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国] 民国民俗学文献的研究与整理述略


摘  要

对民国时期形成的民俗学(含民间文学)文献的价值和意义问题,当下还未获得学界的足够重视。因此,对民国民俗学文献的汇编整理、重印和重版以及文献研究予以回顾,察其轨迹,明其得失,是非常有必要的。以此,我们能够重新审视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如何走向民间、如何才能接地气的大问题。


关键词民国;民俗学;文献整理;文献研究


民国民俗学(含民间文学)文献的整理是民国民俗学文献研究的基础。其文献的整理,在海内外均取得一定成就,而相关的文献研究在近20年里也有了长足的进展。把民国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文献整理与研究放在一块表述,有其必要。自“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产生的歌谣运动开始,我国民俗学与民间文学就一直关系密切。民间文学,最有影响的早期定义,当推胡愈之发表于1921年1月上海《妇女杂志》第7期第1号上的《论民间文学》一文。1922年12月,周作人为北京大学《歌谣》周刊创刊号撰写的《发刊词》中则正式使用了“民俗学”这个术语。当下的民俗学、民间文学统摄于民俗学学科,但又分别列置,如现在的高校教材,既有《民间文学概论》,又有《民俗学概论》。不过虽然如此,从研究历史来看,民间文学却确是民俗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一 民国民俗学文献的汇编整理


1949年以后民国时期的民俗学书刊的再版,主要是以丛书汇编的形式出现的。这其中,民国民俗学的资料选编始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目录索引编制则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


(一)丛书


诸出版机构中,台湾东方文化书局、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等,是民国民俗学文献的重要出版机构。这些出版社出版的民国时期民俗学文献,多以丛书形式出版。



20世纪70年代,娄子匡创立东方文化书局,开始出版并影印民俗丛书。1970年,娄子匡编校《东方文丛》的《影印中国期刊五十种》,其中含民国民俗学重要刊物8种:北京大学《歌谣周刊》,中山大学《民间文艺》、《民俗》周刊、《民俗专刊》,《民间》月刊,《孟姜女》月刊,《民俗学志》,《风土什志》。1971年娄子匡编校《中山大学民俗丛书》32种。1970年至1980年间,娄子匡编纂《东方文丛》的《国立北京大学中国民俗学会丛书》,收书180种,其中有顾颉刚《吴歌甲集》,娄子匡《民间》月刊,董作宾《看见她》,薛汕《金沙江情歌》,雪如《北平歌谣集续集》,刘兆吉《西南采风录》,玄珠(即茅盾)《中国神话研究》,黄芝冈《中国的水神》,张亚雄《花儿集》,艺风杂志社《艺风》月刊“民间文学专号”,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陈国钧《贵州苗夷歌谣》等,《国立北京大学中国民俗学会丛书》中既有绝版旧著,也有新著,包括大陆和台湾学者的专著,范围很广,但基本不收译著,同时掺入了一些不是民国时期出版、但反映民国时期民俗学的著作。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民俗、民间文学影印资料》丛书,重印民国时期的民俗和民间文艺书籍近100种,如李家瑞《北平风俗类征》,史襄哉《中华谚海》,黄芝冈《中国的水神》,茅盾《神话研究》,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许地山《扶箕迷信底研究》,李家瑞《北平俗曲选》,娄子匡《新年风俗志》,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中国民俗学会《民俗学集镌》,杨荫深《中国游艺研究》,顾颉刚《吴歌甲集》,玄珠(即茅盾)、谢六逸、林惠祥《神话三家论》,瞿兑之《汉代风俗制度史》,林惠祥《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艺风杂志社《艺风》“民间专号”,凌纯声、芮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王显恩《中国民间文艺》等,具有涉及领域较广、版本稀少的特点。《民俗、民间文学影印资料》丛书,虽然不像《国立北京大学中国民俗学会丛书》那样收进了台湾的民俗学论著,但却搜集了一些译著。


