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民俗学者尹虎彬教授(1960.5—2020.3)


尹虎彬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神话学会秘书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等职。


一、学术简历



尹虎彬(1960年5月—2020年3月13日),朝鲜族,辽宁宽甸人,1982年6月于中央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9月开始在该校攻读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7年6月获法学硕士学位。2000年起在北京师范大学师从民间文艺学家钟敬文、刘魁立教授攻读民俗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03年6月获法学博士学位。1989年9月~1990年8月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文学部访问学者;1994年7月~1995年3月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1997年4月~1999年4月日本神户大学国际文化学部访问教授。


1987年7月至2014年11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从事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历任助理研究员(1988)、副研究员(1997)、研究员(200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少数民族文学系民俗学专业硕士生导师(2005)和博士生导师(2008);曾担任该所理论研究室副主任(2000)、主任(2003)、所长助理(2004)、副所长(2010)、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少数民族文学系主任(2011);2014年11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


二、研究方向


主要学术领域为民俗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近年来主要关注口头传统领域综合性研究的新趋势,致力于以民族志为导向的田野研究,希望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展口头传统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在民众的言语行为中确定文本、文类和表演,研究民间叙事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关注研究者对于结构材料、建构意义所起的作用;从文献记录、村落叙事中寻觅民众的历史记忆;从大的历史视野中,从特定社区人们的生产生活、社会组织、民间信仰等多个方面,揭示传统文化的现代命运;从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传播和利用的学术史反思中,探讨其中所蕴涵的学术和政治意义。


三、科研成绩


博士学位论文《河北民间后土信仰与口头叙事传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3)。出版专著《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和译著《故事的歌手》(中华书局,2004)。曾先后独立承担或主持所级、院级和国家级研究项目。主持完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级重大课题“中国史诗类型学研究”(2002~2006),参与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荷兰皇家科学院合作研究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史诗与英雄”(2002-2004)。中欧社会科学合作研究项目(CO-REACH-SSR)“口头传统的记录与归档:跨学科研讨” (2008-2010)中方主持人。主要获奖成果有:《史诗观念与史诗研究范式转换》,论文,原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获“第八届(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故事的歌手》于2007年4月获“第七届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奖” 译著类三等奖。《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于2004年获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专著类二等奖。


长期关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理论研究和作家作品研究,发表了《论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小说创作》(2000)、《从文化的归属到文化的超越:新时期少数民族小说创作主题辨析》(1999)等系列论文;近年来密切追踪国外口头诗学的学术史及其前沿性理论成果,从民俗学的理论视角和方法论关注国内口头传统和史诗学研究,近年来发表的主要论文有《史诗观念与史诗研究范式转移》(2008)、《民间传统文化的现代命运》(2007)、《口传文学究的十个误区》(2005)、《河北民间表演宝卷与仪式语境》(2004)、《刘秀传说的信仰根基》(2004)、《民间叙事的神话范例》(2004)、《荷马与我们时代的故事歌手》(2003)、《在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之间:20世纪史诗学述评”》(2003)、《口头诗学与民族志》(2002)、《口头诗学的文本概念》(1998)。参与主编的著作有《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史诗与英雄》(中英文版,与米尼克•希珀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和China’s Creation and Origin Myths: Cross-cultural Explorations in Oral and Written Traditions(co-editor with Mineke Schipper. Leiden and Boston 2011)。译著《故事的歌手》(The Singer of Tales,Albert B. Lor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 Mass., London, England 2000)被列为钟敬文主编的《外国民俗文化研究名著译丛》之中,是北京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民俗学重点学科项目,2002年列入国家“十五”重点图书规划。《故事的歌手》是这套丛书第一本译著,它是“帕里-洛德理论”的奠基之作,被学界誉为口头文学研究的“圣经”。






[(美)洛德(Albert B. Lord)著;尹虎彬 译]《故事的歌手》(2004)




四、代表性成果


[尹虎彬 著]《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2002)


《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在研究原典的基础上,把帕里-洛德学说纳入民俗学和比较文学的视野来加以研究,对该学说的学术背景、历史发展进行了全面梳理,系统介绍了米尔曼•帕里、阿尔伯特•洛德及其追随者关于口头传统的基本思想和观点。本书对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现代民族志对口头传统研究的意义、口头诗学文本形态和类型学特征等诸多问题,做了初步的梳理。本书试图突破一般文艺学以作家文学为对象的局限性,揭示口头传统的创造力量。口头诗学研究促进了我们在口传史诗的采集、整理、归档、保存、利用等环节上的科学化,实现数字化管理,达到与国际接轨的要求。


论文《口传文学研究的十个误区》(2005)对19世纪以来民俗学的许多观念进行了反思,主要涉及的问题有口头创作与表演、作者与文本、传统与创新、口头诗学与现代民俗学的田野作业、文本与语境,以及对口传文学、书写传统和电子传媒对人类认知和文化的影响等。本文指出人们对这些问题的反思是跨学科的,这种反思不仅揭示了以往的认识误区,更预示了新的学科走向。《史诗观念与史诗研究范式转移》(2008)所讨论的史诗,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而倍受各民族国家的重视。史诗虽然指的是一种文类,它本身却含纳了多种文类的要素,史诗具有强烈的地方特性和民族特性,同时也具有人类的普遍性。虽然从艺术形式上来说,谜语、谚语、挽歌更具有普世的统一性,但是,史诗因为所表达的内容极其重大,它对于民族认同和文明对话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从学术的角度来看,史诗由于其百科全书式的地位,日益成为多学科的研究对象。中国史诗在其传统的渊源上是多元的,在体裁样式上是多形态的,在研究视域上是多重维度的,这种丰富性必将对世界范围内的史诗研究提供一系列新的范例,一种“多元的普世性”更能反映出这种探索的未来趋势。


文章根据尹虎彬教授个人资料整理而成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