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知遥 刘垚瑶]乡村振兴与传统工艺类非遗保护和发展路径研究





摘 要

传统工艺源自乡土,手艺人是维系乡村与工艺的核心。继国家关于“乡村振兴”与“传统工艺”的相关政策相继出台后,乡村中的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了学界关注的焦点。传统工艺类非遗在发展中的困境仍然存在,传统工艺与日常生活过于疏离、工艺品的批量化同质化生产加剧、手艺人身份转变带来经营和传承的困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欠缺影响到传承人的积极性。增强“一村一品”的理念可以为乡村旅游提供思路,培育和发展非遗文化中介人为非遗保护注入活力。此外,利用网络平台和非遗扶贫空间的建立为传承人和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学习的机会,扩大非遗产品和精神的传播力度和广度;尝试传统工艺与科技的融合追求生态可持续性,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在扶贫工作中发挥功效。总结高校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研培计划的保护和利用的经验,提出非遗进校园的必要性,通过高校职业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方式助推非遗传承人的个人发展,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助力。





关键词

乡村振兴;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乡村振兴的主体是乡村中的人,伴随着部分传统村落“空心化”的现象日益严重,博物馆式的保护理念被相继提出。传统工艺不应当只是橱窗里的展示品,更应当鲜活的存在于生活中。传统工艺不仅是源自于农耕文明的一种劳作形式,更是承载着乡村丰富的民俗文化。“手工艺是我们这个民族数千年延续不断的造物的文脉,存在于乡土百姓衣食住行日常用度之间,承载人们的审美情感、造物智慧和伦理思想。”传统工艺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一个切入点,将是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村民就业,传承民俗文化的一个突破口。当下,传统工艺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此依托的乡村都在各自寻找适合的解决路径,手艺人的发展也面临着多样的选择,本文将结合相关田野调查案例,对乡村传统工艺类非遗的发展路径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更加系统的对乡村传统工艺类非遗的振兴发展提供新思路。





一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传统工艺类非遗保护








(一)目前总体情况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见》中对乡村振兴进行了详细的战略部署,并提出了挖掘传统文化,振兴传统工艺的理念;2018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编制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提出“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大力推动农村地区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由此可见,传统工艺在乡村振兴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乡村特有的品牌,从而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留在乡村,让空心的乡村充满生机。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传统工艺便开始凸显其影响力,手艺人也在逐渐获得重视。到本世纪初,传统工艺项目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并成为了各省、市、地区的关注对象,传统工艺的手工性及创造性成为目前乡村工艺发展的焦点。目前,学术界对于乡村振兴和传统工艺的研究集中于2018年到2019年,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乡村中传统工艺的振兴发展问题,有如田家榛、刘春、罗明金、潘鸿飞、王潇、马勇等,关注到了乡村中传统工艺的发展,并对目前所遇到的传统工艺品牌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季中扬、许春燕、吴化雨从特色工艺产品和乡村旅游的角度进行了市场分析;赵安、荣树云从非遗传承人的角度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修研培计划的可行性进行的探讨;罗京艳、安丽哲等提到了手工艺品与科学技术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


在国外传统工艺振兴方面,日本多次修订关于传统工艺振兴的条例,并成立了“日本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协会”;法国建立了“手工艺行业理事会”,并对传统手工艺有专门的经费补贴;此外,包括日本的“造村运动”、韩国的“新村运动”、德国的“村庄更新运动”均有提出振兴乡村文化,发展特色产品的理念。在19世纪后半叶西方国家中,约翰拉斯金、威廉莫里斯等为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开启了良好的开端,在日本有柳宗悦、盐野米松等人专注与手工艺研究,在中国同样有费孝通、杭间、吕品田等在传统手工艺方面身体力行,并出版了多本相关书籍。




(二)作为非遗的乡村传统工艺的价值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传统手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内容出现。截止2019年,传统美术与传统技艺类入选国家级、省级、市级及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多达上万项,在目前国家公布的前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传统美术与传统技艺类项目达868项,在截止2018年的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数达896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传统工艺)(单位: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传统工艺)(单位:人)


以上两张表格仅是对国家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的统计,各省、市、县级数目尚未统计其中,传统工艺类项目在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中涉及较多,从表中可以看出传统工艺类项目除2008年出现较大数额增加外,基本保持稳定增长趋势。相关的代表性传承人除2008年空缺外,在2018年出现大额增加,也由此可以看出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和引导,使得大量手艺人提升了名录意识,加深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



