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本是一种传统的社会民俗,但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产生了具有鲜明特点的新兴节日。通过民俗学社会学的资料来看,校园女生节在新兴节日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其中从横幅内容的变化,可以知道这类新性节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受社会环境影响较大。然而,女生节横幅内容的背后,带有的却是对于女性身份平等的反思。关于新型节日,其文化内涵常常缺失,使新兴节日中的时尚元素与传统文化进行结合。对于新兴节日,更应予以客观平和的态度。
女生节 ;新兴节日 ;横幅
一、民俗学视角下的新兴节日
长期以来,在学术界对于“民俗”一词都有不同的界定,“民俗”一词自产生以来,常具有极其深厚的古老特点。钟敬文先生在《民俗学概论》中,曾界定民俗是:“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者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为民众的生活日常服务。”
美国现代民俗学家邓迪斯在其论著《谁是民俗之“民”》中也指出:“随着新群体的出现,新民俗也就应运而生。”本文所研究的校园女生节就属于这种应运而生的民俗节日。
在商品经济的浪潮下,新兴节日除了具有一定的娱乐调侃目的之外,还具有许多其他重要的特征。
(一)商业特征
观看校园女生节的属性,归根到底它其实就是高校内部学生自发组织的一个娱乐节日,关于场地的租用以及人员调动等花费,学校几乎很少给予经费上的支持,就算有,也是杯水车薪。这时这些活动的组织者就会把目光投向校外的商家,去拉赞助,双方达成约定,在学校某地摆拍自己的产品或广告,然后给予学生活动以定量的资金,所以在每年女生节的时候,校园里总会出现各种手机、饮料品牌推广的广告,而这些广告的大量出现,其目的就是为了利用女生节之便,给自己的品牌做推广。这也就解释了每年校园女生节奖品奖金以及其他横幅费用赞助的费用来自何处。
(二)身份的认同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内各大高校逐渐兴起了校园女生节。在普遍的概念里面,“妇女”这个词语是一个集体的称谓,区别于个体,通常与婚姻和年龄等因素有关。“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处于‘寻求自我和社会的统一’以及‘一元主导、多元冲突、回归务实与多元价值观并立’的阶段。”在这个自我认同走向更完善的重要时期,创造校园女生节恰好体现了当代女大学生自身价值的认同感。
(三)获取内心的满足
在当今社会,女生的价值和身份认同感逐渐增强,社会地位逐渐提高。设立一个校园女生节,可以使得当今女大学生获得心理满足。在当今大学,女生节被定义为多种形式,许多学校在女生群体里设立诸如“爱心大使、聪颖大使”等奖项,试想如果参赛者获得某一荣誉,在其内心一定是觉得自己在这一方面得到认可,比同校其他女生要优秀,这无形之间就满足了女生内心攀比的欲望。这里大学女生节所获得的奖励和荣誉,某种程度上就是索斯特恩所说的为了彰显地位而购买的那些奢侈品,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可以满足获得者的炫耀心理。
二、校园女生节的文化表征
关于“女生节”的来源,官方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现在一般认为它最初起源于广东工业大学或山东大学,日期被定位三八妇女节的前一天——三月七日。
现在在搜索引擎里输入“女生节”,关联最多的词汇包括“祝福语”“标语”“条幅”“横幅”等。在女生节当天,在微博上搜索“女生节”,可以看到超热话题“女生节各校横幅大比拼”,被推荐和纳入微博均来自经过认证、高校相关的官博,如“清北校园”“四川校园事儿”等,每逢这个节日,学生们就会绞尽脑汁设计出有新意的标语,网友们对于每年标语的内容也会产生好奇和期待。加之现在网民逐渐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其中大部分是大学生或者年龄相近或曾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们,横幅文化也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传播开来。
横幅其实是具有一定民俗学事项的文化符号。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符号是一种二元对立,包括能指和所指,它们的结合便成了符号。”
因此符号的本质就是对于意义进行表达,符号可以跨越文化背景而进行表达:“有人说中国是一个标语大国,随便走到哪里都可以碰到一些标语。同时标语不仅主题鲜明,而且还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和时代性。”
同理,在现在新兴节日中,横幅、标语等也成为不能缺少的文化节日象征,关于女生节的标语在校园中也十分常见。
每每在这个关爱高校女生、展现高校风采的日子里,学校里会举办如“女生节横幅大赛”等活动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各个院系的学生也会绞尽脑汁,想出极具特色的横幅来供大家娱乐。
比如“中文男女三比七,今天陪你过三七”;“用完美的力学撬动你的心”等极具幽默性的语言,这些横幅的内容由最初的情感祝福逐渐演变成了对于女生群体的赞美、仰慕等多种情感的混合,然而这些标语逐渐为了追求标新立异,而开始使用“秋意浓(农),为你剪愁,经(经)行处,为你遮风”等谐音句子。
关于横幅标语的发展历史,这也是现在社会的重点研究对象。标语虽然十分短小,但却可以通过它来看见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也可以反映出那些需要改进的社会观念和制度。
