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如南 陈敏仪]日常生活批判视野下的视觉表意实践 ——“云养猫”网络文化分析

 本猴ID:renleixuejia 

 本猴简介:可能是世界上最有趣有料的人类学公众平台 


[摘要] 互联网时代,借助文字符号传递的抽象意义已逐步让位于建立在图像传播基础上的实践。“云养猫”作为现代人的一种视觉表意实践,进入日常生活视野。本文运用虚拟民族志方法,解读时下“云养猫”网络文化流行的原因、表现和后果。发现,“猫”因其在互联网语境中独特的视觉表意效果,促使了个体的高自我涉入与心理投射。“云养猫”是都市人们精神世界内卷化的表达手段,即以温和的视觉沉浸方式对焦虑、压抑的日常生活进行隔离与疏解。


[关键词] 日常生活 视觉表意实践 云养猫 网络文化



一、问题的提出:日常生活与符号实践


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Husserl)曾提出“生活世界”(life-word)的概念强调曾被科学和理性遮蔽的人的主体性,认为“生活世界的存有意义是主体的构造,是经验的,前科学的生活成果。


世界的意义和世界存有的认定是在这种生活中自我形成的。”舒茨(Alfred Schutz)则用“日常生活世界”一词将胡塞尔的理性批判带入社会批判,用来指代一种意义结构。1930年以后,随着现象学、符号互动论和常人方法学的崛起,社会学对平民的日常生活研究全面展开。


在这一时期,舒茨、卢曼(Niklas Luhmann)、哈贝马斯(Juergen Habermas)等社会学家将胡塞尔现象学中的生活世界理论嫁接到社会学理论中,从而引发了社会学范式革命。


日常生活是遍布一切人类活动领域的基础性的层次。个人的家庭、天然共同体等直接环境是日常生活的基本寓所,日常生活旨在维持个体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它是一个以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为基本存在方式,凭借传统、习惯、经验和天然情感等文化因素而加以维系的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领域。


从某种意义上,日常生活是剩余的。在现代生活中,日常生活不再与高等文化观念融为一体,而是转变为与后者相分化却不分离的一个层次,因为现代社会高等文化的高等专业化和技术性的发展使之日益远离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总给人一种单调、重复、乏味、无聊的外在感觉,于是,人们热衷于寻求新奇、刺激。然而,日常生活不是对外部生活世界运行的盲从,而是一种心理习惯和价值选择博弈的结果。日常生活中的人会经常性地审视和反思自己的生活,并寻求日常行为和思维方式的合理性,以此获得心理的稳定性和安全感。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身心体验构成了日常生活的状态和社会文化空间,而社会文化的符号分析系统支撑着每一个身心体验的解读。


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强调日常生活的表意符号实践,他发现在现代性晚期,人们为了摆脱日常生活的压抑性便转向种种闲暇活动,诸如收藏、电影、体育或艺术,从中寻找解脱。表意实践是指把各种概念、观念和情感在一个可被转达和阐释的符号形式中具体化。表意实践是意义的生产和交换、给予与获得的活动。


霍尔(Stuart Hall)指出,我们给予事物意义是凭借我们表征它们的方法:我们所用的有关它们的语词,所讲的有关它们的故事,所制造的有关它们的形象,所产生的与它们相关的情绪,对它们分类并使之概念化的方法,加于它们之上的各种价值。现代性条件下,技术的功能逻辑对日常生活的渗透导致了语义学范式的转型,视觉及其形象占据主导地位,大量符号取代了行为者,提供了日常生活中欲望实现的替代物。


在互联网时代,表意实践常常以互联网和手机为载体,依托发达而迅捷的信息传输系统,运用视觉符号,宣泄情绪意识,以视觉表现为主的网络文化亦常常由此形成。网络文化冲击了传统的日常生活领域,使日常生活领域“人道化”,并使生活主体走出日常生活世界,进入非日常生活世界,它对人的主体生成、人的生存方式变更、社会文化模式转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日常生活领域具有保守性、惰性、束缚个体发展等消极特征,按照赫勒(Agnes Heller)的观点,日常生活批判的任务不在于一般的抛弃迄今为止的日常生活结构和一般图式,而在于使之“人道化”。当下网络文化的内在特性和文化整合效能,及所蕴含的主体的、理性的、探索的、创新性的文化机理和文化模式,对传统的、自在的、经验性的、人情化的日常生活文化模式构成严重冲击。换言之, 网络文化的出现和发展必然为传统的日常生活领域的“自觉化”提供了重要契机。