与传统音乐、民间文学等非遗类型相比,传统工艺一直在生产和产生着物质形态的作品,且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商业贸易和经济往来息息相关。因而,作为非遗的乡村传统工艺至少具有着技术和艺术审美两方面的价值。其一,技术价值。手艺人在对原材料进行选择和加工的过程中,自然的产生一种对原材料和自然景观环境的认知。例如:河南省级非遗项目捶草印花的传承人曾在访谈中告知笔者,她平时最喜欢用老鹳草做捶草印花的装饰材料,因为创作的大量需要,她也对植物的生长环境和性状做了深入研究, 老鹳草喜欢湿润的环境,多生长于草丛中或树林下,适宜在夏、秋两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所以她平时会在夏秋两季采摘后在家中冰箱中存放,保证植物汁液不过度流失。手艺人在对原材料的加工过程中,自然根据创作习惯形成了一套加工工艺,并存在着细致的加工技术要求,这些大多是经验智慧的总结,有些很难用机器所替代。例如:在面塑制作技艺中,前期需要对面粉、蜂蜜及多种化学元素进行配比,用量的不同,以及不同的蒸制和存放时间直接影响着面塑的手感和作品效果,但具体的用量全是平日的经验总结,无法用机器进行替代。



其二,审美价值。郭沫若在论古代青铜器的铸造时写道:“铸器之意本在服用,其或施以文镂,巧其形制,以求美观,在作器者庸或于潜意识之下,自发挥爱美之本能,然其究极仍不外有便于实用也。”徐艺乙教授认为,“民间工艺美术中的绝大部分,都带有较为明显的审美倾向。”谈及审美倾向,张道一教授提出,“审美的作用重在精神,而实用的作用则偏于物质。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能够在工艺美术上得到体现。它不仅在精神上、文化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在物质上、经济上也具有重大的意义。”传统手工艺品一开始的产生只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但随着经济贸易的往来,一部分手工艺品便为了满足人们对造型和装饰的需求发生改变,更加追求艺术欣赏价值,因而手工艺品也呈现出了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工艺品首先是实用物,是在一定的生活条件、场合和环境中使用的,是在这实用的前提下将美物化,将物美化。”传统手工艺者自然会受到从小生长的故土的乡土艺术的熏陶,他的身上便注入了传统的审美思想,且永远不会泯灭,而其中的精神内涵所体现的社会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给人以启迪和联想的作用。徐艺乙教授认为,这一作用,便是这些“美化的物”所带来的民间社会文化知识的教科书的作用。例如:澄泥砚一开始只是为了满足墨汁的存放这一实用价值,但后期又增加了镇纸、搁笔等功能,又由于文人雅士的不同喜好,产生了多种造型样式,例如在砚体上雕刻荷花、祥云、龙纹、翠竹等纹饰,表达身份的象征、品格的追求和对吉祥美好的向往等。



二、乡村传统工艺类非遗的发展困境








(一)

乡村部分传统工艺类非遗的衰微


乡村传统工艺类非遗与日常生活的疏离。昔日部分乡村传统工艺是作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出现的,其作为审美的功能并不明显、也没有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今,这些工艺品作为日常生活用品或生产工具的使用越发减少,甚至出现了疏离,甚至成为了乡村博物馆的展品。又由于村中很多青年选择外出打工谋生,导致很多工艺类非遗后继乏人。例如:竹编的扇面、需要手拉的风箱、人力或畜力水车等等,已经在慢慢淡出人们的生活。笔者2017年在浙江省河阳村调研时曾采访到一位村中的箍桶匠朱师傅,他说自己当年学徒时住在师傅家两年多拜师学艺,当时村里人盛米饭、盛水或其他粮食大多用木桶,但由于木桶很容易开裂,便少不了去找箍桶匠修桶或买一个更好质量的桶,箍桶匠朱师傅回忆那时每天都有做不完的活,有时还要住在别人家做桶或是修桶。但如今,自己生活的乡村已经被开发成了旅游景点,来找自己修桶或是做桶的人也越来越少了,甚至这门手艺如今已变成一个非遗表演项目,有游客来参观朱师傅便向游客们表演介绍一番。