1989年上海书店开始出版的《民国丛书》,收入民国民俗学文献20种。《民国丛书》在社会科学总论类中,有民族学与民俗学,前者收进凌纯声、芮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等,后者收入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瞿宣颖《中国社会史料丛钞(甲集)》,李家瑞《北平风俗类征》等。在文学类中有专题研究,收进黄石《神话研究》,玄珠(即茅盾)《中国神话研究ABC》,谢六逸《神话学ABC》等。



2004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叶春生主编的《典藏民俗学丛书》,分上中下三卷,收入杨成志、钟敬文译《印欧民间故事型式表》,顾颉刚著《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第一册)》,刘乾初、钟敬文合译《狼獞怀歌》,顾颉刚、刘万章编著《苏粤的婚丧》,谢云声编《台湾情歌集》,钟敬文著《民间文艺丛话》,顾颉刚编著《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第三册)》,王翼之编《吴歌乙集》,杨成志译《民俗学问题格》,刘万章编《广州儿歌甲集》,钱南扬著《谜史》,黄诏年编著《孩子们的歌声》,萧汉编《扬州的传说》,周振鹤著《苏州风俗》,谢云声编《闽歌甲集》,娄子匡编著《绍兴歌谣》,丘峻编《情歌唱答》,顾颉刚编著《妙峰山》,刘万章编《广州谜语(第一集)》,顾颉刚编著《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第三集)》,白启明编《河南谜语》,姚逸之编述《湖南唱本提要》,崔载阳著《初民心理与各种社会制度之起源》,陈元柱编《台山歌谣集》,魏应麒编著《福建三种考》,白寿彝译《开封歌谣》,魏应麒编《福州歌谣甲集》,叶德均编《淮安歌谣集》,容肇祖编《迷信与传说》,张清水编《海龙王的女儿》,陈德长、娄子匡合编《绍兴故事》,刘万章编《广州民间故事》,吴藻汀编《泉州民间传说》,王鞠侯编《宁波谜语》,张乾昌编《梅县童歌》,奉宽编《妙峰山琐记》,赵景深编《民间故事丛话》,钟敬文编著《楚辞中的神话和传说》,钱南扬编著《祝英台故事集》等。此丛书完整再现了国立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出版的《民俗学会丛书》共37种39本图书。



为了继续推进民国时期文献的保护工作,2007年8月国家图书馆成立了“国家图书馆民国文献资料编撰出版委员会”,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陆续编纂出版《民国文献资料丛编》,其中收入部分民国民俗学文献,如《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全编》共8册,《国立中山大学民俗周刊》全12册,后者实际上含《民俗》周刊与《民俗》季刊。


从20世纪末页开始,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民俗随笔丛书》。该丛书专门收录了现代作家、民间文艺学家、考古学家、文化人类学家、历史学家、民俗学家撰写的民俗学术随笔,其中包括民国民俗学的图书,如江绍原《古俗今说》、顾颉刚《史迹俗辨》、周作人《知堂夜话》、钟敬文《谣俗蠡测》等。



民国民俗调查方面的文献亦受到关注。如2004年,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李文海主编的10卷本《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该丛编共分十卷,其中含宗教民俗卷,收录林用中、章松寿《老东岳庙会调查报告》,凌纯声《畲民图腾文化的研究》,杨成志《云南民族调查报告》等。2009年出版的《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正编全10卷12册,收录900余万字,续编12卷25册,达到3000万字。2014年该社又出版了由何一民、姚乐野主编的《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三编》,内含四川大学卷、岭南大学与中山大学卷。这三套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展现了民国时期的社会生活图景。


(二)资料选编


1985年,汪木兰、邓家琪编的《苏区文艺运动资料》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内容有关于文艺问题的决议及文艺社团章程、文艺活动、文艺评论、文化宣传活动、回忆录等,并附录《苏区文艺运动大事记》。



20世纪80年代,湖南文艺出版社和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延安文艺丛书》,系统全面地展示了延安文艺风貌,其中秧歌剧卷、歌剧卷、民间文艺卷、文艺史料卷等,汇集了诸多的延安民俗文献。


