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人 | 赵丕鼎:一家六代人,只为大本曲做了一件事!



昔日洱海夸一夸,
十八溪水来相会,
水质顶呱呱。
儿童时代海边玩,
海菜螺蛳捞回家;
天阴下雨螃蟹多,
随便一捡一提箩;
抢水弓鱼到处有,
大沟小河游得欢……


2017年7月8日,75岁的赵丕鼎受邀到喜洲镇上关村下北登本主庙为村民表演大本曲。


赵丕鼎家中放满了各种嘉奖和荣誉证书。


一块醒木、一把扇子、一本曲本,带着这些家当,白族绕三灵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赵丕鼎不管走到哪,坐下即唱大本曲,搭档弹起三弦伴奏,一台好戏就此上演。



八十年代,挖色镇海印村每年的本主节都会邀请赵丕鼎去演唱大本曲。


现年77岁的赵丕鼎,出生于喜洲镇下作邑村。赵丕鼎家从他曾祖父辈起便是当地有名的“大本曲”艺人,父母、兄长随时随地都能即兴编唱一段“大本曲”。“我们家的胎教就是‘大本曲’,夸张点说我们一出生就会哼了。”赵丕鼎的二女儿赵冬梅笑着对记者说。


八十年代,赵丕鼎在喜洲演出。


八十年代,赵丕鼎和杨汉科在喜洲镇演出。


3岁那年,赵丕鼎因病左腿残疾,但也因此成就了他。知道自己长大后不能从事体力劳动,赵丕鼎从小暗下决心——

成为和父兄一样的“大本曲”艺人
一名苍山洱海间的歌者


1985年,赵丕鼎全家福。


1982年,赵丕鼎参加大理文化馆举办的“首届大本曲培训班”。


赵丕鼎天生一好嗓子,加上父兄的点拨,一点点掌握了“大本曲”弹唱要诀。1974年,赵丕鼎受邀在喜洲镇周城村开了第一个专场“演唱会”,连唱十八场,历时十多天。这是赵丕鼎演艺生涯的第一个高峰,他一下子成为大理地区著名的白族“大本曲”艺人,从此开始了走街串巷的演艺生涯……


八十年代,赵丕鼎和杨汉科在喜洲镇周城村龙泉寺演出。


60多年过去,赵丕鼎已成为大理白族“大本曲”最知名的民间艺人,带出了许多“徒子徒孙”,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也成了“大本曲”艺人。


2016年三月街期间,赵丕鼎祖孙三代在古戏台进行大本曲表演。


赵丕鼎于2016年成立的“花上花”绕三灵、大本曲传承团队,固定成员30多人,成员均是农民。


“我们从小就跟着父亲‘走南闯北’,慢慢地父亲会唱的我们也都会了。”赵丕鼎的儿子赵福坤告诉记者。为了唱好“大本曲”,赵福坤经常沉浸在父亲给他录好的卡带里,赵冬梅则系统地学习了“大本曲”的诸多曲目。


赵丕鼎把国家政策编排进大本曲,向群众进行宣讲,通俗易懂,群众接受度高。


从 11 岁登台演出至今,赵冬梅先后参加各类演出2000 多场。在第二届“巴黎中国曲艺节”上,赵冬梅演唱的白族大本曲《麻雀调》荣获银奖。赵福坤如今也已是“大本曲”市级非遗传承人。


赵丕鼎不仅自己传承民族文化,还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青年一代的民族艺术人才。


赵丕鼎唱大本曲,经历了“三起三落”。1965年和1966年,大本曲两次经历波折,直到1979年,改革开放后,大本曲又被唱起来。那时,赵丕鼎白天在生产队干活,晚上就去演唱大本曲,他还想尽办法,调查周边地区有哪些会唱大本曲的人家,上门拜访,借来曲本,抄回60多本民间曲本。


赵丕鼎收藏、摘抄的大本曲古曲本以及大本曲道具。


一本大本曲唱完往往需要三四个小时,赵丕鼎融入角色之中,从不觉时光漫长。在大理很多地区,白族人一听到那熟悉的曲调、唱腔,就能分辨出他的声音。他演唱时,曲中人物哭起来,整个场子都静静的,观众个个低着头,有些叹气,有些流泪;曲中人物笑起来,所有观众亦跟着捧腹。“文化如人,精神食粮”,赵丕鼎这样形容他和大本曲的关系。


2017年绕三灵期间,赵丕鼎带领“花上花”团队进行绕三灵展演。


从2005年开始,孩子们在赵丕鼎的带领下,相继在家成立“家庭广播站”“家庭大本曲培训站”“花上花文艺队”。如今,过去只有几个人的小小文艺队、小小的大本曲培训班,已经变成有30多人的大理市花上花科普宣传艺术团,将大本曲编成舞蹈、话剧,搬上舞台。


赵丕鼎将国家新政策编成大本曲在村公所广播室内向村民们进行宣讲,有时一周要宣讲好几场。孙子赵鹤川成了爷爷的好搭档。


“世界在发展,时代在变迁,
但民族的文化不能丢,
民族的语言不能丢。
“我们家六代人都在传唱‘大本曲’,
不能在我手里断了,
我有责任传给子孙。” 
60多年的风风雨雨,起起落落,
赵丕鼎一直坚持唱大本曲。
“一辈子其他的事情我都没做,
就唱大本曲。”


赵丕鼎对大本曲进行大胆创新,把国家政策、禁毒防艾等知识编成大本曲,唱给大家听。


将大本曲传承发扬,赵丕鼎和他的家庭,也确确实实做到了。赵丕鼎用他的口、他的心,述说着对白族文化的深情与挚爱。



赵子忠 文/图

本报道由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协助完成


图文转载自大理日报 2019-12-26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