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 2021年11月

[王加华 李艳]眼光向下:大运河文化研究的一个视角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摘要 大运河文化,即因大运河而生、而变、而传播的文化,具有“开放”“包容”“交流”“融合”等多方面的价值内涵。今天,虽然大运河在交通、商贸等方面的功能已大大降低,但在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建构国家形象等方面,仍…

Read More »

[梁珊珊]从民间传统到现代竞技——基于嘉兴掼牛竞技身份迭新历程的考察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摘要 近十余年来,全国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火热开展为包括民族传统体育竞技在内的诸多文化项目提供了发展契机,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和改变了项目原有的形态。国家级非遗项目嘉兴掼牛便是这其中较为典型的一个例子——它在当下的寻路与发展,正是处于…

Read More »

[姚慧]遗产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共识重建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摘要 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社会的“规范共识”逐渐被社会转型所解构,植根于其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存续力面临威胁。结合案例来看,遗产化进程虽然使遗产项目得到了保护,但以社区外部力量为主导、以舞台展演和审美为镜像的保护策略…

Read More »

荐书|范丽珠、欧大年:《中国北方农村社会的民间信仰》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 出版信息 书名:《中国北方农村社会的民间信仰》 作者:范丽珠、欧大年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2-01 ISBN:9787208111745 作者简介 范丽珠,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欧大年(…

Read More »

[何彬 马文]日本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学科构建及其反思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摘要 日本《社会教育法》把博物馆定性为教育机构,《博物馆法》规定博物馆的正式职员需要有“学艺员”国家资格。日本高校设置几十年的“学艺员资格”课程,构建了文化财(文化遗产)专业的基础。概览日本文化财学科从构建本科教育到更高层次人才教育的变迁,为构建…

Read More »

微民俗|江米人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曹县江米人 山东曹县有一种捏制江米人的传统手工技艺,独具特色。每逢年节,大大小小的庙会、集市上,总少不了艺人们捏制江米人的身影。用粗糙、满是老茧的双手,他们瞬间创造出了生动逼真、神采飞扬的各种神话人物、祥瑞动物形象。 历史来源: 远古时期,地处黄…

Read More »

[朱佳艺]地方性知识的转换:降水母传说流变考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摘要 “僧伽降水母”原本是泗州的地方传说,自元代起,该传说被作家纳入戏剧、小说等俗文学创作,情节和角色更加丰富,传播范围亦有所扩展。近现代以来,作为“普遍性知识”的水母传说依托长江下游的忏文、宝卷等形式重新汇入“地方性知识”。与以往各类文本相比,…

Read More »

[张举文]民俗认同是日常生活与人文研究的核心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摘要 文章界定了“民俗认同”概念,对民俗学发展史进行了反思,反对在民俗研究中使用基于种族主义的“民族认同”和“族群认同”概念,并指出民俗学者应该,也能够结合最新的生命科学的发现和社会现实,改变学术导向,摆脱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实现一次意识形态的范…

Read More »

[李向振]日常空间:现代民俗学关注日常生活的重要维度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摘要 日常生活转向是现代民俗学研究对象的深化与拓展。转向日常生活的现代民俗学,需要重新审视日常时间和日常空间的民俗特性。人们根据生活需要,把日常空间区分为不同类型,并在这些不同类型的空间中组织不同的民俗生活。从实践意义上看,将空间划分为不同类型,…

Read More »

[吴滔]祖先记忆的再创作:一个运河沿线丝业市镇家族的故事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摘要 明中叶以后,丝织业技术由苏州府城沿京杭大运河渐次传播到江南的普通市镇,部分城居“庶民”地主在积极从事工商业的同时,也陷入繁重的“役困”当中。为了摆脱“役困”,通过特殊渠道获取优免差徭的特权,不惜更改祖先记忆,以获取更大的现实利益。黄溪史氏利…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