工艺品成了批量化生产的旅游产品。旅游业的发展固然可以给乡村的传统工艺类非遗产品带来经济效益,但也存在着另一层面的冲击。有的乡村会为了吸引或迎合游客的喜好,销售与本地的环境、风土人情毫不相关的工艺产品,或是手工程度很低的半工业品,或直接从外地大量引进、批发售卖。这就容易出现传统手工艺品过度商品化的现象,丢失了本地的民族特色,趋于同质化。例如:机器加工的民族刺绣书包、各类木雕小摆件、珠串、银饰、陶瓷玩偶等等。这一现象的产生,迎合了部分游客只想以一个物件来证明自己到此一游的纪念,因而不会对工艺产生过多的追求,容易出现粗制滥造、以次充好的现象,反倒会拉低同类型工艺品的销售价格。



旅游业是振兴地方传统工艺的手段,但本质上需要振兴的是传统工艺本身。传统工艺在生产流通的过程中切不可丢失本地域的特色文化、民族特点。将这些文化融合在工艺品中,也是一种文化的传递,这样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不同乡村文化的差异性,从而促进地方传统工艺类非遗的发展。此外,生产性保护的宗旨是不能丢失手工参与的传统,以及其中的文化内涵,切不可由机器来替代手工进行全流程的产业化生产,这样的传统工艺品只能徒有其名。



(二)

手艺人保护意识的欠缺


部分传承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视作私产占为己有。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大,乡村中的多种传统手工艺项目相继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级别较高或是濒临消失的项目国家或地方政府也会予以一定的资金扶持。使得部分手艺人认识到了自己这门手艺的重要性,产生了高度的保护意识。之前可能还会和旁人交流的手工技艺在评上非遗项目后反倒变得高度保密,只传授给自己的家人,却不会告知其他的求学者。这是保护意识的一种极端状态,反倒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缺失。笔者在一次传统工艺类非遗传承人培训的实践课中看到,有的传承人在完成自己的作品时,会故意坐在较为偏僻的位置,使自己的工艺步骤不能完全的展现在他人面前,若有其他传承人过来围观,他们还会有所遮拦,对于别人在步骤方面的问询,也是含糊其辞,避而不言。在完成一件作品后,会立刻放到桌下或袋子里,不愿意向他人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在群体中延续,而不是被某个人或某些人占为己有。



反倒在更多时候可以发现,那些愿意和大家在一起交流的传承人能获得更多手艺创作上的新思路,在互相交流中获得新的灵感,例如,在天津大学2019年举办的面塑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班上,一部分学员擅长传统的花馍制作,另一部分学员更倾向于人物肖像的面塑制作,在全班学员共同的实践课中,面塑与花馍学员共同交流学习,在花馍作品中增加面塑的造型使得作品更具创意效果,也拓宽了之前单一产品的销售路径。


部分传承人缺乏知识产权意识。在对传承人的采访调研中笔者发现,部分传承人对自己的手工艺作品的知识产权意识较为薄弱,甚至对什么是非遗,以及自己从事的这门手艺属于非遗的哪个类别都不甚清楚。传承人产生知识产权意识的过程大概需要经过,先了解什么是非遗,自己的作品属于非遗中的哪一类别,再到提升对自己工艺作品的保护意识,最后到获取维护工艺作品知识产权意识的途径这几个过程。对自己作品知识产权的维护,主要体现在注册个人商标、注册作品专利、注册个人的工作室、研究所或公司等方面。通过笔者对近两年的非遗传承人培训班的调查可以发现,传承人的作品维权意识在普遍提高。



例如,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统美术类的黎侯虎制作技艺的传承人高秋英老师,被称作中国第一虎的创作者。她的虎因为1998年的虎年邮票而远近闻名,当时邮政局长与高秋英老师联合办了一个企业,生产黎侯虎。但由于高老师在里面只负责技术,并培训大量的学员制作黎侯虎,所以即便黎侯虎的销量很大,高老师并没有得到来自销售方面的收益。随着黎侯虎的名气越来越大,来学黎侯虎制作技艺的学员也越来越多,此后出现的问题便是很多人都开始模仿高老师的黎侯虎,并打着黎侯虎的旗号开始私自售卖,反倒使得高老师本人的作品销量受到冲击。高老师缺乏的便是知识产权意识,如果当时为每一件黎候虎的设计样式注册了商标,就不会出现仿制品占领原创品市场的现象。


