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论叶尔羌汗国时期的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摘   要:叶尔羌汗国是我国新疆历史发展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这一时期最大的文化成果便是木卡姆艺术。对叶尔羌汗国的建立和发展进行简要论述,论述维吾尔十二木卡姆艺术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发展过程,着重探讨维吾尔木卡姆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期再现十二木卡姆的辉煌历史。  



关键词:叶尔羌汗国;维吾尔;木卡姆



一、叶尔羌汗国概述



察合台后裔秃黑鲁贴木儿汗于公元1348年建立的蒙兀儿斯坦约存在了80年,到了公元1432年,汗国第六代统治者歪思汗去世以后,他的两个儿子羽奴思汗和也先不花汗之间的汗位争夺使汗国走向分裂。后来,虽然歪思汗之少子也先不花即位,短时间地统一了西至塔什干地区的部分疆域,但公元1478年他去世以后,蒙兀儿斯坦便彻底解体。

 

之后,羽奴思汗的长子马合木占据了中亚锡尔-塔拉斯河流域、伊塞克湖一带以及费尔干盆地至塔什干地区的疆域,羽奴思汗的次子阿黑麻占据了阿克苏河至哈密之东的区域,宣布自己为蒙兀儿斯坦法定的君主;秃黑鲁帖木儿时期就早已皈依伊斯兰教而融合在天山以南维吾尔族当中的朵豁剌惕部落之首领米尔咱·阿巴·癿乞儿则占据了阿克苏河至喀什噶尔、叶尔羌、和田地区。这三个割据政权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引发了长时间的血腥战争。这使蒙兀儿斯坦境内的各个部落和民族严重衰落,社会逐步走向衰亡。

 

15世纪后半叶,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汗建立的金帐汗国(钦察汗国)也开始分裂。金帐汗国统治下的月即别汗之后裔昔班尼汗(1450—1510年)带领部分人马侵入河中地区,开始攻打帖木儿(跛足帖木儿)王朝的领地。临时占据着河中地区的蒙兀儿斯坦马合木也欲消灭跛足帖木儿的后裔而统治整个察合台汗国的疆域。因此,他支持昔班尼汗,并成为他的庇护者。公元1500年,昔班尼汗在马合木的军事、物力援助和精神支持下,占领了跛足帖木儿控制的撒马尔罕、布哈拉等地区。公元1501年,昔班尼汗背弃马合木,占领了属于马合木的塔什干地区。随后,昔班尼汗又在整个河中地区发动大规模战争,将统治该地区的跛足帖木儿后裔扎希尔丁·巴布尔赶出了河中地区。巴布尔只好带领其拥护者逃往喀布尔,后在印度建立了莫卧尔帝国(历史上亦称巴布尔王朝)。紧接着,昔班尼汗又向这一地区的马合木发动大规模战争。为了对付昔班尼汗,马合木向统治着今新疆东部地区的弟弟阿黑麻请求援助。公元1502年,阿黑麻将汗位临时留给长子满速儿,同萨亦德等诸子一起率领大军向河中地区进发,并在费尔干附近的阿黑昔城遭遇昔班尼汗的三万大军。通过数次激战,昔班尼汗获胜,俘获马合木、阿黑麻及其将士1.5万人。后以将塔什干和赛兰移交给昔班尼汗、蒙兀儿斯坦军队今后不再进入费尔干以西地区为条件,释放了马合木和阿黑麻,但继续扣留了阿黑麻之子萨亦德。

 

马合木和阿黑麻带领剩余部众回到阿克苏。公元1503年,萨亦德从昔班尼汗手中逃脱,历尽艰险,来到阿克苏,并同伯父马合木联合起来,准备向昔班尼汗进行报复。公元1504年,萨亦德的父亲阿黑麻因病在阿克苏去世。次年,马合木重新调集人马,与侄儿萨亦德一同去讨伐昔班尼汗。但是,他们在忽毡河流域被昔班尼汗彻底打败,马合木及其五个儿子在那次激战中被杀。结果,原先属于马合木的疆土全部归属于昔班尼汗。这时,替代马合木留在阿克苏的萨亦德汗之兄满速儿汗宣布自己为蒙兀儿斯坦法定的汗王,并积极从事着扩大自己权限、将萨亦德汗等兄弟挤出汗庭的活动。一场兄弟之间争夺汗位的斗争开始了。公元1509年,萨亦德汗及其弟哈里勒组织起天山及阿克苏一带的吉利吉思人向兄长满速儿汗开战。最终,萨亦德汗在这场战争中失利,同弟弟哈里勒一起逃往安集延。不久,哈里勒被昔班尼汗之属下所杀。受昔班尼汗和自己的兄长满速儿汗两面夹击的萨亦德汗又逃出安集延,投奔到喀布尔的姑表兄巴布尔处。

