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 | 沈卫荣《回归语文学》出版


【图书基本信息】

书名:回归语文学

英文书名:The Return to Philology

作者:沈卫荣

定价:58.00 元

装帧:圆脊精装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 —7—5325—9143—5/K.2611

出版时间:2019 年 5 月第 1 版第 1 次印刷

开本:32开,内文80克东方书纸



【作者简介】


沈卫荣,1962年生,江苏无锡人。南京大学历史系学士、硕士,德国波恩大学中亚语言文化系博士。现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中文系教授、博导。研究领域为西域语文、历史,特别是西藏历史、藏传佛教和汉藏佛学的比较研究。历任哈佛大学印度梵文研究系合作研究员、德国洪堡大学中亚系代理教授、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外国人共同研究员、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客座教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德国柏林高等研究院研究员等。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宗教高等研究院副院长。代表作包括《西藏佛教历史的语文学研究》《寻找香格里拉》《想象西藏:跨文化视野中的和尚、活佛、喇嘛和密教》《文本与历史:藏传佛教历史叙事的形成和汉藏佛学研究的建构》《藏传佛教在西域和中原的传播——〈大乘要道密集〉研究初编》等。


【内容简介】


《回归语文学》是清华大学沈卫荣教授二十余年浸淫国际藏学、佛学研究理论前沿的深入思考与学术自白。在本书中,沈卫荣教授追踪国际语文学研究之最新动态,探讨语文学的发展、趋势、变化与走向,以极大的热情呼吁知识界回归语文学的研究传统,并现身说法,全面披露了取径语文学的学术心路历程。全书视野开阔,思考深入,梳理清晰,行文自如,深入浅出,大量学术信息以轻松的笔触娓娓道来,含有深厚学术底蕴。

 

《回归语文学》是沈卫荣教授关于语文学理论研究的学术随笔集,也是其二十多年来对于语文学这一学问的理论研究并身体力行实践的结晶,对于学界回归语文学的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全书主要内容为对于语文学这一学科的理论研究与探讨,分析语文学这一学科的概念、发展史、研究领域、基本工作以及其带给学术界的重要意义,共分为七个章节及前言和结语,包括:文学研究的理论转向与语文学的回归、语文学、东方主义和“未来语文学”、语文学与佛教史研究方法、文本的形成与历史叙事的建构、语文学、东方主义等内容。《回归语文学》将学术理论融汇于通俗的语言之中,深入浅出,为读者解读世界各地语文学之于藏学、佛教史学的学术发展及成果概貌。《回归语文学》虽是学术随笔,但其所倡导的语文学理论对相关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沈卫荣教授学跨中西,为藏学、佛教史学等领域的领军人物,曾追随王尧教授学习藏学,并在波恩大学中亚语言文化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具有深厚的语文学素养。回国后,沈卫荣教授倡导以语文学为基本方法,对于藏学、佛教史、中国古代史等领域建树颇丰。

【目录】


前 言 我们能从语文学学些什么? / 1

 

第一章 文学研究的理论转向与语文学的回归—评Paul de Man的《回归语文学》 / 35


第二章 语文学、东方主义和“未来语文学” /63


第三章 回归语文学—对佛教史研究方法的一点思考 / 125


第四章 文本的形成与历史叙事的建构—语文学与藏传佛教史研究 / 173


第五章 语文学、东方主义和美国藏学研究— 美国藏学主流的学术传承和学术批评 / 213


第六章 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视野中的美国本土藏学批判 / 245


第七章 学术偶像崇拜与学术进步—我的语文学之路 / 288

 

结 语 我的心在哪里? / 321



【封面语】

 

今天或若还有人问我“你的心在哪里?”

 

我的回答必然还是“我的心就在语文学!”

 

著名藏学家、语文学家沈卫荣教授

 

追踪国际语文学研究之最新动态

 

探讨语文学的发展、变化与走向

 

呼吁知识界回归语文学研究传统

 

披露取径语文学的学术心路历程




【封底语】

 

在这二十年间,我依然在实践语文学的学术道路上艰难地前行。我尝试通过研究黑水城出土汉文、西夏文佛教文献,吐鲁番出土畏兀儿文佛教文献和元、明两代汉译藏传密教文献,寻找和确定这些文本所依据的藏文原本,并对它们进行细致的多语种文本的对勘和解读,最终来重构 11—15 世纪藏传佛教在中原和西域地区传播的历史。这些年来,我追随和服膺的学术道路是牛津大学南亚研究教授、密教文献研究大家 Alexis Sanderson 先生所倡导的“通过文本对勘来构建历史”(History through Textual Criticism)的学术取径,我私心以为这种学术取径是一条将文本语文学方法应用于佛教史研究之实践的最佳学术道路。


文章来源:中古史研究信息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