王文宝编辑的《中国民俗学论文选》,1986年由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其所选论文,包括了民国时期的相关文献,有愈之《论民间文学》,北京大学《歌谣》月刊《发刊词》,董作宾《为<民间文艺>敬告读者》,中山大学《民俗》周刊《<民俗>发刊辞》,江绍原《关于Folklore,Volkskunde,和“民学”的讨论》,罗绳武《民俗学之社会史的研究》,张瑜《民俗学的性质、范围和方法》,杨成志《现代民俗学——历史与名词》,林惠祥《怎样研究民俗学》,杨成志《民俗学之内容与分类》,胡体乾《社会学与说明的民俗学》,傅振伦《论民俗学之范围》等。


2002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由苑利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分传说故事卷、物质民俗卷、学术史卷、社会民俗卷、神话卷、史诗歌谣卷、信仰民俗卷、民俗理论卷,其中记录了部分民国时期的民俗学文献,如传说故事卷有周作人《童话研究》与《古童话释义》,孙毓修《<中国寓言>序》,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的转变》,钱南扬《祝英台故事叙论》,季羡林《柳宗元<黔之驴>取材来源考》等;物质民俗卷有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黄华节《眉史》,钱华《宋代妇女服饰考》,常任侠《重庆沙坪坝出土之石棺画像研究》,左君《缠足琐谈》等;学术史卷有周作人《<歌谣周刊>发刊词》,容肇祖《北大歌谣研究会及风俗调查会的经过》,何畏《<新生>卷头语》,董作宾《为<民间文艺>敬告读者》,顾颉刚《<民俗>发刊辞》等;社会民俗卷有曾友豪《中国古代的妾》、江绍原《端午竞渡本意考》,黄石《初夜权的起源》,蔡献荣《中国多妻制度的起源》,郑振铎《释讳篇》,乐无恙《出妻史话》等;神话卷有梁启超《洪水》(附《洪水考》),鲁迅《神话与传说》,茅盾《中国神话的保存与修改》,何观洲《<山海经>在科学上之批判及作者之时代考》,郑振铎《汤祷篇》,钟敬文《槃瓠神话的考察》,马长寿《苗瑶之起源神话》,徐旭生《我们怎样来治传说时代的历史》,闻一多《伏羲考》等;史诗歌谣卷有刘光汉《论谣谚》,周作人《儿歌之研究》与《猥亵的歌谣》,郭绍虞《谚语的研究》,胡适《歌谣的比较的研究法的一个例》,董作宾《一首歌谣整理研究的尝试》,刘经庵《歌谣与妇女》,胡适《故事诗的起来》等;信仰民俗卷有江绍原《中国人的发爪与接触巫术》,李安宅《巫术问题的解析》,孙作云《中国古代的灵石崇拜》,杨堃《灶神考》,樊恭炬《祀龙祈雨考》等;民俗理论卷有愈之《论民间文学》,顾颉刚《圣贤文化与民众文化》,容肇祖《风俗改革与民俗研究》,张瑜《民俗学的性质、范围和方法》,林惠祥《怎样研究民俗学》,邓子琴《礼俗变迁研究》等。


(三)目录索引


1995年,由北京图书馆编辑整理的《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社会科学总类部分》出版,共收208种民俗学书目,其中译作近20种。


1997年,台湾汉学研究中心编印了简涛主编的《中国民族学与民俗学研究论著目录(1900-1994)》三大册。该目录兼收1900-1994年间的民族学与民俗学研究论著,不仅跨度长、范围大,还广收海外论著。


2002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苑利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每卷后皆有研究论文索引。



2010年,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民国文献资料丛刊》之一《民国时期出版书目汇编》,系统地收录了民国时期各出版机构编印的出版目录148种,其中90%以上系首次影印(含有一些民俗学图书)。


