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
节日的定义、分类与重新命名
张勃
原载于《节日研究》2018年第十二辑
摘 要
节日是以历法为基础的、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特定习俗活动的特定时日,是特殊名称、特殊时间、特殊空间、特殊活动、特殊情感的五位一体。节日分类涉及为什么分类、谁来分类、以什么样的原则来分类、为谁分类等一系列问题,节日分类必须明确标准。传统节日的重新命名现象值得学界予以更多关注,这一现象也提醒节日研究者应该特别重视节日的名称及其变化。
关键词
节日;传统节日;重新命名
一、节日是“特殊性”的五位一体
节日是一个与时间密切相关的概念。时间就其物理性而言是一种绝对均匀、毫无差别的、连续不断、永不息止却又无影无踪的流,人们出于生存的需要,依靠长期的经验,形成历法,在此基础之上产生了诸多节日。节日是以历法为基础的、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特定习俗活动的特定时日。这包含着以下内容:
其一,以历法为基础,确定了节日的周期性复现。节日首先是一个日子。节日是以历法为基础的,这个历法可能是严格的天文学意义上的阴历、阳历、阴阳合历,也可能是物候历。以历法为基础决定了节日周期性,我们一般认为节日是以年度为周期出现的,但有些节日可能有更长的周期,比如六年,甚至十三年。苗族牯藏节就有十三年一度的。
其二,节日是约定俗成的日子。“约定俗成”这个词,包含约定与俗成两个方面。约定指商量并确定,这里面往往有一定的规则,可能体现为政策,即在一些人中间达成一致意见,大家要在某个日子做某种活动。俗成指可能并没有有意识地建构,但大家都自然而然地在这个时间去做某一事情。约定和俗成揭示了不同节日的不同来源。有些节日是约定的,也可以说是建构性的,例如现在的国庆节、五一节;历史时期的,如从唐玄宗开始在皇帝生日设置的诞节、唐德宗倡议设计的中和节等等。
其三,节日是不同寻常的日子。长短不一的节日时间段落“结构”着时间:它们确定着年度周期的开端与终结,并在其中通过前后相邻的两个节日结构出若干长短不一的常日时间段落。节日不等同于假日,与假日相对应的概念是工作日,而与节日相对应的概念是平日或常日。
节日通过其“特殊性”或曰“非常性”与常日区别开来,并获得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节日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名称的特殊性,节日一定是有特殊名称的,或者说是有专名的,而一个平日没有。比如今天是十月十四日,不是一个节日,便没有专名。但农历八月十五就不同,它还叫中秋节。有些节日不仅有一个专名,而是有多个从不同角度的命名。
二是在历法上位置的特殊性。从时间上看,汉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三个类型,其一是月日相同的重数节日,如正月初一的春节、二月初二的龙抬头节、三月初三的上巳节、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六月初六的天贶节、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等等。其二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一些重要节气日,也发展成为节日,如立春、清明、夏至、冬至等。其三是与月亮绕地球公转有关的月朔、月望、月晦日,如十月初一送寒衣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正月晦日,等等。这些日期都是历法上的特殊时间,本身具有一些特殊意义。比如九月九重阳节,在中国传统社会的阴阳观念中,九是最大的阳数,重阳最早是消灾免恶的日子,与阳到了极点有很大的关系。
三是活动内容的特殊性。节日里总是要举行约定俗成的活动,主要包括异于常日的饮食、异于常日的服饰、异于常日的交往范围、异于常日的交往方式以及祀神、祭祖或巫术等仪式活动。没有大家共同参与的特殊活动的日子,不能够成为真正的节日。
四是活动空间的特殊性。任何活动都涉及空间,节日里人的活动空间不同于常日,往往是对常日活动空间的“非常化”和“边缘化”。“非常化”是指采取一些措施将平时的活动空间进行装扮,使其有所改观,与平时不同,比如春节在门上贴春联、门神,挂灯笼。“边缘化”就指平时的活动空间变得不再那么重要,平时不太重要的活动空间地位突出起来。比如,对于大学生而言,平时学校很重要,但节日里大家回家,家就变得重要,学校就边缘化了。
五是节日体验和情感的特殊性。节日当中人还要有其特殊的情感体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极好地揭示了民俗主体体验和情感的特殊性。节日名称、节日时间、节日活动以及节日活动的空间共同构成一整套节日的习俗规范,俗民主体通过对这一套习俗规范的实践形成自己的节日生活,产生特殊的体验和情感。
