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原文载《文化遗产》2021年第6期
仪式一直处于民俗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中心,被认为是最能体现人类本质特征的行为表述,一般被界定为象征性的、表演性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并往往被功能性地解释为在特定群体中具有沟通、过渡、强化秩序及整合的作用。仪式研究的相关理论从信仰、社会、族群、表演、象征、进程、记忆、叙事等角度展开,这些理论和视角也随着时间的推移用于阐释各种社会现象,并不断完善。近年来“仪式感”作为网络热词从日常生活中渐渐凸显出来,受到各类关注。厘清“仪式感”的内涵能促进研究者对当代日常生活的理解,并能参与探讨如何传承传统文化以适应新的生活节奏,缓解社会急速发展对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冲击,建构有节奏的生活秩序。
原文载《文化遗产》2021年第6期
一、仪式感的界定及相关研究
2015年以来“仪式感”一词借由网络传播而持续保持着热度,由此展开的讨论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呈现形态。在网络空间里“仪式感”可具体到一个瞬间、一种滋味、一抹色彩,也能抽象成积极的感觉,可理解为生活态度的表达。这种“仪式感”并不完全是一般意义上仪式研究中的仪式感,而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在新的时空环境中建构出的生活意义与形态,而其又不能完全与传统的仪式研究割裂开。基于此不同学科的学者们从传统的仪式研究理论和实践出发探讨“仪式感”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以“仪式感”为主题在知网中搜索,一共有973篇学术期刊论文,163篇学位论文,208篇报纸文章。
戏剧研究者认为“仪式感”伴随先锋戏剧而生,戏剧中突出仪式感会增加吸引力,代表一种生命体验,现代社会正逐渐消减或者非常缺乏的内容在戏剧中出现,会使戏剧内涵更丰富。仪式与现实相对应,重视仪式感的同时即在批判当代社会价值,也会引发批评。仪式感不是本质性的存在,而是社会的产物,被赋予了主观思想和实践意义。传播学者关注随着媒介在社会文化中的功能凸显而产生的“介质导向的仪式”(mediated ritual)。20世纪 80 年代詹姆斯·凯瑞(James W. Carey)提出传播的仪式观,将传播的仪式表述为:建构并维系有序有意义,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在此新传播仪式中,“一对多”的媒介仪式被广泛讨论,其移动传播也被认为是一种新的人际仪式。思想文化研究者认为“仪式感”是仪式发挥文化功能的体现,在每次仪式展演中不断实现生产与再生产,并梳理了仪式的感性逻辑、生活逻辑和再生产逻辑。还有学者指出国内对“仪式感”的界定应包括仪式场域和非仪式场域“拟仪式”般的主观态度和体验,而后者多指向个体行为,是主动的精神性需求。戏剧研究语境中,“仪式感”被视为由仪式而带来的一种表述,传播学研究的“仪式感”关注媒介导向的秩序,但与当代日常生活中的“仪式感”有一定的差异,而思想文化学者梳理并区分了仪式场域、非仪式场域的“仪式感”,则为其学术层面的探究提供了有效的分类。
民俗学及相关领域如何界定“仪式感”?2006年扬·斯诺克(Jan A.M.Snoek)将仪式(ritual)定义为“对一个特殊庆典的(书面或其他形式的)规定”,指出先要明确“仪式行为”即“一种与日常生活行为有别的特殊行为方式。它的(至少部分的)表演者同时也是观众”。并区分“类似仪式的行为”(ritual-like behavior),即带有和仪式行为相似性的普通行为。可见,当代日常生活中的“仪式感”可以归属“类似仪式的行为”。罗纳尔德·格莱姆斯(Ronald Grimes)将仪式分为仪式化行为(ritualization)、礼节(decorum)、典礼(ceremony)、巫术(magic)、礼拜(liturgy)、庆祝(celebration),而仪式化行为是基础,并被定性为身体的、生态的,仪式由日常生活而提升为仪式化行为,进而成为更深形态。