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又称“秋节”“八月节”“团圆节”“女儿节”等。2020年的中秋节是10月1号,与我们的国庆节是同一天。中秋节这个专属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和国家大典结合起来意义非凡,十分难得。本期报告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林继富从中秋节的起源及其发展、中秋节的关键传统及其符号体系传承、中秋节的当代意义及其建构价值三方面,为我们较为系统地讲解了中秋节对于中国人的文化意义,对当代国人树立文化自信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观看完整报告
2020年的中秋节是10月1号,与我们的国庆节是同一天。中秋节这个专属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和国家大典结合起来意义非凡,十分难得。
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又称“秋节”“八月节”“团圆节”“女儿节”等。这些对中秋节不同的称呼,都有它们本身的意义。比如“秋节”,这个称呼显然与四季有关。“八月节”显然与时间月份有关。“团圆节”是从人伦价值层面去界定中秋节的。因为中秋的核心理念就是家人团圆。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会把中秋节称为“女儿节”,从节日的名字可看出,这个节日侧重点在女性。
从中秋节的不同称呼可知,在我国的传统节日的背后,蕴含的是一套老百姓的生活体系、文化体系和价值理念。
虽然中秋节有不同的称谓,但它却是中国人心目中,最富有诗情画意的节日。因为中秋节恰好将中国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些诗句都是以中秋的核心元素明月为主题,并且表达了作者期盼团圆的思想。可以想象,每到中秋夜晚,一轮圆圆的、亮亮的月亮高悬天空,家家户户在庭院里赏月、吃月饼、话家常、聊亲情。这种其乐融融,家庭和睦美满的意境是多么让人向往。
中秋节是中国人的“专属性”节日。清朝著名爱国诗人黄遵宪曾经在《八月十五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中写道,“大千世界共此月,世人不共中秋节”。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过中秋节,只有中国人,只有华人才过中秋节。我觉得黄遵宪的理解是对的。因为只有中国人将圆月这一物理现象上升到了文化层面,形成了中国人的专属节日。
中秋节是让中国人魂牵梦萦的日子。即便到了今天,我国许多地方均在以属于自己的方式,对中秋节进行着建构。
一、 中秋节的起源及其发展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至少有3000个以上。我们为什么有这么多传统节日?因为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有56个民族,所以地方性的节日、民族性的节日就特别多。
每个节日都有起源,但是要把节日的起源弄清楚还是比较困难的。那么中秋节究竟起源于何时?中秋节又有怎样的发展历程?
节日来源于生活,可以说节日本身就是生活。并且我们的生活和大自然是密切相关的。比如太阳和月亮。人们通过太阳和月亮运行的规律来安排生活,制定历法。所以有的民族发明了太阳历,有的民族发明了太阴历。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历法、自然现象均有关系,所以追溯起来比较复杂。
中秋节重要的核心元素是月亮。所以中秋节与月亮的运行是有关系的,并且月亮的运行和老百姓的生活又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在讨论中秋节起源的时候,我们应该追溯到很早的时期。因为中国人对月亮的认知非常早。
比如,在中国的神话故事中,有许多是关于月亮的。在原始人看来,大自然的现象非常奇特,因为他们没有办法解释这些现象,于是就用神话的形式来解释。古人认为,大自然的现象充满了神的力量。而神本身是以人为基础创造的,并且古人认为神的力量可以超越人类,可以掌控自然现象。
因此,古人对于自然现象充满着感恩与畏惧。在这两种心态的影响下,人们慢慢地形成了崇拜、祭祀等行为。于是在中秋节里就形成了祭祀月亮的习俗。
从早期中秋祭月算起,到今天,中秋节祭祀月亮的习俗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历史的进程中,中秋节祭祀月亮的习俗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有很多学者都对中秋节的起源进行过讨论和研究。所以,对于中秋节起源于何时的观点有很多。在这里我介绍四种:
第一种观点:“唐玄宗诞节”说。这个观点认为中秋节起源于唐玄宗八月十五日游月宫的历史记载。这个记载充满着神奇色彩。因为唐玄宗游月宫显然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这故事本身包含了一些历史要素和历史记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中秋节起源的时间大概在唐代。