节日是五个“特殊性”的五位一体,如果一个日子具备上面五种特殊性,那么它就是名副其实的节日。
二、节日分类必须明确标准
节日分类涉及为什么分类、谁来分类、以什么样的原则来分类、为谁分类等一系列问题。
首先要明确为什么分类,即分类的价值在哪里。分类是我们认识事物非常重要的、比较简洁的方式,便于知识的传播和传承。节日的分类同样如此。目前不少学者都对节日进行了分类,比如乌丙安先生从节日的性质出发将节日分为单一性节日和综合性节日;从节日的主要内容出发,将节日分为农事节日、祭祀节日、纪念节日、庆贺节日、社交游乐节日等五类。陶立墦将节日分为宗教性节日、生产性节日、年节以及文娱性节日等等。这些分类显示了对节日从不同角度的理解,对于节日的传播和传承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提醒我们在如何分类方面,确定分类标准十分重要。现在的一些分类,有时并非从一个标准出发,所以显得混乱。从不同的角度和标准进行分类,会有不同的结果。比如从节日的发生学上分类,可以分成建构型节日和自然型节日;从节日流播区域上分类,可以分成地方性节日、区域性节日、全国性节日;从节日的民族性上分类,可以分为单一民族节日、多民族节日等等。
节日分类需要界定时空问题。节日是不断传承流变的,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节日,所以需要明确是对哪一特定时间段落中的节日进行分类。比如是对传统社会如清朝的节日来分类还是当下的节日来分类,是不一样的。笔者曾经对节日做出五种类型的划分,包括传统节日、现代节日纪念日、新兴民间节日、新兴节会活动和外来节日,即是对当下节日的类型划分。如果讲到汉代、唐代,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节日和节日类型,因此首先要界定时代。另外也要界定空间。很多节日是跨区域的,但也有很多节日是地方性的,如果不考虑空间因素,也很难对节日分类做得非常科学。
三、重视传统节日的重新命名现象
什么是传统节日?这个词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笔者用“传统节日”这四个字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全文搜索,发现在1957年开始有第一篇文章,2000年以后数量迅速增加,到2016年含有“传统节日”的文章已有一万两千多篇。
1957年有一篇文章名为《我们报刊的列宁主义传统》,发表在1957年6月15日出版的《新闻业务》上:“报刊日——每年5月5日苏联为纪念1912年第一期《真理报》出版的日子——成为苏维埃报刊传统的节日,成为全苏联人民的节日。”这里可以看到,其实文章并没有用“传统节日”,用的是“传统的节日”。接下来的一篇发表在1960年2月10日的《公路》上,叫《做好春节运输工作》:“在这传统的节日即将来到的时候,交通运输部门如何配合商业部门做好春节前后的市场供应,如何及时又安全地保证旅客运输,让全国人民髙高兴兴地、热热闹闹地过好春节呢?”这里运用“传统的节日”,和我们现在所说传统节日,所指相近。
传统节日这个概念,应是当下对于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些节日重新加以界定的结果。笔者曾给传统节日下过一个定义:“传统节日通常指在中华民国成立之前,已经出现并延传三代以上的节日,其中既包括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共享的岁时节日,也包括少数民族创造的节日,还包括地方性节日,如传统庙会,它是现代社会对某些节日重新界定的结果,意味着节日是源于过去的,而且持续了一定时间。”
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现代化建设、提髙国家文化软实力宝贵资源的认识,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但一方面,传统文化毕竟生发于传统社会,不少传统文化在诸多因素的作用下已经消沉;另一方面,现代社会毕竟又有自己的时代特点和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挽救本不应失落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实现传统的现代转换,就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时代课题。传统节日同样面临着这一时代课题。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也提到,传统节日不仅要传承,还要有转换和发展问题。笔者注意到有两个传统节日已经发生了重要的转换,其一是七夕节,其二是重阳节。笔者将七夕节发生的变化概括为从乞巧节到中国情人节的改变。七夕节出现时间很久远,汉魏时期已经出现,发展到现在,中间一度式微,我们从各方呈现的过节现实中可以看到,近十几年来得到重振和复兴。重阳节的出现较七夕节晚些,也是历史较悠久的节日,也一度式微,当下也发生了重要转化,已经从传统社会的以消灾辟邪、祈寿求吉为主转化为全国范围内的老人节。总之,这两个节日从节日名称到活动内容再到过节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命运也经历了从式微到重新活跃的逆转。
