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华语音乐影像志展映
1st Chinese Musics Ethnographic Film Festival
自20世纪初,民族志纪录片已成为学术研究和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近年来,诸多重要音乐学术活动都设有“影展”专场,并有中国大陆学者的作品展映。中国大陆各音乐学院的中国传统音乐及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专业的从业教师、硕博士等,都在自己的研究中使用这一手段。
上海音乐学院将于2019年8月26日至30日举办“第一届华语音乐影像志展映”系列学术活动。该活动旨在推动华语音乐影像志的发展,提升音乐影像志作品的制作水准,使该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更为规范化。以此,促进音乐文化的传承、交流与传播;为青年民族音乐学/电影人的创业、创作、交流、合作提供更加专业和宽广的平台,并由此反哺学术研究与教学活动通过初选评审、入选影片展映、学术论坛、网络互动、专题评选等活动,部分进入复赛的影片与特邀影片将于上海大剧院以专题讲座形式予以展现。最终获奖名单将于11月的颁奖典礼中公布,获奖者有机会得到下一部音乐影像志课题的研发经费,部分获奖作品有可能被中国民族博物馆收藏,并获收藏证书。
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音乐学府,上海音乐学院早在建国初期就开始对中国传统音乐的音像记录。贺绿汀院长延请民间艺人走入高校课堂教学,同时予以录音录像保存珍贵资料。1953年初,专门成立了收集、整理和研究民间音乐的“民族音乐研究室”,将事权集中统一调配资源,先后录制了多位名家大师的资料,如:“琵琶大王”卫仲乐,演唱时称“榆林小曲”、实为二人台的艺人丁喜才,唱河南坠子的赵玉凤、二胡名家孙文明等。
除了把民间艺人“请进来”,上海音乐学院的传统音乐工作者们也以“走出去”的方式赴地方采风。如1954年夏,当时任职于民间音乐研究室的黎英海、胡靖舫、夏野、高厚永、韩洪夫等集体前往山东采风,录制了吕剧、山东琴书、山东大鼓与犁铧大鼓、五音戏等。在采录的音像材料的基础上记谱和编发了诸多主要用于教学、同时也辐射大众的民族民间音乐曲集与著述。
1979年贺绿汀院长组建并亲自指导“民间音乐抢救小组”,江明惇、黄白、黄允箴、李民雄、腾云然等人再次组织各路名家演出和录像,如江南丝竹的孙裕德、苏州弹词的徐丽仙、以及来自民间的歌唱家何继光、才旦卓玛、阿旺等。并前往江、浙、皖、川、晋、陕等多地录制陕北说书、启东渔民号子、吴歌等民歌、器乐、戏曲和曲艺。
多年来,上海音乐学院始终坚持用影像记录音乐实践,积累了丰厚的学术资源,且长期致力于推动音乐影像志事业的交流与发展,开设了“音乐影像志的理论与实践”等多门研究生相关课程,并出版“声音中国影像民族志”(2018)系列作品等。其中包括音乐影像志《鼓语:满族锡克特里哈拉萨满春祭》(刘桂腾)、《库姆孜及其演奏》(刘湘晨),《潮林道——草原的共鸣》(程俏俏)、《回家——侗族小黄村春节礼俗志》(程俏俏)、和录音唱片《蟋蟀的歌》(温和)、《声音上海》(萧梅、矫英、彭艺扬等)等。2019年,上海音乐学院又率先设置了“音乐影像志学”的硕士研究方向,并将于2020年9月正式招收音乐影像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这不仅是视觉人类学学科在音乐界的延伸,更是音乐影像志发展在人才培养层面里程碑式的一步。
不同于早期影像技术常被视为纸质文本的辅佐工具,当前的影像志不仅作为科研工作中更客观真实、科学可信的记录手段,拓展了原基于文字或谱面展开的音乐研究之可能性,同时其自身独具的、超越传统知识载体的功能与意义日益凸显,且引发诸多学术讨论。在推动科研之余,音乐影像志的前进也作用于公共文化发展,利用影像手段来抢救、保护和传承“非遗”即是典型。此次活动在为“非遗”影像志等各类作品提供传播平台之余,也旨在激励更多优秀作品的产生,力图将更丰富多元的视觉作品呈现给民众。
近年来,世界音乐学界十分重视影像志方法的学术应用。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欧洲中国音乐研究基金/“磬”(CHIME)等重要的国际音乐学术年会或学术研讨会都设有“影展”专场。在中国大陆,第16届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年会首现以“影片”为表达形式的专题小组;第20届中国传统音乐学会首次专设“音乐影像志”专场;第21届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再次开设了以“多元化的音乐影像志文本”为主题的专场研讨。目前,各音乐学院中国传统音乐及音乐人类学专业的从业教师、硕博士等,也在普及和应用音乐影像志方法。
本次活动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亚欧音乐研究中心、中国民族博物馆、台湾师范大学音乐数位典藏中心承办;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数字媒体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东方乐器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音乐研究中心协办。活动面对各音乐院校以及社会影视机构、团体及个人,征集以中国传统音乐遗产、音乐表演、仪式或当代音乐生活为题材的民族志(非剧情)纪录片,尤其是基于田野作业和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研究,着眼于音乐的客观记录、意义阐释、学术探索和文化间互相交流与理解的纪录片作品;特别鼓励田野作业中涉及乐(歌)种、人物,尤其是濒危音乐品种的实录性影像。
