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 | 叶大兵先生生平


11月27日13点25分,温州民俗学大家叶大兵在家中辞世,享年93岁。“余生无所求,惟将民俗究”,这是他一生的写照。



叶大兵,笔名老军。浙江温州市人,1928年生,建国前因家庭贫困,小学毕业后辍学,后靠自学获得知识。历任中国民俗学会顾问、温州市文化局副局长、温州市文联副主席、温州市民俗文化研究所所长、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辽宁大学民俗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温州大学兼职教授、浙江省博物馆民俗顾问。获得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先进工作者称号和全国、省从事文艺工作者30、40年荣誉证书。

 

叶大兵先生出版专著27部,论文百余篇,达千万字。其中《中国风俗辞典》(260万字,任第一主编),获全国第五届图书“金钥匙”优胜奖和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人民日报》(海外版)称此辞典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国56个民族自古到今主要风俗习惯的辞书”。


2004年完成《俗海三部曲》(即《俗海探微》《俗海泛舟》《俗海拾贝》),其中《俗海探微》《俗海拾贝》均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并获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其他有《俗海泛舟》《浙江民俗》《温州民俗大全》《中国渔岛民俗》《中国百戏史话》《瓯剧史研究》《中国钮扣》以及《中国鞋履文化辞典》等。论文《中日象征民俗比较研究》被译成日文,收入《中日文化交流事典》,并两次应邀赴日讲学。


 部分著作

《叶大兵民俗学论文集》

《中国风俗辞典》

《中国渔岛民俗》

《浙江民俗》

《温州民俗大观》

《温州竹枝词》

《头发与发饰民俗

——中国的发文化》

《中国锁文化史》

《中国纽扣》

《中国鞋履文化辞典》

图片来源:网络



1999年,叶大兵先生向全国民俗界提议:21世纪民俗学研究,必须与时俱进,走田野作业,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近十年来,带头走出书斋,踏入社会,以70岁高龄进民营企业工作,并以自己的民俗学研究成果,先后帮助有关企业创办了中国钮扣博物馆、中国鞋文化博物馆以及中国锁文化展馆,均已对外开放。其生平事迹被收入《中国大百科专家人物传集》《东方之子》系列丛书、《世界名人大典》,以及英国剑桥大学编纂的《世界名人传记》,并被接纳为国际名人协会会员,获“20世纪卓越成就奖”。



论文节选



温州乱弹剧目发掘工作的经验


摘要:温州乱弹是浙江一个古老、优秀的地方剧种,它流行在温州市及永、乐、瑞、平等温区各县,为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所喜闻乐见。音乐异常丰富,除了本身的正、反乱弹曲调外,并有高腔、昆曲、徽调、滩簧、温州时调等曲调、曲牌有一千个以上。因兼演高腔、昆曲,过去一度被人称为“莲花班”。剧目蕴藏量也极丰富,据目前不完全统计,共有大小剧目四三四个。……

(《戏剧报》 1957年)



温州戏校大闹技术革命创造练功教具


摘要: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各地戏剧教育工作者对于教学用具进行了不少革新和创造,对戏剧教育工作作出了貢献。这里介紹的浙江省温州戏剧学校创制的几种练功輔助教具,可供各地戏剧教育机构参考。这类教具的使用关系着学员的健康,需要慎重从事,使用前应该经过试验和給有一定基础的学員练习。同时应该注意到,任何教学工具都不能完全替代有经验的教师的辅导,因此,在使用这些教具时,必須有教师指导和照顾。

(《戏剧报》 1960-07-14)



郑振铎在温州


摘要:我国著名的进步作家郑振铎同志,又名郭源新,笔名西谛.他的老家在福建长乐县,浙江温州却是他诞生和成长的地方.他的祖父曾在浙江做过小官,父亲在温州当过职员.温州实际上是郑振铎的故乡.一八九八年,郑振铎诞生于永嘉县(即今温州市)乘凉桥一间名唤“炮丁”的旧屋……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06-29)



畲族文学与畲族风俗


摘要:畲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是属于“南蛮”各族中一支古老的民族。畲族的民族文学传统深厚。它是畲族的历史、政治、经济、生产、生活和乡土风情等等的形象记录和生动反映,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根据浙江省丽水、云和、泰顺、文成等地区的初步调查,在畲族文学中,民歌是它的主要组成部份,有长篇叙事歌《高皇歌》、《盘古歌》、《封金山》以及反映太平天国革命时期畲民斗争的《长毛歌》等等,其他民歌皆称“杂歌”。杂歌不仅数量多,并且富有艺术魅力,大部份是即兴创作,内容主要表现劳动、爱情和各种日常生活、礼仪等,文字有长有短,形式多样,如各种情歌、酒歌、山……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08-29)