当下网络视觉表意实践的文化生产与消费过程,不仅直观地呈现出网络文化对视觉形象符号的依赖,而且清晰地映射出当代中国的总体精神面貌和社会心态,我们在社会转型的中观层面既能看到视觉表意实践对于社会生活的形塑力量,又能观察到社会生活本身对于所有“生产—消费”活动参与者的视觉规训,以及与此相关的时代精神和社会心态。此时“云养猫”作为互联网热点文化行为走进我们研究视野。


“云养猫”是指人们每天在互联网上观看宠物博主发布的猫图片或视频以代替在现实生活中养猫的行为,数以万计的网民如今通过“云养猫”的方式来达到身心的满足与愉悦,这种视觉表意实践成为当下广泛流行的网络文化。


本文运用虚拟民族志的方法,通过对“云养猫”者的访谈与参与式观察,分析“猫”这一符号的视觉文化特征,解读时下“云养猫”网络文化的流行原因,探索视觉表意实践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及其逻辑,揭示互联网时代都市人群的日常生活状态与社会心态。


二、从亚文化到风尚:作为视觉符号的“云养猫”现象简史


(一)“萌即正义”:猫的互联网视觉观感


互联网兴起的几十年间,猫俨然成为互联网上最受欢迎的动物。与猫的热度相比,同为人类宠物的狗则逊色不少。截至2014年,世界第一大视频网站YouTube上已有超过200万个猫视频,共吸引了近260亿次观看,单个猫视频平均拥有12000多次点击,远远高于其他类别的视频。互联网上的猫图片据估计可达65亿张。


在英国,每天上传到互联网的自拍照片是140万张,而上传的猫照片则是380万张。在美国,互联网上的猫甚至有其一年一度的节日,包括“洛杉矶猫电影节(the Los Angeles Feline Film Festival)”以及在明尼阿波里斯和芝加哥举行的“互联网猫视频节(the Internet Cat Video Festival)”


在中国,百度贴吧“猫吧”聚集了168万人、共有近3200万个帖子,知乎中“猫话题”有超过3万个问答与近18万关注者,在微博搜索“猫”则得到12亿条内容……猫似乎天生就该成为互联网的宠儿。从生理上,猫带有“可爱”的视觉属性:大额头、圆脑袋、大眼睛、短鼻梁、柔软的身体,这样的长相符合“婴儿模式(baby schema)”,可以激发人类内心深处原始的情感和照顾欲望,有研究者称之为“可爱回应”(the cute response),此时大脑释放多巴胺,使得人的态度变得友好、温柔。


从心理上,猫可以使人解除防备与紧张感,因为它小巧、亲密无害,令人依恋,令人情感萌动,与当下流行的“萌文化”的内涵不谋而合。自然的选择使得大部分哺乳类动物在幼年期都具有“婴儿模式”,但狗等动物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可爱消退”,而猫的外貌却基本保持不变,始终“萌态可掬”,因此从现实世界到网络世界,猫在视觉上对人类的吸引力从未停止。

 

(二)极客生产内容(GGC):互联网中“晒猫文化”的兴起及其意义赋予


2005年5月22日,互联网上第一个猫视频“Pajamas and Nick Drake”被上传至YouTube上,上传者为YouTube联合创始人之一陈士骏(Steve Chen)。


对于二十一世纪初的网民而言,看到其他用户上传的猫视频是非常新奇的体验,因此猫视频也成为YouTube初期获取新用户的“秘诀”之一。然而,与现在猫“称霸”网络文化形成对比的,是互联网早期猫被赋予的意义:猫是极客(Geek)自我认知的映射——猫不需要带出去溜,不需要经常洗澡,基本是个夜行者。