上海是我国近现代出版业的中心,民国时期共出版民俗学书刊400余种。2011年杨茜《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研究:商业·启蒙与知识分子的文化坚守》中附录《民国时期上海出版民俗学书刊一览》,该表按照出版机构的音序排列,汇编民国时期上海出版的民俗学书刊,资料价值较高。


二  民国民俗学文献的重印和重版


民国民俗学文献的重印和重版,包括民俗丛书中的图书、报刊、论著等方面。


(一)丛书中的图书


1934年,中央苏区出版的《青年实话丛书》,收录有《革命歌谣选集》一书,搜集、整理了在苏区流行的红色歌谣65首。1959年,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资料室翻印了此书。


钟敬文编辑出版的《中国民俗学会丛书》,其中包括了娄子匡的《新年风俗志》一书。1967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再版了娄子匡的《新年风俗志》。


1928年至1930年,徐蔚南在上海世界书局任编辑,主编“ABC丛书”达100多种,包括玄珠(即茅盾)《中国神话研究ABC》、谢六逸《神话学ABC》。198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又出版了茅盾等《神话三家论》,由《中国神话研究ABC》《神话学ABC》以及林惠祥《神话论》组成。1978年出版的《茅盾评论文集》中,将现代中国第一部神话研究专著《中国神话研究ABC》易名为《中国神话研究初探》。


(二)报刊


“五四”时期,北京大学相继出版《北京大学日刊》《歌谣》《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等报刊。196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原尺寸影印出版了《歌谣》周刊,合订6册,但仅有1200套。全套共150期,含《歌谣》周刊、增刊、复刊。1979年文海出版社出版《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收入了全部的《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创刊号至第4号合订本,第5号至第8号合订本)。1981年人民出版社影印全部的《北京大学日刊》,该影印将原来的8开本缩印为16开本,以便于收藏翻阅。



《晨报副刊》1920年10月起开辟“歌谣”专栏,是歌谣运动的重要园地。1981年人民出版社影印《晨报副刊》,将原合订本缩小为16开本,分装为15个分册。《小说月报》为1920年11月成立的文学研究会机关刊物,编有一些民俗学专号并发表了不少有深度和影响力的民俗学论文。1981年4月起,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出版了这一刊物。《文学周报》原名《文学旬刊》,初为上海《时事新报》副刊,自第81期改名为《文学》,第172期起改名为《文学周报》后独立刊行,共出版380期,发表了诸多民俗学研究论文,讨论神话、故事,以英国人类学派的理论和方法为本。1984年上海书店出版社影印了《文学周报》,精装7册。《妇女杂志》1921年1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刊从第7卷第1号起开辟“民间文学”和“风俗调查”两个专栏,提倡用英国人类学派神话学的观点搜集与研究故事、歌谣。2006年6月起,线装书局出版《中国近现代女性期刊汇编》共148册,其中就收进了《妇女杂志》。1926年12月13日厦门大学成立风俗调查会,其出版物有《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周刊》《通俗报》等,主要刊载民间文学和民俗学文章。1994年,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出版《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周刊》;2006年该中心出版的《民国珍稀短刊断刊》福建卷里又收进了《通俗报》。


傅斯年筹办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及其所属的民俗学会,创办《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民间文艺》《民俗》。娄子匡编校的《东方文丛》《影印中国期刊五十种》全部做了收录;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民国文献资料丛编》辑录来《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与《民俗》。


杭州、宁波、厦门、福州、漳州、汕头等地民俗学会,都是中山大学民俗学会的地方分会,它们亦各自编辑了自己的民俗刊物。最有名的如1935年1月1日娄子匡接办的《妇女旬刊》(1917年6月1日创办),该刊至第19卷第8号改名《妇女与儿童》,出版了一些民俗学专号,出8期;1937年1月1日起又改名为《孟姜女》月刊,出了5期。2007年线装书局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女性期刊汇编》中,就收录了杭州妇女学会编《妇女旬刊》。