虽不是所有行为模式都能构成仪式化,但仪式化的每个环节都反映人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仪式化行为无法避免,并以特殊的文化形式掌控着人类。而由仪式化行为转化的仪式也表达人与环境、身体的密切联系,仪式不断变迁的过程就是追求重返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状态的无尽过程。仪式化行为借由二元对立的形式建构起来,基于人自身存在的节律,最终变为“习惯”。从仪式定义与分类的角度阐释,“仪式感”可被视为复杂、丰富仪式的初步阶段,转化人与环境、身体关联的起始部分。虽不是所有具有“仪式感”的仪式化行为、类似仪式的行为都能被建构为复杂的仪式,但其功能会在此阶段呈现出来。
民俗学定义仪式时常使用“低承启关系仪式”(low-context ritual)和“高承启关系仪式”(high-context ritual),可从不同层面理解“仪式感”。“文化承启关系中的民俗”一直是定义民俗学的重要视角,“低承启关系仪式”指没有正式设计、特别强调或进一步计划的仪式,因特殊原因为应对特殊事件而产生,但无进一步计划,未包括精致而熟思的展演或口头表达,既可在他人在场时进行,也可独自完成,不需特殊设置。而与此相对的“高承启关系仪式”则具有程式化,在特定时间、情境为特定目的而展开。仪式在许多不同层面和方式上起作用,因而定义仪式既简单又极复杂,简单性在于依据基于过去仪式形式的结构,复杂性在于仪式可能发生在许多情境中,在任何可想象的群体内,并与各类群体信仰、态度或实践的重要性有关。但无论它传达什么,五花八门神圣或世俗的思想,仪式都是一种特定类型的行动驱动的传统。
随着多学科交叉的深入,民俗学及相关学科研究仪式时也结合认知科学成果。皮克斯托克(Pickstock,JC C.)《由感官而生的仪式》指出对仪式的理解常因社会结构的时间顺序、因果关系这类理性的维度展开,然而其实可从一个近在咫尺的领域来研究这些问题,即通过研究行动关注个人活动和思维模式,由此能更好地理解仪式实践,并探讨实践与文本的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迈克·乌尔(Michael Bull)和乔恩·米切尔(Jon P. Mitchell)主编的《仪式、表演和感官》探索了认知人类学、感官人类学和表演理论在仪式实践中的使用,其中罗伯特·特纳(Robert Turner)通过将大脑定义为具有固有可塑性的道德—生理装置,阐释了为什么仪式行为能真正意义上形塑民众,介绍了在仪式实践中调动各种操作和能力的神经人类学方法,如习惯、记忆和表现流。重复使神经元间产生联系,并作为一种模式激发它们。记忆通过“编辑”刺激大脑特定区域引发注意力、情感、欲望和动机。而仪式表演激发了与族群道德状态相关的经验流。菲利普·扎利尔(Phillip B.Zarrilli)则基于长期的个人经验,通过现象学和认知科学关注由传统调动起来的技巧如何提高人们对感官的认识,其中包括一种“对意识的认识”(awareness of awareness),其引导“身体意识”(body mind)超越自我。而这些最佳体验状态的关键是注意力的铰链性(hinge-like nature),它既能伸出到环境中,也能深入到身体里。
仪式感不仅存在于仪式的承启关系中,而是由两种不同的仪式承启关系共同展现。既存在于高承启关系仪式中,也存在于零碎而分散的低承启关系仪式中。但当代日常生活中的“仪式感”可被归入“低承启关系仪式”的范畴,“低承启关系仪式”长期存在于民众日常生活,但在“高承启关系仪式”丰富的时期,民众的生活与环境、身体具有基于自然的深度关联,获得“仪式感”的需求更多地被岁时节日、人生礼仪满足,个人空间和公共空间也有清晰界限。而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与原来有节奏的“仪式感”生活拉扯开,原来由仪式满足的社会、文化功能逐渐被消解掉,退出一片空白之地,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边界又逐渐消弭为统一的社会空间。于是有灵活多样的“仪式感”来建构新的时空以填充人与环境、身体的隔离。这种为缓解焦虑,增加归属感,给生活赋予意义的“仪式感”无论对个人心理,还是社会运行都具有积极作用。民俗学研究也应梳理其形态并加以引导,以更好地实现其正向作用,避免过度符号化。同时,对当代日常生活中“仪式感”的研究,也有助于推进仪式的相关研究。不仅以“仪式感”理解当下生活,也有助于阐释传统节日和礼仪的深层价值,探讨其当代意义。在仪式的研究中,从列维-斯特劳斯开始就特别强调探寻内在的仪式结构,其后象征人类学的研究发展了这个维度。而“仪式感”是受制于生活、环境和身体,基于主观感受的外在呈现形式,有助于思考仪式之可大可小,随物赋形的灵活尺度。