类似的是极客们喜欢“宅”在家捣鼓技术,有着非传统的生活习惯与不一般的趣味,爱熬夜。他们惺惺相惜、互相陪伴,同时也都由于不循传统、略显古怪而不容易被外界理解。因此“猫”和“狗”成为了极客自己和主流文化的重要隐喻,在互联网早期,极客们上传的猫视频被视为对抗传统主流文化的亚文化,他们借助猫的形象以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态度。在狗被主人带到户外玩飞盘游戏、一起散步慢跑时,早期极客们制作着一个又一个猫视频,通过上传获得海量转发点赞。


作为互联网的开拓者与技术精英,极客在互联网建构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极客生产的内容构成了早期互联网的主要内容。极客“晒猫”在吸引万千粉丝的同时,也留下了互联网内容的路径依赖。爆红的猫图片、猫视频给网络上的内容管理者施加了持久的影响力,也带来了巨大的网络流量。通过极客,猫不仅进入了互联网的领域,更作为一种特立独行、古灵精怪的视觉符号在互联网中开始流传。



(三)“统治”互联网:“拜猫教”的产生与“猫经济”时代的来临


第一个以猫图片形式出现的病毒式传播事件在2006年席卷互联网,这个创作被称为“LOLcat”,网民在猫图片上添加幽默的文字,并将其广泛分享至贴图讨论版或其他网络讨论区。紧接着2007年,名为“我可以吃三明治吗?(I CAN HAZ CHEEZBURGER ?)”的第一张“猫表情包”出现。


以此为起点,“猫表情包”开始在互联网大规模地攻城略池,演变至今天更为流行的“猫gif(动态图片)”。作为“表情包”登场的“网红猫”开始涌现并引发无数网民的热烈追捧。国外的“小家伙猫(Lil Bub)”“不爽猫(Grumpy Cat)”、国内的“吾皇(@吾皇的白茶)”“瓜皮(@瓜皮的id酱)”等在社交网络上均坐拥数百万粉丝。


随着经济的发展,“萌宠经济”变得火热,各种以猫作为形象的产品层出不穷,猫成为了极具话题性的营销手段,成为了logo、海报、广告的主角与吉祥物,与猫相关的商品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猫在互联网受到推崇的同时,许多围绕“云养猫”而产生的网络流行语被广泛传播:“猫片”,指猫的视频、静态图片或动态图片;“吸猫”,指对猫的喜爱动作,包括对猫亲吻、拥抱甚至忍不住使劲嗅等,引申为表示对“猫片”的渴望;“撸猫”,指对猫进行抚摸、揉捏、按摩等爱抚动作。


每日数以千计的猫视频、猫图片作为娱乐内容或表情包被制作、上传与发送,引起关注与热议。2015年,纽约移动影像博物馆(Museum of the Moving Image in New York)举办了一场名为“猫如何统治了互联网(How Cats Took Over The Internet)”的展览,将用影像展示了一段猫攻占互联网的历史。一个“信众”规模庞大的“拜猫教”已应运而生。



三、治愈者、同类与英雄:猫的互联网形象呈现及其分析


(一)治愈者:日常生活的温柔乡


在“云养猫”者心目中,“猫是治愈者的化身,是小天使”(吉吉,女,23岁)。它与生俱来的“可爱”特征被证实有“治愈”功能:一项6795名被试参与的心理学研究显示,观看“猫片”后,被试者的正面情绪(包括希望、开心、满足)得到加强,而负面情绪(包括焦虑、烦恼、悲伤)退散;研究同时发现,即使观看“猫片”耽误时间,被试从“猫片”中收获的乐趣依然超越了耽误时间的愧疚感,因此犯“拖延症”而观看“猫片”之后得到的积极情绪可以帮助被试面对更复杂艰难的工作与学习任务。


