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 | 邵凤丽 等:《我们的传统节日(春夏秋冬)》


图书名称:《我们的传统节日 (春夏秋冬)》

文字作者:邵凤丽 等

插  画  师:沈景文 周婧娴

                 李倩倩 桃金娘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


内容介绍


月月和亮亮每年寒暑假都会去山西农村老家,等到假期结束后,他们便回到北京上学。农村和城市的过节气氛不同,风俗习惯也不同。爷爷奶奶带月月和亮亮参加节日的活动,是为了让他们了解很多古老的风俗习惯,吃节日的美食,是为了让他们了解节日的文化渊源。


“手绘中国民俗”是由本土作者创作的一套人文科普图画书,将中国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按时间顺序,划分为春、夏、秋、冬四卷,共16个节日,每卷介绍四个节日。以山西农村和北京为例,故事讲述了以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是如何过节的,每个节日都设置了几个版块介绍民俗活动、美食、传说、物候等小知识。每个节日还甄选出适合孩子诵读的诗歌、童谣。


这套书将我们的节日编织成一个个鲜活有趣的故事讲给小朋友,让他们在聆听中,感受节日文化的博大精深,也通过形式多样的节日实操,让他们体验节日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对节日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并引以为豪。

制作简单的节日手工

做串龙尾、做子推燕、做糖瓜、煮立夏蛋、做香包、包粽子、做大酱、做巧果、做河灯、做月饼、包饺子、画九九消寒图、堆雪人、做腊八蒜。

好好吃的节日美食

过年吃糖瓜、守岁吃饺子、二月二吃龙食、元宵与汤圆、立夏吃蛋、端午节吃粽子河和五毒饼、夏至吃面、天贶节做大酱、七夕节、吃巧食、中元节蒸花馍、中秋节打月饼、重阳节做枣花糕、腊八节吃馏米和腊八粥。

历史悠久的节日传说

年兽、小妖“祟”、“破五”、拜介子推、龙王晒鳞、虫王、牛郎织女、目连救母、玉兔捣药、吴刚伐桂、孟姜女送寒衣。

流传已久的节日习俗

祭灶、放鞭炮、贴春联、祭祖、拜年、猜灯谜、剃龙头、打灰囤、放风筝、做香包、洗动物、斗蛋比赛、称人、挂艾叶、挂葫芦、挂二神图像、穿针乞巧、扎像贺节、拜织女、放河灯、拜月赏月、登高、剪寒衣、烧“金银包”、驱逐疫鬼、祭炉神、数九、祭树。


《我们的传统节日 春》

邵凤丽 肖婷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春龙节、清明节等节日。春节是春天里的第一个节日,也是最喜庆的日子,“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伴随着爆竹声、欢笑声,春节热热闹闹地来了。过了春节,我们来到了处处张灯的元宵节。度过了正月,进入了二月二春龙节。过了三月,芳草青青,迎来了踏青、祭祖的清明节。



《我们的传统节日 夏》

邵凤丽 冯姝婷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立夏节、端午节、夏至节、天贶节等节日。梅子金黃,杏子肥美,莲叶田田,小荷初露,稻花香里,蛙声一片,这些都是万物生长的印记,夏日蓬勃的符号。蓬勃的夏日伴随着烈日中天,应对酷暑、消暑纳凉是夏季传统节日的主题。



《我们的传统节日 秋》

 邵凤丽 张贞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放眼望去,一片片金黄,那是秋日丰收的希望。我们的农业文明源远流长,古人在秋日丰收之余仍不忘把新收获的果实献给祖先和自然,以此缅怀祖先,感恩祖先的福佑,崇敬自然,感谢自然的恩赐。农忙之后,人们赋予时间以特定的意义,举行了诸多热闹非凡的仪式和活动。



《我们的传统节日 冬》

  邵凤丽 祝何彦

这本书了主要介绍了寒衣节、下元节、冬至节、腊八节等节日。随着冬天的到来,忙碌了一年的人们渐渐搁置了地里的农活,有了大把大把的闲适时光。充满智慧的古人发明了一系列的节日,这些特殊的日子仿佛一颗颗闪亮的星星、将夜晚般沉闷乏味的冬天照亮,为劳作的人们提供了最初关于时令的参照。有了节日,人们才开始依时做事、有了方向。


媒体评论

这套书是送给小朋友们最别致的节日礼物!它以丰富饱满的民俗知识、幽默风趣的故事讲述、引人入胜的互动游戏,勾画出一幅幅绚烂多姿的节日景象,让孩子们在无穷的乐趣里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独特魅力,并传承中国人的生活智慧。

——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  萧放


在小学开展相关的节日专题社会实践活动很有必要。让孩子们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了解自己的传统节日。在节日的体验中,潜移默化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这套书内容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图文并茂、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适合帮助家长、教师、孩子丰富节日实践活动。

——北京小学走读部校长  桑海燕


仪式教育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家庭教育方式,传统节日正是通过仪式让孩子们亲近和重温古老的风俗习惯。不仅如此,本丛书还特意发掘和介绍了众多的传统游戏,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慢学堂创办人、深耕阅读研究院院长  李慢

文章来源:辽大民俗学微信公众号20191130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