中国民俗学对仪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岁时节日和人生礼仪中,均可归属“高承启关系仪式”,其中的“仪式感”与当代日常生活中的“仪式感”并不一样,但却是后者被感知的文化基础,正是因长期以来传统“仪式感”显著的功能,为当下“仪式感”的生成提供了基础。由此可缘其共性,通过比较研究,帮助理解新形态的“仪式感”,并阐释蕴涵于仪式形态中的价值。
循环的时间让古人很早就从四时更迭中感知到“超越性巨大力量的存在”,而中国古代时间文化体系的特征是“时间空间化、空间时间化、时间一体化”。传统仪式具有鲜明的时间性与空间性,时间上通过依自然时序与人文活动的逻辑设置断点,建构意义形成规律,创造生活节奏;空间上通过仪式有节奏地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协调。岁时节日以农作物命名,依自然规律安排丰收祭祀庆祝活动,标记自然时间段落,将具体活动抽象为周而复始的时间观念。岁时节日以年为周期,温度、风物变更为身体感知基础。人生礼仪则以“一生”为时限,依生命的起承转合为标度。仪式为一岁、一生分割出节奏感,为民众的时间生活建构出空间感。传统生活中当然也有各种“低承启关系仪式”建构的“仪式感”,但生活时间与自然时间具有较高的统一性,传统社会岁时节日、人生礼仪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而丰富多彩,以致“低承启关系仪式”难以凸显。而且因生活形态的变化,其与当代生活中的“仪式感”有本质的区别。所以,在此不讨论“低承启关系仪式”的历代变迁,而是在深层结构中探讨由传统节日、礼仪所建构的仪式感的功能如何在当代生活中被多元形态实践所满足。
现代节日和礼仪的“时间”是以现代社会文化体系为基础的,虽有传统形式,但内涵变化很大。现代生活中,传统仪式所处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间接和隐晦起来,民众更多的是面对社会,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岁时节日和人生礼仪的主题转变为以公共活动实现人情沟通。因此,尽管仪式传统意义重大,但在社会文化体系中的定位有明显差异。现代仪式不再深刻内在关联民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已较少有时间标度的意义,也不再与民众生命息息相关。民众更多地通过多重公共活动空间来表达情感、传递知识。
传统节日和礼仪通过精美的设置以“阈限”实现时空抽离,基于自然时序为冗长的生活创造节奏感,其中凝结着复杂的群体认知、价值观念,形成独特的文化传统。由于时空秩序的改变,传统“仪式感”难以直接作用于当代日常生活,无法及时和有效地为当代时间流转建构节奏。于是在相应的范围内,生活时间将陷入一定的无序状态。新媒体急速发展,民众生活被裹挟入滚滚而来的互联网资讯中,996,007,886等以时间节奏定义的工作模式碾压着民众对时间的认知,而为了应对工作之外被压缩的时空,创造和追求日常生活中的“仪式感”成为现代生活的出路。这种对“仪式感”的崇尚根本而言是一种自我调适,努力在无法改变的时空之中建构出“阈限”,通过自我生活的仪式化过渡,以节奏感创造生活的意义而适应社会变化。
二、仪式感与日常生活的“节奏”
“仪式感”在互联网中被阐释、提及,并逐渐由此建构出新的生活意义,当代日常生活中的这种“仪式感”并不限于仪式本身,而是强调某种被认为是仪式的过程所带来的价值。以为孩子“过生日”为例,有的家长选择大规模的庆祝活动,邀请孩子的小伙伴及其家长,租用场地,请小丑表演;有的家长请孩子及其小伙伴们一起聚餐、吃生日蛋糕;有的则简单地下一碗面。虽丰简由君,情境不同,其中蕴含的为孩子过生日的仪式感却是一致的。不同地区、家庭的家长选择各种方式为孩子过生日,或更多地将时间精力花费在策划生日活动上,或更多地关注于参加仪式的人群的仪式体验,或展现一种代际的传承和地方特色,但本质而言,都是对这个标识时间序列的,具有特殊价值的节点的关注,充满了父母、长辈对孩子的祝福。