抗战时期,在大后方的西南地区,集中了一批发表民族学、民俗学、民间文学调查与研究的报刊,有战时带来的,还有新创办的,如《风土什志》《人类学集刊》《民族学研究集刊》《说文月刊》《责善》《中国文化研究汇刊》《文史杂志》《康导月刊》等。除《影印中国期刊五十种》收进《风土什志》外,1978年台湾南天书局有限公司出版《人类学集刊》,2005年香港明石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中国近现代珍稀文献影印丛刊》收进了《史学集刊》,2004年香港明石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出版《说文月刊》,2006年线装书局出版《中国近现代文史期刊汇编》收进了《责善》《中国文化研究汇刊》。2009年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出版《民国珍稀期刊》也收进了《说文月刊》,2010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了《民族学研究集刊》,2011年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康藏前锋》《康藏研究月刊》《康导月刊》校勘影印全本。



抗战期间,辅仁大学人类学博物馆出版的《民俗学志》,登载民俗学研究相关论文;1947年12月《史学集刊》第5期重启歌谣和神话研究。《影印中国期刊五十种》收录了前者,2005年香港明石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中国近现代珍稀文献影印丛刊》则辑录了后者。


(三)论著


1.神话、传说、故事等


《神话研究》《神话论》《中国的水神》等,是抗日战争前上海出版的民俗学、神话学名作。1981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神话研究》收录了茅盾的《神话研究》,其即1925年1月出版的《小说月报》上所刊登的、茅盾汲取人类学派理论进行神话研究的论文《中国神话研究》。1988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黄石的《神话研究》,1995年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了林惠祥的《神话论》,1988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黄芝冈的《中国的水神》。


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发表于1923年5月6日《努力》增刊《读书杂志》第9期上,在学界影响很大,论争文章相继出现,由此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学派形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出版了由马昌仪编的《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其中收录了顾颉刚先生一文。


《重庆沙坪坝出土之石棺画像研究》《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伏羲考》《中国古代神话研究》,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的有关神话的研究成果。2006年,安徽教育出版社在《东方艺术丛谈》中收录出版了常任侠的《重庆沙坪坝出土之石棺画像研究》一文;1960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徐旭生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200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闻一多的《伏羲考》;201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程憬的《中国古代神话研究》。


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王贵与李香香》《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是一批在解放区很有影响的作品。1949年后,《王贵与李香香》不断被重新出版。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1992年,北岳文艺出版社又出版了《小二黑结婚》。


《晋绥大众报》曾刊登许多民间故事和传说,这些故事和传说在1945年前后被汇集成册,陆续出版了《水推长城》等民间故事集,1960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又再版了《水推长城》。


2.民俗理论等


《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民间文艺》《民俗学概论》《汉代风俗制度史》《北平风俗类征》《中国社会史料丛钞》(甲集),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版的民俗学、民间文学名作。1989年,上海书店出版了陈子展的《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1989年,岳麓书社出版了周作人的《儿童文学小论》;199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王显恩的《中国民间文艺》;1980年,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资料室印行了方纪生的《民俗学概论》;1988年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等,先后出版了杨树达的《汉代婚丧礼俗考》;1991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瞿兑之的《汉代风俗制度史》,李家瑞的《北平风俗类征》更是再版版本甚多;1985年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瞿兑之的《中国社会史料丛钞》(甲集)。


193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以其繁富征引、详尽考订,一再受到古代文化研究与爱好者的欢迎,198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据1939年商务印书馆本将其影印出版;1991年岳麓书社又据1941年商务版点校重排,但该点校本可议处不少。


1947年出版的《扶箕迷信底研究》,收集了大多源自中国古代笔记小说的132则故事。1988年,《民俗、民间文学影印资料》丛书重版了许地山的《扶箕迷信底研究》一书。



3.民俗调查


中央研究院下设的社会科学研究所民族学组曾多次开展民族学实地调查,其调查论著《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畲民图腾文化的研究》《湘西苗族调查报告》等,较多涉及民间文化内容。这些图书在建国以来出版的丛书中多有收录。另外,2012年民族出版社出版了《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1950年商务印书馆、1978年台湾南天书局有限公司、2003年民族出版社,先后出版了《湘西苗族调查报告》。《川西民俗调查记录》《云南民族调查报告》分别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派出的“川康民俗调查团”“云南民族学调查团”所做的调查报告,当时调查团都负有随地收集民俗材料的任务。2004年黎光明、王元辉《川西民俗调查记录》作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史料丛刊》之一出版;《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则辑录了杨成志的《云南民族调查报告》。