绚丽多彩的风俗画

——读《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风俗志》


摘要:读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云南版)的《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风俗志》(下称《风俗志》)一书,令人十分高兴。这本书的编著者,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对西南地区二十九个少数民族(占我国少数民族总数一半)的民情风俗,作了系统的介绍,并对这些风俗的来源、传说和变异情况,作了生动具体的叙述。看后,使人们大大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并为进一步探索西南地区和我国各民族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西南是我国的一个多民族的地区。西南……

(《山茶》 1982-12-27)



祝贺与期望


摘要:中国民俗学的发展,需要提供更多的理论园地。《民俗研究》的创刊,将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消息。我真诚地希望她在这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民俗学是一门研究风俗的起源、变异、发展以至离合、消亡的规律的科学,也是一门研究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的科学。因此,我认为《民俗研究》既要注意有计划地陆续发表地区性或全国性的风俗调……

(《民俗研究》1985-04-02)



论建立群众文化民俗学


摘要:党的“十三大”向全国人民提出了新时期的战斗任务,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建设方面,对群众文化工作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为了使群众文化工作在新的形势下有新的进展,根据笔者三十多年的工作实践,我认为:必须进一步开拓群众文化新的知识领域,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的人文学科——群众文化民俗学(以下简称群文民俗学),通过研究,把民俗学的理论运用到群众文化工作中去,从宏观上充实、丰富群众文化学的基础理论,从微观上促进活动内容上的逐步深化和形式上更加多样,使群众文化工作能有一个新的突破。……

(《民俗研究》 1988-09-30)



 

既节约又文明的村办公墓

——温州市农村殡葬习俗改革


摘要:最近,一排排整整齐齐的村级民办公墓,正在浙南大地的山区、农村、海岛崛起。这是浙江省温州市实行殡葬习俗改革后出现的一项新事物。两年前,温州市曾以一度盛行滥建坟墓之风,闻名国内外。合众国际社曾报导说:“温州四周的山坡上,现在布满了白色的马蹄形坟头,这是宗教和封建迷信的佐证……”。两年后的今天,滥建坟墓之风在温州市有否愈演愈烈?大批青山是否……

(《民俗研究》 1989-12-31)



彻底肃清典妻陋俗

——闽浙山区典妻婚比较研究

叶大兵;叶丽娅


摘要:典妻婚是由封建买卖婚姻派生出来的一种临时性婚姻形式,它在中国大地上流行了将近一千多年,是中国婚姻史上黑暗、悲惨的一页,对中国妇女所造成的痛苦和灾难是无可补偿的。建国后,《婚姻法》规定:禁止典(雇)妻,禁止买卖婚姻。此俗曾基本消迹,并逐渐被人遗忘。但是,随着历史长河的迂回,封建……

(《闽台婚俗——“福建婚俗的调查和研究”研讨会论文集》 1990-10-01 中国会议)



民俗学和语文教学


摘要:民俗学与文科教学的关系问题,过去很少有人关注过,即使今日也未来得到应有的重视。实际上,把民俗学知识引进文科教学当中,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能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也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补充。这里主要谈谈民俗学与语文教学的关系。众所周知,语文教学是件极其复杂而又颇为艰难的工作,这与语文本身的性质以及它所涉及面的广泛直接关联。正因如此,对语文教学工作者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掌握基……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04-02 )



论象征在民俗中的表现及其意义


摘要:象征,是用有形的事物表达某些抽象意念的一种手法,也是民俗事象中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一般意义的象征,都是思维方式的体现。由于它是通过意象或意象过程,并以约定俗成的民间惯例,来达到人们的心理效应。因此,象征不仅是一种表现形式或方法,它是民间信仰的传承。历代沿袭,至今不衰。事实证明,这些渗透在人们生活中具有信仰色彩的物象和事象,已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影响人们精神生活的力量。从民俗学的角度考察,象征应列为信仰民俗的一个组成部分。……

(《民俗研究》 1994-08-15)



论田野作业和文献研究的辩证关系


摘要:1991年3月,在北京大学日本民俗研究中心召开的“中日民俗比较”学术讨论会上,曾发生过一场激烈的争论。会议期间,一位日本学者针对中方某一实际调查情况少,文献研究引用多的论文,提出笼统批评。他认为中国……

(《民间文学论坛》 1995-05-15)



