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维]《赶场》系列插画


湖南省慈利县,是我的家乡。县名取“土俗纯慈,产物得利”之义。


赶集”又称“赶场”,乡镇之间置办的定期集市贸易。每到赶场那一天,市集上货物应有尽有,人们三五成群地从附近村庄赶来。


卖干货的奶奶

通津铺集市里一位卖干货的老奶奶,干萝卜皮、干豆角、南瓜籽… …全都打理得干干净净


糯米血肠

一位盯着糯米血肠的爷爷,竹背篓,大红伞,裹着泥巴的裤脚,很好看


吃饭

卖竹背篓的铺子对面是一条穿堂走廊,里面有一家小菜馆,流水席,来吃饭的都是赶集的乡亲们


补锅

补锅的老先生说,先前那些时候,锅坏了就去补,袜子破了可以缝,人们爱惜每一张纸


奶奶的背椅

老人们照顾孙辈,孩子们在附近的学校念书,一般等到春节才能见到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一面。小朋友们长大后一定忘不了奶奶的花棉衣,摇晃的竹背椅


卖姜老人

身穿姜黄色大衣的老人卖着自己种的本地生姜。麻布袋,小产量,裹着新泥,姜味很浓




我记得在沈从文先生所作的《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中有这样一段可爱的文字:“从我家中到那个新的学塾里去时,路上我可看到针铺门前永远必有一个老人戴了极大的眼镜,低下头来在那里磨针。又可看到一个伞铺,大门敞开,做伞时十几个学徒一起工作,尽人欣赏。又有皮靴店,大胖子皮匠,天热时总腆出有一个大而黑的肚皮(上面有一撮毛!)用夹板绱鞋。又有个剃头铺,任何时节总有人手托一个小小木盘,呆呆地在那里尽剃头师傅刮脸。又可看到一家染坊,有强壮多力的苗人,踹在凹形石碾上面,站得高高的,手扶着墙上横木,偏左偏右的摇荡。又有三家苗人打豆腐的作坊,小腰白齿头包花帕的苗妇人,时时刻刻口上都轻声唱歌,一面引逗缚在身背后包单里的小苗人,一面用放光的红铜勺舀取豆浆。我还必须经过一个豆粉作坊,远远的就可听到骡子推磨隆隆的声音,屋顶棚架上晾满白粉条。我还得经过一些屠户肉案桌,可看到那些新鲜猪肉砍碎时尚在跳动不止……”


走在乡间集市里,是寻得到先生文章里描绘的老行当的影子的。嘴里叼着手包烟卷儿的补锅老人、推着石磨做豆浆的食杂店老板、在山间理发店剃头刮胡子的乡亲们… …只可惜日子过得越来越快,人们稍微一长大就愿意离开家乡去大城市学习工作,乡间集市的“土味”越来越淡。所以我想以各种方式将它记录下来。


    图文来源:“北师大民俗学”微信公众号  2019-09-19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