第二种观点:“嫦娥奔月”说。嫦娥奔月的故事大家非常熟悉。这个故事开启了中国人认识自然、认识外太空的大门。所以中国人很早就渴望探索外太空。并且中国人对外太空还充满浪漫的想象。
第三种观点:“月亮崇拜”说。世界上很多民族都对月亮很崇拜。尤其是太阳和月亮。因为地球上所有生物都离不开太阳和月亮。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形成了对月亮的想象。比如先秦时代有“中秋夜迎寒”的习俗。唐代和宋代还有赏月、玩月的习俗。
第四种观点:“秋分祭月”说。秋季是庆丰收的时节,丰收对中国人来讲意义巨大。因为我国古代文明是农业文明,这种文明与土地的关系密切。因此,庆丰收的习俗就是对土地神崇拜的体现。那么秋分祭月也自然和农业丰收有关系。
这四种观点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中秋节起源的,我觉得都很有道理。但是究竟哪种说法准确,目前还没有定论。
其实所有对中秋节起源的调查研究,都不外乎三点:第一,文献资料。第二,考古发现。第三,民间故事和信仰。我认为,文献里的中秋节起源时间,并不等于真实的起源时间。因为文献记录的内容也许只是整个中秋节在传承发展过程中零星的一点而已。
因此,中秋节的起源时间很难判断。在今天,我们只能找到零零散散的记录。中秋节是一个整体,这个节日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当前,中秋节已经成为了文化体系,它具有鲜活的生活属性和清晰的文化层次。
对于中秋节,无论从整体上理解,还是从单个习俗理解都是同等重要的。在研究中秋节的起源时,一定要注意古人祭祀月亮、崇拜月亮的习俗。也许在历史的发展中,我们对这类习俗有所淡忘,但是这些习俗对我国早期先民却非常重要。中秋节经过千年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元素加入,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构成了今天完整的中秋节。
可以说,中秋节每个元素间的联系及其来源都是真实、具体的。这些是中秋节传承发展的关键要素。因此从整体结构去理解中秋节的架构,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中秋节起源意义的理解。
二、中秋节的传统及其符号体系
中秋节是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它是一个节日,也是一种生活的行为,还是一种生活的实践。中秋节与家人团聚的意义在于它包含生活属性和清晰的符号体系。
那么这些符号有哪些呢?第一个符号是祭月。祭月是中秋节起源的根基,早在原始社会古人就有祭祀月亮的行为。那时的人们是以部落、部族为基本单位对月亮进行祭祀和崇拜的。
到了先秦时期,祭月在王公贵族里已经很流行了。比如,春天祭日,秋天祭月,这是当时帝王的重要活动。《礼记》记载,“埋少牢于泰昭,祭时也;相近于坎坛,祭寒暑也。王宫,祭日也;夜明,祭月也;幽宗,祭星也;雩宗,祭水旱也;四坎坛,祭四时也。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有天下者,祭百神。诸侯在其地则祭之,亡其地则不祭。”
这段记载明确说了“夜明,祭月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农历的八月十五是月亮在一年中最亮的时候,也是祭月的时候。此外,这段古文中还有祭日、祭山川、祭土地等。
在湖北省咸宁的大屋雷村,每当八月十五的时候还有守月华的活动。他们是怎么守月华的呢?八月十五当天,当月亮升起时,每个家庭就会在自家堂屋的前面或者天井里,摆一盆水,让月亮倒映在水盆中,一家人围坐在水盆边上观赏月亮,守候光华,共同庆贺团圆。现在大屋雷村把守月华的活动当成了整个村重要的节庆活动。守月华这个活动主要是男性参与得较多。
广西壮族在每年的八月中旬也有祭月请神的活动。有时这个活动是在中秋夜,每到这一天,人们在村头村尾露天处设一个供桌,桌上放着祭品和香炉,桌子右边竖一个高一尺的树枝。这个树枝被看作是月神下凡与上天用的梯子。
在我国,有关天梯的神话非常多。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天神和凡人是可以交流的,为了方便这种交流,就需要天梯。
比如,西藏林芝的苯日神山,该山的山脉有三座山峰。据传说,藏族第一代赞普下凡就在其中一座山峰,这个山就被看成天梯。巧合的是,在这座山上还有很多小树枝,树枝就像梯子一样。据传说,人去世以后会被放到神山的树上,这种丧葬仪式叫树葬。寓意人的灵魂可以通过这个梯子到天上去。
还有昆仑山。在中国神话里,昆仑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昆仑山也被认为是人间到天上的梯子。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中国早期关于天界和凡界之间的沟通是通过天梯这个桥梁来完成的。
所以,我们可以推测,广西祭月请神的活动里保留了天梯这个要素,是与中国古老神话有关的,这非常难得。另外,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在我国不同地区的祭月习俗有明显的差异。