此次展映邀请到各方业界权威人士作为评委团队:
代晓蓉
英国诺丁汉大学信息科技硕士、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设计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现任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
主要从事与数字媒体相关的虚拟交互技术、数字媒体规划、多媒体设计等教研工作及艺术实践活动。建立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媒体学科带头人,主持负责教学工作。多年来,在近二十部舞台剧目中担任多媒体设计、视觉总监,分别获文化部创新奖、多媒体创意设计优秀奖,连续三年获国家艺术创作基金重大项目资助。
田苗
副研究馆员,纪录片导演。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获硕士学位。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副主任,中国记忆项目负责人。
朱靖江
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律系、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人类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央民族大学影视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中国民族学会、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影视人类学专委会副主任,秘书长。曾参与创办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世界电影之旅》栏目,任年度《世界电影回顾》总导演,多次获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
著有《中国独立纪录片档案》、《田野灵光》、《民族志纪录片创作》、《在野与守望: 影视人类学行思录》等著作,主编《视觉人类学论坛》集刊、《燕园习影录》、《哈萨尔的子民》《夏日纪事: 洱源田野调查集》等文集,翻译《影像中的正义》、《滇缅公路》等译著。民族志电影导演,摄制《二战电影地图》、《七圣庙》、《克松村》等纪录影像作品,主持“中国民族志电影史”、“影像中的人类学”等多项国家级科研与教学项目,发表视觉人类学领域 CSSCI论文三十余篇。
刘湘晨
纪录片导演,影视人类学家,新疆师范大学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百佳电视工作者,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十年特殊贡献奖”获得者,第八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特别贡献奖”获得者,新疆首届十佳新闻记者。
2004年,拍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片《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2009年,纪录片《大河沿》提名世界人类学民族学第十六届联合大会;法国驻中国大使馆“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百年诞辰”特邀展映;美国欧亚学会第14届年会特邀展映。2011年,纪录片《阿希克:最后的游吟》获第十一届四川“金熊猫”国际电视节亚洲制作奖;2010年中国影视人类学最佳视觉奖;并被浙江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等大学和学术机构永久收藏;2013年,纪录片《献牲》世界人类学民族学第十七届联合大会主题展映;美国欧亚学会第十四届年会特邀展映;英国皇家人类学会第十四届民族志电影节专题展映;2018年,纪录片《祖鲁》受邀美国2018年RAI国际人类学纪录片电影节展映并入选2018年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八届大会。
刘宁宁
中央电视台新影集团导演,纪录片代表作《台北故宫》(2009年)、《敦煌》(2007年)、《丝路》(2013年)、《自然的力量》(2016)等。
刘桂腾
上海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吉林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以满族音乐和萨满仪式音乐研究为专。代表作:《单鼓音乐研究》《满族萨满乐器研究》《满族音乐研究》(合作)《中国萨满音乐文化》《中国萨满乐器图释》(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自《满族乌舒哈拉萨满仪式音乐实录》(1991)始,一直运用摄影、摄像手段进行中国萨满音乐的记录、研究与学术表达。近年来,在总结长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倾力于探索以音乐人类学研究为旨归的音乐影像志理论与方法。
他发布的音乐影像志作品有:《巴尔虎蒙古萨满胡德日楚鲁祭祀仪式音乐》《斡米南》《西拉木伦河的呼唤》《满族锡克特里哈拉萨满春祭》《跳扎布》《果若》等。
吕钰秀
