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品田]重振手工与文化多样性维护——兼谈基于文化多样性维护的文旅深度融合


摘要


对于人类文化多样性维护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代化是把双刃剑。人类文化多样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受到冲击,在于现代化一味倚重工业生产方式,源于工业生产方式对抗自然、抹杀差异的技术本质。要想根本地维护文化差异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维护产生文化差异性的现实基础即手工生产。手工艺区别于工业技术的活态流变特性,是文化差异性的生产力根源。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取决于以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所呈现的文化多样性维护,重振手工、激活民俗、培育相适的主体性则是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必要途径及手段。


关键词


现代化;文化多样性;手工;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旅深度融合




一、现代化与文化多样性


现代化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对于现代化(modernization)内涵与外延的研究,一直是学界的重要课题。随着相关学术研究成果的不断呈现,表明了人类对于自身发展的认识也在逐渐深化。但是,我们也深刻地意识到,现代化是个复杂的系统以至不能止步的巨大课题。


现代化常被用来描述现代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按照美国人类学家马格纳雷拉(Paul J.Magnarella)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现代化主要表现包括:技术化、工业化、商品化、市场化、城市化,等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提出并倡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始,深刻地认识到受到文化单一化、武装冲突、旅游业、工业化、农业人口外流、移民和环境恶化等的威胁,主要依靠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消失的危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挑战。我们不难看到,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的几个因素,是由于现代化直接或间接作用而造成的。然而,如果我们不能否定现代化包含着推动人类社会文化向善发展的合理因素或必然性,那就不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之对立。这是因为,我们还应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流变性,这种性质使它根本地具有适应现代化带来的社会文化变迁尤其向善之变的可能性。鉴于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而言,现代化是把双刃剑。在人类文明发展的现代化阶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客观地判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如何合理地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介入方式,如何适度地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设定。只有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现代化环境和进程中,才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其现实意义,并为人类文化多样性维护做出非其莫属的贡献。


我们所有人为之努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就是为了塑造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身份、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形态及文化内涵。这和他们各自特定的生存环境、人口因素,以及他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式方法息息相关,而所有这一切都显示了或条件或结果的差异性。作为差异性在文化形态和内容上的体现,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非常明显,由此也呈现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


▲ 图1 “中国好手艺”参展作品《母爱》

真丝贡缎 蚕丝刺绣,作者:柳建新 刘雅

杜丽丽拍摄


关于“文化多样性”,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2005,以下简称《公约》)中有明确的阐述,它指的是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在他们内部及其间传承。文化多样性不仅体现在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方式,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公约》强调,确认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特性;认识到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对其加以珍爱和维护;意识到文化多样性创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它使人类有了更多的选择,得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形成价值观,并因此成为各社区、各民族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一股主要推动力。《公约》关于文化多样性内涵和意义的丰满阐述,表明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是推动人类社会文化向善发展的合理要求和必然意志。


基于人类社会文化应该向善发展的必然理由,由此在“现代化与文化多样性”主题下,我们需要审视一切阻碍向善发展的现实因素或现实性,包括现代化中那些抵牾于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因素和机制。


二、冲击文化多样性的生产方式原因


我们知道,实践是人类世界从自在世界分化出来的基础,每一种文化表现形式以及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都是人类实践的产物。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的当前努力,仍然取决于人类自身的实践, 取决于人类实践所关系的环境和条件能否继续保持其特定性也即差异性,而且更取决于这种实践的方式和机制是否具有保持或产生差异性的能力。我以为,在当代历史条件下,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的根本任务就是努力维护所有作为民族传统或地方传统而存续的文化表现形式的差异性,使之以鲜活的样态存在并作用于当代社会生活,使之成为现实生态系统的实际构成。一定的物质文明形态有一定的生产方式,而一定的文化表现形式同样关系着一定的生产方式。因此,要想根本地维护文化差异性,就需要维护产生文化差异性的现实基础,也即需要从“生产方式”这个基础上着手。从根本上看,现代化之所以对丰富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至对人类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造成冲击,其中的一个原因就在于现代化对工业生产方式的一味倚重。


学术界的现代化理论研究普遍认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始发原因,或者把现代化视为工业化的最终结果。工业化不仅已经成为经济现代化的同义语,而且其过程还涉及社会的各方面。中国现代化研究专家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指出:“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她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