中秋节祭月习俗与“春祈秋报”有关。“秋报”是秋天祭祀感恩神灵的活动,“秋报”当天也是祈愿丰收的日子。在《周礼》中有“中秋”一词的记载,“中春昼击土鼓,龡(chuī)《豳(bīn)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凡国祈年于田祖,龡《豳雅》,击土鼓,以乐田畯。国祭蜡,则龡《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在此段中,描写了许多乐器吹打的场面,还有人们用歌舞来祭祀神明的活动,并且让生活在现在的我们了解了这种比较古老的祭祀田神,感恩赐予丰收的习俗。
2018年,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每年秋分日被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从这里可以看到我们对庆祝丰收这一习俗是有传承的,并且这是有历史渊源的,不是无中生有的。
在古代,中秋节祭月的习俗与祈愿丰收是有关系的。我们不能只记住中秋节吃月饼,当然吃月饼很重要,我们保留下来了。其实最早,月饼是祭祀月神的祭品。
在当今,有很多感恩丰收的节日都在8月份左右。比如,西藏的望果节,还有在湘、黔、桂等省区仡佬族和苗族、布依族、白族、壮族的传统节日——尝新节。尝新节顾名思义就是谷物出产的时候,用尝新的方式去感恩神灵。
中秋节祭月包含两个层次:一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祭月活动。比如守月华的活动。因为家庭在中国人心里很重要。
二是以家族、民族或者国家为单位的祭月活动。从家庭到家族,到民族,再到以国家为单位的祭月活动体现了中国人对团结和谐的追求,还体现了历史的延续性,因为无论是家庭、家族、民族、国家,人们在中秋节时期望生活团圆和谐的共识是一样。
第二个符号是“嫦娥奔月”。这个神话家喻户晓,老幼皆知,还为中秋节笼罩上了一层迷人、瑰丽的光环,增添了浓浓的诗意。《淮南子》记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这句话非常完整地记载了“嫦娥奔月”的神话。此句里的“姮娥”就是嫦娥。
“不死之药”“西王母”是中国神话里非常重要的两个元素。在《山海经》里有大量关于人追求长生的神话,比如“不死水”,说是人喝了可以长生不老。“不死山”,说是在这座山上所有的人都可以长生。还有“不死民”等说法。在现实中,追求长生最有名的是秦始皇,他为了长生不老之药,曾经多次出海寻仙问药。
在中国神话里“西王母”是昆仑山神话体系中的重要神灵。在现实中,昆仑山在青海、西藏一带。那么,神话里的昆仑山是不是这个昆仑山呢?现在也有很多学者在讨论神话中的“昆仑山”在哪里。“西王母”是什么样子呢?《山海经》里有对“西王母”的记载,“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人面虎身”。这种记载显然是带有图腾的色彩。
“不死药”也好,“西王母”也好,这两个神话概念均被中国的道教所吸收。在道教体系里,有很多关于仙术的说法。从这方面可以推断《淮南子》里的神话故事,受到了道教的影响。
在神话里,嫦娥因为偷吃了后羿的药,飞上了月宫。中国人对月亮的想象比太阳还多。因为月亮给人们的感觉是诗情画意的,能激起人们文学创作的灵感,还能让人们在观月时触发情感共鸣。嫦娥在月宫里的生活很寂寞。李商隐有诗云:“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认为嫦娥到了月宫后是后悔的。因为她虽然吃了仙丹后成仙了,但在月宫的生活非常寂寞。人们对于嫦娥是同情的。“嫦娥奔月”的传说和中秋节相互映衬,相映成趣,让中秋节多了许多人文情怀,也让我们看到一位美丽女子的身影在月宫之中。
关于月亮还有“吴刚伐桂”的传说。相传吴刚受天帝惩罚到月宫砍伐桂树,但桂树随砍随合。天帝把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作为对吴刚的惩罚。
《酉阳杂俎》是唐代段成式创作的笔记小说集。该书记载了我国许多神话故事,比如,世界上最早的“灰姑娘型”童话《叶限》,使中国经典童话的发表时间早出欧洲七八百年。因此,有人说《酉阳杂俎》里《叶限》的故事是“灰姑娘型”故事最早的源头。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证明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吴刚伐桂”在《酉阳杂俎》中是这样记载的,“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学仙有过,谪令伐树。”这段话的意思是,传说月中有一棵桂花树,还有蟾蜍。在记述奇异事情的书中写道,月亮上的桂树有五百丈高,树下有一个人一直在砍它,每一次刚砍下,树的创口就马上愈合了。这个人姓吴,名刚,是西河人,因为学习仙术时犯了罪,被贬谪,命令来砍树。
“吴刚伐桂”的传说也和道教有关系。其实,道教里还有很多关于月亮的传说。“吴刚伐桂”的传说为中秋节平添了许多的想象的成分。我记得在小时候,中秋节的晚上父母会指着月亮说,那里有一棵树。然后就会讲关于月亮的传说。
