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 | 重阳民俗中的真善美



重阳节与端午、中秋一样,是中国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它在唐代蓬勃发展,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为日与月都是九,所以也叫“重九“。在民俗观念中,又因为“九”在数字中是最大的,而且“九九”与“久久”同音,因此它也有天长地久、健康长久的寓意。在发展的历程当中,多种民俗融合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一天,民间有晒秋、登高、赏菊、插茱萸、敬老等民俗活动。对于重阳节这样的传统节日,我国各地包括国外一些地方都有不同的纪念方式。河南西峡县是我国重阳文化的发源地,所以每年的九月九,这里都会举办“中国西峡重阳文化节”。重阳节的风俗活动首次记录在《吕氏春秋·季秋记》。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是在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虽然美学思想早已形成,但它只是近代的一门学科。真善美的世界是所有文学和艺术的最远理想,也是所有人类活动的最终目标。本文试图从真、善、美的角度研究重阳节的传统文化。


一、“辟邪去灾”之求真


传统节日素来与传统文化相辅相成。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重阳节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像大多数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神话般的起源。传说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妖魔,一旦它出现,百姓家庭就会有人病故,恒景父母也深受祸害,包括自己,疾病治愈后恒景就出去拜仙学艺,为民除害,后来得到仙人的指点,回来带领乡亲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瘟魔被刺死,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民间还有传说秦始皇命术士郑仙去岭南寻找长生不老药,郑仙在白云山不幸坠崖,乘仙鹤飞升。虽然这些传说听起来荒谬,但是大多数传统节日都会被附上传说作为起源。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祭祖节日之一,祭祀是一种信仰,源于天地和谐共生的信仰信念,所以重阳节的祭祀风俗也是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方式。


遍插茱萸


对于重阳节辟邪去灾传说的自然崇拜,在很多文化作品中都有出现,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还有“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另外,在现在这些辟邪去灾的风俗也还在延续,安徽铜陵每年重阳节会举行龙烛会去驱除瘟疫,山东的纪念方式也很特殊,在重阳节这一天他们吃辣萝卜汤,俗语“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从这些民俗中我们不难发现,虽然是自然崇拜,但是从实质上来说即为“求真”,即指内在真诚,超越世俗的自然本真。在庄子的意识形态中,这个“真”指的是世界的存在状态和人类理想的生存环境,可以称之真实存在。


茱萸是一种草药,有驱虫驱风邪的作用,所以人们佩戴茱萸来适应自然的气候变化,这也是“天人合一”的一种表现。“天人合一”实际上说的就是一种在世关系,如何领悟存在?海德格尔提出了一个哲学意义上的关系体——‘此在’才能领悟存在。‘此在’是人的此时此刻与周围事物构成的生存状态。这种最基本的生存状态表现为‘在世’。”真是指客观世界自身的变化、发展规律,是求知的对象,美是欣赏的对象,真与美相辅相成。


二、“感恩敬老”之向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重阳节在发展的历程中经历了相应的变化。目前的重阳节又被增添了新的含义,1989年,重阳节被定位“敬老节”,中国有着悠久的孝文化历史,“百善孝为先”,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在重阳节这一天里,人们更多的是孝敬老人。因为以老人名义的节日确实也不多,所以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带着老人登高旅游也是一种尽孝的方式。


“善”在古代与“美”并无二致,美与善在不同时代、不同的场合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同。但是美的基础是善,从历史上看,所有美的对象在道德意义上也都是善的,特别是表现在社会美的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美的内容是以美的形式表达善意。虽然美与善是密切相关的,但它们并非可以等同,美并不就是善。美的事物更侧重于人类精神的愉悦,因此具有超功利主义,而善良的对象往往与人的功利目的直接相关。而我们美学上所说的“善”超越了伦理学中所讲的“善”,所以美不一定是善,但是善是内在的美。“花美在外边,人美在里面”说的就是我们内在的品质。


老子把“美”和“善”区别开来,孔子更进一步,不仅把“美”与“善”区分开来,而且在这个差异的基础上,要在艺术中把“美”与“善”统一起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与“善”的统一,也就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美”是形式,“善”是内容。艺术的形式应该是“美”的,而内容则应该是“善”的。重阳节这一天人们带着老人外出登高,形式上我们是观赏风景,登高祈福,实际上是人们孝敬老人的一种方式,因为随着社会老龄化,空巢老人的数量不断增加,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所以我们要更多的抓住机会去孝敬老人。


三、“晒秋赏菊”之为美


重阳节是每年最适宜赏秋的节日,去乡村赏民俗风情,看晒秋已经成为乡村旅游的潮流,并且受到很多摄影家和画家的青睐。此外,秋天是一年中收获的季节,农作物的丰收也是辛苦的人们劳累一年的回报,所以此时的人们是由内而外的高兴,这种内在的美和外面的美丽风景也是一种和谐美的人文景观。


重阳节重要的习俗还有对菊花的欣赏,传说赏菊和饮菊花酒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喜诗爱酒好菊,所以有了重阳赏菊这一习俗,重阳节中的赏菊更多的来源是菊文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传达了陶渊明想回归自然,物我无间的心志,另外“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菊花被赋予了蓬勃生命力的象征。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黄花”指的就是菊花,毛泽东结合自己当时的处境,将菊花赋予了平凡质朴,生机勃勃的特征。除此之外,在重阳节这一天菊花酒是被看做去灾祈福的“吉祥酒”。菊花是一种草药之花,在最早的《神农本草经》就有记载菊花的实用价值,所以饮菊花酒是被古人看做去灾的。日本的重阳节是在平安时代由中国传入,所以平安朝的王公贵族在每年九月九会举办赏菊宴,还会在重阳节前一天晚上将棉布放在菊花上,待重阳节被露水打湿后来擦拭身体,以此祈求长寿。美国旧金山因华人比较多,重阳节也有赏菊、吃重阳糕的风俗。


菊是天然花卉,但是因其傲霜怒放所以形成赏菊的菊文化。“我国自古以来对自然景物就有‘触景生情’、‘托物言志’等传统。人对自然的鉴赏也往往成为人对自然人格化象征的欣赏。”对于菊花的审美,古人从实用价值到观赏价值再到其内在的蕴意的不断深入研究,将菊花的外在的自然美和内在的人格美生动的表达出来。菊作为文人士大夫的歌咏植物,展现出的内在人格美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成为菊文化审美内涵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阳节不仅有感恩敬老的传统道德思想,又有天人合一,亲近自然的和谐理念。民俗节日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产物,我国历来重视传统文化。重阳节经过两千年的发展,其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美学思想是丰富深蕴的,我们不仅要有传承节日的风俗习惯,也要更多发扬它的真善美,“找回中华民族遗失的优良传统”。传统的节日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的认识和尊重,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情怀,在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中,我们要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热爱传统文化的人文情怀。


原文标题为《重阳节的美学思想探微》,发表于《大众文艺》2019年14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