从效果上来,观看“猫片”得到的情绪补偿“治愈”了观看者。“云养猫”者通过一遍又一遍地观看“猫片”中猫的跳跃、翻滚、舔毛、伸懒腰等动作来沉浸在“被可爱包围”的情境中,从而获得愉悦与安慰。这种快乐的生产缓解了工作带来的劳动异化,因为“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人们用“云养猫”来消除日常生活的焦虑与疲劳:


“我一般写稿子写不出来的时候会‘云养猫’。就是没有灵感、特别疲惫、不想工作的时候就会‘云养猫’。这时候不光是刷手机里的猫的图,有时候还会去上网去看猫的视频,因为有关注几个猫的公众号嘛,会时不时地有猫主人上传拍的视频,国内的国外的,看得懂看不懂语言的都无所谓,反正就看着几个猫跳来跳去你就会觉得心情好很多。”(瑶瑶,女,31岁)


“云养猫”成为日常生活的调剂与补充,发挥了休闲“仪式”的功能,当人们被工作、生活等围困到无所适从的时候,“云养猫”仿佛成为了屏蔽忧愁与烦闷的果壳,为“云养猫”者营造出温暖柔软的庇护世界:


“我的理想状态就是完全放空自己,在空调房里‘撸猫’。累的时候,就想瘫在床上抱猫。对我来说,‘云养猫’能让我彻底放松,提升人的幸福感!刷到可爱的猫咪会对着屏幕满足地傻笑!”(树树,女,21岁)


“(看‘猫片’有)身心放松的效果,比如实验告一段落休息的时候,还有睡前躺在床上玩手机的时候,就会盯着屏幕全程‘痴汉脸’啊!还有就是很累或者很沮丧的时候能得到一种宽慰。”(恬恬,女,26岁)


(二)同类:日常生活中个体个性的归类与认同逻辑


猫是“完美的情绪画布”,因为猫的神情与肢体语言不易理解,于是有了更大的诠释空间,观看者可以轻易地将自己的情绪投射在猫身上,因此对猫的动作解读还掺杂着观看者的主观情绪,成为了一种自我映射和情感出口。


关于猫与人类的关系,西方有俗语这样描述:你可以成为狗的主人,却只能成为猫的伙伴(Dogs have owners, Cats have staff)。相比于脆弱的、依赖合作的“狗狗眼”(puppy eyes),猫似乎有意炫耀自己的独立性,猫的图片始终透露着它们高傲的神情:渴望友谊,但没有也无妨。


作为一种未被彻底驯化的家养动物,猫的下一步反应令人无法预料:有时人类会从它们的行为中照见自己,而下一秒它们就变得喜怒无常。人们进而发展出“猫型人格”与“狗型人格”的文化信念,研究显示11.5%的人认为自己是“猫型人格”、27.7%的人认为自己是“猫狗双重人格”,他们的性格比“狗型人格”更内向、更不好相处、更不负责任以及更情绪化。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与人的个性化,“真诚、外向、开朗、充满团队合作精神”的集体主义不再是人们生存与交往的必需之物。商业文明给了人们保持个性的物质基础,而互联网则给了人们“退缩”的余地和心理庇护所。由于互联网的虚拟和匿名,古怪、神经质、情绪化等不受现实欢迎的性格特征被接纳和包容,“猫型人格”在互联网也能生存与自处。


“云养猫”者常常强调猫有多么的像人类,但更值得玩味的潜藏含义则是:现代人有多么的像猫——追求个性自由而不愿意迎合。与其说猫具备这样的“人格”,倒不如说人们对个性自由的主观追求投射在猫的身上。在崇拜猫的同时,他们也在“庆祝”互联网带来独立与自由,“庆祝”互联网的出现终于允许人能表现出猫一样(而非狗一般)的性格而不被社会所指责。


“就很喜欢看猫的那种独立自由啊,我也想像猫一样,(行动)全凭自己心情,喜欢的时候就亲人,不喜欢的时候就爱理不理,不需要迎合别人的想法。”(吉吉,女,23岁)