台湾师范大学民族音乐研究所教授,奥地利维也纳大学音乐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曾出版《台湾音乐史》、《兰屿音乐夜宴》、《音乐学探索》、《如何歌唱马兰阿美族复音歌谣》等专著;发表论文超过50篇;为《台湾音乐百科辞书》原住民篇以及网络版主编。主持科研近30项;策展多场原住民以及历史性音乐会展演;举办各类民族音乐学术研讨会;制作音乐与影像专辑,多部入围金曲奖及民族志影展,其中「寻觅复音──重拾台东阿美族失落古谣」并获台湾传艺金曲奖最佳传统音乐专辑奖。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音乐学、中国古代音乐史、台湾音乐史、台湾原住民以及中国少数民族音乐、音乐图像学,指导超过70篇硕博士论文。
李松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前主任。长期从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主持多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在文化数字化记录、保存、管理、传播等领域从事研究工作。目前主持“中国传统乐器声学测量”等科研项目。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编辑委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史诗百部》编辑委员会主任。“中国文化艺术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艺术档案学会”副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等职;并在山东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任特聘教授或硕士生、博士生导师。
宋文胜
1960年生于台湾省桃园县,自幼学习小提琴,热爱古典音乐。四十余年来从事开发各项音乐跨领域工作未曾停歇,其中包括原住民田野采集高端录音技术,制定音乐数位典藏制作及修复标准,近期从事音像与嗅味觉跨领域研究。目前主持台湾师范大学数位典藏中心技术研发,亦任教于民族音乐研究所。
1986-1987年,制作公视原住民纪录片系列,连得两年电视金钟奖最佳音效奖。1991-1992年,开发音乐会户外转播工程,与慕尼黑爱乐及维也纳爱乐交响乐团合作。1993年,受香港BMG唱片公司邀请,担任音乐导演,赴新疆拍摄「新疆音乐风情」发行LD。开发古典乐非音乐厅演出之扩音技术等。1996 年受香港国际艺术节之邀,担任97回归特别节目「黄土谣」多媒体表演之导演。1998&2002年,录制击乐CD,荣获金曲奖最佳古典唱片奖。2000年制作发行合唱管弦乐「留心」CD,荣获金曲奖最佳古典唱片奖。2006年,担任原住民音乐纪录片「我的部落,我的歌」音效指导,荣获休士顿影展银牌奖。2014 年担任台师大驻校艺术家,赴维也纳「声音典藏修复中心」受训,取得典藏修复证书。2009-2019 年探索中国「琴与茶」的经典美学及工艺,展开听觉与嗅味觉跨领域跨文化之各项研究。目前正入围传艺金曲奖三项专辑奖及个人录音奖项。
汪洋
云南艺术学院影视学院教师。2012-2013年期间,曾组织青年艺术家关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生态,并以两次舞台活动《风随着意思吹》、《肢体》作为呈现,以导演身份受到北欧文化单位的邀请,前往北欧做文化,介绍云南少数民族情况。2012年参加瑞典诺贝尔博物馆电影项目“自曲”,纪录片《和你一起看纪录片》被诺贝尔博物馆收藏。
影视戏剧作品创作及获奖情况:2014年,导演云南省委宣传部定制微电影《小确幸》,兼任制片,获上海公益微电影节最佳摄影奖。2015年,指导学生作品纪录片《羊皮褂》获云南省微电影大赛最佳导演奖,全国总工会微电影大赛金奖。2016年,导演短剧《霸王别姬》获全国“风雅颂”国学经典朗诵大赛金奖。2017年,指导学生作品纪录片《守庙人》获“2017云南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得乙组二等奖。
苗艳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原理硕士,现就职中国民族博物馆非遗部。近年来策划参与2013年俄罗斯国际艺术节、第一届布拉诺夫斯基国际民间艺术节,2014年“中波建交65周年”文化交流项目,2017年西班牙文化周交流项目;参与策展项目“初音—-国际口弦文化艺术展”等。
赵塔里木
1954年出生,博士,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民族音乐学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音乐研究》主编。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兼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副会长。主要致力于中国少数民族及跨界民族音乐研究,发表论文、译文50余篇,主编教材、学术论文集多部。曾任新疆艺术学院院长,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长。200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1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民族音乐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工程);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民族音乐文化实录》。
萧梅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亚欧音乐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主任,东方乐器博物馆特聘研究员,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长。国际传统音乐学会 (ICTM) 执委及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东亚音乐研究小组 (MEA) 的创始成员。多年来从事搜集、整理和研究民族民间音乐的工作,研究内容包括汉族和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民间音乐和仪式音乐。
