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 2019年9月

爱的告白!56个民族非遗传承人同唱《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中国, 我要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你, 我的母亲我的祖国……” 这是《我爱你中国》中的歌词, 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对祖国最深沉的告白。 西藏、广东、福建、吉林、北京、宁夏…… 藏族、土家族、彝族、朝鲜族、 珞巴族、赫哲族、高山族…… 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 56个民…

Read More »

趣读 | 若古代也流行国庆出游,古人在路上要如何解决衣食住行

国庆相信很多外出旅行的人要么堵在路上,要么在景区看人海。现代人酷爱旅行,口口声声说:“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一辈子还得至少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经济的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交通的便利让今人的旅行不是难事,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都是触手可及。可是,古人又是如何旅行的?除…

Read More »

国庆节:汉字中的“祖国”

明天是国庆节,快来和小喵一起品读汉字中的“祖国”吧~喵~ 国庆节 汉字中的“祖国”   文 / 孟琢 今天是祖国的生日,在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我们来谈一谈汉字中的“祖国”吧。 先看祖字,这个字最初写作“且”。在《说文》中,“且,荐也。从几,足有二横,一其下地也。”根据王国…

Read More »

汉族:小剪纸绽放大异彩,他们用巧手传递美好

“汉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利用薄片材料剪刻镂花,在有纸以前就已经不乏。在中国大江南北,剪纸文化经历岁月的变迁,早已深入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家一户的生活中。 在品类繁多的民间剪纸艺坛上,蔚县剪纸以构图饱满、造型生动、色彩绚丽、工艺奇特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她几经变革,由“…

Read More »

微民俗 | 茂腔

  芯 子 【茂腔】又称肘鼓子、周姑子,流行于山东昌潍、胶州一带。源于清咸丰、同治年间由临沂、日照流传到胶州地区的“本肘鼓”调。初仅用锣鼓及帮腔,光绪末年吸收柳琴戏的音乐曲调,采用柳叶琴、京胡伴奏,腔调发生变化,称为“冒肘鼓”,谐音定名为“茂腔”。1911年(宣统三年)…

Read More »

[尹荣方]“九尾狐”与“禹娶涂山女”传说蕴意考

摘   要:《山海经》“青丘国”及“九尾狐”形象出于“东方苍龙”中的“尾宿”,因“尾有九星”;禹在治水之时遇“涂山氏女”与“九尾白狐”的传说,是禹“治水”始于“箕尾”之间的曲折传承;禹“治水”绝非地上现实的治水活动,其真相关乎古人的“度量天地”;所谓的“涂山”…

Read More »

乌孜别克族:民族的“好声音”,贯穿在他们的血脉中代代相传

乌孜别克族是新疆十三个世居民族之一,在新疆这片山川壮丽、瓜果飘香的土地上,乌孜别克族人逐渐形成了独有的音乐审美及优秀的民歌文化,埃希来、叶来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曼苏尔·杂克尔,乌孜别克族人,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莎车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埃希来、叶来地区级传承人。…

Read More »

资讯 | 上海土布的时代叙事:展览+沙龙

“经纬华章——上海土布的时代叙事”展览开幕 2019年9月25日上午,由华东师范大学博物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院共同主办,海上风民俗博物馆承办的“经纬华章——上海土布的时代叙事”展览于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图书馆二楼开幕。 此次展览为华东师…

Read More »

[赵世瑜]我们在田野中寻找什么?

编者按 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学科范式日渐成熟,田野研究在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等学科中被广泛使用。事实上,在田野研究中,研究者应该以何种态度和怎样的方法、视角进入“田野”?这一问题始终是研究者特别是初学者容易感到疑惑的问题。2019年8月17日至22日,由北京大学历史学…

Read More »

俄罗斯族:蓝眼睛、高鼻梁、深眼窝…他们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下辖的县级市额尔古纳,与俄罗斯仅隔了一条额尔古纳河。走在这里,经常会与一群蓝眼睛、高鼻梁、高颧骨,却说着汉语的人擦肩而过,他们就是我国的俄罗斯族人。俄罗斯族勤劳朴实、能歌善舞,至今仍保留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其中烤列巴、住木刻楞就是他们极具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 …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