 

公元1510年12月,昔班尼汗死于发生在伊朗马鲁城的激战中。之后,巴布尔欲夺取昔班尼汗统治的河中地区,满速儿汗统治的蒙兀儿斯坦地区以及米尔咱·阿巴·癿乞儿统治的向阳地(喀什噶尔、叶尔羌、和田地区),从而恢复统一的察合台汗国。因而,巴布尔派姑表弟萨亦德汗率领大军去夺回河中地区。公元1511年5月13日,萨亦德汗从喀布尔出发,迅速占领了安集延、费尔干、伊塞克湖、锡尔河上游等地区。正在此时,暴君米尔咱·阿巴·癿乞儿也带领大军从喀什噶尔出发,来征讨萨亦德汗。在安集延附近的激战中,米尔咱·阿巴·癿乞儿大败,逃往喀什噶尔。萨亦德汗欲先彻底消灭米尔咱·阿巴·癿乞儿,因此,他同哈萨克汗国的统治者哈斯木汗结盟,公元1514年5月,从安集延出发,向喀什噶尔进军。他们迅速夺取喀什噶尔以后,向米尔咱·阿巴·癿乞儿的巢穴叶尔羌出兵。一路冲破米尔咱·阿巴·癿乞儿的军事要塞,此年9月20日,萨亦德汗率领全部将士胜利进入叶尔羌城。米尔咱·阿巴·癿乞儿意识到自己已无力抵抗萨亦德汗的军事力量,就带领部分官员弃叶尔羌而逃往和田。受尽米尔咱·阿巴·癿乞儿长达45年(1469-1514年)残酷压迫的叶尔羌人民非常隆重地迎接了萨亦德汗。

 

就这样,公元1514年9月21日,萨亦德汗坐在察合台汗国传统风格的牙帐里,宣布米尔咱·阿巴·癿乞儿傀儡政权彻底灭亡,而以自己为首的叶尔羌汗国或萨亦德汗国成立。从此,察合台后裔在历史上建立的最后一个王朝“叶尔羌汗国”诞生。该汗国的创建者萨亦德汗,虽然从世系上属于察合台后裔,但作为公元1353年就皈依伊斯兰教,早已维吾尔化了的秃黑鲁帖木儿汗的第十三代子孙,实际上属于维吾尔族。

 

叶尔羌汗国于公元1514年建立,于1680年灭亡,历时166年。最强盛时期,该汗国的疆域包括今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大部分地区以及与其毗邻的巴尔喀什湖以南、伊塞克湖地区、费尔干盆地至巴大克山及瓦罕走廊一带。

 

“叶尔羌汗国”这一名称,就如同“喀喇汗王朝”一样,是近代历史学家对萨亦德汗建立的汗国之称谓。而17、18世纪穆斯林作者们在其著作中,曾称它为“蒙兀儿斯坦”。

 

叶尔羌汗国时期是新疆各民族发展史上很重要的时期。该时期最大的特点是:


1.察合台汗国的建立者、统治者蒙古人,朵豁剌惕、巴鲁剌思、楚剌思等蒙古部落,最终被维吾尔族所同化。


2.叶尔羌汗国建立后,萨亦德汗主动与其兄长满速儿汗和解并与之结盟,结束了各割据政权之间无休止的内战,在汗国范围内实现了相对的和平。这样一来,维吾尔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两大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彻底完成了整体民族的伊斯兰化过程。在文化、政治大统一过程中,维吾尔族以新鲜血液充实自己,使其更加强盛,成为新疆主体现代民族。


