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作出重要指示
7月1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调研时,观看了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说唱展示,并同《格萨(斯)尔》非遗传承人亲切交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中央支持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强调,要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扶持,加强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2019年1月,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到2025年非遗保护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部署了12项重点任务,提出了6项保障措施。《方案》要求,要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完善非遗传承体系,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3、非遗助力精准扶贫效果显著
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和国务院扶贫办联手推进文化和旅游扶贫工作,以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和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为重点,支持设立了156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各地依托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开展技能培训5600多期,培训人员17.67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全国393个国家级贫困县和150个省级贫困县已开展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建设非遗扶贫就业工坊2310个,涉及非遗项目2206个,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2.92万人参与就业,其中22.02万人实现脱贫。
4、《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制定颁布
2019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出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文化和旅游部令第3号)。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是非遗保护的基本制度,是非遗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办法》立足于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明确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完善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条件和程序,对传承活动实行年度评估和动态管理,激励、支持、规范传承人开展传承工作。
5、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曲艺传承发展计划》
2019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对曲艺类非遗传承发展工作进行专项部署。《曲艺传承发展计划》是继传统戏剧、传统工艺之后的又一非遗分类保护政策文件,将对曲艺类非遗传承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6、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活动精彩纷呈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9日),全国各地围绕“非遗保护 中国实践”主题举办了3200多项大中型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广州举办的全国主会场活动,首次将我国所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项目集中展示展演。期间,相关报道达到133万多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在身边”等话题阅读量6.1亿人次。主题宣传片在40多家主流网站播发,覆盖人群超过1500万人次。
7、文化和旅游部公布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验收工作,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这是我国自2007年建设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来,首次开展验收工作,有利于进一步夯实地方政府建设管理生态区的主体责任,推动各地积极探索对非遗进行区域性整体保护。
8、第三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成功举办
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于11月在云南省昆明市成功举办。大会以“开启纺织非遗传承发展新时代”为主题,通过主题演讲、研讨、展览、体验等方式,推进纺织非遗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大会发布了《 2018/2019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揭晓了2019年度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宣布了“我与非遗”微电影评选和文创纪念品设计征集活动结果,举办了以“锦绣中华·七彩云裳”为主题的非遗服饰秀活动。
9、“非遗+旅游”成为文旅融合发展新亮点
2019年,“非遗+旅游”深入推进,成为文旅融合发展新亮点。中国旅游报社开展了“2019非遗与旅游融合优秀案例征集展示”活动,“江苏南京:秦淮灯会彰显文旅融合新生态”等10个案例入选。各地开展了一批“非遗进景区”活动,推出一批“非遗主题旅游线路”,例如“去哪儿网”推出了“非遗非常潮”的百条旅游专线。
10、央视《非遗公开课》反响强烈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特别节目《非遗公开课》于6月7日在央视综合频道晚黄金时段播出,社会反响强烈。《非遗公开课》以“中国非遗 东方智慧”为主题,节目设置“求木之长”“厚德载物”“薪火相传”“上善若水”四个板块,由主持人李思思担当“课代表”,通过主讲嘉宾及非遗传承人现场讲述、展示、互动、点评,让观众进一步了解非遗的内涵、门类和价值,认识非遗所蕴含的智慧,促进非遗保护意识深入人心。
图文来源:光明网 2019-12-30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