盲目加盟非遗特色园区。随着非遗热在城乡之间刮起一股热潮,使很多商人看到了其中的投资价值。一些地方开始建设特色小镇、非遗城、非遗一条街、非遗工坊、非遗产业园区等等,不乏很多都给手艺人们提供了交流、展示推销自己作品的平台,给艺人们带来很大收益。但也有一些企业借此联络艺人们入股或者投资,却迟迟不见展览平台的搭建,从而成为一场地产交易。或者平台搭建好后,艺人们纷纷将自己的作品摆入其中,却没有顾客来观看购买,成了一个主办方“邀功请赏”的平台。面塑传承人F告诉笔者,2017年有一家公司找到他和其他手艺人,说要在当地建设一个非遗特色园区,邀请他们投资加盟,只需要签订一份协议书,并给十万元,便可以有自己的一间店面用于展示销售,销售的所有收益归手艺人自己所有。一时间,吸引了很多手艺人前来,大家积极地装修着分给自己的店面。却没成想钱交了,店铺装修好了,整日来参观的都是各类官员领导,艺人们还要陪同介绍,却没有多少顾客光顾。手艺人还不能擅自带走自己展示在店铺上的作品,引发了众多手艺人的不满。由此,手艺人们在加入各类工坊或企业时一定要提高个人和作品的维权意识,对加盟企业或园区多做详细的考量,以免产生较大损失。



(三)

乡村传统手工艺人身份转变带来的问题


头衔代表着技艺的高低和机会的获得。以前在乡村中默默无闻的手艺人通过获得“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等身份头衔,从而获得了更多的社会和身份的认同。“从社会认同来看,这些艺人作为一种社会实体,从而得到社会的接受和认可,并向他者证明自身存在的合法化以及存在的必要性。民间艺人完成由农民到非遗传承人身份的转变,需要同时具备个人技能、至少三代的传承谱系以及从业年限等基本要求和各种社会身份头衔等外在要求。”很多手艺人之前对非遗的评选并不了解,当发现身边有其他手艺人评选上传承人后获得了更多参展参赛的机会,甚至很多媒体和地方组织只以称号来评判艺人水平的高低,以至于在参展中也能获得位置更好的展位,并受到媒体的采访报道,使得艺人们对这些“头衔”的评选产生关注。



但也并不是有了非遗传承人的头衔就等同于获得财富的来源,传承人W说:“县市级的传承人是得不到国家经费支持的,很多机会自然是比不上省级或者是国家级传承人。”河南省灵宝市布老虎技艺传承人Z说:“目前传承人的身份获得的收益无法支撑日常生活的开销,还需要依靠家中的果园、庄稼地以及外出打工获得的收入来维持生活所需。”甘肃省平凉市面塑技艺传承人X说:“目前我的工作室就是家,平日里还需要推着三轮车去街上卖面供来供家里的孩子上学。”也正是因此,大批的县市级传承人每年都在积极的参与传承人的申报工作。但不同级别的头衔并不能代表着传承人技艺的高低,笔者了解到很多手艺人因为对申报流程的不熟悉、获得消息出现了延误、受到地方关系网的限制、项目名额限制、徒弟在师父不知晓的情况下申报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非遗传承人的级别或项目申报受到限制。


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只能有一位的尴尬。笔者在多地调研中发现,有的地方从事某一项技艺的手艺人并非只有一位,且两人的手工技艺能力、家族或师徒传承谱系,以及从业年限等均不相上下,但两人作为传承人的级别却不相同。或者高一级别的传承人的技艺水平低于低一级别的传承人。然而两位传承人在获得的资源上会出现差距,这些并不是技艺水平造成的。针对此问题,笔者认为地方政府需要加大对非遗项目的普查力度,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或活动参与机会,避免打消手艺人传承的积极性。另一层面,传承人可选取该技艺在其他领域的的突出特点,以其他相关名称尝试申报,例如,如果该地区已经有布老虎制作技艺这样的项目,则可以考虑申报布艺类项目以增加可能性。


