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 2020年8月

书讯|[美]布鲁范德:《白头鹰的隐形羽毛:新编美国民俗学概论》

书名:《白头鹰的隐形羽毛:新编美国民俗学概论》 作者:[美]扬·哈罗德·布鲁范德 译者:李扬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20-06 页码:468 ISBN:9787807682547 作者简介 扬·哈罗德·布鲁范德(Jan Harold Brunvand) …

Read More »

[康丽]从“故事流”到“类型丛”:中国故事学研究的术语生产与视角转向

#摘 要 术语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现代科学意义上学科成熟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盘点中国故事学发展进程中的术语生产,能够链接学术历史的关键节点,呈现出中国故事学的研究视角从关注分类与传播路径转向深思文本与叙事传统的关联,研究范式从异质文化的比较转向同质文化的深耕。这种转向,既是本土文化研…

Read More »

微民俗|夫妻肺片

夫妻肺片 流行于成都市的风味小吃。相传30年代,成都有个名叫郭朝华的人,与妻子以出售凉拌牛肺片为业,常提篮沿街叫卖,后来设店经营,改进了烹制技术,用料也更讲究,以肉、心、舌、肚、头皮代替了最初的肺,制作更为精细。为了保持传统风味,“夫妻肺片” 之名一直沿用至今。其制作方法是将鲜牛…

Read More »

[谌骁]发现女性:女性民俗学的发展脉络及反思

摘   要: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女性主义者开始挑战传统学术领域中以男性主义为中心的理论范畴、研究方法,“女性声音”逐渐在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各个学科崛起。尽管女性民俗学起步相对较晚,与女性主义理论结合不够紧密,但是在一大批学者的努力下,女性民俗学在研究…

Read More »

趣读|古代建筑上至宫殿下至民宅,为什么都选择坐北朝南

北京故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各式宫殿七十余座,大小房屋九千余间。这些建筑形式各异,功能不同,满足了明清皇帝不同的需要。不过故宫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整体坐北朝南。这一特点是古代百姓的生活经验和集体智慧的体现。 故宫,不仅是一个建筑群,还是一座城市。无论是建筑…

Read More »

[毛巧晖]文本与理论:民间文艺学的双重建构(1949-1966)——以《民间文学参考资料》为中心的考察

摘  要:1949-1966年民间文学被纳入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进程,成为文学领域接驳、实践国家话语的重要场域。1962-1964年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研究部编纂了九辑《民间文学参考资料》,它们除了展示全国民间文艺实践外,还集中呈现了《一九五六—一九六七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纲要…

Read More »

荐书| [日] 木屋:《日本风俗食具:百年老铺传承的饮食智慧》

书名:《日本风俗食具:百年老铺传承的饮食智慧》 作者: [日] 木屋 (编著) 出版社:理想国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理想国 译者:叶韦利 出版年:2019-7 页数:208 定价:59.00元 装帧:平装 ISBN:9787559817938 内容简介 本书由日…

Read More »

[陈刚 刘丽丽]神灵变迁与谱系重构——西王母收女记之瑶姬篇

摘要 在破碎与重构中,西王母凭借神职与影响,逐渐从西部高原走向全国,与其他神灵不断接触、整合,具有中国亲缘特色的认女儿成为神灵互动的方式。认女儿是西王母与瑶姬双向互动的结果,既需西王母从朴野的半人半兽到雍穆华贵的女仙首领,在形象、神职、身份、地位、侍从等方面发生改变,也需瑶姬融合…

Read More »

[王倩]双重虚构:古史辨派的神话与历史观

摘要 作为新一代知识分子,古史辨派学者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科学主义影响,对中国古史持全盘否定态度,欲采用民俗学方法重构以历史书写为载体的科学的中国古代史体系,其学术意图带有明显的颠覆性与建构性。古史辨派将历史视为为汉代以前以文字形式表述的历史事实,亦将神话限定在文献表述的叙事范畴内…

Read More »

[王加华]教化与象征:中国古代耕织图意义探释

摘要:耕织图,就是有关“耕”与“织”的图像资料。从宋至清,我国至少问世了数十套系统化的耕织图像。对于这些耕织图,传统主流观点认为起到了传播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作用,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事实上,耕织图的主要作用在于宣扬“农为天下之大本”的重农理念并教化劝农,并往往以皇帝或中央政令的…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