抗日战争爆发后,一大批文化人转移到西南大后方进行民族民俗考察工作,代表性研究著作如《贵州苗夷歌谣》《阿细的先鸡》《西南采风录》《金沙江上的情歌》等。《国立北京大学中国民俗学会民俗丛书》即收录了陈国钧的《贵州苗夷歌谣》、刘兆吉的《西南采风录》、薛汕的《金沙江情歌》(即《金沙江上的情歌》)。另外,2006年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出版了《贵州苗夷歌谣》;197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西南采风录》;1958年昆明作家协会和昆明师院联合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调查,云南人民出版社以《阿细的先基》为名,重新出版了光未然《阿细的先鸡》,并于1978年再版。


1940年出版的张亚雄搜集、整理、研究的《花儿集》,是一部专门研究西北地区歌谣的著作,1986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再版。


4.民俗艺术


刘半农组建的民间文艺组虽到1929年秋即停止了活动,但刘半农、李家瑞继续民俗研究工作,且不再局限于民间文学,开始关注俗字俗曲,先后出版了《宋元以来俗字谱》《中国俗曲总目稿》《北平俗曲略》等著作。1957年文字改革出版社、1978年文海出版社,先后出版了刘半农、李家瑞的《宋元以来俗字谱》;2011年,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又出版了刘半农、李家瑞的《中国俗曲总目稿》;1988年中国曲艺出版社、1990年上海文艺出版社亦先后出版了李家瑞的《北平俗曲略》。


《北平歌谣续集》《中华谚海》《中国游艺研究》,分别于抗战胜利前后收集、考据资料而成,2007年出版的《国立北京大学中国民俗学会丛书》即收录了雪如的《北平歌谣续集》,《民俗、民间文学影印资料》丛书则收录了史襄哉的《中华谚海》、杨荫深的《中国游艺研究》。


三  民国民俗学文献的研究



民国民俗学文献研究在近20年里有了长足进展。2003年王文宝著《中国民俗研究史》、2005年陈泳超著《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轨辙》,以文献实证支持学科史的立论,成就显著。两者分别在对民国时期民俗学、民间文学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同时,予以了系统总结。《中国民俗研究史》披露了大量的图照插页并详细引证文献资料进行阐述。《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轨辙》则是第一部对民间文学现代学术史进行全面而又有重点的学理批评之作,其附录《20世纪关于中国民间文学、俗文学概论与发展史著作书评》选取25部著作,其中民国时期的中国民间文学、俗文学概论与发展史著作有13部,著者一一具体述评,力图通过文献解读着重揭示其民间文学学科史轨迹。


民俗丛书则相对研究不多。刘锡诚《乡土研究的先驱——董作宾的<看见她>研究及其他》,对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编辑丛书中的《看见她》进行了具体研究,指出董作宾对《看见她》母题的歌谣研究,把考订研究、比较研究、地理研究、民俗研究、方言研究与文艺研究诸种方法熔为一炉,从理论上开启了以家乡人的视角研究家乡歌谣的先河。刘进才《一部歌谣与五篇序言:<吴歌甲集>引发的方言文学与国语问题》则指出,顾颉刚《吴歌甲集》的出版引发了方言与国语的诸多讨论与思考,深化了人们对于歌谣运动的理解以及对国语与方言二者关系的系统认识,避免了国语统一运动对方言理解的偏颇。


民俗报刊研究是民国民俗学文献研究的重点,其中主要是围绕以下期刊展开进行的,即北大时期的《歌谣》周刊和《晨报副刊》,中山大学时期的《民俗》周刊和杭州艺风社编辑的《艺风》月刊,战争时期的《民俗学志》《风土什志》《边政公论》等。