樟湖的蛇王节


摘要:中国幅员广阔,各地民俗也千差万别。就是同样一个节日,其民俗事象却回异不同。农历七月初七,原是我国传统的七夕,喜鹊搭桥,牛女相会,这在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中都有这个节日,现在已发展成为我国的情人节。可是在福建省南平县的樟湖镇,这天过的却是古老的蛇王节,并且还保留了真蛇坐轿出巡,人们手拿活蛇列队游行的传统习俗。今年七月,我正在福建考察,听到这一消息,十分高兴,这机会千载难逢呀,就打点行装匆匆上路,直奔樟湖镇。这个依山傍水的乡镇,位于闽江中流,群山环绕,林树莽苍。首先,我去瞻仰了蛇王庙,据说始建于明代,何时不明。庙址在一处山坡上,坐东朝西,进深七米,面阔三间。此庙与众不同的是;在庙的四周屋檐下的如意斗拱伸出的昂头上,分别雕有四个神志逼真的蛇头,前檐的六组斗拱上也雕有蛇头形象。据老人说,过去庙的屋顶两端,有两条大蛇的雕塑造型。不知什么时候改为现在的双龙形象,这令人遗憾(为此,我曾建议镇领导,在调查属实的基础上,可恢复双蛇形象,还它本来真面目。这正是蛇王庙的特色)。你如果仔细观察,还可发现在前檐屋顶两边,仍可依稀看见有蛇形的装饰图案,蛇首高翘,十分相似。说起保存这座蛇王庙,还有一段令人感动的事迹。此庙原址原在水口,1993年因建水电站需要,必须拆掉蛇王庙。结?还原……

(《民俗研究》 1997-05-15 )



《俗海探微》自序


摘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古老、地域广阔、民族众多的东方大国。历代传承的各类民俗文化事象,异彩纷呈,丰富多姿。我国民俗文化的蕴藏量,居世界之冠。这是中国人民值得自豪的一笔极为珍贵的文化财富。我们要加倍珍惜它。……

(《民俗研究》 1998-08-15 期刊)



民间“呈会”习俗与现代股份所有制——论温州经济模式与温州民俗文化之一


摘要:温州模式以个体经济为主要内容,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市场为基本形式,是一条通过商品经济,实现农村致富之路。经过20多年的社会实践,这条温州农村家庭工业的发展道路,被经济学家称之为温州模式,并已为全国人民所公认。探求温州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其原因主要有四条:一是历史传统;其次是现实条件;第三是政策环境;第四是超前改革实践。温州民俗文化属历史传统,毫无疑义,它是形成温州模式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民俗学……

(《民俗研究》 2002-06-15 期刊)



 论温州民俗对“温州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摘要:“温州模式”从形成到发展,和温州民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温州民俗是历代温州人民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文化。它的“约定俗成”,对人们的思想以及生产、生活起着长期的潜移默化,甚至是不可抗拒和不可估量的影响。从精神因素中去探索,是基于全体温州人民对优良民族传统精神的发扬。如在创造“温州模式”中温州人所表现的勤劳耐苦精神,走南闯北艰苦创业精神,以及多次超前实践中表现的不屈不挠的顽强性格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等,都和几千年温州民俗文化对它们的孕育、影响有关。我们从“温州模式”的发展中,可以清晰地找到它们的轨迹。这正是温州民俗文化精神的延续和发扬光大。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0-30 期刊)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加强应用民俗研究


摘要:十多年来,我在民俗学研究中反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民俗学如何和现代社会结合,并能有效地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了探索这一问题,我于1988年走出书斋,参加社会实践,努力开拓有关应用民俗研究。这中间,我们曾对钮扣、饮食、埋发等行业进行过研究和应用。1992年,在全国钮扣行业协会的支持下,经过调查研究,用三年时间撰写出版了我国第一本有关钮扣的著作《中国钮扣》,并为行业所用。特别是从1999年到现在的三年中,亲自参加中国红晴蜓集团公司工作,以发掘鞋履行业传统民俗作为契机,使……

(《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研究年会论文集》 2005-04-01 中国会议)



拦街福当代复兴的意义


摘要:为什么要举行古老的”拦街福”民俗活动,这对国家、对社会有哪些现实价值呢?我们认为这不但是为了现在,也是为了将来。主要基于四点认识:一、弘扬民族文化,抢救和保护文化遗产;二、继承传统民俗,使其焕发新的光采,为今所用;三、移风易俗,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四、重视发挥民俗作用,为城市文化建设服务……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5)



温州拦街福的历史、特点与当代复兴


摘要:拦街福是具有鲜明温州特色的大型民俗节日。其雏形出现在清初,清中后期盛行,至少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初以春祈、禳灾、求吉的民间信仰为主线,继而融入文化娱乐和商贸活动,并且吸收上巳节、花朝节民俗,最后发展成为集信仰、娱乐、商贸为一体的复合性民俗活动。民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此俗衰微。近年来,温州市政府对此文化遗产进行了抢救,多次成功举办拦街福,现已成为该市每年旅游节的重头戏。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信息来源:中国知网)

注:以上整理若存在遗漏,请大家积极补充。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