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谈谈中国古人如何与亡妻相见

~万圣节来喽~

万圣节,确切的说应为万圣节前夕,这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传说在这一天,故人的亡魂会回到故居地,他们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复生。西方是宗教信仰,在神灵面前,人无可选择,人们只能信神而不是差使神,神规定只有这一天死去的人才能有机会来到人间,那么,也就只能在这一天,这些鬼魂才有机会与亲人再相见。中国故事则不同,人们可以借助道士的力量通神,这些会道术的人可以召唤神灵,想什么时候见就能什么时候见到。



汉武帝在位时,后宫有位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唱的就是这位李夫人,汉武帝非常宠爱她,“与上卧起,甚贵幸”。不想,红颜多薄命,她年纪轻轻就染病去世了。李夫人死后,汉武帝思念不已。齐地有个方士叫李少翁,自称有道术能令阴阳相隔的亲人相见,自然可以招来李夫人的魂魄。武帝大喜,唤进宫来,遂令李少翁做法招魂。于是在这天夜里,李少翁搭起帷帐,点燃蜡烛,让汉武帝待在另一个帷帐里,远远地望着。不久,果然看见李夫人熟悉的身影突然出现在对面那帷帐中,影影绰绰,她绕着帷帐或坐下,或走动,时近时远。夜夜梦到,明明最想见的那个人,模模糊糊,似乎就在眼前,但李少翁告诉他不能近前细看,免得扰了魂灵。近在咫尺而又远在天涯,满目沧桑的汉武帝想起曾经在一起的岁月,更加感到悲伤,为此他作了首诗,好似在流着泪责问:“是耶?非耶?立而望之,翩何姗姗其来迟?”——是你么?不是你么?我站在这里遥望,见你翩翩然轻盈婀娜,你为何来得这么迟啊?



汉代的时候,某县有个道士,也会做法能叫人和已经死去的亲人相见。和这个道士同县有一个人,妻子已经去世好多年了,他和自己的妻子感情极好,因而妻子死后,他一直想念她而未再娶,他听说道士有办法能让活人与死人相见,就去求道士帮忙说:“只要能跟亡妻再见一面,我死也无憾了。”道人说:“你可以去见她,但是一旦听见鼓声,就必须马上出来,千万不要停留。”然后就告诉他相见的法术,一会儿,那个人果真就见到了他的妻子,两人说起话来,悲喜交加,恩爱如生,不忍分离。过了一段时间,听到鼓声,不能停留,只好恋恋不舍地往外走。正在出门时,他的衣襟被门夹住,他只好扯断衣襟出来。过了一年多,这人也死了。家人把他与妻子合葬时,打开坟墓,发现他妻子的棺材盖下有那片扯断的衣襟。



古人另一种见到自己逝去的妻子的方法就是在梦中,在回忆中,在诗词中。如《诗经·绿衣》说:“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这是一首深情的悼亡诗,看到曾经思念的人亲手缝制的绿丝线,不禁睹物思人,在想念亡故的贤妻时,也会使平时减少过失。又如,潘岳《悼亡诗》怀念妻子说:“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恍如或存,回遑忡惊惕。”潘岳将要离家去远方任职当官,离开前,他又看了看住宅,她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进入房间,忆起与爱妻共同生活的美好经历,她的一举一动,仿佛就在身边,可是,在罗帐、屏风之间再也见不到爱妻的形影,见到的是墙上挂的亡妻的笔墨遗迹,婉媚依旧,余香未歇,眼前的情景,使诗人的神志恍恍忽忽,好像爱妻还活着,忽然又想起她其实已经早离开了人世,怅然若失。元稹《遣悲怀》:“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衰。”人已逝,而遗物犹存,为了避免见物思人,便将妻子穿过的衣裳施舍出去,将妻子做过的针线活原封不动保存起来,不忍打开,但这种消极的办法却无法封存对往事的记忆,每当看见妻子身边的婢仆,引起自己的哀思,因此对婢仆也平添一种哀怜的感情。白天触景伤情,晚上则忍不住梦魂飞越冥界相寻,梦中送钱,看似荒唐,却正是诗人一片感人的痴情。



西方的万圣节,这一天,活着的人惧怕死人的魂灵来到故地而夺生人的身体,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死人的魂灵无法找到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的魂灵吓走,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死去的人是可怕的,哪怕是自己曾经最为亲近的人。在中国的观念中则不同,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倘若如能再和逝去的妻子相见,纵使相逢应不识,在中国的故事中,也不会有吓得不知所措,也不会有恐惧得失魂落魄,只有小轩窗,正梳妆的温情脉脉,只有泪千行的相顾无言,只有挑灯夜补衣的怀念,只会想起只道当时是寻常的那一天。




章黄国学
有深度的大众国学
有趣味的青春国学
有担当的时代国学

北京师范大学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研究所
长按二维码关注
微信号:zhanghuangguoxue



    文章来源:公众号章黄国学,2016-10-29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