中国民俗学的发起以《歌谣》周刊为核心发展起来的。1992年12月17日《歌谣》周刊创刊70周年纪念日,中国俗文学学会与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图书馆共同发起召开“纪念北京大学《歌谣》周刊创刊70周年暨俗文学学术研讨会”,回顾和总结了我国俗文学运动发展的历史,探讨了《歌谣》周刊对俗文学运动所起的重要作用。后来,吴同瑞等编辑出版了《中国俗文学七十年——纪念北京大学<歌谣>周刊创刊七十周年暨俗文学学术研讨会文集》。围绕《歌谣》周刊,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了大量的论文,主要探讨了《歌谣周刊》文献的特点、性质、作用、影响等,如王文宝的《<歌谣周刊>与北京大学风俗调查会》与《北大歌谣研究会与<歌谣周刊>》,陈岗龙的《钟敬文先生与<歌谣周刊>》,朱爱东的《双重视角下的歌谣学研究——北大<歌谣周刊>对中国歌谣学研究的贡献》,王焰安的《论<歌谣周刊>的版权意识》,施爱东的《<歌谣>周刊发刊词作者辨》,赵黎明《五四歌谣方言研究与“国语文学”的民族性诉求——以北大“歌谣研究会”及其<歌谣>周刊的活动为例》,吕微的《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中的“性质世界”、“意义世界”与“生活世界”——重新解读<歌谣>周刊的“两个目的”》,方曙的《<歌谣周刊>与北大歌谣运动》,姚涵的《以<歌谣>周刊为核心的民间文学运动》,姚涵的《“歌谣”与五四新文学的生成》,赵黎明的《开辟新文学的另一种传统:<歌谣>周刊活动与五四新文学的构建》,苑旭的《<歌谣>对“五四”新文学的贡献》,高有鹏等的《<歌谣>周刊创刊九十周年纪念专辑(七人谈)》,王佳琴的《<歌谣>周刊与“五四”时期的方言文学》。穆昭阳的《民俗文化在报纸副刊中的传播:以<晨报副刊>为例》,则以《晨报副刊》为例,介绍了该报在民俗学方面的成就,进而探讨了民俗文化的传播意义。


余介方《容肇祖与中大<民俗周刊>》,概述了容肇祖在出版《民俗周刊》及在编辑系列民俗研究丛书上的作为。赵沛的《<民俗>周刊与中国20世纪早期民俗研究》认为,20世纪前半期我国民俗学发展中,以中山大学的民俗学会最为重要,《民俗》周刊(后一度改为季刊)是这一时期民俗学研究的最主要阵地,其学术成就也属领先地位,并对中国现代民俗学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方曙的《<民俗>周刊与中国现代民俗学运动》一文,介绍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民俗》周刊的刊行过程,探讨了它在完善中国民俗学学科对象、明确学科范围以及普及学科知识方面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石晶《<艺风>月刊(1933.1-1937.3)研究》,以20世纪30年代艺风社创办的《艺风》月刊(1933.1-1937.3)为研究对象,指出《艺风》月刊成就了钟敬文“中国民俗学之父”的称号。


娄子匡《<民俗学志>与叶德礼教授民俗》介绍了叶德礼寄赠的8册《民俗学志》,娄子匡在台湾将它们影印出版。张志娟《北京辅仁大学的民俗学教学与研究:以<民俗学志>(1942-1948)为中心》一文,提出辅仁大学的民俗学教学与研究这段过去被忽略的重要历史理应得到更多关注,其时创办刊物《民俗学志》登载了诸多民俗学研究相关论文并开展过一系列相关活动。李国太《一份不该遗忘的民国杂志:成都<风土什志>及其“风土情结”》指出,《风土什志》从“地方风土”“边疆民族”“域外揽胜”三个方面,介绍了各地、各族的风土人情,为民众了解国内外的民风民情开启了一扇窗;其创刊既与全民抗战密不可分,也与文化交流比较的时代潮流相联系,还与编者的“风土情结”有关。韩殿栋等的《<边政公论>对康藏文化习俗的介绍》一文,从《边政公论》所介绍的丰富多彩的康藏文化习俗中,节选了“喇嘛制度”“饮茶风尚”“藏戏和民歌”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探讨。


