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 2020年4月

陪伴的魔咒:当代城市父母的育儿焦虑和生活压力

摘要:在日趋紧张的现代城市生活中,工作与家庭的冲突成为一个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对有幼儿照料需求的城市青年父母来说,这一冲突显而易见。在这一冲突的背后,“陪伴”已日渐成为建构和维系亲密关系的一项新伦理。本文基于作者对微信民族志资料的深度剖析,揭示了城市青年父母与其他社会主体互…

Read More »

[张举文]民俗中没有母题而有象征——兼谈“叶限”故事与仪式的象征分析方法

摘要:对母题概念的界定与讨论始终是民俗学研究故事或叙事的一个核心问题。美国民俗学家丹·本-阿默思针对母题概念发表过多篇文章,最后提出了民俗中没有母题,而只有属于每个文化体系的内在象征的观点。本文通过中国的叶限故事等例子论证了这一观点,并进一步将此观点扩延到仪式象征的分析问题,继而…

Read More »

[胡媛]跳岭头与吃岭头:社会变迁中的民俗演绎

摘要:跳岭头与吃岭头是构成岭头节文化的重要仪式表达形式,是岭头节活动相辅相成的两部分。但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跳岭头与吃岭头呈现出“既跳岭头又吃岭头、只吃岭头不跳岭头”两种形式。在岭头节中扮演的角色、地位也都发生了变化,跳岭头已经不是岭头节中必须的仪式形式,相反,吃岭头成了岭头节最…

Read More »

新青年|王旭:论“民间笑话圈”

主编推介 本期新青年王旭,文学博士,山西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优秀人才(2018年)。主要研究领域为民间文学与民俗学,关注民间幽默叙事、神话传说及民俗文化的当代传承和区域发展。本文将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讲度较高、影响力较大,且分别代…

Read More »

荐书|林永匡 王熹:《中国节令》

基本信息 作者:林永匡 / 王熹出版社:低音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年:2020-6页数:288装帧:平装ISBN:9787559637161 内容简介 通观中国古代,从先秦时期到明清两代,节令习俗、时尚和文化活动虽因历代政治、经济、历法等方面的原因而多有因…

Read More »

[毛巧晖]社会秩序与政治关系的言说:基于过山瑶盘瓠神话的考察

摘要 随着“南方的发现”,盘瓠神话进入中国神话研究者视野。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盘瓠神话作为文本个案,被纳入西方近代以来所建构的全球文明秩序与文明等级,它更多意义上被作为图腾神话与族源神话予以阐释。文章通过对从汉代至民国“他者”视野所表述的盘瓠神话叙事文本与“自我”表述的书写型…

Read More »

[连瑞枝]书写“西南”——两种典范历史的对话与建构

摘要:这篇文章讨论西南历史书写背后的政治与社会结构。大理作为昔日西南之政治中心,在明清治理下曾经留下丰富的历史文献。本文主要以大理之历史叙事为分析对象,透过不同文类与书写者、创造他们书写历史的政治与社会脉络,来讨论西南两种典范历史的建构:一是诸葛武侯南征的僰人论述,一是古天竺圣地…

Read More »

[萧放]地域民众生活的时间表述——《荆楚岁时记》学术意义探赜

摘要 《荆楚岁时记》作为岁时民俗志的开创之作,它改变了中国古代以《月令》为代表的政令性时间表达方式,以地方民众的岁时节日作为时间生活的节点,开创了民俗记述的新体裁。本书贯彻了民俗记述的实录原则,对民俗进程作动态的描述。将“月令”与“岁时记”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上层社会的王官之时与一…

Read More »

微民俗 | 缂丝技艺

【缂丝】又称“刻丝”“剋丝”“克丝”,是中国最传统的一种经纬交织的丝织品。从外观上讲,缂丝织物似与常见织物没有区别,然而缂丝织造过程却含有很多特殊性。缂丝融丝织工艺技巧于一身,堪称“织中之圣”。因它的技法巧妙、耗工多、用材贵,历代人们把它与黄金价值相等同,“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词…

Read More »

[郑宇 胡梦蝶]云南苗族山岳文化变迁与生计方式演变

摘要:对云南多个苗族村寨的田野调查表明,他们的山岳文化主要体现在独特的族群结构、村寨建筑布局,服饰、文学艺术,以及仪式与宗教等方面。这种山岳文化的核心特征,是在苗族人与高地自然环境资源之间相互适应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游动性、有限性与互偿性。不断迁移流动的生计方式是形成这种山岳文化基…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