著有《音乐文化人类学》(与韩锺恩合作)、《1900-1966中国大陆实地考察:编年与个案》等著作,以及《田野的回声——音乐人类学笔记》、《唱在巫路上——广西靖西壮族“魔仪”音声的考察与研究》等不同类型的音乐民族志,在民族音乐学领域较早涉入音乐的数字化系统作业、田野录音以及影像制作,有《苗岭踏歌行》、《乐种—中国传统乐器的不同组合》、《一个魔婆的“加冕”》等多部音视频作品。近年来,策划主持了“声音中国——生态音乐学影音民族志”系列的拍摄。
黄凌飞
云南艺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理事,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会员,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评审委员。主持“中国南传佛教音乐的人类学研究”等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级课题,云南省第二十次社科优秀成果专著二等奖获得者。于2015年开始对云南滇西北、滇南地区较有代表性的特有民族音乐(傈僳族、怒族、纳西、佤族、哈尼族等)进行音乐影像志的创作与实践。
程俏俏
声音艺术家,音乐制作人,电影人,青年民族音乐学者,“行走的耳朵”创始人及创意总监,国际传统音乐学会会员。与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合作研究多个项目,本科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期间担任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当代音乐周总监助理与项目策划,之后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获得物质人类学硕士学位,同时修习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艺术管理与文化政策硕士课程。
程俏俏长期关注传统音乐和声音景观领域,她的田野调查范围涉及到不同的民族与地区:蒙古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图瓦人、藏族、侗族、苗族、海陆丰地区和闽南地区等等。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程俏俏同时制作了多部影像民族志电影并进行音乐创作、策划组织音乐节、工作坊和展览等。
其作品《潮林道——蒙古草原的共鸣》受邀展映于2015年第43届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世界大会、悉尼音乐学院“中澳音乐研究与教育对话”工作坊以及上海音乐学院第八届“大音讲堂”。作品《回家——小黄村侗族春节礼俗志》展映于2017年第20届CHIME国际会议,2018年“影像记录、族群记忆与文化传承”国际影视人类学论坛以及2019年“当代生活中的音乐实践与生活研讨会”。
本次展映活动设:音乐影像志大奖、优秀田野实录奖、优秀微型音乐影像志奖、优秀“非遗”保护纪录片奖、优秀音乐影像志新人奖、特别推荐奖和特邀展映纪录片,以及优秀音乐影像志导演奖、优秀音乐影像志剪辑奖、优秀音乐影像志摄像奖、优秀音乐影像志录音奖等。主办方将按奖项的类别,以课题委约形式给予奖励。
活动自2019年4月15日起进入影像征集环节,截至7月25日24点,组委会共收到作品62部,其中包括中国大陆地区53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地区7部,国外2部,影片内容涉及海外华人以及汉族、壮族、侗族、瑶族、维吾尔族、彝族、藏族、苗族、傈僳族、傣族、羌族、景颇族、纳西族、佤族、怒族等数十个民族的音乐文化生活。影片聚焦昆曲、古琴、南音、北管、西北花儿、冀中吹打乐等多个传统音乐品种以及仪式音乐,并关注乐人、乐器、音乐机构等。影片反映出作者们对传统音乐诸多现实的思考。在62部作品中,还包括13部由在读大学生投稿的影片。
本次活动的初评结果将于近日公示,提名作品将于8月26-30日在上海大剧院小剧场讲座展映,届时还将有民族音乐学领域的前辈及同行的优秀音乐影像志应邀展映,包括著名学者安东尼·西格(Anthony Seeger)《苏亚人为什么歌唱?》(中文字幕版)以及日本大阪民族学博物馆摄制的《穿越阿里郎之路:在日韩国人的音乐》等。为了更好的鼓励投稿的作品,展映在排片计划当中将会体现”推新人”这一概念,每天讲座展映特邀新人作品。此外,活动将会特别设置学生作品点评专场,邀请专业评导到场与学生共同欣赏作品并分享点评,藉此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展映的每个精心编排的活动环节,无不体现着主办方上海音乐学院以教育为本的专业实力和资格。敬请学界及广大爱好者关注!
“首届华语音乐影像志展映”
优秀展映影片
(以下按影片展映顺序排列 共30部)
8月26日(周一)
8月27日(周二)
8月28日(周三)
8月29日(周四)
8月30日(周五)
本次讲座展映活动为期5天,每天分为【下午场】和【晚间场】,共10个场次。
预约链接:(或直接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http://ng9tzchth7i4uwkv.mikecrm.com/9YIvtOL
“仪式音乐中心”公众号二维码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