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学术”艺术史新书预告
巫鸿新作——
《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
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
Feminine Space:An Untold Story of Chinese Pictorial Art
巫鸿 著
552页 全彩精装
定价:168元
上市时间:2018年10月
目 录
绪 论 为什么要重新研究女性题材绘画?
第一章 缘起:灵魂旅行与宇宙女神(战国~汉)
第二章 女性楷模:空间的说教(汉~南北朝)
第三章 山水神女:欲望的空间(南北朝)
第四章 宫闱丽人:女性空间的独立(东周~唐)
第五章 异邦的杨贵妃:再造性别空间(五代~辽)
第六章 织——女功、女德与女性政治空间(宋)
第七章 青楼图像:表现与自我表现(明~清)
第八章 美人画:程式与话语(明~清)
第九章 古与今的协商:陈洪绶的女性世界
第十章 现实与虚拟之间:皇帝的幻想后宫(清)
结 语
内容简介
艺术史研究中长期以“仕女画”或“美人画”来表述以女性为主题的绘画作品,但这样的术语不仅相对晚出,在形成过程中还带有一定的画科定位和评论取向,也无法囊括所有围绕“女性”产生的绘画作品。本书中,巫鸿先生提出了“女性题材绘画”这个概念,并引入“女性空间”作为讨论的核心,意图把被孤立和抽出的女性形象还原到它们所属的图画、建筑和社会环境中去。
围绕“女性空间”,作者梳理了从战国到明清各个历史阶段中女性主题绘画的发展状况——从武梁祠的列女画像砖到南北朝的《洛神赋图》,从青楼名妓的自我表现到展现理想化美人的《十二美人图》,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女性”在各种绘画场景和时代中的不同呈现,重构其所从属的原作;结合艺术评论、时代背景等因素,深度挖掘作品背后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的相互影响,进而思考女性题材绘画在社会、宗教与文化环境中的意义。
《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内页
内页之一
解读龙凤人物图
内页之二
王居正《纺车图》中寒酸的村妇
内页之三
仇英笔下的女子
内页之四
乾隆的幻想美人
作者介绍
巫鸿 1963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1987年获哈佛大学美术史与人类学双博士,现任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部终身教授,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同年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同时介入当代艺术的研究与展览策划。主要著作包括《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 1989);《中国古代美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1995);《重屏:中国绘画的媒介和表现》(1996);《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2005)等。
三联巫鸿作品
武梁祠
[美] 巫鸿 著 柳扬 岑河 译
2006年第1版,2015年第2版
礼仪中的美术
[美] 巫鸿 著 郑岩 王睿 等译
2005年第1版,2016年第2版
时空中的美术
[美] 巫鸿 著 梅枚 肖铁 施杰 译
2009年第1版,2016年第2版
黄泉下的美术
[美] 巫鸿 著 施杰 译
2009年第1版,2016年第2版
美术史十议
[美] 巫鸿 著
2008年第1版,2016年第2版
柯律格新作——
《大明:明代中国的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
大明:明代中国的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
Empire of Great Brightness: Visual and Material Cultures of Ming China, 1368-1644
柯律格 著 黄小峰 译
上市时间:2018年12月
目 录
第一章 明代中国的时间、空间与能动性
第二章 坐与游:方位的文化与运动的文化
第三章 街头的词语:文字的文化
第四章 中国大百科中的图画:图像、类别与知识
第五章 娱乐、游戏与纵情声色
第六章 “玄武”:暴力的文化
第七章 策杖幽行:衰老与死亡
第八章 余绪:明代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的来世
内容简介
《大明》是一部具有创新性和可读性的历史读物,通过丰富的图像和实物材料,呈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高峰——明朝。它不是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帝王的更迭,没有面面俱到介绍明朝的人物和事件,也没有大轮廓地勾勒明朝的兴衰,而是为现代读者进入明代历史提供了一组新颖的切入点:有关动与止的观念,有关文字书写的位置和特色,有关娱乐、暴力和年龄的观念……甚至讨论明代灭亡之后的“明代”,即明代的图像和物品是如何被重新编排、重新想象的。作者通过强调同时期中国与亚洲其他地区的相动往来,挑战了明代中国固步自封、孤立于世界其他文明而存在的观点。
书中运用的199幅插图资料选自世界范围内的公私收藏,既有大量书画、瓷器, 也有兵器、家具、服饰、货币、丝织品、书籍印刷品,用以阐明明代艺术与文化的多样性。作者还广泛考察了现代的影像和创作资源。明代作为中国文化资本的宝库,一再被加以阐发和利用。《大明》为所有中国文化史的研究者、与早期现代世界领域相关的历史学家和艺术史学者,以及对中国历史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了多种多样富于启发的素材。
本书源于作者柯律格2004年在牛津大学所做的八次“斯莱德美术讲座”。作者的目标是震撼西方的听众,让人们抛掉心中可能有的对明代中国的成见,尤其是那种认为明代中国在本性上静止不动而且尘封闭塞的看法。事实上,明代产生的图像和物品极具多样性和复杂性,包裹在各式话语之中,为后人探究明代的社会生活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可能。
《大明》内页
《大明》之内页
明代精英阶层丰富的物质文化
《大明》之内页
反映明代街头文化的《南都繁会图卷》
旧版的《长物》封面
长物:早期现代中国的物质文化和社会状况(新版)
