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华章——上海土布的时代叙事”展览开幕
2019年9月25日上午,由华东师范大学博物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院共同主办,海上风民俗博物馆承办的“经纬华章——上海土布的时代叙事”展览于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图书馆二楼开幕。
此次展览为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一带一路上的非遗保护,海丝之路手工棉纺织”系列展览之三,为了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华东师范大学建校68周年特别选择于国庆节前期开幕。展览由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田兆元策展,海上风民俗博物馆团队共同完成。
上海市非遗保护协会、徐汇区非遗保护办公室、松江区叶榭人民政府文体所、松江醉白池、黄道婆纪念馆手工坊、三林民俗文化中心、永娣土布传承馆、吖吥嘻嘀、松江九曲工坊、作家楼耀福、殷慧芬夫妇,以及上海社科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来自上海市非遗保护单位、非遗研培高校、土布品牌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嘉宾共50余人参与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民俗研究所博士生方云主持。
首先华东师范大学发展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博物馆顾问龚若栋致欢迎辞。他表示历史悠久的上海棉纺织文化是上海城市发展的见证,与世界各国传统手工艺一样代表着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将上海棉纺织技艺推向世界的舞台,申请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重大的意义。龚若栋对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科实践性研究表示称赞,高校内举办的系列民俗展览对校园文化建设以及非遗保护都具有极大的推进作用。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江南文化研究院副院长胡晓明表示将民俗以展览的方式呈现,是对“物的活化”,也是传承与保护的极好方式。中国传统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与社会图景,在江南文化中通过“吴制”得以展现。在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至今保持的“吴服”就是来自苏州的纺织技工所带去的高超丝织技艺。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珍品康熙年间的古籍刻本《耕织图》,是江南传统织造技艺极为珍贵的古籍文献资料。
《土布上的乡愁》作者,热爱传统工艺与乡土文化的上海作家楼耀福,向大家讲述了自己与土布的不解之缘。他用感性的眼光和视角为现场听众分享了上海土布的故事,并表示作家群体对土布有着特殊的情感记忆与乡愁情结。作者楼耀福与作家殷慧芬夫妇,还向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赠送了他们的著作《土布上的乡愁》、《寻茶记》、《汽车城》、《欢乐》等书籍,由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胡晓明与推广部刘艳主任向两位作者颁发了赠书证。
徐汇区非遗保护办公室主任金志红在致辞中表示,徐汇乌泥泾棉纺织技艺于2006年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其核心人物——伟大的纺织家黄道婆,就出生于乌泥泾(现在位于徐汇区的华泾镇)。当年黄道婆对棉纺织做出的创新以及她无私奉献精神,依然影响深远,意义非凡,也是对今日徐汇非遗保护工作的一个激励。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吴文钰表示,作为A类高校的华东师范大学始终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传承与创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成效。他认为上海土布有三重涵义,首先体现的是江南文化,江南因纺织而兴盛,土布是江南文化的重要组成;第二,上海土布对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其三,土布体现了生活的精要,是时代的华彩。吴院长将此次展览特点概括为土布与历史、与民俗生活、与现代时尚的融合,展览加研究会的形式能更好地推动学术与社会的传播。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PACC运营总监章莉莉代表兄弟院校致辞,她分享了近年来上海高校在非遗研培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并对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团队的实践性工作表示祝贺。她认为土布是海派文化中的美丽元素,土布设计与创新具有非常大的空间与美好前景,此次亮相上海设计周“海上丝路”大型装置中的56个水滴土布沙发,由全国各地的手工织布制作而成,并将其中的一个捐赠给民俗风博物馆,体现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跨界学习与交流。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书记熊琼代表学院与学科,向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与感谢,并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学科与社会发展学院的成立与发展情况。民俗学科做的系列展览是在民俗学研究生团队田野调查基础之上完成,体现了学科理论学习与实践的较好的结合,并预祝展览与研讨会圆满成功。