大量的时间、精力的投入。该问题体现在申报前和申报后。传承人W告知笔者,由于很多传承人对现代办公软件的操作不够熟悉,掌握摄像能力的更是少数,所以在前期申报材料的准备上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他在准备市级申报材料的过程中前后花了有一万多元,准备了大概一个多月的时间。有的手艺人本身经济比较拮据,可能会因为无法拿出大量的资金来准备申报材料,而错失传承人的称号。传承人Y说,自获得传承人称号后,获得了很多机会的同时,还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参加很多会议和活动,有的和自身的非遗项目关联并不大。成为村里的“红人”后,几乎每周都要接待大大小小的参观和交流活动,反倒占用了很多创作作品的时间,很多作品只能熬夜来做,身体状况大不如前。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年纪较大的传承人需要寻求年纪较轻的徒弟或家人来协助手艺创作,或是人员接待、准备材料等,相应的形成一个团队,更有利于今后的发展。



(四)

缺乏手工艺与市场的中介人


在笔者与多位手工艺传承人进行口述史访谈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同时具备手工艺研发创作、现代办公软件的编辑整理、网络电商及实体平台的销售以及有一副好口才、可以向大家直观介绍自己作品创作理念的手艺人寥寥无几。如今,较有资历的手艺人多集中于40岁至70岁,年纪越大的手艺人越不擅长电商平台的操作,往往需要寻求家中年轻一辈的帮助,但由于家中的年轻人不一定继续传承了这门手艺,无法把大量时间用于协助老一辈手艺人的宣传和销售,便会导致大量的手工艺品无人问津。与此同时,对这一手工艺品非常感兴趣的群体也会因为无法从网络平台或其他渠道获得这一作品的信息而导致求“作”无门的现象。此外,一部分手艺人的困惑是对作品的技艺程度已经十分的娴熟,但由于自身文化程度较低,或者不擅长表达的缘故,不能很好的讲出自己的创作理念,会因为产品介绍无法吸引顾客而失去订单。还有一部分手艺人的困惑是面对各种国际性质的大展,由于自己不具备英语沟通的能力,而错失了大量国际订单的现象。种种困惑的产生,使得一位可以将手艺人与市场相沟通的文化中介人显得尤为重要。



“在非遗发展的今天,如果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广泛的认可并获得可观的经济回报,需要既懂市场又懂营销热爱非遗的专门的非遗职业中介人,或称文化经纪人。”他们能够及时掌握全国对传统工艺非遗市场的产品需求,并且懂得非遗发展和前进的规律,以及和前沿市场和国际市场接轨的能力。这样一批非遗中介人的加入,将会极大的解决部分手艺人的困惑,让传统工艺品的销售少走一些弯路,也给手艺人留出了更多创作创新作品的时间,实属一举两得。笔者试想,这样一批中介人也许可以考虑从当下的非遗行业协会组织中产生,比从零开始的培养会相对省时省力。


三、乡村传统工艺类非遗 的保护和发展路径










(一) 传统工艺与科技的融合


传统工艺与机器的结合。“手与机器的根本区别在于,手总是与心相连,而机器则是无心的。所以手工艺作业中会发生奇迹,因为那不是单纯的手在劳动,背后有心的控制,手制作物品,给予劳动的快乐,使人遵守道德,这是赋予物品美之性质的因素。所以,手工艺作业也可以说成是心之作业。”这是柳宗悦对于手工与机器区别的概括。在工业化发展的浪潮中,不可一味的坚持手工而排斥机器的参与,也不能大力主张用机器替代手工的理念。机器生产存在两面性,一方面可以带来高新的科技、材料和便捷的技术,另一方面也存在着环境污染的可能性。因而如何有效的借助机器的力量,并且还可以保证手工艺的生态化发展便成为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话题。



在山西省潞城市的调研中,布老虎制作技艺传承人刘海兰告知笔者,以前她厂里所有的布老虎都是纯手工制作,但有一年时值虎年,布老虎的订单格外多,一时间导致供不应求,丧失了很多订单。基于那次的经验,刘海兰决定引进机器加工制作布老虎轮廓,提前批量性赶制一批胚样留存,以备不时之需。当有大订单来时,只需要在胚样的基础上手工添加布老虎的眼、耳、口、鼻、胡须、花纹等装饰零件即可,大大加快了生产效率。又例如,在花馍的制作中常常需要揉很大块的面团,并且给面团上色,如果纯由手工制作费时费力不说,化学染色剂直接与皮肤长期接触也不利于人体健康,于是花馍艺人们便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压面机的来替代这一工作,大大减轻了艺人们的工作量。


