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 2021年1月

微民俗|做尾牙

做尾牙 做尾牙亦称“做尾”“做尾诣”,是流行于福建南部和台湾地区的岁时民俗。 夏历每月初二和十六,家家户户要祭祀厝之神及土地神,称“做牙”。二月二日为最初的做牙,叫做“头牙”;腊月十六日,是一年中最后一次祭礼,故称“做尾牙”。 该日,各家均备牲醴祭土地神。因土地神为商家保护神,为…

Read More »

趣读|星空史诗——古希腊神话与天文学科普的联系

一、引言 天文学是人类世界里最为古老的一门自然科学,早在文明诞生初期就已形成。我们的祖先需要对四季进行判别,对农耕的时间进行确定,制定合适的历法来记录年月的变化,这些需求促进了天文学的发展。 古希腊文明素有西方文明的摇篮之称,它也是欧洲古典天文学的发祥地。自古典时代起,古希腊人就…

Read More »

[林继富] “十四五”期间民间文艺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直以来,中国民协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发挥聚合全国民间文艺学术优势,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十三五”期间,中国民间文艺界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取得重…

Read More »

招标通知|《中国史诗百部工程》子课题招标通知

《中国史诗百部工程》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的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09@ZH014),由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规划执行。现将子课题面向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影视专业机构公开招标,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 总项目概况 1、项目内容:史诗本…

Read More »

书讯|陈岗龙、张文奕《东方民间文学》

内容简介 东方民间文学是东方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绚丽多彩的东方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共同构成了东方文学的整体,而且古老的东方文学的传统特征主要见之于民间文学。东方各国有着取之不竭的民间文学遗产,而且世界史诗宝库中的活形态史诗主要流传在东方。因此,加强东方民间文学的研究无论对建构完整的…

Read More »

[张恩迅 申玲玲]瘴气、瘟疫与成瘾:地方社会变迁中槟榔食俗的传播与重构

摘要 槟榔在中国历史上曾以药品、果品、食品、瘾品等多重角色交替出现,瘴气、瘟疫与成瘾是牵涉槟榔角色演变的三个关键历史符号。槟榔食俗基于瘴气、瘟疫与成瘾的传播、演化与重构,本质是勾连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地方社会与国家进程的互动关系。槟榔食俗在中国历史上经历数次演化,使槟榔既是一种串…

Read More »

[苍铭]清末至民国苗族古史研究中的蚩尤叙事

摘 要 清末至民国,中国通史编写的一个新特点是王朝更迭历史的书写范式被打破,学者们纷纷采用中国民族史的体例来撰写中国历史。文章梳理了中国民族史研究中上古英雄蚩尤从广义的“苗族”祖先,到现代苗族祖先的叙事历程;认为主流中国历史研究对蚩尤与“苗族”关系的叙事,深化了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

Read More »

[张士闪]中国礼俗传统的田野考察与文化阐释

摘  要:田野即日常生活世界,既是人类总体行为发生的空间,也是人类知识的本原。下田野,即学者走进民众日常生活,以具体的人和事为研究对象,发现其背后的“人情世故”的过程。中国礼俗传统是田野考察的核心,应特别注意三个方面:一、关注地方社会围绕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而衍生的礼俗话语…

Read More »

书讯|罗卜藏全丹:《<蒙古风俗鉴>新译详注》

BOOK 书名:《〈蒙古风俗鉴〉新译详注》 作者:罗卜藏全丹 出版社:辽宁民族出版社 出版年:2019-04 页数:324 ISBN:  9787549720446 专家评论 《〈蒙古风俗鉴〉新译详注》出版,为蒙古族民俗学研究和思想史研究提供了一部重要的科学翻译经典著作…

Read More »

新青年|张青仁:民众主义与世界民俗学的浮沉

主编推介 本期新青年张青仁,男,苗族,湖南麻阳人。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民俗学、拉丁美洲社会与文化。本文认为应当吸收“日常生活”概念中的权力与批判意识,确立民俗作为日常生活边缘性的文化生产实践的内涵,以日常生活的概…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