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学人论著

[董秀团 段淑洁]云南少数民族孤儿故事的分类与结构模式识别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 云南少数民族孤儿故事的 分类与结构模式识别 董秀团  段淑洁 原文刊载于《文化遗产》2022年第3期 摘要 民间故事类型学研究中的母题分类法,在单一故事类型划分中具有揭示同一性以便确认同类故事的积极作用,但在面对复合型故事本身的交…

Read More »

微民俗|鸠车竹马儿童市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鸠车竹马儿童市 ——中国古代儿童的两种玩具 浙江省博物馆副研究员  石超     一、中国古代典籍中的“鸠车竹马” (1)晋人杜夷《幽求子》记载:“年五岁有鸠车之乐,七岁有竹马之欢。”西晋张华《博物志》:“小儿五岁曰…

Read More »

[朝戈金]口头诗学的文本观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 口头诗学的文本观 朝戈金 原文刊载于《文学遗产》2022年第3期 内容摘要  在口头诗学视野中,音声文本的听觉属性使其在传播过程中被“整序接受”。“往昔的音声”转化为“书写的遗骸”,进而具有口头和书写“双通道双媒介”的特征,两者既…

Read More »

[沃尔夫冈·卡舒巴]形象与想象:柏林的都市民族学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 形象与想象:柏林的都市民族学 [德]沃尔夫冈·卡舒巴 安德明 译 原文刊载于《民俗研究》2010年第2期 首先,我想向各位介绍一下我的两个“家园”:一个是我的学术“家园”,即欧洲民族学,另一个是我的“家园”城市柏林。我希望这些有关柏林以及我…

Read More »

[张青仁 杨慧云]联结主义的文化实践:秘鲁皮坎特里亚遗产化进程的民族志研究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 联结主义的文化实践: 秘鲁皮坎特里亚遗产化进程的 民族志研究 张青仁 杨慧云 原文刊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 摘要 在加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后,秘鲁政府制定了简洁、灵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作…

Read More »

[申波]从显圣到审美的转换——图像与口述视野下孔雀舞变迁与传播的轨迹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 从显圣到审美的转换 ——图像与口述视野下孔雀舞 变迁与传播的轨迹 申波 原文刊载于《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  摘  要 时空的穿梭中,云南民间孔雀舞因时代的需求而不断被形塑、拼贴与建构:从宗教典籍到村寨表演,…

Read More »

[万建中]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的主体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 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科建设的主体 万建中 原文刊载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已在许多学校蓬勃开展,但依照现在的建设套路,完全受制于学者们的话语霸权,必然导致传承人作为非遗主…

Read More »

[毛巧晖]记录与保管: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赜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 记录与保管:民间文学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赜 毛巧晖 原文刊载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 摘要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建档”是非遗保护措施之一,其包含保存与展示之意,强调对非遗尤其是其资料形态进行…

Read More »

资讯|“第十七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获奖论文及作者名单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第十七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 获奖论文及作者名单 “第十七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征文活动于2022年3月10日始至5月31日止,共收到应征论文143篇。经前期资格审查,共有127篇论文进入评奖环节,其中民俗学组84篇,民间文学组43篇。经第十七…

Read More »

书讯|马翀炜 张明华:《风口箐口:一个哈尼村寨的主客二重奏》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风口箐口:一个哈尼村寨的主客二重奏 作者:马翀炜 张明华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1 ISBN: 9787010243917 内容简介 自2004年起,作者在云南省元阳县箐口哈尼族村进行了长达十六年的扎根研究。当地正是…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