▲ 图2 “中国好手艺”参展作品《圆形捏壶》

紫砂,作者:吴光荣

杜丽丽拍摄


现代化对文化多样性的冲击,根底在于以大工业生产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现代生产力对传统生产力也即手工生产方式的代替。其破坏性的冲击力,源于大工业生产方式拒绝和消除差异性的特定技术本质。大工业生产方式凭借“脱手”的现代机器和“脱身”的电能等现代动力,摆脱了自然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也割裂了空间和时间在人的劳动过程中的自然统一,它分裂的“时—空”结构排除了时间绵延和空间变化所造成的复杂性,免除了处理这种复杂性的经济学负担。在工业化的现代生产过程中,“劳动”成为一种具体的制造活动而被预先以数学方式加以描述和设定,所有的东西都在理性规划中被明确化,所有的偶然因素或人性成分都被理性逻辑所排除。针对具体制造目标的“劳动”,由此形成一个封闭而稳定的循环运动体系,“生产力”的运行情况尽在预先的掌握之中。这一切确保了资本投入的一次性和准确性,具有极大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大工业生产的“标准化”是技术理性逻辑规划的体现,“文化差异性”是它的天敌,是它竭力要消除的因素。传统手工生产中那些牵涉人的生存丰富性、表现为文化表现形式差异性,因而“拖泥带水”影响生产效率的特点,诸如因地制宜、因材施艺等等,都必然要被大工业生产所抛弃。在现代情境中,只要大工业生产方式成为唯一的生产方式,一切具有历史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特质的传统文化形态都势必丧失作为其个性的差异性。这是我们目前在文化领域强烈感受到的严峻现实。


工业化的破坏性影响还涉及社会各方面。在《现代性的后果》一书中,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提出了“脱域”(disembeding)问题,其意指“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系中,从通过对不确定的时间的无限穿越而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出来’”。被吉登斯视为一种生产机制的“脱域”,在现代时空中造成大范围、大纵深的社会关系重构以及社会文化变迁。以中国现实为例,表现为“民工潮”等大规模单向度人口流动、传统村落和“熟人社会”的消失,以及我用“脱俗化”概念指称的各种徒具表象而实际脱离民俗制度及社会生态以致丧失原有功能内涵的纯观赏“民间艺术”,都是“脱域”的结果。基于被表述为“集约化”的这种摆脱,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便有可能为适宜工业生产方式的“合理性”所重构,并最终导向以市场原则为取向的单一方向。而实际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要让它植根于自有的、不断循环变化的生态体系之中,而不是将其剥离出来,偏执片面地加以实际是破坏性的“发展”。现实情形往往不尽如人意。目前,中国正在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实践,也难免受到工业主义、经济主义的影响,以致“生产性”含义往往会被曲解一种单纯的物质利益追求,以致抹杀了它同时涉及的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美学等丰富的人文价值内涵,以及关系人生意义实现及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文功利。


三、手工:维护文化多样性的生产力基础


今天,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的国际努力若想取得富于建设性的成果,就必须“突围”。我们首先需要破除思想上的工业迷信和唯经济主义价值观,改变现代化所呈现的偏执工业生产力的发展格局,全面寻思生产力选择的价值准则,切实把握足以推动社会文化向善变迁的现实力量。


其实,这种力量一直就作为人类自我造就的本原之力而存在于世界现实之中。只是因为现代人蔽障于工业社会意识形态,而并未真正直面和重视这种存在。这个被“现代化”所排斥的存在,这个能够真正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的非工业生产力,便是我们依然可以切实把握的手工生产力。在现代化过程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及手工生产方式尽管衰微不振,却一直顽强地存续着,并本性未泯地传递着湛然美好的人类文明历史经验,默然地捍卫着劳动者在生活世界中的主体地位,并为之造就弥漫周遭的人性氛围以及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 图3 “中国好手艺”参展作品《戏剧人物》

(绢人,作者:徐澎) 杜丽丽拍摄


历史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形态,其产生与发展,根本地关系着手工劳动实践和相应的社会存在,关系着人格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维护。基于“工具在手”“工力在身”的手工,它不只是膂力还是心力。手的每个动作都体现人的内心世界,人文因素从脑到手、由内而外地介入交流,人的生命信息、生活个性和社会文化经验由此深入制品,使之成为蕴涵丰富的文化产品。手工艺区别于工业技术的活态流变特性,这是文化差异性的生产力根源。因此,振兴手工不仅利于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更构成关系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至人类文化多样性维护的生产力基础。在现代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格局中,振兴手工不只是经济学命题,更是文化哲学命题。因此,向善的现代化应该也势必要走工业和手工业并举的道路。这条关系再现代化光明前景的双轨道路不仅属于中国,属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还将属于发达国家。


与大工业生产相比,手工生产有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和小型、分散、灵活、易行、普适等经济技术方面的优势。不仅如此,手工生产还会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发挥其特有的作用和优势。


譬如,可以切实维护本土文化传统,充分利用地方人文资源,发挥地域优势特长,扩大就业渠道和工作机会,丰富劳动形态和产品形式等。进入21世纪,今天的中国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向全面的、整体性的保护阶段。传统手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超越现代产业经济衡量尺度的丰富人文价值,以及它在现代化条件下更加显示、更为强化的文化性质,日益被政府和社会所认识所重视,以至成为国家、民族和社区文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实践领域。如此中国实践,不仅构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力推动的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国际努力的重要方面,还将为之做出积极贡献并提供卓有成效的中国经验。