“月中兔”也是有关月亮的传说。《后汉书•天文》注引张衡《灵宪》云:“日者,阳精之宗,积而成鸟,象乌而有三趾。阳之类,其数奇。月者,阴精之宗。积而成兽,象兔。阴之类,其数耦。”在这段里,作者把太阳看作阳精之宗,把月亮看作阴精之宗。他认为太阳上有像鸟一样的动物,这种鸟是三足鸟,他还认为月亮中有像兔子一类的动物。这个神话将日和阳、月和阴结合起来了。
月亮中有兔的传说在印度也有。所以有人考证月中有兔的传说与印度文化有关。但这不意味我们的文化来自于印度。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到过月球了,当我们看到真实的月球样貌时,会不会冲淡我们对月亮的那种美妙想象呢?我觉得不会。这是因为我们对月亮的想象已经融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了。
在当今社会,祭月习俗已经有所淡化了,但“赏月”和“玩月”的习俗却与古代很相似。《梦梁录》记载,“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这段话里明确说了,中秋节这天晚上的月亮比平时的月亮明亮数倍。在这段话后面紧接着说,“此际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这里的“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说的就是赏月玩月的情景。
紧接着又说,“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圞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
我们可以看到,上述古文所描写的情景是人们在八月十五这一天,整晚都在赏月玩月。
《燕京岁时记·中秋》记载,“京师之曰八月节者,即中秋也。”这句的意思是,京城的八月节就是中秋节。“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上述古文展现的也是中秋节的盛况,记录了燕京地区中秋节赏月、祭月的习俗。
再说说中秋节的月饼。北京的中秋节很有特点,《北京岁华记》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兔;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这段是说,在明代,中秋节有一种月饼,月饼上有符象,并且符上兔如人立。瓜果摆在厅堂祭祀月神,还会在饼面画上蟾蜍和玉兔。还有北京的兔儿爷也与中秋节有关。北京一带对月亮祭祀的习俗具有皇家特点。
《燕京岁时记》记载,“至供月日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谓之团圆饼。”这段话里说了,用月饼祭祀完月神后,可以把月饼吃掉。有的人把这种月饼留到除夕晚上吃,这种饼就被称为团圆饼。
在中国古代的传说里月饼与祭品有关,它源自于西域的胡饼。相传唐高宗某年中秋,有胡人为唐高宗献上了很好吃的一种饼。唐高宗觉得这种饼很漂亮,并与空中明月相似,就说“应将胡饼邀蟾蜍”,于是就把饼赏给群臣了,大臣们都觉得这个饼很好吃。此后,这种胡饼就在京城流传开来。每到八月十五中秋节,大家边吃胡饼边赏月,后来就将胡饼改称为月饼了。
刚才在讨论中秋节起源的时候谈到了唐代。唐代的对外交流非常繁盛,当时有很多食物都与胡人有关,比如胡萝卜、芝麻(胡麻)。正是因为这些胡人来到华夏,带来了他们的食物、商品,还有文化。然后,他们又把中原文化带到西域各国,这就实现了文化的流通,并且让中华文化更好地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此外,关于月饼的来历还有很多说法,在这里我就不一一细说了。
对以上中秋节习俗和传说的梳理可知,这些中秋节的核心内容构成了一个整体性的中秋节,并且这些核心内容不是一个时代形成的,而是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逐渐融入中秋节文化体系里的。
所以,中秋节的形成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中秋节的每个传统元素都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寄托。这些元素围绕着月亮进行创作、整合,并且这些元素都与时代生活相关,再加上各个元素之间的完美融合,最终形成了完整意义上的中秋节。
三、中秋节的当代意义及其建构价值
在我国历史上,围绕八月十五祭月,逐渐形成了中秋赏月、玩月、食月饼等习俗,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优美的传说。并且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中秋节习俗也甚为丰富,形成了以“月亮”为核心的传统符号体系,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生活知识谱系,形成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共同文化追求。
中秋节的习俗体现了中国人对团圆和谐的追求。中秋节团圆的意义深深地沉淀在了中国人的意识里。中秋节的团圆不仅在于家庭的团圆,也包含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圆。