当代日常生活中的“仪式感”并不限于仪式本身,而是强调某种被认为是仪式的过程所带来的抽离于快节奏生活的价值,灵活地创造“阈限”。鉴于当代“仪式感”的讨论主要通过互联网传播、强化,为更清晰地梳理其内涵,以较有代表性的豆瓣社区为例。豆瓣2005年3月6日创立,是集品味、表达和交流系统于一体的创新网络服务平台。网页版和APP版豆瓣结构略有差异,但内容一致。网页版豆瓣中搜索 “仪式感”,共有:电影1条、书籍3条、音乐1条、小组14个、同城活动中有4条,而日记部分由于数量太多,难以统计。APP版豆瓣搜索“仪式感”:书影音里图书34,影视1,唱片1;小组14个;话题23个。
豆瓣被认为致力于帮助都市人群发现生活中有用的事物,为更好地理解当代的“仪式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除了界定和辨析,豆瓣上更多的是围绕书籍、电影展开的思考,以及个性化生活呈现。在以“仪式感”为标题的日记中,用户以生活为例表述“仪式感”,内容包括节日、仪式、饮食起居、特殊时刻中的“仪式感”。节日包括传统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七夕等)、节气(立冬、入伏等)、新节日和外来节日(万圣节、圣诞节、光棍节等);仪式包括婚礼、丧礼、诞生礼、备孕怀孕、开笔礼等;饮食起居,多基于吃穿用度的“物”“时间”“空间”展开;特殊时间:台风天、考完四六级等;生活方式与习惯:锻炼、阅读等。同时,豆瓣里还有不少以“仪式感”为卖点的广告。
豆瓣社区对“仪式感”的界定最常引用《小王子》的一段对话来阐释内涵:
“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
“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狐狸说。
《小王子》被认为揭示了现代世界经历的精神生态危机,深刻地阐释了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价值。正是其中体现的对现代生活的反思,重构生命价值与精神秩序的视角定义了当下对“仪式感”的重视。强调“仪式感”所创造的时间的特殊性,以及创造短暂跳脱的空间感。
同时社区中对“仪式感”的界定和阐述是混杂的,糅合着书籍与电影,生活与理论,个人与群体,理性与感性,并不是为了厘清概念或脉络,而是为了寻找恰当的方式,通过调整时空,缓解焦虑自我调整,创造个人化节奏。
例如,豆瓣与“仪式感”有关的小组中,成员最多的是“内容极度舒适组”(3640个成员)和“仪式感沉浸学习公园”(3333个成员)。前者创建于2019年11月29日,组长提出要用仪式感点亮心情,不让焦虑影响健康,组内讨论主题大多是生活短暂瞬间带来的愉悦:夏天的风、绿色、鸟鸣、一大坨云、明亮的颜色、下班后不再是人挤人的地铁车厢、狂风骤雨后、夕阳和日出、落叶与洋牡丹……”。后者创建于2021年7月5日,创建者认为,“通过‘假装自己参加了什么活动’的方式,既能收获很多学习的仪式感,让自己觉得自己的生活很充实,同样也能获得很多学习的动力”,因此相应的讨论均围绕考研、考雅思、健身、阅读、暑假计划、各类资格证考试等。而所谓的“假装自己参加了什么活动”的方式是通过主动对时空的审视建构阈限。
豆瓣的“仪式感”来源于两种承启关系的仪式,将或长或短作为“阈限”的仪式功能充分发挥。例如,话题中有篇“那些闹元宵的独特仪式感”中一共有555篇内容,82.1万次浏览,开头语说:“不知不觉元宵节到了,往年这时候各地总会有各种习俗庆祝佳节,有的……今年你闹元宵的独特仪式感是什么呢?”最热门的跟帖是“滚元宵”,只用九张图呈现,发帖豆友用超人、蝙蝠侠的乐高小人滚元宵,拍了自家煮出的元宵,并手绘了“吐”出馅的元宵。“记录美好生活中的仪式感”话题中有780篇内容,186.2万次浏览,均是生活点滴呈现的“仪式感”,比如,夏天的一杯冷饮,欧洲巨幅毕业证,一年四季的房间,跑步时公园见到的花,第一次用三明治机做出的三明治,赏心悦目的书桌,当季的鲜花与水果,圣诞节打算穿的红裙子等。无论哪种形态的生活所提供的“仪式感”多是图文并茂努力回应自然生活的节点。或延续传统的时间刻度去感受自身,享受亲情。或创造生活的节点,在忙碌中开辟属于自己的瞬间。
