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 2018年10月

新青年 | 冯姝婷:《延禧攻略》中的非遗宝典

主编推介 本期新青年冯姝婷,女,山西临汾人,辽宁大学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兼任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图文编辑。研究兴趣为岁时节日、传统村落等。本文关注了热播清宫剧《延禧攻略》中的非遗文化,以引人入胜的语言带领读者了解剧中昆曲、宣纸、缂丝、绒花、香云纱、打树花等非遗元素,感受玲珑…

Read More »

万圣节:谈谈中国古人如何与亡妻相见

~万圣节来喽~ 万圣节,确切的说应为万圣节前夕,这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传说在这一天,故人的亡魂会回到故居地,他们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复生。西方是宗教信仰,在神灵面前,人无可选择,人们只能信神而不是差使神,神规定只有这一天死去的人才能有机会来到人间,那么,也就只能在这一天,这些鬼…

Read More »

万圣节必知二三事儿

万圣节又叫诸圣节,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而万圣节前夜的10月31日是这个节日最热闹的时刻 。在中文里,常常把万圣节前夜(Halloween)讹译为万圣节(All Saints’ Day)。万圣节有很多传统,以下十类形象已经成为万圣节期间不可或缺的重要元…

Read More »

共读计划 | 那些我们习而不察的象征符号

一夕之念 忽而秋深 人是悬在由他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 阔爱的小伙伴们,晚秋时节天气渐凉,秋燥明显,肃杀景象也容易引人忧思,使人意志消沉、抑郁。那这么容易悲秋的11月,怎么可以只有剁手、只有养秋膘,快来和民俗君约起来,一起读书,一起玩耍呀!相信有你陪伴的11月很是美好,民…

Read More »

[高忠严] 刘大鹏《晋祠志》的个人著述色彩探究

摘要:刘大鹏的《晋祠志》是一部由私人撰写的祠庙专志,其中既吸收了山西省和太原县地方志的优秀成果,在此基础上也加入了自己的童年生活经历、实地调查、生命感悟以及对道德、思想和社会现象的个人理解,他还喜欢使用地方俗语,从而使《晋祠志》带上了鲜明的个人特色。这对当今地方志的编纂有一定启发…

Read More »

[周如南 陈敏仪]日常生活批判视野下的视觉表意实践 ——“云养猫”网络文化分析

 本猴ID:renleixuejia   本猴简介:可能是世界上最有趣有料的人类学公众平台  [摘要] 互联网时代,借助文字符号传递的抽象意义已逐步让位于建立在图像传播基础上的实践。“云养猫”作为现代人的一种视觉表意实践,进入日常生活视野。…

Read More »

[施爱东]食品谣言的传统变体及叙事生长点

摘要:食品谣言是民众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自我提醒和自我教育。现代食品工业日渐脱离公众视线和常识,给公众造成了不安全感。“三鹿奶粉”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丑闻,引发了民众对于食品工业、企业良知、政府监管的不信任情绪,刺激了谣言的生产和传播。网络食品谣言无论在数量上还是攻击频率上都远远超出了…

Read More »

[刘宗迪]怪物是如何炼成的

一 南山经之首曰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花,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花四照,其名曰迷穀,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丽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又东三…

Read More »

锦鲤极简史

最近一段时间 相信大家都被锦鲤刷了屏 那你知道为啥都把这种“天选之子” 称为锦鲤,而不是锦鲫、锦鳊? 其实,转发的锦鲤与红烧的鲤鱼 都是同一个老祖宗分化来的 从鲤到锦鲤,游了好长一段历史 早在八千年前的后李文化 鲤就已经进入到先民们的食谱之中 在安阳殷墟小屯遗址中 也有鲤鱼骨的出…

Read More »

[徐赣丽] 空间生产与民族文化的内在逻辑 ——以侗寨聚落为例

摘要:以别具空间特征的侗族村寨为例,论述其空间生成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认为正是侗族聚族而居的习俗、独特的信仰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才形成了侗寨聚落空间与众不同的人文景观。另一方面,侗寨空间也反过来作用于各种社会关系,形塑着侗族的民族性和文化,承载并传承着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