在伍振的《标语文化·中国特色符号的变迁》一文中,作者曾探访一位铁道职工老张,以老张的亲身经历,来讲述当今中国社会横幅标语的发展历史。主要内容是老张从自己祖父上世纪20年代参加革命时期的横幅“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一直讲到2008年汶川地震的“捐出一份爱心,共建一个家园”这类鼓舞人心的标语。全篇文章作者总共记述了老张讲述的九个时期的标语内容,不难发现,标语内容是具有十分强烈的政治色彩的。
通过文章中老张的描述,可以知道标语也是在把握着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如今社会的标语文化也开始朝着生活化的方向走,许多落后、生硬的标语内容逐渐被舍弃。
在21世纪的今天,社会更加开放,文化也更加包容,原本具有极强政治宣传功能的横幅标语,也开始被用到女生节等新兴节日上来。横幅除了具有其本身就有的宣传功能之外,在新的时代、新的节日里,逐渐被赋予了娱乐功能,使得标语不再只是冷冰冰的进行宣传,更重要的是贴近群众生活,这一进步,使得标语本身的宣传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然而在以女生节标语为例的新兴标语文化中,其基本内涵不再只是具有单纯的政治宣传含义,而是具有更加复杂的意味。
其实纵观女生节所有横幅内容来对女生节进行反思,可以得出现在女生节标语文化的兴盛,其实从某种角度来看是男性集体主权语言的狂欢。比如每年会有如“XX院女生,你是我妈指定的唯一儿媳妇”,这种标语其实看似无意,但还是潜移默化地将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关系进一步强化。
受横幅标语在生产功能的作用,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特定话语的支配。但是这种对于女性社会功能的定位,是有极大问题的。
在每年庆祝女生节之时,除了狂欢,更应进行冷静沉思,女性看似是被尊重的对象,但是究其节日的本质,其实这就是一场以女性为狂欢对象的盛大派对。
所以,作为新时代的女性,不论处于何种境遇之下,女性都应该独立坚强,审视检查自己所具有的权利,以更加广泛、开阔的视角来实现女性真正的人生价值,从而释放属于女性自我的生命话语。
三、关于新兴节日的思考
从民俗学的角度看,节日往往是历史发展的沉淀,是社会传统习俗的一种体现。而时尚表示的则是最新的变化,是某一阶段社会发展的潮流,是受大家广为模仿的一种状态。
在近些年,传统节日中的传统习俗与新兴节日中的时尚元素存在着许多的文化对立,但同时也形成了这两者之间互为补充的文化关系,这也是近些年新兴节日能够发展的原因了。
我国传统的节日是在封建制度和农耕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纵观传统的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其内容大都是“集体、家、忠义”等伦理道德的主题,大都展现出来了强烈的家庭观念和社群观念。不难发现,这些节日主题当中,对于个人的情感极少受到重视。
然而在新兴节日当中,个性的表达与个人价值的追求是极其重要的。例如校园女生节虽然是一种社会分工的再强调,但是究其设置的目的,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勇于展现当代女大学生的风采。
另外,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历来讲究含蓄内敛,提倡乐而不淫,即有节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虽然在中国传统节日中,带有娱乐功能的民俗节日并不在少数,比如猜灯谜、划龙舟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节日发展到今天其娱乐功能已很难再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于是如“‘女生节’‘双十一’”等新兴节日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这种购物、聚餐的节日活动,逐渐成为当代年轻人用来宣示主权,表现自由的重要方式。
所以在这个社会的转型时期,受新兴节日文化的冲击,传统的民俗节日相对容易受到年轻人的忽视,现在年轻人容易忽视这些传统民俗节日背后的深层文化底蕴,从而导致传承过程中的文化断裂。
现在年轻人自创的新兴节日更多地强调标新立异,这极易引发年轻人弱化节日的纪念意义和文化价值的现象,也造成了“节日”一词的文化含义解构。“热衷于节日时尚的青年人往往选择各种流行时尚的创新过节方式,重视过节方式大于内容,使得节日的时尚性掩盖了节日的文化意义。”
所以在新兴节日传播和创作过程中,应从其语言、文字、内容各个方面来丰富新兴节日的文化内涵,所以这样新兴节日既兼顾了时尚性又兼顾了文化性,使得这两大优点在新兴节日身上获得统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兴节日开始以多样化的面貌出现在大众生活中,但是在许多人眼里仍认为新兴节日只是一种时尚潮流,具有亚文化的特点。但是民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民俗也并非只是在遥远的古代社会和古老的乡村才有。
“民俗学学者刘宗迪有一句精辟的话:‘判断一种新民俗算不算是真正的民俗,或者只有伪民俗,关键看他是不是表现了民众的生活愿望,因此关键的问题不是民俗学家的意见,而是人民的意见。’”
其实,新兴节日仍是处于一个流动发展的过程中,目前的形态也都只是阶段性的。民俗文化的发展也是不断积累、去其糟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重视新出现的文化现象,并持以客观的态度来对待。
(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文章来源:《今古文创》2021年第5期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