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 | [美]罗宾·内葛 :《 捡垃圾的人类学家》



作者: [美]罗宾·内葛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纽约清洁工纪实
原作名: Picking Up : On the Streets and Behind the Trucks with the Sanitation Workers
译者: 张弼衎 
出版年: 2018-9
定价: 55.00
丛书: 薄荷实验
ISBN: 9787567582224



作者简介

罗宾·内葛(Robin Nagle):自 2006 年起,任纽约市清洁部人类学家。她是纽约大学人类学与城市研究的临床教学副教授,负责人文学科与社会思想专业的德雷珀跨学科硕士项目。


内容简介

“如果你幸运,你可以一辈子不需要呼叫警察,你可以一辈子不呼叫消防员,但是你每一天都需要环卫工”。


美国最大的城市生产废物的速度真是飞快——每天平均11000吨。不过纽约人对此关注甚少。他们把垃圾丢在路边或扔进垃圾桶,之后马上忘记。为什么要记住呢?按照一个准得不能再准的时程表,总会有人来拿走它们的。不过,那些人到底是谁?为什么那些人那么默默无闻?


人类学家罗宾·内葛花了十年时间与纽约城市环卫部的各层级男女员工一起工作。从访谈者到局内人,她开着笨重的大卡车,看到含糊的规则,听到隐晦的行话和难忍的伤痛。继而,按时间顺序,记录了纽约与垃圾斗争的四百年历史,从曾经的污秽满街到现在的井然有条,追溯了纽约的废物管理历史,也改变了我们审视周遭城市的方式。


故事

Robin Nagle在纽约大学教授人类学与环境研究。2006年,她参加了纽约市的清洁队员公务员考试,在一场笔试和一场体能测试之后,正式成为一名捡垃圾的女人类学家。


Robin Nagle


之所以强调她的女性身份,是因为清洁队员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具有男子气概的男人”的工作: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到各个收集点,上下垃圾车,搬运垃圾桶和垃圾袋——这是相当耗费体力的工作,需要强健的身体。此外,很少有人知道,清洁工也是一个高危职业,最常见的是遭遇车祸,其次是被垃圾(钉子、玻璃等)割破手,长期搬运重物也会造成身体伤害,如关节磨损、膝盖僵硬、背部扭伤。


Robin Nagle在工作中


也不用提醒大家搬运垃圾有多么恶心:大部分垃圾袋和垃圾桶都不是清洁完好的,里面八成有蛆、淋淋漓漓的“垃圾汁”,剧烈的恶臭让人口鼻窒息,身体痉挛。


但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一个爱学习的人类学家!


Nagle从童年时期就对垃圾产生浓厚的兴趣,她长期致力于研究作为一种物质文化的垃圾,以及垃圾与城市的关系。换言之,她想探索的是垃圾背后的一整套体系与结构及其历史变迁。


在读完人类学硕士后,Nagle开了一门课叫做“纽约市的垃圾:垃圾人类学”,探讨的主题包括:物的生命史,消费与节俭的社会变迁,厌恶的生理机制与道德结构,洁净与污秽背后的社会分类体系,垃圾处理的基础建设发展史……(syllabus在这里→_→ https://robinnagle.com/teaching-3/)


事实上,垃圾处理体系是一个城市运行必不可少的infrastructure。它建立废弃物流动的网络,维持着城市生活吐故纳新:生产、消费,吸收、排泄,相遇、厌弃——现代资本主义的逻辑是快速消耗的逻辑。而作为infrastructure的特性之一就在于,当它顺畅稳定运行时,总是不被看见的,穿着制服的环卫工人都像穿了隐形斗篷一般,不会有路人瞧你一眼。所以通常只有在环卫工人罢工,垃圾围城的时候,人们才会意识到这一体系的重要性。


Robin Nagle与她的垃圾车


在真正加入垃圾小分队后,Nagle意识到城市的时间和地景也开始发生改变。


例如,“清洁队员的一年分为四个季节:春季、蛆季、叶季和雪季。”每年的十一月到四月,整个清洁局都得严阵以待,防止暴风雪令都市瘫痪。对普通人来说,每一场暴风雪都大同小异,但事实上有的结冰特别多,有的降雨多过降雪,有的伴随十级强风,清洁局必须研判形势再决定除雪的工具配置。


城市的各个街道则成为Nagle的垃圾收集点,眼中的景物变换了面貌。“(我)看见的不再是高级住宅区,盖着一排排美丽的住家和树木,而是一堆堆数也数不完的深色塑胶袋、金属罐、塑胶容器。”垃圾袋的完整度、蛆的多少也成为判断不同街区好坏的标准。


美国一环卫工人手持标语,告诉大家“环卫工人不是隐形人”


Nagle对纽约市清洁局的这项民族志研究花费十余年,2013年出版专著 Picking Up: On the Streets and Behind the Trucks with the Sanitation Workers of New York City.同时她也活跃于媒体和公共文化领域,目前正在推动成立一个垃圾博物馆,以及为清洁队员撰写口述历史。


   本书讯整理自“豆瓣”、公众号“薄荷实验”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