传统工艺与机器的融合目前呈现多层次发展的现象,其一,走纯手工制作的高端收藏品路线,价位普遍较高;其二,走分工合作的理念,由村中多人分工协作,进行零部件的手工加工工作,最后再统一合成,价位较第一类稍低;其三,采用手工与机器协同制作,提高工艺品生产效率,价位较第二类稍低;其四,完全由机器制作,进行批量化生产,因此价格较为低廉,且已背离手工艺品的初衷,单独片面发展难以长久。



网络技术带来新契机。由于很多传统工艺分布在较为边远的乡村地区,交通和信息的制约导致销售规模较小、利润较低,只能在本地或熟人圈内进行销售,电子商务平台便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可以将作品远销国内外。例如,2016年12月,山东省非遗保护中心官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互联网在线交易交流平台——聚匠网产生。在平台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汇集了295位非遗传承人入驻,967件非遗商品在线销售。在与手艺人的访谈中,笔者发现很多人已经加入了淘宝店、微店、亚马逊、快手、抖音、百度直播、微博等多种电商平台,进行直播或者图片解说式销售。也有的手艺人在直播中成了有上万粉丝的网红。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信,平常比较喜欢编辑写作的艺人便推出了个人公众号进行宣传,也不失为一种方法。一些平日里销售圈子较小的手艺人通过网络自媒体渐渐拥有自己固定的客户,从而提升了将这份手艺坚持下去的信心。


“生态+科技”的理念。在振兴乡村文化和经济的过程中,同时做到生态环境的保护才能使传统工艺得到可持续发展。正如方李莉所言,“取代工业文明的必然是生态文明,这样的文明形象和生产方式有点类似农业文明的回归,当然,其是建立在高度智能化和新能源以及新材料和互联网的基础之上的。”并提出了让手工技艺与3D打印、电脑和网络相结合的理念。罗京艳提出了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化开发模式,在相应展馆中,采用数字化虚拟呈现的模式,引用3D影像、图文声像等多媒体表现手段,在网络虚拟平台利用APP等新的移动互动方式,多角度地呈现传统手工艺。





(二) 通过打造特色手工艺品发展乡村旅游


打造“一村一品”的特色手工艺品。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中提到,“以各地资源禀赋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为基础,有序开发优势特色资源,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关于对“一村一品”的理解,吴化雨认为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村”不一定是行政意义上的自然村,也可以扩展到乡镇,“品”则是指该地域的“品牌”化产业。目前,已经有多个乡村极力打造乡村特色品牌手工艺,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乡村的振兴。诸如:临沂地区水系发达,适合杞柳的生长,依托柳编产业带动了当地100多个乡村,近15万农民的参与,柳编成为了当地农民致富的主要方式;山西省潞城市布老虎制作技艺传承人刘海兰先后走遍全市9个乡镇、56个村委举办的200余期培训班,签约了三百多名员工,其中女性员工占比高达百分之八十,为周边妇女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带动了小范围的乡村振兴。此外,类似的案例还有大理周城的扎染,安德镇安龙村小微盆景制作技艺等等。传统手工艺已经在逐渐成为带动地方经济的品牌。



传统工艺类非遗在市场的需求中,逐渐构建起自己的品牌,进行着活态化的发展。如果中国不同的乡村都可以发展出属于自己的传统工艺品牌,带动当地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会是另一番乡村景观的呈现。手艺凝结着文化,文化带动着经济,将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愿意留在乡村,促进乡村的振兴发展。


发展以传统工艺主打的乡村旅游。乡村可依据特色手工艺品牌的建立,开发乡村旅游项目,也可通过乡村旅游来促进乡村手工艺品牌的发展。非遗工坊及相关存续空间的发展成为本地人寻找乡村记忆,外地人找寻乡村文化的一个旅游景点。例如,许春燕在其文章中提及的上海乐创益“去远乡学手艺”公益旅游项目,目标选定的是每年年收入低于三千元的少数民族村寨的贫困户,旅行者可报名去村寨中向这些村民们学习手工艺并支付相关的学习费用,这样既促进了手工艺和地方文化的传播,也促进了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截止2019年12月,乐创益项目已经在全国六个省区12个少数民族村寨落地。



