟疫的内涵,体现先民对健康平安的祈望、禳灾祈福的生命意识。


比如,每岁首,也就是大年初一这天要饮屠苏酒以除疫气。《广韻》记载:“屠苏酒,元旦饮之,可除瘟气。”


清明插柳的习俗也和与避免疾疫有关。宋元以后,清明节插柳的习俗非常盛行,人们踏青玩游回来,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明《池州府志》 :“清明士女戴柳枝及插门之左右,俗云辟邪。”清《宣恩县志》 :“清明,插柳叶于门,簪柳于首,曰辟毒疫。”此说将柳视为具有神力的植物,它可以让害虫、毒疫、鬼祟逃之夭夭。


《清明小景》  丰子恺


宋代的文人记载,在端午日的中午,把菖蒲切了放在酒中,饮后能辟瘟疫。


重阳节的登高和饮菊花酒的习俗,也是为了避疫和延年益寿。


除了民俗,在抗“疫”实践中,历史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最早提出“隔离避疫”方法的是《周易》,节卦初九爻辞:不出户庭,无咎。据出土的《秦简》记载,乡里如果出现了疑似的传染病病例,典甲有责任调查和迅速上报,朝廷根据疫情派来医生检查和治疗,并对相关人员采取隔离措施。这说明在当时出现疫情后隔离就是一种制度。而且秦国还有专门隔离的“疠所”,疠的意思之一就是瘟疫。南朝时有专门的隔离机构“六疾馆”。


隔离、上报、排查、专门的隔离场所、制度规定,我们现在熟悉的抗疫事项在古代一个不少。所以,不要疏忽、心存侥幸,觉得憋不住、受不了,历史的经验已经证明,这真得是度过疫情的必要之举、有效之法。


02

抗“疫”历来是文艺创作的资源


瘟疫带来的灾难,是人类无法忽视和逃避的伤痛,所以艺术家总想把它记录下来。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在这次抗疫中,艺术界可以说组成了艺术战“疫”的阵线,出现了诗歌、绘画、舞蹈、戏剧、曲艺、音乐等各门类的大量优秀艺术作品,鼓舞着人心,激励着斗志。


其实,最原始的艺术就和驱瘟有关。如上面提到的傩,就在演变过程中而产生傩戏、傩舞。现在,就不乏有戏剧学者把傩戏看作“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在文学创作中,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就是以宋仁宗时京师发生瘟疫,朝廷派太尉洪信去龙虎山请张天师禳灾开篇。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有一个法力高强的反派道人吕岳,专门用瘟疫的法术让姜子牙的西岐军丧失战斗力,最后被封为瘟神。当然还有和瘟疫有关的诗句。而且瘟这个词也用在了现代文人的创作中,如鲁迅的《阿Q正传》,形容王胡被阿Q的风光打击后,“瘟头瘟脑的许多日”。在相声中,如果说唱瘟了,就是指演出平淡,效果不好。



在西方,瘟疫也是艺术创作的资源。在古老的《荷马史诗》之《伊利亚特》这一部中,太阳神阿波罗的祭司就请求阿波罗降瘟疫到希腊联军头上,让统帅阿伽门农被迫让步释放自己的女儿。瘟疫催生的世界名著,最著名的是被誉为欧洲短篇小说之父的《十日谈》。作品在“黑死病”肆虐欧洲时问世,作者薄伽丘以10个青年去郊外的一座别墅去躲避这场瘟疫,10天里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的构思展开了自己的创作。



在众多艺术门类中,记录瘟疫,绘画是最频繁使用、最有效的艺术形式之一。雅典鼠疫、安东尼瘟疫、查士丁尼瘟疫、中世纪黑死病、西班牙大流感等大疫都有世界名画记录下来。


《被瘟疫侵袭的罗马城》  德劳内


在大疫流行的当下,我们回顾这些抗“疫”文化,会得到什么启发呢?


03

众志成城是传统


疫情会触发社会最恐怖、最悲惨的一面,同样也会激发出人性最可贵、最光明、最令人感动的一面。任何一场瘟疫带来的灾难,都需要朝野上下齐心合力度过。据记载,从汉朝开始,一旦疫灾来临,官方就会立即拨付专款、选派专人,到疫区救助。以后各朝各代都如此效仿,几乎成为官府朝廷抗疫的惯例。


当然,冲在第一线的仍然是医生。他们也在瘟疫中表现了高尚无私的精神。如东汉时期的张仲景就因为一次瘟疫辞官行医,最终成为一代医圣。多难兴邦,灾难越多,精神积淀就越深厚。


这次抗疫,政府科学、严密地部署防控,广大白衣天使,在弥漫新冠病毒的空气中“逆行”,无数企业、个人捐款捐物,支援一线战场,文艺界为抗疫摇旗呐喊,这种众志成城的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再次崭露,必将在我们民族复兴的历程中增添新的动力。


04

敬畏自然是智慧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和自然界和谐相处的思想。汉代大儒董仲舒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理学家张载提出:“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


道家认为,应该平等地尊重所有的生命和珍爱自然,《庄子》中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历史上很多瘟疫的发生正因为偏离了“自然和谐”。如明朝末年北方大旱造成大饥荒,树皮、草根吃完了,人们就捉老鼠吃,终于爆发了鼠疫,这已经充分说明,野生动物不能随便吃。可惜,这种敬畏自然的智慧一旦不被贯彻,自然的报复就随之而来。当年的“非典”和今日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又再次印证了这一点。疫情既然已经发生,那就让我们再次牢牢记住,要敬畏自然,尊重几千年来的人类积累下来的生存智慧。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瘟神为司瘟之神,可以向人间降瘟疫,也可以回收,所以历史上官方与民间仍然祭祀瘟神,体现出对瘟疫等自然力量的敬畏,并不单纯强调和瘟神的战斗。毛泽东写的两首《送瘟神》诗,用词也是“送”。能招来瘟神降临灾难的一定是人间的丑与恶,能让瘟神收回瘟疫的也一定是人间的善与美。


1958年,毛泽东写下著名诗篇《送瘟神》


那就让我们在这次抗“疫”中,充分绽放我们的大爱、大善与大美,来送一送瘟神吧。









图文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文化报”2020-04-06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