而社会角色的规训又使得人在现实生活中不得不进行一定程度的伪装与“表演”以满足社会期待,“真我”往往被隐藏起来,人际关系的复杂性给人带来了疲惫感。猫作为一种人格化的符号,承载了人们对于简单社交的渴望。狗的社会性本能使它需要跟主人互动、玩耍,获得主人的赞美和安抚,对于自顾不暇的“社交恐惧症患者”来说压力巨大。而作为一种社交性不强的动物,猫通常会无视主人的召唤,我行我素。


对人类爱理不理的猫,更容易引起人们自我代入的想象,与猫交流更像是和自己灵魂深处对话,观看猫就如同在面对自己愿望的化身:


“很多时候人是不如猫可爱,你让我选一个生活伴侣或者你让我选一个猫,我觉得从事实情况来说,确实猫要比人可爱多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猫不给你制造麻烦,猫是更简单的社交的对象,猫的复杂性远远没有和人相处的复杂性来得多。”(瑶瑶,女,31岁)



(三)英雄:超越日常生活的“特立独行”崇拜想象


猫“高贵冷艳”的形象非常适合时下的流媒体视频形式与互联网“酷文化”的要求。对比而言,狗精力充沛、时不时吐着舌头的表情则总会给人一种“用力过猛(trying too hard)”的感觉,狗渴望与人沟通,它的行为总是太易理解;而猫举止捉摸不透,神出鬼没,猫柔软小巧的身体可以使它出其不意地出现在任何角落,甚至有说法称“猫是同时具有固体和液体特性的神秘生物”。


猫的吸引力一部分来自于它亲密陪伴人类的同时仍能保持未知与神秘,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认为,“我相信,每只猫都有魔法,我始终弄不明白的是:到底是我们收养了猫,还是猫恩准了我们进入她的生活。”


在互联网中,养猫与“云养猫”的人常常将猫称为“主子”,把人称为“猫奴”“铲屎官”,这种异于其他宠物、甚至颠覆传统人宠关系的称呼体现了猫的英雄化特征——高贵、骄傲、令人追逐膜拜。在各种视觉呈现上,猫我行我素的生活哲学以及能在各种麻烦中独善其身的智慧令它成为日常生活的点亮剂,完成了英雄的日常化。



“(崇拜猫)可能是因为猫的行为模式更难揣测,更出人意料,更神秘。养猫和养狗还是很不一样的,它不总是顺从着主人,也不像狗表现出对人太强的依赖。”(小然,女,21岁)

“我觉得猫它天生的凹造型、表情包的能力可能比狗要强。因为对狗而言,要捕捉到一个类似于上房揭瓦这样的动作可能还是比较难。然后猫的话就是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情况都会有。”(瑶瑶,女,31岁)


日常生活需要日常英雄(everyday hero)的出现来提供行为榜样与生活意义。相对于人类成为英雄所必须的道德、能力要求,猫作为动物,行为更少受到约束与塑造,它享受着人们的纵容,英雄气质可以轻而易举地适配到它的身上,比如特立独行的气质便足够满足人们对日常英雄的期待:


“狗通常被认为蠢萌老实,但是猫很不一样,猫危险又可爱,它很难伺候,特别容易抓你,这种难以捉摸的脾气再加上它的可爱让人难以抗拒。”(企鹅君,女,21岁)

“狗总是太顺从,显得有点愚蠢和笨拙,猫不一样,常常在网上看到猫欺负狗的视频,就觉得猫很机智很厉害,甚至有点邪恶,但这样很迷人。喵星人可以统治世界。”(吉吉,女,23岁)

 


四、精神世界内卷化(involution):“云养猫”背后的日常生活


人类学家克利福德·吉尔茨(Clifford Geertz)最早使用“内卷化”概念,用来描述印尼水稻经济中农民在人口压力下不断增加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劳动投入,但劳动的超密集投入并未带来产出的成比例增长,出现了单位劳动边际报酬的递减的现象,即“内卷化”现象。


后来黄宗智、杜赞奇(Prasenjit Duara)等人用于中国研究,进一步指出“内卷化”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