Superfluous Things: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Status in Early Modern China
柯律格 著 高昕丹 陈恒 译 洪再新 校
上市时间:2018年12月
内容简介
晚明时期,品类繁多的“物”在中国文化中扮演了过去所不曾享有的重要角色,关于物的分类、使用、品评,以及对它们所感到的不安或褒贬,成为晚明士人关注的话题。
牛津大学教授柯律格的名著《长物》,以明代文震亨《长物志》一书为例,讨论明代的“多余之物”——绘画、书法、青铜器、瓷器、玉雕以及其他明代士绅精英所拥有的文玩用品,描述同时代人对它们的看法,分析这些物品如何成为区分雅俗身份的标志,如何鉴赏、流通、消费和使用,以及在明代社会生活中的功能与意含,是一部有关晚明文化的经典著作。
从物品视角切入艺术史的同时,作者也跨越学科界限,参照社会文化理论对18世纪英国奢侈品消费及商品经济增长的讨论,挑战了关于早期现代欧洲与中国的成见,在历史学家、艺术史家、人类学家及各领域的学者之间搭建起一道桥梁,以大胆而活跃的论述引发读者思考。
雅债:文徵明的社交性艺术(新版)
Elegant Debts:The Social Art of Wen Zhengming
柯律格 著 刘宇珍 邱士华 胡隽 译
上市时间:2018年10月
内容简介
文徵明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艺术家,以“明四大家”之一员留名画史。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注重形式分析,柯律格教授于本书中聚焦其作品的制作情境,例如时机与场合,尽可能地利用当时的文献(特别是诗文)与作品,参合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和艺术史学的研究成果与方法,自人情义务与礼物交换的角度,重新审视文徵明的生平与作品,探索其如何在各种活动场域中建构主体与自我,从而拓展了世人对这位伟大人物的理解。
全书共八章,每一章皆以某种场域、某一组特定的关系类型作为参考架构,这两者不仅定义了文徵明的自我认同,同时也是他据以待人接物的出发点。第一部分的三章处理了与文徵明前半生有关的场域,包括家族、师长、同侪;第二部分是通过官场与地缘检视其社交关系,援引的材料横跨其一生;第三部分则着重处理他后半生的场域,包括顾客与弟子。最后一章检视在文徵明死后如何凝聚出一个一贯且鲜明的“伟大艺术家”形象。
作者介绍
柯律格(Craig Clunas) 1954年出生于英国苏格兰阿伯丁,现任英国牛津大学艺术史系讲座教授,曾任伦敦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Victoria & Albert Museum)中国部资深研究员兼策展人15年,并自1994年起先后执教于萨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Sussex)艺术史系及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自1991年起陆续出版《长物:早期现代中国的物质文化与社会状况》(Superfluous Things: 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Status in Early Modern China, 1991)、《丰饶之地:明代中国的园林文化》(Fruitful Sites: Garden Culture in Ming Dynasty China, 1996)、《早期现代中国的图画与视觉性》(Pictures and Visuality in Early Modern China, 1997)、《中国艺术》(Art in China, 1997)及《雅债:文征明的社交性艺术》(Elegant Debts: the Social Art of Wen Zhengming, 1470-1559 , 2004)、《大明:明代中国的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Empire of Great Brightness: Visual and Material Cultures of Ming China, 1368-1644, 2007)等著作。2014年,大英博物馆举办他与霍吉淑合作策划的大型展览“明朝盛世五十年”(Ming: 50 Years that Changed China, 1400-1450)。
“三联”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尹吉男 主编
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
[美] 巫鸿 著
柳扬 岑河 译
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
[美] 巫鸿 著
郑岩 王睿 编
郑岩 等 译
时空中的美术:巫鸿古代美术史文编二集
[美] 巫鸿 著
梅玫 肖铁 施杰 译
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
[美] 巫鸿 著
施杰 译
美术史十议
[美] 巫鸿 著
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
[德] 雷德侯 著
张总等 译
党晟 校
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
[美] 白谦慎 著
另一种古史:青铜器纹饰、图形文字与图像铭文的解读
[美] 杨晓能 著
唐际根 孙亚冰 译
石涛:清初中国的绘画与现代性
[美] 乔迅 著
邱士华 刘宇珍等 译
祖先与永恒:杰西卡·罗森中国考古艺术文集
[英] 杰西卡·罗森 著 邓菲等 译
道德镜鉴:中国叙述性图画与儒家意识形态
[美] 孟久丽 著
何前 译
山水之境:中国文化中的风景园林
吴欣 主编
柯律格 包华石 汪悦进 等著
雅债:文徵明的社交性艺术
[英] 柯律格 著
刘宇珍 邱士华 胡隽 译
长物:早期现代中国的物质文化与社会状况
[英] 柯律格 著
高昕丹 陈恒 译
从风格到画意:反思中国美术史
石守谦 著
移动的桃花源:东亚世界中的山水画
石守谦 著
行到水穷处:班宗华画史论集
[美] 班宗华 著
白谦慎 编
刘仪 等译
三种即出
大明:明代中国的物质文化与视觉文化
[英] 柯律格 著 黄小峰 译
早期中国的艺术与政治表达
[美] 包华石 著 王苏琦 译
董其昌:游弋于官宦和艺术的人生
[美] 李慧闻 著 白谦慎 译
欢迎关注三联学术通讯
sdx_bulletin
学术出版,评论闲聊,读书内外
文章原标题:“三联学术”新书预告之一丨巫鸿、柯律格与”开放的艺术史”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三联学术通讯”,欢迎关注!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