中秋节以家庭为单位的团圆是家庭团圆。以村落、社区为单位的团圆是村落、社区的团圆。这个团圆背后隐藏的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所有中华儿女对团圆的追求,使得这个节日得以被传承下来。并且我们已经把中秋节纳入传承保护体系里了。
中秋节的许多元素都是指向团圆的。比如,月饼。因为月饼是圆的,和圆月的形状很像。我们还把中秋节称为团圆节,出门在外的人或者出嫁的女儿,在这一天要回家一起团聚。这种团圆和谐构建了人际之间非常融洽的关系,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这是人与人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秋节包含人与月亮的关系,比如潮起潮落是月亮引起的自然现象。中秋节起源于人们对时间、对自然的观察,尤其是对月亮的观察。还有古人把感恩丰收的日子放在中秋节这天是为了感恩神灵赐予。
在甘肃的武威地区,每当人们发现月亮周围有一圈黑影的时候,第二天就会下雨。我们知道武威地区的降雨量较少,所以那边的人们非常珍惜雨水。甘肃武威在中秋节这天还有偷孙猴猴盘的习俗。此外,在当地还有一种树可以结很多果实,人们很崇拜这种树,因为中国人希望家里人丁兴旺、多子多孙。
像石榴在民俗里就象征着多子多孙,因为石榴籽也很多。还有婚礼仪式中的花生和枣,它们的寓意是让夫妻早生贵子。
土家族在中秋节这一天有摸秋的习俗,就是人们到庄稼地里偷成熟的瓜果或种子,送到未生育家庭的床铺上,寓意幸福美满、多子多福。
美国有个学者总结了有关月亮的神话,他发现这些神话都与女性有关。所以,祭月的习俗很多是以女性为主体的。但是守月华的活动主要与男性有关。但总体上,我们认为月亮与女性的关系最密切。因此,中秋节就形成了许多与求子,与女性有关的习俗。
中秋节是中华传统节日中具有活力、具有鲜活生活气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节日。所以,我们要推动这个节日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像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就传承得很好。
大家知道,月饼的种类很多,传统的月饼都是家里做的,现代的月饼多为机器加工的。但不管月饼怎样做,它是中秋节的象征物,还代表了中华文化的传承。
经济发展为传统节日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中秋节这种传统节日应该被赋予新的内涵、新的动力。还拿月饼举例,当今月饼的口味众多。比如,云南的月饼带有一些咸味,里面还有肉。此外,市面上还有广式月饼,甚至还有冰激凌月饼。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月饼虽然只是一种食品,但它在当今的变化是随着人们的口味和饮食习惯而变化的。我觉得这非常好,传统文化应该与时俱进。
另外,月饼可以作为文化交流互鉴的载体,它还可以促进文化的保护。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人人平等,我们团结互助,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从古至今,月饼作为一种食品,在多个国家,多个民族间被交流。虽然月饼的口味会有一些变化,但是不管它怎么变,都蕴含着中华民族共有的价值观,保留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体现了中秋文化的多样性。
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中秋节会有一定的变化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还必须坚守中秋节的文化内涵,不能随意抛弃、随意改变。比如,古人的一些神话传说,像“吴刚伐桂”“玉兔捣药”“嫦娥奔月”等,不能因为人类登月了,看到了月球的真面目,而对过去美好的想象进行攻击或者抛弃。
有关月亮的传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况且文化和科学并不是矛盾的,它们是相得益彰的。所以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这种传统。
现在我们还有很多成规模的月饼企业,他们生产的各种月饼满足了不同人的口味。这对于个人、商家,对于推动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发展来说都是好事。
但中秋节的食品不能“跑偏了”。比如,我们不能做天价月饼,因为它是民众的一种饮食。此外,我们也不能把月饼当作纯粹的商品、食品,因为月饼还包含了中秋节的文化,包含了中国人的价值观。
中秋节的文化非常丰富,它是一个古老的节日,寄托了中国人对自然、对生命、对生活的感知、认知和体验。中国人把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寄托在了中秋节中,寄托在了美好的月饼上。所以,中秋节应该被传承、发展、创新。
来源:宣讲家网2020-09-29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