本文提出“精神世界内卷化”的概念,试图用来描述现代转型社会中,在高速运转、激烈竞争和多重压力下的个体长期身处某种生活状态时出现的消耗性懈怠性心态。这种精神世界内卷化,正是“云养猫”网络现象兴盛的社会心态结构性根源,而“云养猫”也同时成为精神世界内卷化的呈现表达形式和解决路径之一。

 

(一)“会有猫的”:“空巢青年”的日常生活投射


无论是现实养猫还是“云养猫”,爱宠人群的都市年轻化社群同质属性特征十分明显。有数据表明,“80后”与“90后”占养宠者的79.5%,他们中大多是“空巢青年”。“空巢青年”是指年龄在20-35岁之间,背井离乡在大都市打拼,远离亲人并独居的年轻人。他们的生活空间相对独立封闭,情感上与亲朋好友联系稀疏,呈现出“孤岛”和“茧房”式的居住方式。


“空巢青年”是现代青年因快速的社会流动而经历生活个体化的产物。一方面,频繁而持久的社会流动导致劳动力初婚年龄日渐推迟,延缓了青年组建家庭的步伐;另一方面,后工业化带来的技术进步强化工作的专业性,却淡化了集体协作性,助长了个体思维与生活方式的个体化。


在这种个体化趋势下,个体及其有机的社群生活和本真的交互主体性相分离,人变得越来越孤独和内向;人们的大多数生活时间受到僵化的、固定的社会角色和自觉行为与意识制约,变成了从单位到住所两点一线的单调行程。同时,日常生活的重复性越来越受到消费主义的侵蚀,为了短暂的快乐与欲望满足,日常生活陷入日复一日的购买与消费,需求被操纵,引发了压力和痛苦。


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所导致的社会网络失效;传统的社会关系与冲突解决策略的失效;以及巨大的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内在紧张成为了焦虑产生及不断外显化的内在诱因;个体欲望的增加,世界越发失序,自我价值所受到的挑战也以焦虑的状态表现出来。[]这些社会性的焦虑可能集中在住房、教育、社保、医保、就业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裹挟着“空巢青年”的日常生活。



此时猫通过互联网走进了“空巢青年”的日常生活,他们高呼“会有猫的”,然后沉浸在“吸猫”中不可自拔。面对日常生活中的焦虑,人们会通过日常生活实践和经验(lived experience)去生成存在感、身体感受及体验,这也是日常生活的生成性。


而视觉——这种以图像为“主因”(dominant)的文化形态通过各种奇观影像塑造人们的社会行为,不仅为创造认同性提供了种种材料,促进一种新的日常生活的形成。对于互联网的“原住民民”——青年而言,现代都市的视觉与休闲消费空间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奢侈。比起门槛较高的艺术演出、拥挤昂贵的现场观影,“云养猫”是一种随时随地、容易实现、成本低廉的日常生活实践,以进行心灵寄托及存在感的沉浸,是对都市社会的暂时隔离、退守和自恰。


“比如像我因为布偶(猫)太贵暂时只能‘云养猫’。‘云养猫’对我来说是爱的动力,这会激励我认真工作,努力赚钱,早日供养‘主子’!”(树树,女,21岁)


“(‘云养猫’)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闲下来或者想猫的时候就会去看有没有更新的内容,然后看的时候会被逗笑,就很舒畅。不过我总觉得我如果真的自己养会嫌麻烦哈哈哈,所以云养猫其实更方便,比较适合我。”(悦悦,女,22岁)


“空巢青年”群体内部的精神世界内卷化特征明显,对于自身处境及社会空间重组,他们表现出无奈,“云养猫”成为了现代社会职业竞争和生存压力挤压之下焦虑紧张情绪的集体释放:


“所以猫是工作的一个调剂,不能说工作是云养猫的调剂,这个主次关系就是‘云养猫’是一种补充。我工作努力一点就是可以给它捐罐头多捐一些之类,会让你有一种责任感,工作的动力,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是只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而是有一个精神寄托。你仍然是拥有这样一种责任感,不必拘泥于社会的压力,比如说我非要去生一个小孩。猫也是社会角色的一种扮演。”(瑶瑶,女,31岁)