综合豆瓣资料,“仪式感”在当代日常生活中,被界定为将日常行为仪式化以赋予其意义的行为,不等同于具体的仪式(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仪式),没有固定的形式、时间,也不限于固定的空间,而更强调由此表达的生活态度。在此“仪式感”所要体现的是抽离于当下时空的状态,通过短暂地与快节奏现代生活的分离实现自我价值的确认,对生活的审视,通过片刻的改变节奏以建构新时空来进行调适的生活方式。虽然时间、空间、物是“仪式感”生发的基础,但民众最终追求的是行动背后的意义,意义的建构才是其核心。这种片刻的“仪式感”不限类型,无论是传统节日、礼仪活动,还是生活瞬间,也不限群体及时间长短,但都建构出仪式“阈限感”,在反结构时空中蕴涵着现代人对生活节奏的体验、反思与应对。
也正因为仪式感的界定、传播较模糊,实现形式较个人化,因此容易被消费主义利用而将意义和行动倒错,使对意义的追求反而被商家利用,过度被物质符号化。如果不加以引导“仪式感”在日常生活中的正向功能难以充分发挥。
日常生活中对“仪式感”的重视是人们在高速发展社会中建构自我意义的重要方式,由此在过度秩序化中寻找意义,在无序中寻找生活逻辑,建构新的社会联结。同时,仪式感的产生并不排斥承启关系,高承启关系的传统岁时节日、人生礼仪和低承启关系的仪式形态都满足民众对仪式感的追求。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当代生活中人们对“仪式感”的需求来传承传统节日与礼仪,同时,引导多元仪式形态促进日常生活革命,以规划有节奏的日常生活,适应社会发展建构良好的社会秩序。
三、当代日常生活
“仪式感”的节奏分析
“仪式感”使人们有机会跳出“直线性时间”经由片刻疏离主动去获得“循环性时间”,自主地建构自身的节奏。列斐伏尔基于日常生活批判而提出的“节奏分析”可用于对“仪式感”的阐释。由于仪式感从传统到当代都与时间紧密相关,传统节日和礼仪的仪式感与自然时间相关,当代的仪式感与人们对单调循环的机械时间的反思相关,因此,“仪式感”也许能成为具有革命的、具体的超越性艺术时间的生活介入手段。列斐伏尔认为日常生活批判的可能与必要性首先在于对近代认识论与历史观哲学局限性的总体性反思与超越,“日常生活的问题只能通过日常生活自身来解决”。他指出日常生活是以身体为载体,所以其不同于自然时空和心灵时空,而是独特的身体实践时空,是混合化的时间与过程,既是重复与循环的,也是直线性不断发展的。传统社会日常生活的时间周期是循环的、重复的,而现代社会的则有更鲜明的线性发展过程。日常生活的自在的永恒的重复循环节奏永远不可能被历史进步的线性过程取代,例如,节日就能把碎裂化的日常生活重新融为一体的、放大的。
现代日常生活被抽象的同质的量化时间支配,时间变成了日常生活时间,让每天生活的其他方面均从属于工作的空间化组织。事实上日常生活被更大范围的生活节奏与宇宙节奏所影响。基于对日常生活的批判,随着空间研究的深入,列斐伏尔意识到时间是空间不可或缺的内涵。而节奏分析是要将作为生活体验的节奏与作为真知的节奏进行区别和比较。节奏分析被认为是其日常生活批判的最后乐章,虽其很多著作对节奏问题都有阐发,但至《节奏的分析要素:节奏分析知识论导论》才有了系统全面的表述。节奏分析概念与哲学研究最早作为心理学理论原则由巴西哲学家罗西欧·阿尔伯托·多斯桑托斯(Lucio Alberto Pinheiro dos Santos)提出,并由法国哲学家加斯东· 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视为基本的诗化哲学进一步阐发,而列斐伏尔将节奏分析扩展为一种日常生活的社会心理。
列斐伏尔认为节奏是社会时间实际作用于日常生活的方式,对节奏的研究是日常生活研究的一部分。他试图基于对日常生活的理解将节奏研究转化为一门学科,一个新的知识领域,认为节奏是与对时间的理解密不可分的,尤其是重复的时间,是各种固定和流动的空间中,自然生物性的和社会性的时间尺度碰撞中身体和社会的节奏。而关于节奏和重复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日常生活的双重含义,是平凡的,每天的(everyday),也是重复的,每一天(every day)发生的事情,不仅是研究客体,更是研究方法。
