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潘萨银花:让侗族大歌一代代传下去 Posted by 中国民俗学会 2020年10月5日 in 书讯 人物名片 8月17日下午三点,阵雨骤停,阳光透过云层,一束束打在小黄侗寨层层叠叠的木楼上,折射出金黄的色彩。村民三三两两聚集到鼓楼下,老人下着古老的侗棋,几支歌队正在训练新人,数头水牛卧溪戏水……这是从江县小黄侗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的主要发源地和传承地之一 找到潘萨银花时,她正和妇女们在铺晾染布,湛蓝的染布一条条铺排在大青石上,像一行行的千年文字在沉睡。 “又有人来找您啦!”大家和潘萨银花打趣说,“北京的客人早上才走嘛!” “不碍事的,不碍事的。”老人招呼我们到风雨桥上坐下来,在潺潺流水声中讲述自己的故事。 她本名叫潘玉清,因为老了,大家都叫她萨银花,是侗语银花奶奶的意思。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小黄村人,她自幼跟着父母学唱歌。“我4岁就加入歌队, 我们歌队里一共有14个人,最开始学唱侗族儿歌,慢慢开始学大歌,长到16岁以后,就可以学情歌,男女感情、父母恩情、朋友情谊,都可以唱出来。我一辈子就喜欢唱歌,一唱歌就高兴,歌里的语言,比说话还要好听。” 在小黄这样的侗族村庄,小孩会说话便会唱歌,会走路便会跳舞。他们说,饭养身,歌养心,天生就知道衣食之上还有心灵。萨银花的奶奶、婆婆、妈妈、伯妈都会唱歌,她就在歌声里长大。除了唱侗族大歌,还唱小歌、牛腿琴歌、琵琶歌。她的记性好,嗓音好,低音高音都行,别人还没学会她已是清音朗朗了。 唱到18岁,萨银花嫁人了,嫁给一个叫潘显文的小黄书生。其实他只读到小学五年级,但在小黄就算文人。但是,丈夫有肺病,46岁就撒手而去,那一年萨银花40岁。她苦拖着三个孩子,担心别人对孩子不好,也不再嫁人。耕田、犁田、收割都是重活,她咬牙挺着,这样又过了几十年。 幸好有歌声陪伴她。唱天地万物,唱一生悲喜,侗族大歌上世纪八十年代偶然唱到了法国去,被人叹为“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她白天干活,夜晚就去鼓楼唱歌教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而她的家,不知从何时起,变成了小黄村一个固定的传歌堂。 50多年来,跟着她学歌的弟子已有1600余人,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歌手和歌师。其中,陪同国家领导人出访国外的“小黄十姐妹”“小九朵金花”两个女歌队更是名扬国内外。 如今,经萨银花教出来的年轻歌手,有300多人在贵阳、杭州、深圳、上海等省内外的大中城市专门演唱侗族大歌,月均纯收入4000多元。 萨银花唯恐自己年岁已高,来不及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给后人,她一有空就教孩子们学歌。“现在村里有40多个孩子在跟我学,她们作业多,学歌的时间比以前少了很多呢!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永远都要把侗族大歌一代代传下去!” 说到高兴处,萨银花说:“悄悄地告诉你们,我已经找到了新一代的传承人了哟!” “她叫潘涵吉,今年7岁了。” 萨银花带着我们到另一座鼓楼边,那是小涵吉家,她亲切地叫着:“涵吉!涵吉呀!” 涵吉不在家,几个小朋友分头去找:“奶奶你等着,我们去叫涵吉回来。”萨银花拿出手机,说:“我不戴眼镜看不清楚,你们翻一翻嘛。”那是前几天,小涵吉身着盛装,在鼓楼里从容地给几十名游客唱侗歌的视频。 “涵吉声音好,胆子大,乐于交流。”萨银花说,4岁的时候,她就开始教小涵吉学歌了。下雨的时候,萨银花就带着小涵吉在家里、在鼓楼里唱;天晴的时候,萨银花就会背着小涵吉上坡,边做农活边唱,还给她讲那些古老的故事,一老一小有了很深的感情。因拥有一副与生俱来的好嗓音,并且长期受到侗族歌舞文化的熏陶,小涵吉成了是村里的“百灵鸟”,总爱对着青翠的山峦放声高歌。 过往的游客把小涵吉唱歌的视频发到了网上,浙江卫视一眼看中,千里致函,邀请小涵吉参加2018-2019年跨年晚会。 那时,小涵吉作为领唱,与众星齐聚的跑男团一起演唱了《我爱你中国》,凭借天籁般的嗓音,一开口便惊艳全场,余音绕梁。 不一会,小涵吉回来了,满头大汗却不失礼貌地一一向银花奶奶和我们问好。夕阳渐落,小涵吉给我们唱了很多歌。圆润而略带童音的歌声,像是在回应着空中起舞的飞燕,回应着鼓楼高高的塔尖,回应着千百年来沉寂的土地。 “涵吉啊,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呀?” “当一个歌舞老师。” “为什么呢?” “可以既像潘奶奶一样把家乡的歌唱出去,还可以教会很多人。” 那一刻,萨银花轻闭双眼,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来源: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END 图文转载自微公号“黔东南非遗”2020-08-21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