 

(二)“虚拟溜猫公园”:社会资本与社交压力


都市生活中高度精细化、专业化的社会分工,不仅分割和打碎了日常生活的同一性,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无直接关联的和性格各异的社交圈,社会异质性增强,呈现出原子化趋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呈疏离状态,社会交往带有短暂性、局限性与匿名性,人们之间的结合和交往逐渐成为纯粹是为了有限目的的结合与交往。


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血缘、亲缘、地缘等传统社会整合机制所形成的联系难以实现,而基于结社聚会、共同兴趣、闲暇时间等场景所建立的社会资本渐渐流逝,使得人际关系充斥孤独、冷漠与理性。曾经,依托宠物而发生联系的社区生活是陌生邻居之间社会资本开始产生的重要场所。



宠物狗的生活习性要求主人们一天多次带它们到户外活动,草坪成为主人们遛狗时的交流场所,这不仅满足了狗的生理需求,还为主人们创造了与邻居进行面对面社交的机会。在这种人际互动中,主人们通过对各自宠物的展示以及对日常生活的交流,表达了情感,建立了了解、互惠与信任,社会资本也相应产生。


然而,在都市生活中,都市规划对大型犬的排斥以及都市人口的激增都决定了这样的场景并不会大规模地出现,而喜爱室内活动的猫成为都市的新宠。


互联网成为了猫主人们交流的新兴场所。原本不需要“溜”的猫,有了被展示的空间。社交网络赋予了猫主人们展示的渠道,让他们可以尽情地讨论猫与日常生活,在这个“虚拟溜猫公园”里,猫就是一切的起点。


猫主人们对猫图片、猫视频的传播吸引了想养猫而不得的人群,他们对猫内容进行了二次加工,比如剪辑视频、制作图片,于是“云养猫”的人与真正养猫的人都加入了展示空间、加入对于养宠的狂热讨论与内容生产,融为一体,建立起基于猫这个话题但超越时间差与空间界限的联系。


“因为限于自身条件没办法在现实生活中养猫,猫比较容易生病,要给它打疫苗,要陪它看病,在时间和财力上都是一笔支出。每天看看网上可爱的别人家的猫,相当于自己在养的感觉。”(企鹅君,女,21岁)

“‘云养猫’之后我觉得那些萌宠博主的猫也是我自己的猫了,也会跟千千万万网友一起关心这只猫的生活状态,也会响应博主的号召去为有需要的猫或者流浪猫捐钱捐物什么的。”(吉吉,女,23岁)


“云养猫”成为一种社交资本和共同语言,代表着一种认同和凝聚力,“非我族类”的少数人出于被孤立的担忧往往选择从众,使自己也成为集体的一部分。猫表情包的流行以及商品中猫形象的广泛使用体现了这一种从众的倾向。这样的流行也给部分网民带来了社交压力,对于社交网络的使用者尤是。



“玩微博的话即使我自己不关注猫咪宠物博主,但因为每天都能看到好友转发评论的猫咪微博,看得多了,会觉得蛮有趣的。我不想和身边人显得太格格不入,而且对猫没有好感容易在第一印象上给人留下冷漠、没有爱心的形象。”(小然,女,21岁)

“猫比狗更容易卖萌,拍起来好看,安静不搭理人,狗完全不给人拍照的机会,一上来就又舔又跳又摇尾巴。同时还有从众心理在起作用,说猫可爱的人多了,你自己也会忍不住觉得好像是蛮可爱的。”(悦悦,女,22岁)


(三)“云养猫”潮流:异化与反异化的困境


在现代社会,休闲与劳动的矛盾凸显,劳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碎片化”特征。人,在个体自由与工作之间,只能有唯一的选择。休闲与工作的分合离散,构成了现代社会日常生活的错综复杂。


正因为工作被异化,日常生活陷入冰冷和麻木,人们才以更为热切的姿态去追求休闲、渴望休闲,但不幸的是,这种休闲的需求从一开始就已经被异化了。这既是休闲与工作的矛盾,也是现代社会日常生活矛盾的集中体现。


