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 2020年1月

[陈爱国]省思人与动物:洱海鸬鹚境遇的民俗学解读

摘要:对于鸬鹚,人们存在多元认知与解释。野生鸬鹚在一些地区作为“害鸟”遭到驱除,而在其他地域,又被认为是水体环境改善的标志,而成为“益鸟”。相对于此,驯养鸬鹚捕鱼作为渔民传统生计方式,在一些地区或被指定为文化遗产而得到“保护”。此时,若鸬鹚捕鱼的展演导致旅游市场乱象或造成安全隐患…

Read More »

天灾、瘟疫与重建:中国人的历史经验

地震、瘟疫、蝗灾,这些恐怖的自然灾害即便在今天也是非常棘手。在古代这些灾难的破坏力是摧毁性。比如明朝末期,由于小冰河期的存在,导致发生了严重的水旱蝗灾,并且在多地爆发了鼠疫,直接加速了明朝灭亡。   那么在我国历史上,一旦发生这些灾害,都会如何应对呢?这些灾害过后的重建…

Read More »

[张多]祸与福:中国人的蝙蝠文化观——兼及野味问题

2020年开年,一场肺疫席卷中国大地,原本的春节“黄金周”罕见地转换为全民抗疫。在这场正在进行的人毒之战中,一种动物再次走进公众视野——中华菊头蝠。 虽然这次“新冠”病毒的源头还没有科学上的定论,但是蝙蝠携带致命病毒的情形已经被证实,它们能够携带SARS、埃博拉、MERS、狂犬病…

Read More »

趣读|故宫里的旧日新年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春节是国人最重视的节日。犹记幼时,年节一至,传统的习俗焕发活力,天南地北的游子回乡省亲,千家万户其乐融融。长大后,工业文明时代隆隆到来,年味淡了许多,让人颇为感慨。 追溯往昔,年味浓郁的农业时代,在帝国的权力制高点清宫里,春节有哪些习俗?天子又…

Read More »

[吴凤玲]谣言与卷入恐慌事件的人们

引  言 我们的生活中总是不乏谣言,小至只对某些个人产生影响,如针对某些个人的不实说法;大至波及整个社会,将大部分人卷入其中,造成社会性的恐慌,如2003年“非典”流行期间社会上各种无中生有的传闻。本文锁定的就是后一种谣言,研究对象是2002年春节期间发生在中国北方一个小城的一次…

Read More »

[张经纬]从鼠年文化IP谈起

对于新时代的创作者来说,无论从鼠年文物着眼,还是从文学影视作品汲取灵感,只要拥有一双发现的慧眼,就可以将传统母题融化为符合当代价值的文化主题,创作出属于我们自己时代的文化IP。 作为文创的“邋遢大王” 2020年又是一个庚子鼠年,对于以老鼠和鸭子起家的国际娱乐巨头迪士尼来说,这似…

Read More »

[周星]中国古代神话里的“宇宙药”

摘 要:中国古代神话里的”宇宙药”,和”宇宙山”、”世界树”一样,作为学术概念,它们都可被用来描述和解释古代神话里的宇宙结构及宇宙观。无论是昆仑山上的轩辕之国、诸沃之野、不死之山、西王母的蟠桃园,还是大海里蓬…

Read More »

[乌丙安]“年”和“春节”的渊源与变迁

“元旦”含义的变迁 其实,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年和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过年从腊月初一开始,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在这一个多月里,青年、老人以及各行各业的从业者,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事要做,每天要干什么,都有一张清单。这才是中国的年,过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立春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

Read More »

释名|中国火神的民俗和渊源

冀鲁豫火神节之渊源考 赵洪娟 摘要:宋代以降冀鲁豫地区诸多村县每年正月或六月均要举行祈拜火神的节庆仪式,其所祭祀的火神既非上古时期的吴回、回禄,又非东厨司命灶王神,此火神被称为火德星君。火德星君红脸、三眼、手持法器的形象和其呼风降雨、护佑百姓平安的功能作用,与中古时期从西域传入中…

Read More »

趣读 | 春节祭财神,祭的都是哪些大神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庚子春节的来临,标志着子鼠新年的肇始。人们在亲朋聚会、走亲访友之余,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办,那就是“敬神”。中国是个多神的国家,民间在春节有祭祀灶神、门神、财神、玉皇大帝等的年俗,其中财神是最受欢迎的神祇之一。 小伙伴们祭祀了这么多年的财神爷,到底他…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