此外,作为乡村中的手工艺人,在向游客宣传自己作品的同时,也会将自己的展示间进行与地方文化相契合的装饰,并在个人着装上与个人的工艺品文化更加贴合,例如穿戴地方民族服饰或是自己扎染的服装、刺绣的旗袍、用土布制作的汉服一类,强化参观者的文化认知,将自己打造成地方性知识的“代言人”。





(三) 传统工艺类非遗空间的建立


市集——乡村的传统工艺空间。市集,是乡村中传统工艺汇集的天然场所,不仅是作品的销售空间,也是文化和技艺的交流空间。与此相类似的,便是乡村中的各类庙会活动和民俗文化节庆活动。在笔者调研过的乡村中,江西省抚州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和河南省灵宝市阳平镇程村乡仍然保留着传统的市集文化,村里的手艺人会在固定的日子去赶集,手艺人们坐在一起切磋技艺也互相竞争客源,十分热闹。一些没有固定工作的村民们(以妇女居多)大多会去市集上转转,遇到感兴趣的手艺也会边问询边学习,若是拜师成功也可以跟着学一些手艺活,从而促进了村民们的就业。


由政府或企业设立的产业园区。在一些地区,政府为了促进传统工艺类非遗的发展,会由政府或企业出资搭建文化产业园区,无偿或低价提供场地及相关材料等。对手艺人,尤其是濒危的非遗项目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传统工艺的发展以及大量消费者的光顾,也可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例如:浙江宁波的慈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河南郑州的良库工舍等等。


工坊+扶贫。在2018年发布的《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中,提及了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设立,并形成传统工艺的生产培训和交流展示空间,“非遗+扶贫”的理念也一并提出。来自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洽川的葫芦烙画及雕刻技艺传承人李菲,也是天津大学葫芦雕刻技艺研培班的学员。在参加完研培班的培训后,李菲夫妇在当地建立了葫芦种植专业合作社,集葫芦种植、加工、雕刻烙画及展示销售为一体,主动参与县里的扶贫工作,接收了一批残疾人群作为学徒,解决了当地部分贫困和残疾人群就业难的问题。截止2018年,他们免费培训农民630人次,帮助贫困户16户,提供就业人数60人次,创造社会经济效益220万元,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好评。



DIY+文创。关于传统工艺与文创的发展,可以借用秋山利辉对于“守破离”的定义:“一开始忠实于‘守护’师傅传授的形式,然后‘打破’这个形式、自己加以应用,最后‘离开’形式开创自己的新境界。”(33)有些传统工艺的发展是不能一味的坚守原汁原味的,必须要结合现当代的潮流有所改变,有所创新。如今,文创产品的新兴发展赢得了广大年轻群体的喜爱,以布老虎制作技艺为例,布偶样貌的布老虎在青年群体中的适用范围可能并不大,但是如果在工艺不变的基础上,将其改制成带有老虎头样貌的钱包、布袋、服装、耳环、项链、钥匙扣甚至是书签便会在文艺青年中打开一条销路。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吸引热爱手工艺的年轻人加入到手工艺的学习和创作中,即DIY(Do It Yourself),他们将会成为传统工艺潜在的经营者和生产者,和具有创造力的新生力量。此外,DIY的手工创作也可以成为都市心理压力较大的工作者一种解压和放松身心的良策。





(四) 高校非遗传承人研修研培计划的带动


非遗和传承人进校园。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开设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自2015年起,截止目前已经有110多所高校加入,理论加实践的授课模式在拓宽手艺人眼界的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对于个人手艺的文化自信。同时研培计划与精准扶贫的结合,也较好的解决了困难地区手艺人展销平台少、理论经验不足的问题。例如:天津大学自2018年加入研培计划以来,以传统工艺为主要设班方向,先后举办布老虎制作技艺、葫芦雕刻制作技艺、面塑制作技艺以及木雕技艺四期培训班,招生面向中西部贫困地区倾斜,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又安排学员进行相关民间艺术实地考察和学习巩固,与行业内较有口碑的工艺美术大师面对面交流,进而加强学员在产品市场化建设、衍生品开发、现代传媒与品牌意识方面的能力建设。在常规课程的基础上,研培计划课题组专门邀请了非遗研究大家、名家、新锐就非遗法、非遗的内涵、非遗的具体保护案例、非遗和传统工艺的关系等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和深入探讨,此外,地方媒体和微信自媒体也在对学员们进行跟踪宣传报道。手艺人们的到来同样是高校理论科研的一次机遇,安排学生与手艺人面对面交流学习,并进行口述史的访谈整理,也获得了科研写作和艺人档案存留的一手资料。结业展的举办对艺人们来说同样是一次面向市民和高校师生难得的展示与宣传机会。布老虎技艺传承人Q激动地说:“以前只知道我们的手艺活算非遗,但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非遗,专家教授们的讲座让我知道了非遗的内涵以及重要性,也明白了自己肩上要保护和传承这份手艺的重担。和班里其他手艺人的交流学习,让我大开眼界,以前在村里根本见不到这么多新花样,我也要想办法去创新自己的作品,让更多人喜欢。”