吖吥嘻嘀品牌创始人黄岚代表此次土布文创团体向嘉宾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历与土布旅游商品的设计理念,她认为年轻消费群体应该成为土布文化传承与延续的重要中坚力量,应让更多承载着人文情感的老物件在现代时尚生活中被更多的消费。
华东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田兆元教授认为此次展览体现的是非遗保护单位、创意团体、以及上海高校非遗保护力量的团结,也是上海非遗保护体系与主体性的体现。非遗保护既要保护传统,也要创新,他认为上海作为一座世界级的都市,并没有一项可以向世界展示的代表性非遗事项,希望上海传统棉纺织工艺这项开创了“衣被天下”,解决民众穿衣问题的文化遗产,能够从中国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性的文化遗产,成为上海的文化标识,并呼吁尽快建立一个中国传统棉纺织技艺保护发展的联盟,将研究、展示、传承、创新一体化。
揭幕仪式,由龚若栋、金志红、章莉莉、熊琼、田兆元、楼耀福共同完成,到场嘉宾合影留念。
土布传承人刘佩玉为华东师大师生介绍土布
九曲工坊负责人讲解展品
永娣土布传承馆负责人何永娣讲解展品
吖吥嘻嘀品牌创始人黄岚介绍展品
黄道婆纪念馆手工坊负责人石璐微讲解工艺
嘉宾与师生们共同参观了展览,表示通过展览对上海土布历史、上海土布民俗以及上海土布文创均有了更多的了解。
“经纬华章——上海土布的时代叙事展”将从9月25日持续至10月8日,欢迎广大师生及公众前往观展。
上海土布的多元叙事与都市文化品牌建设学术沙龙
在华东师范大学成功举办
2019年9月25日上午,“上海土布的多元叙事与都市文化品牌建设学术沙龙”在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举行。上海社科院、上海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黄道婆纪念馆、三林民俗文化中心、永娣土布传承馆、九曲创意工坊、吖吥嘻嘀等来自高校、博物馆、非遗传承单位、土布创意工坊的多家单位参与了沙龙研讨。
学术沙龙围绕上海土布与上海城市社会发展研究、土布的创意产业研究、上海土布的海外传播研究、上海土布重回生活世界研究、上海土布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可行性研究、上海土布与手工棉纺织技艺的数字化保护等主题展开,并向其他各类手工棉纺织技艺的非遗保护进行了延伸性探讨。学术沙龙由民俗学研究所博士生殷鹰主持。
沙龙上,手工棉纺织非遗持有者、社区、学者、政府机构、企事业团体、设计师群体等多种视角与观点的碰撞,均在挖掘土布审美、建设当代都市生活的新土布观念、引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思路,为土布塑造重回生活世界的路径等方面纷纷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观点,希望通过沙龙搭建一个手工棉纺织非遗保护的交流平台,引发当代人对生活、对自然和对传统文化更多的思考和认识。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田兆元通过对江南土布历史文脉梳理指出,黄道婆的棉纺织技艺和“一带一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上海从棉纺织产业崛起,这一基于民众幸福的创新,极大改变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在当下,上海依然是领先全球的设计之都,土布的发展应当树立品牌意识,进而拓展土布市场。他指出土布这项非遗具有极高的世界意义,联合长三角地区的土布非遗传承人将土布申报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具有必要性。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PACC运营总监章莉莉从教学实践中接触到的织绣类非遗手工艺案例进行讲述,指出织绣类非遗一部分来自于宫廷生活,适宜做高级定制;一部分来自于日常生活,如土布和少数民族的织锦等,这些都构成了中华灿烂多元的织绣类目和品种。她指出,通过创新设计以及与其他工艺门类结合,可以使土布融入更多元的环境场景和空间语境中,使其回归生活,适应时代的发展。织绣类非遗来源于生活,也应当回归生活。
嘉定的织布自古有名,明代王鏊《姑苏志》中有记载:“木棉布,诸县皆有之,而嘉定、常熟为盛。来自嘉定的《土布上的乡愁》作者楼耀福表示自己开始从事小说的创作深受当代文学家王安忆的启发,于是他从身边的传统文化——土布进行了深入挖掘,并从自身经历出发,用感性的眼光和视角为现场听众分享了自己与土布的故事。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非遗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善威表示土布图形用现代语言表达非常时尚,提出要从找寻“设计”创新点——产品;找寻“产品”定位点——人群;找寻“需求”平衡点——市场等三个维度出发进一步探寻上海土布品牌化特性。指出利用“设计+”的概念,创新整合文化、时尚、生活、艺术、美学和商业等要素,可以设计和生产出具有独具个性和地域特色的上海土布及其文创衍生品。
松江九曲创意工坊创始人冬野老师指出对老物件回归生活的使用是最好的传承。土布不“土”,在立足土布自身文化内涵的同时,和更多的元素融合做成经典时尚的产品,是当下土布产品应该传达出一种理念。