节奏分析以系列假设为起点:首先,日常时间(everyday time)可由两种方式测量:基本的循环节奏的保持,以及时钟化的量化机械重复,后者使得日常生活在现代社会得以确立,并稳定为制度化措施。第二,在时间与使用时间上存在着残酷而艰辛的对抗。所谓的自然节奏因技术的、社会经济等因素影响而改变,例如夜生活的活跃削弱了自然昼夜节律,仿佛白天不足以完成重复性的工作,社会实践逐渐吞噬着晚上的时间。第三,被量化的时间成为被广泛接受的社会规则。碎片化、分割化的量化时间成为愈加统一化与单一化的规则。不再“有”时间去做什么,而只有“做”什么的时间,身心逐渐失去自己的节奏。基于此节奏分析,人们“没有”自己的时间,不考虑自身而只是顺应社会的节奏要求。在现代世界中的每天,每个人在大约同样的时间做大约同样的事,但每个人都是独自做事。列斐尔夫借用循环(cyclic)与直线(linear)描述事实与现象的差异,循环是更为普遍而悠久的时间类型,从宇宙到大自然,而线性时间则千篇一律,局部而单调,令人难以忍受。每天生活的节奏化组织在某种意义上是最个人化最内在的,但一定程度而言也是最外在的,人们获得的节奏既是内在的又是社会的。
列斐伏尔的基本结论是节奏分析要从自己的身体入手,生活的自然环境有自己的节奏,个体内在节奏要适应时空结构。不仅我们的知识与我们的结构相关,而且整个世界提供的一切(自然、大地、天空、身体及其社会相应的社会角色等)也与此结构相协调。日常生活节奏分析仍是诉诸一种身体式的反抗与革命,人的本质是人的日常生活节奏与自然节奏的和谐统一。
当代日常生活中的“仪式感”可视为人们对经由刻度化直线性的时间,被碎片化的生活的一种反思与应对。通过调节自己的身体主动地获得基本的循环节奏,以对抗量化的机械重复。这种节奏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依然是零星的,但却可见日常生活中个体对时空调控的张力。在周末、春天、七夕、中秋、年末时,借助照片、文字,豆友们通过一顿饭、一杯饮料、一阵雨、一朵云、一只猫、一场仪式、一个节日表述自己的“仪式感”,建构作为“对时间的知觉”的节奏。
四、结 语
日常生活永恒轮回无休止地重复却充满深刻的生命力。前现代社会这种重复与自然的节奏和循环关联,而现代社会重复的是技术性规定和工业化要求。节奏凸显着生活的反思性,“是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规律性的反映”。因此,应该对日常生活中的“仪式感”予以充分的重视,加以有效引导以促进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引导传统时间的连贯性与当代时间的平行性推进,从而实现日常生活的革命。
首先,应充分认识到当代日常生活中“仪式感”的价值。当下人们对仪式感的关注有助于其跳出线性时间找回生活节奏,人的身体是生物、生理(自然)和文化的交汇点,每个层次每种维度都有自己的特性,有自己的时空和节奏。当代日常生活的“仪式感”是源于对生活的整体化的理解而建构的节奏感。
第二,“仪式感”的兴起既能通过各种途径引导民众关注、理解传统文化遗产,创造良好的传承环境,还可探索传统节日和礼仪的当代价值,挖掘其节奏调节资源。传统节日和礼仪一直在寻求合适的方式融入当代生活,既要充分挖掘其文化价值,利用有效的传统形式,赋予其新的意义,也要考虑到其与当代社会的适应与契合。因此,可充分利用当下民众对“仪式感”的重视,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和礼仪,“给在现实生活中日益隔离的社会成员以平等交流的机会,让人们有一种参与的欲望,在参与的情感交流中获得一种生命意识的体验”。
第三,避免“仪式感”的消费主义符号化。由于“仪式感”总不可避免地与“物”相关,仪式情境的搭建适度地使用商品是正常的,但其中蕴含的商机常被过度使用。豆瓣里也有不少以“仪式感”为噱头的广告。若是“仪式感”成为一种以消费为终点的口号,符号化将侵蚀其本身的活力与批判性。因此,“仪式感”需要更加丰厚的内涵,更多在生活中得以实践的途径,才能抵抗消费主义符号化的侵蚀。
(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岭外风雅颂” 2022-01-12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