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民俗学立场的文化批评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著者:施爱东
书号:ISBN 9787520368063
出版时间:2020年8月
开本:16开
定价:68.0元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
节日保卫战的文化独占性宣示——“保卫端午”的舆情演变及其行动逻辑
导读
一 谁在关心民间文化?
二 新闻是怎样炼成的?
三 谁动了我们的粽子?
四 到底谁在说假话?
五 数谁口号喊得响?
六 我们在愤怒,韩国人在干什么?
七 谁在引领世界新潮流?
八 “江陵端午祭”到底是怎么回事?
九 学者怎么说?
十 谁和谁在合作干什么?
十一 刘魁立为什么被声讨?
十二 喊哑了“端午”,接着我们喊什么?
十三 怎样做一个大国公民?
附录 “愤青”永远操用正面大词
第二章
两个联合国专门机构的两套文化保护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间文艺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内在矛盾
导读
一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基本特征
二 著作权角度的“保护”(Protection)
三 文化遗产角度的“保护”(Safeguarding)
四 分道扬镳的两种保护观
五 两种保护观在中国语境中的具体呈现
附录一 一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选择题
附录二 给“民间文学作品著作权保护”泼点冷水
第三章
随风摇摆的运动式学术——中国民俗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的尴尬处境
导读
一 学术与运动的结合搅动了学术的纯粹性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打乱了循序渐进的学术进程
三 学者的积极参与消耗了学者的时间和精力
四 学术赶场让民俗学沦为“俗学”
五 民俗学者越界干预民众生活
六 学术研究成为式的学术狂欢
附录 基层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及其症结
……
第四章
竞择生存的历史叙事——以骊轩古罗马军团后裔的传说为例
第五章
犀利的文化批评与功利的地方诉求
第六章
城镇化进程中的经济增长与文化迷失——以江西省信丰县城的春节见闻为例
第七章
新乡土社会的“关系网”和“信息圈”——以客家地区一个宗族村落的城乡关系为例
第八章
灵异谣言的语法逻辑与传播特点——以5·12汶川大地震的灾难谣言为例
第九章
“传统相声”的真相与意义——郭德纲相声的文化包装策略
第十章
江湖艺人的娱乐本色——郭德纲演艺策略的调整与适应性变化
第十一章
求仙布道的现代营销模式——“神仙道长”李一事件中的仙师与仙友
第十二章
网络文化中的偶像崇拜与“英雄”生产——以“韩寒神话”的史诗母题为例
第十三章
学术与生活的不可通约性——精英知识分子对民众的文化启蒙如何可能
内容简介
图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