吖吥嘻嘀创意工作室创始人黄岚女士发现将上海土布元素融入徽州古村落中有种相得益彰的古朴美感,于是便一发不可收拾,从摄影师转行致力于土布的搜集和衍生品设计。她通过图片向大家呈现土布元素融入家居、酒店、民宿和旅游空间等多元场景中的实例,让大家看到了土布回归生活的实际性运用。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服装与服饰专业讲师、工艺美术师沈叶从彝族服饰的传承与创新角度出发进行剖析,指出新时代下无论是传统手工艺还是文创作品都必须与时俱进,在传承的基础上要紧跟时尚美学,整合非遗传承人的同时,要融入高校师生的力量。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副教授、高校研培计划负责人闵杰从高校研培助力非遗品牌建构与商业转化的路径进行探讨,指出品牌发展的核心在于定位和提升,非遗品牌建立的关键在于其价值的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对于塑造非遗品牌来说,正是非遗元素构成了品牌故事的核心,这是其与一般产品差别化的重要原因,而当下大多数非遗传承人缺乏品牌意识,需要高校研培助力其进行品牌建构和商业转化。
华东师范大学传承与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寇思系统梳理了上海土布发展的历史脉络,并结合教学实践指出,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审美文化、审美模式和审美权力。
上海三林标布非遗传承人刘佩玉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三林标布历史、工艺与历史故事,指出新时代下对三林标布的传承也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她还向大家介绍了三林塘的民俗文化活动以及其他非遗事项。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博士后游红霞向大家分享了自身调研过的土布田野案例,指出土布的发展要探索出自身独特性的发展路径,并指出当下非遗的发展仍存在传承人单打独斗、人才青黄不接、资金杯水车薪、产品墨守成规、政策有待健全等困境。
永娣土布传承馆馆长、土布设计师何永娣指出传承的意义在于将祖先的手艺传授给下一代。她通过分享自创的“半亩棉田”课程,指出通过寓教于学的方式不仅能让孩子们了解到从一个棉花种子到一件土布成衣的演变过程,也能学习到土布的传统手工技艺和本土文化内涵,让非遗在孩子们心中扎根萌芽。
黄道婆纪念馆手工坊负责人石璐微分享了自己从事手工教学过程中的心得感悟,她表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学习先祖传下来的技艺和证实创新在当下同等重要。要把住技的“根”进行全方面学习,拓展思维,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技艺的传授者而不是活的工具。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博士后李柯从谱系角度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能力建设的必要性,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能力的保持与增进也是传统工艺振兴的内驱力所在。并进一步指出许多非遗作品中的传统题材或内容已经与现代生活产生了一定的隔膜,难以跟现代人发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只有面向当下,从基本理念、材料工具、技艺融合、题材内容、应用场景诸方面开展创造性实践,才能切实提升传承主体的创意设计能力,进而使他们的技艺创新能力不断得到加强。
上海社科院文学院研究所副研究员程鹏指出丝织锦绣类非遗除了可以以博物馆的方式进行静态展示外,还具有现场互动、走秀等动态展示的优势,通过这种“情景化”、“体验化”的展示设计,可以打破台上与台下、主体与客体的界限,真正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博士方云从上海土布博物馆群叙事研究的角度出发,以上海区域内具有代表意义的四种不同类型的土布博物馆为案例,通过不同语言文本、物像景观以及行为仪式等叙事方式,达成国家认同、地方性认同、设计认同、学术认同的构建,回应非遗保护的核心意义与问题,使上海土布达到重塑与再造,回归于大众生活,并成为当下仍有价值与生命力活力的民俗资源。
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蔡丰明表示,上海是棉纺织的故乡,土布综合了手工文化、衣饰文化和习俗文化,具有申报世界非遗的独特文化价值。并进一步指出对土布纺织技艺保护首先要深入挖掘土布的历史脉络;其次要建立健全土布保护数据库;最后对于土布的纹样要加快图谱化、影像化建设。提出可以通过成立专业设计团队和建立土布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方式推进土布的保护向纵深发展。
最后华东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田兆元教授为学术沙龙做了总结,认为此次展览与学术研讨体现的是非遗保护单位、创意团体、以及上海高校非遗保护力量的团结,也是上海非遗保护体系与主体性的体现。非遗保护既要保护传统,也要创新,他认为上海作为一座世界级的都市,并没有一项可以向世界展示的代表性非遗事项,希望上海传统棉纺织工艺这项开创了“衣被天下”,解决民众穿衣问题的文化遗产,能够从中国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性的文化遗产,成为上海的文化标识,再次呼吁尽快建立一个研究、展示、传承、创新一体化的中国传统棉纺织技艺保护发展联盟。
下午四时,上海土布的多元叙事与都市文化品牌建设学术沙龙圆满落幕。
撰稿:秦娇娇
摄影:王佳慧
图文来源:“华东师大社会发展学院”微信公众号 2019-09-27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