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齐鲁大讲坛:中国社科院叶涛研究员谈何谓“非遗”


11月30日上午,第187期齐鲁大讲坛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中国民俗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叶涛作了题为“何谓‘非遗’?——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的报告。报告会由山东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刘德龙研究员主持。



报告中,叶涛研究员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兴起的背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演变和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实践等方面出发,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兴起的历史关键事件、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别比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三大公约”、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审和保护体系等内容的讲解,就民众关心的何为“非遗”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他认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形成的文化运动,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非遗保护运动的基础。从“文化遗产”概念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具有逻辑演进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共享性、社区参与、以人为本、整体性保护、群体传承、政府主导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回归《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遵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基本精神。整场报告图文并茂,讲解生动,既有理论讲解又有实例佐证,使现场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和把握。



叶涛

叶涛,法学(民俗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工作专家库特聘专家。研究领域为民俗学、民间文学、中国民间信仰。出版《民俗学导论》《中国民俗》《中国京剧习俗》《泰山香社研究》《泰山石敢当》《中国牛郎织女传说》等著作。

   

文章来源:山大视点 2019年12月01日

作者:马永军    摄影:王浩铭 金鑫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