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 2020年5月

微民俗|笠

笠 笠 古代一种用竹、草编成,用来遮阳御雨的帽子。流行于全国许多地区。初以莎草制成,后又发展为有柄之笠。此物至唐宋时已十分普遍,其时多用青竹蔑编成,夹以竹箬衬底,俗称“斗笠”。也有用毡衬底的毡笠,多为公子王孙冬季赏雪所戴;还有用皮衬底的皮笠,多为古代武士所戴。 斗笠工艺 畲族斗笠…

Read More »

书讯|CFS秘书处编:《中国民俗学会大事记(1983-2018)》

基本信息 中国民俗学会大事记(1983-2018) 作者:中国民俗学会秘书处 编  施爱东 执笔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10ISBN:9787507755657装帧:平装开本:16开纸张:胶版纸页数:332页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民俗学会大…

Read More »

[张志娟]西方世界的中国“歌谣运动”

摘要 以《中国评论》为中心的中国民俗搜集活动堪称西方世界的中国“歌谣运动”:活动始于民俗及民间文学资料征集,以报刊为媒介扩散影响,继而引起广泛关注,并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其中“歌谣”地位卓然,成果显著。更重要的是,它真正开启了西方现代中国民俗学研究,第一次用明确的学科眼光审视中国…

Read More »

书评|王均霞:在父系亲属结构中发现女性 ——评《华北乡村社会姻亲关系研究》

在汉人亲属关系的研究中,研究者更重视对宗族的研究,对姻亲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在研究路径上,对姻亲关系的研究整体上也仍采取宗族研究的范式路径,多是从男性视角来分析姻亲关系对于两个建立了联姻关系的父系家族(庭)的政治、经济、宗教意义,而忽视了女性在姻亲关系的日常生活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

Read More »

[段友文]从失忆到重建:《夸父逐日》 神话的族源记忆与文化修复

摘要 《夸父逐日》神话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时期,保留了炎帝部族及其支系的族源记忆,是根植于特定历史语境中的文化象征。“逐日”行为实则体现出夸父对炎帝部族文化的强烈认同,以及对部族秩序的维系。在后世的流传中,夸父神话却因典籍的失载、民间口头叙事的断裂、传统习俗的缺位…

Read More »

新青年|陈蓉榕:当代民俗志写作新的尝试 ——《番禺民俗》述评

主编推介 本期新青年陈蓉榕,女,福建人,云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民俗学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俗研究。本文根据刘晓春的《番禺民俗》一书,分为四部分进行分析,以图清晰地展现该书的魅力。   当代民俗志写作新的尝试 ——《番禺民俗》述评 陈蓉榕 原文发表于《民间文…

Read More »

通知|就会员会籍管理问题致广大会员的一封信

各位会员: 截止到2020年4月30日,学会在册会员已达2947人。为保障学会与会员的及时沟通,做好会员服务工作,实现会员的动态管理,学会秘书处将对会员信息做进一步的网络化规范。现有如下事宜需要您配合完成: 一、会员个人信息复核 请登录“中国民俗学网”会员中心栏目,进入“会员复核…

Read More »

书讯 | 王辉城:《佳人爱我乎》

基本信息 书名:《佳人爱我乎》 作者: 王辉城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年: 2020-4页数: 217定价: 30.00装帧: 平装ISBN: 9787532175024 内容简介 《佳人爱我乎》是青年作家…

Read More »

[施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间文艺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内在矛盾

摘要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中文译名共同使用了“保护”一词,许多学者误以为这两种保护是同一性质,实际上其英语表述及内涵均有本质区别。前者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导的基于“人类共同遗产”理念发展出来的保护制度;后者是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主导的基于“…

Read More »

[毛巧晖 白蓉]地域秩序与社会记忆的表达—— 以山西运城盐池神话为中心的考察

摘要 通过对山西运城盐池神话进行文献梳理与实地调查,总结与归纳了盐池神话中所凸显的部落之争、地域神冲突及与盐资源有关的生产生活智慧。神话叙事的言说与池神信仰的实践共同呈现并建构了运城盐池周围民众以盐为中心的区域社会秩序及社会记忆。 关键词 神话叙事;盐池;地域秩序;社会记忆 0 …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