民俗论著研究集中在民俗调查报告方面,以及1920年代中期至1940年代的整理民间故事方面。李熏风的《从<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看民族民间文学的治学问题》强调,为了对音乐曲调进行忠实记录,凌纯声对于赫哲文化现象下了许多功夫。蓝炯熹《盘瓠传说的理解、误解与曲解:畲民图腾文化再研究》认为,由于当时所掌握的资料不够全面,凌纯声《畲民图腾文化的研究》中尚有局限,编缀了其在田野中所获取的资料和对畲民盘瓠传说的见解。刘晓路《刘半农的绥远采风和<北方民歌集>》指出,《北方民歌集》是刘半农在生命终结前一个星期完成的一次重要调查成果,它收录了20世纪30年代绥远地区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民歌,体现出刘半农对待民歌的态度和学术研究的理念,是一份珍贵的、很有研究和借鉴价值的民间文学遗产。李光荣等的《刘兆吉及其<西南采风录>》认为,《西南采风录》开创了我国以个人力量采风并将所得歌谣编辑成书的先例,保存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西南社会的历史面貌和风土人情,具有社会学、民俗学和语言、文学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田素庆的《一个人的“田野”:兼谈刘兆吉<西南采风录>少数民族民间歌谣的实录意义》,探讨了民俗学早期田野工作范式及抗战后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歌谣实录意义和价值。龙文玲《闻一多<伏羲考>与中国神话学研究的转型》指出,闻一多推动了我国神话学研究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孙立涛《解剖<伏羲考>:论闻一多对中国神话学的研究》认为,《伏羲考》既运用传统的音韵学、考据学方法,又借鉴民族考古知识、学习国外人类学理论,并把系统联想与严实的考证结合起来,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只是文章在材料运用、行文结构等方面稍有缺陷。高有鹏的《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史上的“林兰女士”与<民间故事>》认为,以“林兰女士”名义编纂出版的《民间故事》,促进了1920年代中期至1940年代民间传说故事较大规模的搜集整理并使之形成为热潮。


结  语


人们往往只把上层文化当作中国文化的精华,常常看重正统文学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普遍忽视民国时期形成的民俗学(含民间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对民国民俗学文献、民国民间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予以回顾,察其轨迹,明其得失,以此能够重新审视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如何走向民间、怎样才能接地气的大问题。


民国民俗学文献的整理是民国民俗学文献研究的基础。民国民俗学文献的整理,在海内外取得了一定成就。1949年以后民国期间的民俗学书刊的再版,主要是以丛书汇编的形式出现的。整理研究民国民俗学的资料汇编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目录索引编制则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民国民俗学文献的重印和重版,包括民俗丛书、报刊、论著等方面。另外,民国民俗学文献研究在近20年里亦有了长足进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更是取得了突出成绩。相较之下,民俗丛书研究不多,民俗报刊研究成为民国民俗学文献研究的重点,民俗论著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民俗调查报告方面。


北大时期(1918~1926)的民国民俗学文献普遍被整理出版,歌谣研究会出版的丛书稀缺却一直未能再版。中大时期(1927~1937)的民俗学文献较多,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及中山大学民俗学会的文献现今整理出版较多,而杭州民俗学会出版的书刊则不受推崇,因而整理研究还很不够。整体来说,对中大时期民俗学文献的整体研究深度仍不及对北大时期。另外,长期以来,民国民俗学文献整理研究较少关注战争时期(1937~1949),文献挖掘不积极,研究思维不丰富。总之,民国民俗学文献丰富,但当下的整理与研究还很不够,由此使得整个民国民俗学学术史尚未充实与完整。


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文章来源:《俗研究2016年第5期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