四、文旅深度融合在于切实维护文化多样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产生是以手工生产方式为现实基础、以传统民俗为生态环境的,其当代存续和发展同样不能脱离如此基础和环境。在文明历史中产生,并在现实生活中存续的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是文化多样性的切实体现。


文化旅游的根本价值诉求在于欣赏、体验文化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只有通过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才能得到实际呈现,因此,文化多样性是文化旅游的价值底蕴,文化多样性维护是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只有切实地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丰富的表现形式,才能切实维护文化多样性、彰显文化差异性。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意味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旅游形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深度,在于文化多样性得到切实的维护。


要切实维护好文化多样性,真正实现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就要切实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丰富表现形式,也就应该重振手工、激活民俗,而且还需要培育适合于文化旅游的主体性。


(一)重振手工


现代化的破坏性源于工业生产方式对抗自然、抹杀差异的技术本质。工业化情境中,所有人类劳动包括人文实践都成为追求经济利益的“制造活动”,并预先以数学方式加以规划和设定,排除造成复杂性的各种人文因素,由此确保投资的准确性和资本增殖的必然性,大增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出于工业技术理性逻辑规划的“标准化”,是文化差异性的天敌。因地制宜、因材施艺的手工生产方式,以及由此造就的人类生活丰富性和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均被“标准化”所抹杀。现代化进程中,只要一味奉行工业化思维、偏执大工业生产,以特定历史性、地域性和人民性为体现的文化差异性势必丧失殆尽。


手工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是“工具在手”(工具由劳作个体直接掌握)、“工力在身”(动力由劳作个体直接支配),即生产力诸要素统一于劳作者的生命本体和生命活动。工具和动力因此人格化,劳作也因此依存并取决于劳作者的生命活动,其技术本体势必随顺劳作主体的生命节律而呈现活态流变特性,造成“千人千品,万人万相”的产出效果。活态流变特性是文化差异性的本源。振兴手工是维护文化多样性的有效途径,也是保护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使所有文化表现形式保持其差异性的生产力基础。


▲ 图4  第五届山东非遗博览会传承人现场展示刺绣技艺

▲ 图5  第五届山东非遗博览会传统技艺竞技比赛


(二)激活民俗


作为广大民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民俗起源于并体现着特定社会群体的生产生活需要,是规范人们行为、语言和心理的基本力量,也是文化传统在历史进程中不断赓续、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展现的社会机制。纷繁复杂的民俗事项不仅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也是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赖以生发存续的人文生态环境。


长期以来,民间形成了与节气、时令、气候、水土有关,与农林牧渔等生产实践和生老病死等生活经历有关的祭祀、祝祷、纪念、祈禳、敬仰、迎送等习俗。这些习俗活动的开展,往往诉诸或融汇口头文学、表演艺术和造型艺术等形式,并承载或交融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功能。


民俗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文化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如果日常生活尤其节日中没有了相沿成习的风俗,文化保护难免落空。中国乡土大地至今存续着许多依俗而行、适节而兴的乡土艺术,这是展现文化多样性的一笔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今天应该激活民俗,靠民俗机制和民众力量来开展融于民俗的乡土艺术活动。 


(三)培育相适的主体性


开展登山旅游能提高胜山知名度、带来经济效益,却不能增添其自身价值,而失度的旅游攀登活动则会伤及自然生态。文化旅游之于文化遗产也是如此。


旅游地的吸引力,取决于它相对于旅游者日常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文化旅游可以增进本地人和旅游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个性价值的认知而促进保护实践,也可以通过旅游媒介接通一隅之地与广大外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更充分的物质条件。这是积极的一面。然而,旅游活动总是人为地加强跨文化接触,造成文化扰动,这会冲击旅游所倚重的文化差异性。如果当地民众缺乏足够的文化自信,就难免受旅游者所携异质文化因素的影响,动摇其坚守自身文化特质的信心,使地域文化迅速“脱俗”,出现难以逆转的“同质化”蜕变。这是消极的一面。


旅游的意义在于欣赏文化差异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在于维护文化多样性。“同质化”蜕变不仅破坏地域文化生态,也以文化差异性的丧失而最终削弱旅游地的文化旅游价值。因此,切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维护地域文化差异性,与长久保持旅游业的经济利益是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在旅游关系中,旅游者要有健康的旅游意识和审美眼光,要怀持入乡随俗的尊重之心,懂得欣赏文化差异性的美丽;当地民众则要有乡土情怀和文化自信,要怀持依俗而为的自尊之心,懂得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大义。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取决于双方相适的主体性,也最终体现在循“手工”和“民俗”积极维护文化多样性之主体性的确立上。

    图文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03-15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