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 2017年8月

[陈斐]读赵子贤先生《西和乞巧歌》

读赵子贤先生 《西和乞巧歌》   赵子贤先生是我从小就非常钦慕的知名乡贤。小时候,听外公刘朝宗多次说起他为老百姓的事仗义执言、不畏强暴,检举、反对民国县长王汉杰及劣吏彭仁山、齐牖明等互相勾结欺压百姓、搜刮钱财,以及为解放西和所作贡献等事迹,不由心生钦慕!最近,读完由他纂…

Read More »

[陶立璠]“七夕节”保护需要坚守

“七夕节”保护需要坚守   中国的“七夕节”在沉寂多年之后,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终于打破沉寂,复苏并活跃起来。目前进入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的有甘肃西和的“七夕节”和广州天河的“七姐诞”,即将进入第四批国家级代表作名录的将是湖北郧西的“七夕节”。和“…

Read More »

[张勃]从乞巧节到中国情人节 ——七夕节的当代重构及意义

七夕由来 摘要:七夕节当下正经历着从乞巧节到中国情人节的蜕变,这是一种典型的文化重构。它融合本土资源与外来资源、传统资源与现代资源,并具有主动谋求的鲜明特征。这一文化重构具有重要意义:它有效帮助七夕节摆脱生存困境,促进了节日的重振复兴;中国节日体系中从此增加情人节的设置,丰富了社…

Read More »

征稿 | “城市化进程与文化多样性” 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

“城市化进程与文化多样性” 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 一、会议主题:“城市化进程与文化多样性” 中国社会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流动的加剧、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多元价值观的并存、自媒体(Grassroots Media)的普及以及以“传统文化”为标签的遗产化运动等这些前所未有的变化,…

Read More »

资讯 | 华东师范大学陈勤建教授赴国家图书馆做学术报告

陈勤建教授开始报告 2017年8月26日上午9:30,应国家图书馆邀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陈勤建先生在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一层学津堂做了题为《孕育城市化与活态非遗和谐共荣的生活世界》的学术讲座。来自不同领域的国图读者和…

Read More »

书讯 | 田海:《讲故事:中国历史上的巫术与替罪》

《讲故事:中国历史上的巫术与替罪》 [荷] 田海 著 赵凌云、周努鲁、黄菲、李曈 译 黄宇宁、徐立恒 校 2017年4月,定价68元 作者简介 田海 牛津大学邵逸夫中文讲座教授、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曾任教于海德堡大学、莱顿大学。研究领域主要是中国社会文化史,尤其注重宗教史…

Read More »

书讯 |《民俗节庆与地方认同:源于广州的多案例比较研究》

  书名:《节庆与地方认同:源于广州的多案例比较研究》 作者:刘博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17年5月1日丛书名:新文化地理学丛书平装: 304页语种: 简体中文开本: 16ISBN:9787100128803   从现实问题出发,探讨了全球文化与城…

Read More »

云南大学:两岸及日韩学者共话东亚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当下走向

古代神话、古代小说、民间传说、宗教祭祀、民族习俗等,在全球化、互联网的时代大背景下,应该如何来研究、怎样应对挑战?今天上午来自韩国延世大学、韩国首尔大学、日本神奈川大学、日本爱知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台湾东吴大学等的民俗学及民族语言文学…

Read More »

处暑 | 节气

了解节气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 即可关注 在二十四节气中,处暑的命名是与众不同的。因其以“暑”名之,常被认为这是一个夏天的节气,殊不知,此时时令已入秋;这里的“暑”,并不像大暑、小暑等节气一样表示气温的强度,而是指暑气的终结,表示一种状态。 处暑 节气简介 ▲节气文人画《处暑》 …

Read More »

诗和远方 | 远山深处有人家

专栏 文章 田 野 采 风 《中国海洋大学报》“田野采风”专栏系列文章之三十 远山深处有人家 关  静 我想向你描述这样一种生活,远山深处有人家,眼前雾下。 这是一个叫做高演村的小村庄,位于浙江省景宁县梧桐乡的一座高山之上,简单古朴,云雾缭绕,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清晨…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