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玛措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9年6月
内容简介
本书以西藏那曲嘉黎县一个村落的日常生活为背景,探究了礼物交换这一人类延续最久远的经济行为在西藏牧区的形态。任何一种交换离不开人以及他所处的家庭和家庭所在的社会,本书从牧人所在的社会组织展开,详细的分析了牧民们的家庭结构、这些家庭和亲系之间的关联。接着将描述了这些牧人们和他们的邻里们日常的经济生活模式,在看似平淡而又普通的畜牧经济劳作中,礼物以一种美妙的方式贯穿了牧人们的日常经济生活中,这些礼物不仅仅是冰冷的“物”,它成为牧民世界里不可缺的一个温暖媒介。
该书基于深入的人类学田野调研,通过礼物交换的视野,对牧区微观世界的社会组织和经济活动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该书分为上下两册,贯穿了大量的田野文本和图片,以及作者田野期间的所见所闻,通俗易懂,读者不需要有人类学等相关知识的深厚功底,而对于想要了解人类学和游牧文化这一有趣而重要理论的读者来说,阅读《牧民的礼物世界》绝对是明智之选。
作者简介
白玛措,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博士,挪威卑尔根大学硕士,西藏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员。发表有《生态人类学和草场研究》《从经济生活变迁到身份转换的研究》《畜牧社会组织变化》《人类学视野中的西藏牧区亲系组织及互惠关系》《撞死一头牛:民族认同在西藏民间的构建》等学术论文,及人类学视野的散文记《第三类人》《羌塘卓可帕人》《草原老炮儿》等。
目 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人类学视野的礼物交换
二 西藏畜牧社会及礼物研究
第二章 研究进程及研究方法
第三章 田野点
一 嘉黎县
二 县城
三 S 村
第四章 社会组织
一 家庭结构
二 亲系链
第五章 资源:共同的、私有的、交换的
一 草地资源
二 牲畜资源
三 虫草资源
四 蕨麻
第六章 经济结构
一 收入模式
二 消费模式
三 经济结构的变迁
第七章 礼物、互惠及社会关系
一 礼物与家庭、亲系及邻里
二 礼物与村落关系构建
三 礼物与延伸的社会关系
第八章 信仰礼仪
一 信仰礼仪的开支
二 八类场景
三 供养布施与家庭经济
第九章 结论
一 礼物之互惠
二 仪式之转变
三 礼物流与社会关系构建
附录一:主干家庭谱系表
附录二:译名音译对照表
参考文献
后 记
自 序
《牧民的礼物世界》从2012年开始准备,到2019年正式出版,经过了七年的时间。这期间做了很多田野资料的修正和扩充,以及论述上的不断精简。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分为上下两册,这是考虑到不同读者群对人类学的了解和兴趣各异。
上册为人类学语境中的纯学术文本分析和论述,这些文本均来源于我在牧区的人类学田野调研。
下册是从影视人类学的视角对上册内容的进一步扩展。书中的文字描述尽可能做到将人类学的学术思想以大众化的表达方式呈现给读者;书中的每一个影像都有其自身的语言空间,这些影像与读者的互动将是多维的,而田野者则是影像背后的人。
后 记
2017年盛夏,我再次回到 S 村。村落和县城交界的草场区域,原本有一片S村的公共草地,夏天鲜花盛开,冬季时分用来放牧受孕的母牛,可以食草两个月。2017年,几栋高楼已覆盖了这片草场的部分区域;走进村子,央金家原本宽敞的院子前新盖了一栋2层新楼。这是她家出售部分地皮后,外村人所盖造价50多万元的住宅;洛桑以40多万元的价格出售了他在村里200 平方米的房屋及院子。如此这般,外村人在S村买房或建房的有26户。地理空间概念的被改变和逐步接纳是牧区城镇化最显性的特征。
畜牧经济模式的改变依旧在进行:2013年田野期间村落有27户饲养牦牛,到 2017 年逐渐减少到只有 15 户还保留着牲畜,弃牧户数还在递增中。其中原因诸多,虫草的高利润回报是显性的驱动力,其次也有因城镇化所造成的草场面积逐渐缩小;而近几十年牧区人口数的增加也在挑战草场单位面积的承载力;牧区新生代的高就学率在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畜牧家庭的牧业劳力断层。例如,40岁的洛桑是S村中一户殷实且有威望的人家,除了虫草收入,还饲养有100多头牦牛。虽然从事牧业的主要劳力只有夫妻俩。但三个上学的女儿是这家采挖虫草的主要劳力。不过,孩子们到了高中将无法请假去采挖虫草。这意味着洛桑家的虫草收入将受到影响,同时随着夫妻俩的年龄增长,投入畜牧生产的劳力强度也将逐步减弱,洛桑家也将不得不面临是否弃牧的选择。
后工业时代对全球的传统社会所带来的影响非常深远:加拿大原住民伊哈儿缪特因纽人、亚马逊雨林中的亚诺玛米人、南非最古老的土著居民布须曼人、纳比米亚沙漠的辛巴人等,这些原住民所经历的不单单是经济劳作的冲击和重构,还有那尊贵的族群集体记忆的碎片化、珍贵的本土经验知识的断层。而他们对天、地、对宇宙的认知似乎与实证主义的“现代”格格不入。
这种影响不仅只冲向小众人口的群体,还有人口集中的农耕社会:从闫云翔在中国东北下岬村的调研,到詹姆斯·斯科特在东南亚的缅甸和越南农业社会的研究都能看到后工业文明对农耕社会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和社会重构。
游牧世界对山水、天地有着一套独有的认知体系,故而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心灵认知、组织方式和劳作结构。游牧民族在经历这种影响时其阵痛可能更为剧烈。从非洲的马赛游牧部落到环喜马拉雅山麓的拉乌特族游牧部落,都不得不面对强大的工业文明的冲击。
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游牧人也行走在后工业文明的丛林中。诸多的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正在重构着藏族畜牧社会中原有的一套劳作方式,千年的本土游牧经验知识体系也正在经历考验……不过,如挪威人类学家弗雷德里克·巴斯所说,社会有其一套“小生境”(social niche),一个群体在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例如市场和权利关系)中不断重构、重组的过程中会寻找到一种最适合其生存的状态,也就是它的“小生境”。 虽然弗雷德里克· 巴斯门派对“小生境”没有量化论证的“科学”实验数据,但这仍给了我们游牧世界无比的信心。
2018年2月16日
于拉萨
图文来源:“民族史”微信公众号 2019-07-28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