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民间口头文学理论与<玛纳斯>演唱艺术: 以中国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奇为中心》 在吉尔吉斯斯坦出版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柯尔克孜族,1964年2月出生。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匿名评审专家,教育部社科基金匿名评审专家。主攻口头诗学,史诗传统,我国和中亚一带一路文学比较研究。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文艺报》《中国政协报》《 民族文学研究》《西北民族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西域研究》《民族艺术》《内蒙古社会科学》《丝绸之路文化研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美国民俗学》(美国)《史诗研究》(俄罗斯)《名古屋学院大学》(日本)《国际语文》(韩国)《玛纳斯-艾特玛托夫的世界》(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100余篇。独立或合作学术著译《玛纳斯史诗歌手研究》《口头传统与英雄史诗》《呼唤玛纳斯》《中亚民间文学》《玛纳斯演唱大师居素普·玛玛依评传》(汉文版,吉尔吉斯文版,日文版,英文)《中国玛纳斯学辞典》《东方民间文学概论》《中国柯尔克孜》等十余种,其中有三部在国外出版。编有《世界玛纳斯学读本》《中国玛纳斯学读本》《柯尔克孜民间文学精品选》等若干种,译有《玛纳斯》史诗10万多行,《突厥语民族口头史诗》《文学与艺术》《吉尔吉斯斯坦诗歌选集》(2卷)等。为《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各民族文化大词典》等大型辞书撰写词条数百条。为英雄史诗《玛纳斯》汉文译者,中国作协少数民族“骏马奖”翻译奖获得者,中国文联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等,曾获得中国民协“中青年德艺双馨”会员,建国50周年新疆文艺百佳,北京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等。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十余种。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协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国际史诗研究会咨询委员(中国),国际民俗学会通讯会员(芬兰),国际《卡里瓦拉》研究会会员(芬兰),国际艾特玛托夫研究院院士。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阿地里·居玛吐尔地研究员的最新著作《民间口头文学理论与<玛纳斯>演唱艺术:以中国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奇为中心》,经伊仙阿勒·阿拉巴耶夫国立大学学术委员会及吉尔吉斯斯坦国立“玛纳斯-艾特玛托夫研究院”学术委员会联合推荐于2020年12月在吉尔吉斯斯坦出版。本书为阿地里·居玛吐尔地研究多年以来凭借钟敬文为代表的国内民间文艺理论以及帕里洛德理论、表演理论、民族志诗学等国际口头诗学前沿理论对于我国《玛纳斯》演唱大师居素普·玛玛依为代表的数十位玛纳斯奇的史诗演唱和创编,《玛纳斯》史诗的口头传承,史诗的口头性特征及程式,文本与语境以及口头史诗文本多样性呈现等学术问题的进行深度思考和广泛研究的最新学术著作在吉尔吉斯斯坦出版。全书共计387页,30万字,(ISBN 978-9967-04-890-4),大32开精装本,由比什凯克出版社出版。



全书由序言、绪言以及玛纳斯奇的社会地位及集体性特征、玛纳斯奇的学习与演唱、史诗演唱的时间与空间、史诗演唱与民俗生活、史诗的演唱与禁忌、史诗演唱与创编、史诗演唱与语境等章节构成。


出版方在本书的推介评语中写道:“中国著名《玛纳斯》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阿地里·居玛吐尔地的这本专著根据中国境内的玛纳斯奇丰富的田野资料,深入研究了《玛纳斯》学及相关联的民间口头文学诗学、史诗学、《玛纳斯》的演唱艺术等学科的概念、意义及其发展,并将其在国际民俗学视野中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比较研究。本书不仅对《玛纳斯》学研究者、吉尔吉斯斯坦研究者,而且对东方学者以及对相关学科教师、研究生、《玛纳斯》爱好者都将是一本难得的理论著作。”


民俗学家、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教授校长卡纳特·萨德考夫(K.Sadekov),《玛纳斯》专家、国立“《玛纳斯》-艾特玛托夫研究院”院长托.图尔滚阿利耶夫(T.Turgunaliev),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直属“遗产”基金会主席柯.毛勒多卡斯莫夫,著名作家兼文化学者康.居苏波夫(K.Jusupov),历史学博士、吉尔吉斯斯坦伊仙阿勒·阿拉巴耶夫国立大学校长托.阿布德热赫曼诺夫(T.Abdirahmanov)教授,历史文化学教授塔什曼别特·凯南撒热耶夫(Tashmanbet Kenensariev),历史学家特.乔饶贴耿(T.Chorotegin)等多位吉国知名学者对本书撰写评语或序言向吉国读者进行推介,足以说明本书在吉国的学术影响力。上述学者除了对本书的内容进行深入评价之外还对作者的学术研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


    文章来源:民族文学研究所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