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中国出现与手工艺相关的职业技术院校大概在20世纪以后,相关的职业技术学院和高等院校也在传统手工艺方面培养出了一批理论与实操兼具的专业化人才。例如:苏州工艺美术学院开设了桃花坞木板年画和苏绣等的专科或本科课程;来自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的张静老师在学校创办了“非遗文创艺术设计张静工作室”。张老师既是一名高校教师同样也是一位木雕技艺的传承人,工作室面向本校的学生培训教授木雕技艺,并定期举办相关的手工艺竞赛,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为传统工艺培养了理论与实践兼具的年轻力量,必将为传统工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面向农村的手工技艺培训。可针对农村中的妇女、残疾人以及待业人员、相关爱好者开设相关的手工技艺培训课程,激发大家对手艺的热爱,进而愿意发展成为一种职业。“在汶川地震后,当地妇联在受灾害较严重的地区,免费培训羌绣、蜀绣等传统工艺,帮助地方妇女再就业,传统工艺在扶贫就业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此外,可在乡村开设老年大学,目前,已经有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云溪乡老年大学、山东省滨州惠民县孙武街道王道仁村老年大学等等相继成立,在老年大学中开设传统手工艺课程既有利于老年人娱乐身心,又能感受到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乐趣,对于手艺人来说也是文化技艺的交流学习过程,并形成良好的乡村氛围。河南省布老虎技艺传承人N告诉笔者,以前做的布老虎身上的花纹都很单一,自从在老年大学学了牡丹绘画后,牡丹图案便成了她今后作品的一大亮点,并且获得了比以前更好的销量。


网络在线学习。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更加的便捷了乡村中因为交通距离或是家庭或个人原因无法外出完成传统工艺学习的村民们。对一些村民来说,长期拜师学艺或是支付高昂的学费来学习传统工艺是十分困难的,网络中的视频授课或是技艺的交流便成为了传承人学习交流技艺的一种方式,大大降低了学习成本。掌握熟练技艺的手艺人也可通过直播平台录制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视频,供不同学艺水平的学习者学习,这一方法同样可用于中小学的“非遗进校园”的相关课程中,便捷那些没有办法请到传承人进校园的中小学进行在线学习。据笔者了解到,目前由上海交通大学现代设计研究所联合奥依开放创新学院打造了共89讲、约900分钟的产品创新设计网络视频课程,便捷了手艺人们的学习路径。“由优酷联合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保护协会共同发起的“非遗公开课”公益直播项目,自上线以来吸引了超过500万人在线学习传统非遗技艺,让更多人从不同维度认识了解到了传统工艺之美。”


一名出色的手艺人,不仅需要精湛的技艺,还需要其他多方面的艺术和人文素养。综合能力更加全面的艺人,自然也会获得较多的发展机会,创作出更多富于灵感的作品,得到大众的接受和喜爱。正如王燕所说:“艺人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是区别一个艺人和匠人之间的微妙因素。”


结 语






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说:“一切文化要素,若我们的看法是对的,一定都是在活动着,发挥作用,而且是有效的”。传统工艺的发展亦是如此。传统工艺类非遗从源头看大多源自人们的日常生活使用,而当这些传统工艺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元素时,村民作为工艺产品的生产者,才可以找到长期依靠生存的条件,才能获得更多致富的渠道,也由此助推了乡村的振兴。《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充分挖掘农村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传统工艺,促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培育一批“土字号”“乡字号”产品品牌”。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工艺类非遗项目将成为重要的旅游消费品。乡村振兴离不开传统工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以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传统工艺在销售的过程中,既实现着经济价值,又完成了地方文化和风俗的传递。




(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文章来源:《文化遗产》2020年第2期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