这种变化是如何形成的?可以说,除了当前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中国需要一个情人节、需要一个老人节外,非常重要的是重新命名的重要影响。给一个传统节日赋予一个新的名称,让这个节日以新的状态活了起来。
七夕节被命名为中国情人节,最早始于美国。1956年,美国费城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的张天德在七夕节创办了名为“中国情人节”(Chinese Valentine Day)的活动,申明“中国情人节是本中国固有道德精神,合欧美时代令节而定名,旨在盼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效牛郎织女之重情重义,勤耕勤读,借以挽救世风,宣扬我国固有文化”。在我国,2002年河北文联积极推动。为什么将中国七夕节命名为中国情人节,这和西方二月十四日情人节的进入有非常大的关系。近几年台湾台南市打造爱情嘉年华,也是以七夕节为基础。
再看重阳节的重新命名。传统节日重新命名,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有的事情,民国时期就做了很多。比如袁世凯时期将元旦定为春节,将端午定为夏节、中秋定为秋节、冬至定为冬节,后来立春也曾被命名为农民节。这种变化很多,反映当时也在思考如何让传统为现在服务。20世纪50年代,台湾有人提出将重阳节变成老人节。20世纪80年代后,许多省份将其定名为老人节或老年节。2012年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这意味着从地方上开始的对重阳节的重新命名在国家层面上获得认可。
为什么专门提重新命名?因为重新命名会赋予事物新的意义。重新命名的实质是文化重构,它既是一种文化唤醒机制,也是一种文化转换机制,它是当下一种激活传统、并有助于实现现代转换的重要方式。中国人十分重视名实之辨,往往根据取实予名和循名责实的逻辑做事情。取实予名就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与实相符合的名字;循名责实即你既然有了这样的名字,就要做和这个名字相符合的事情。在这种机制作用下,再次命名往往会唤醒人们对于传统的操演和记忆,甚至使久已失传的传统重新活跃起来;同时,又会导致新活动的产生,使既有之“实”发生某些改变甚至根本性转变。七夕节和重阳节正是在这种机制作用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很多学者要从传统的七夕节中寻找爱情的因素,七夕节哪些因素是与爱情相关的,才使得将情人节的名称给予它而不给予别的节日?另一方面,既然叫了中国情人节,总得有与爱情相关的因素在其中,为此就发明很多的活动以使名实相符。重阳节也是一样,一方面从重阳节传统当中那些与敬老相关的因素发掘出来,另一方面又发明新的活动去充实这个节日,使得它是名副其实的老年节。
七夕节和重阳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二者在现代转换上具有共同性。不过也有区别:关于七夕节应不应该叫中国情人节有很多争议,比如说应该叫情侣节或爱情节,而不应该叫情人节;比如中国人不一定要设一个中国情人节以与西方情人节相抗衡等等,但是几乎没有人对重阳节变作老年节提出质疑。这一方面反映了当下传统节日的复兴不仅与现代有关,亦与国族有关;同时也揭示了节日名称的重要性。虽然情人在中国传统社会是“有情人”的意思,但现在一般被视为“小三”,是婚外情的产物,所以在不少人看来,“中国情人节”的命名与提倡夫妻相爱的主流爱情观发生冲突,会产生不良社会影响。
结 语
传统节日的重新命名现象值得学界予以更多关注,这一现象也提醒节日研究者应该特别重视节日的名称及其变化。我们发现,之前在界定节日的时候很少关注到节日名称这一要素,但名称非常重要。一个节日往往有多个名称,不同的名称往往揭示一个节日的不同方面。比如七夕节有多个名称,是从不同角度命名的结果。比如“七夕”“七月七”是根据节日在历法当中的位置给予的命名,七夕节也叫“女儿节”,这是从活动主体角度的命名,七夕节也叫“乞巧节”“穿针节”,这是从活动内容角度的命名,不同的名字反映了节日的不同侧面,透露出诸多信息。名称是节日的构成要素之一,节日是特殊名称、特殊时间、特殊空间、特殊活动与特殊情感的五位一体。
(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文章来源:《节日研究》2018年第十二辑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