“云养猫”反映了人们迫切需要从日常生活中逃离的欲望,但是逃离后进入的世界,依然是虚幻和空洞的,可能会导致精神的空虚与内心的麻木。“云养猫”是日常生活中的非日常生活,吊诡的是,工作是赚取养猫或“云养猫”机会的途径,而“云养猫”本身意味着逃离工作,这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云养猫”是人们摆脱日常生活的一种视觉表意实践,担负了心灵寄托与审美救赎的功能,但当人们沉浸在“云养猫”中以对抗日常生活的困顿与烦闷之时,则标志着人与物之间的新一轮异化。频繁地浏览“猫片”与单一地关注相关内容以求得到心理安慰与灵魂歇息,成为一种无意识的机械行为。如果说主体因为现实生活中的异化或者不满,而在“云养猫”中寻求情感的释放和宣泄,进而实现反异化,那么“云养猫”无疑形塑了新的异化。


再者,随着“云养猫”的流行,商业的触角开始入侵。商业运作参与了“网红猫”的收编与包装,“云养猫”组织化的同时互联网上的猫也日趋商品化,许多印制猫的形象的周边产品被量产与贩卖,散发出消费的意味。


“云养猫”的诞生最初是对日常生活压抑性和异化的反抗,是对主体性的恢复、对创造性和想象性生活的塑造,现在再次陷入消费主义的泥沼。商业化宣传或者诱引推动了猫的大众化,使其商品或品牌具有更多的象征与符号意义,经过营销的引导和反复的宣传,“云养猫”的需求被创造,无形中把越来越多的人卷入到“云养猫”之中,对猫的符号消费成为自我表达的形式和意义来源,从而对猫产生了愈演愈烈的追捧,甚至产生了“共享猫咪”这种一味迎合经济热点而罔顾人和猫健康与安全的消费概念。

 

 

五、结语


 “云养猫”现象作为日常生活的视觉表意实践,一方面反映了当前转型时期尤其是都市青年人群的社会心态、情绪与亚文化,另一方面也深刻地反作用于现实社会结构化过程及其重构。


首先,为什么是“猫”?猫以特立独行而又可爱治愈的互联网形象掳获无数网民的心。猫因其形象的表意效果,加大了人们对这一网络视觉文化的参与度,并促使了个体的高自我涉入与心理投射。


其次,互联网中“晒猫文化”的兴起及其意义赋予经历了从极客小众圈层到大众流行文化的变迁。在互联网早期,极客们借助猫的形象以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态度, 上传的猫视频被视为对抗传统主流文化的亚文化构建过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产生了“拜猫教”与“猫经济”。


第三,在关于猫的互联网形象呈现及其分析中,我们总结了猫对于吸猫者人群而言的“治愈者”、“同类”与“英雄”三个主要类型化形象及意义关联。


最后,“云养猫”现象背后反映了日常生活精神世界内卷化(involution)的深层结构。“云养猫”作为互联网时代易得性强的日常生活实践,成为人们精神寄托空间,形成基于猫话题的虚拟互动社群,不断识别和强化作为视觉符号的猫背后的文化意义以及人际之间产生情绪表达与互动。


“云养猫”现象的产生与都市社会“空巢青年”群体的壮大不无关系,它是都市人群精神世界内卷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互联网时代,他们以温和的视觉沉浸方式对焦虑、压抑的日常生活进行隔离、疏解乃至反抗,事实上变成了反抗日常生活本身的“弱者的武器”。


但这种反抗体验短暂,且充满着飘渺的“乌托邦”色彩。需要指出是,人们试图通过“云养猫”行为带来的自我满足和社交满足来生产愉悦,缓解和对抗日常生活对人的异化,重塑人的主体性。但由于这种满足和愉悦充满对日常生活的逃逸性和虚拟性,最终却难免无意识滑入无意义的机械重复及消费主义营造的欲望陷阱,从而生产出新的异化。


(注释及参考文献请参照原文)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天真的人类学家,欢迎关注~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