3.萨亦德汗在建立叶尔羌汗国的过程中,同周围的哈萨克、吉利吉思、蒙古(瓦剌部)、塔吉克、回族等民族密切合作,加强了各民族的团结。因而,这些民族也不断强盛,不断发展,成为新疆地区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4.叶尔羌汗国时期,尤其是公元1533年萨亦德汗去世后,其儿子阿布都·拉失德汗执政的时期(1533-1560年)是新疆历史上经济文化的复兴时期。这一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由于战乱而衰退的经济得以复苏,并且逐步繁荣,文化也随着经济的繁荣得以发展。


5.受内外战争的影响而一时中断了的同我国内地及中央政权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也得到恢复,并且更加密切。这给后来清朝直接统治该地区创造了条件。


6.这一时期,虽然从喀什噶尔到河中地区的丝绸之路通道由于重重障碍而被封死,陆上丝绸之路走向衰落,但以萨亦德汗为首的叶尔羌汗国则开辟了通过克什米尔到达印度的丝绸之路新路线,为丝绸之路日后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7.中世纪维吾尔社会,苏菲主义非常盛行。苏菲主义意识形态渗入到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并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当时中亚苏菲主义中心的布哈拉、撒马尔罕等地的苏菲派信徒自称“先知”而大批云集到喀什噶尔及叶尔羌。从而,意识形态领域展开了进步思潮同疯狂的依禅派之间的激烈斗争。苏菲主义的迷信思想,巫术、占卦、苦行等活动,以及“穆里德派”具有宗教——政治色彩的“厌世主义”思潮与代表美、人道和进步的“世素主义”思潮之间的激烈斗争,在叶尔羌汗国统治集团内部也得到充分反映。萨亦德汗以及后来的阿布都·拉失德汗,米尔咱·海答尔,柯迪尔汗,阿亚兹别克·阔什奇,多斯提·叶尔坎迪,麦吾拉纳·胡力克等进步的学者、诗人及木卡姆学家,针对那些蒙昧主义者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因而,叶尔羌汗国时期成为维吾尔文化史上政治、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最为激烈的时代。这一现象,对叶尔羌汗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叶尔羌汗国时期的

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叶尔羌汗国时期最大的文化成果,便是木卡姆艺术。但木卡姆艺术融入真正意义上的维吾尔文化因素得以整理和形成体系,却是在叶尔羌汗国时期。关于这个问题,布哈拉音乐家达尔维希·艾里·羌写于1572年的《音乐册》;1823年,在印度穆斯塔法阿巴德城编纂的《格雅斯词典》之有关条目;1854年,由和田人毛拉·伊赛木图拉·本·尼木图拉·穆吉孜著成的《乐师传》;1541年至1545年,由米尔咱·马黑麻·海答尔著成的《拉失德史》;1696年,由沙·马合木·楚剌思著成的《编年史》(《拉失德史·续编》);毛拉·米尔萨里赫的《成吉思汗传》等著作中有较翔实的阐述。尤其是穆吉孜的《乐师传》一书,尽管它也像其他传统史书一样,带有部分传说色彩,但仍不失为全面介绍叶尔羌汗国时期木卡姆艺术之全貌的唯一的、非常珍贵的史料。《乐师传》在介绍世界音乐大师的过程中,尤为突出地表现了法拉比、纳瓦依、阿曼尼沙汗、柯迪尔汗·叶尔坎迪等木卡姆艺术家的功绩,对维吾尔族木卡姆史上的这些功臣,表达了崇高敬意。该著作最大的历史价值在于,它给我们留下了关于木卡姆艺术家阿曼尼沙汗及其导师柯迪尔汗·叶尔坎迪丰功伟绩的确切史料,因为由于叶尔羌汗国宫廷内部“正义派”同“蒙昧派”之间的激烈斗争,以及后来和卓、伊禅们无休止的发难,他们曾一度被人们遗忘。

 

阿曼尼莎(1534—1567年)是叶尔羌汗国第二代君主拉失德的王妃,女诗人,音乐家。阿曼尼莎本为民家女,生于特孜纳布河畔的库米西村(今麦盖提县境内)一个贫苦樵夫家庭。其父是民间艺人。阿曼尼莎8岁丧母,靠父亲马赫木提打柴为生。她幼年时曾入学读书,后随父学习弹唱。据《乐师传》记载:阿曼尼莎是苏丹·拉失德的后妃,是当时独一无二的女诗人。阿曼尼莎著有《娜斐斯诗集》,书法技艺高超,音乐方面也具有极高的才华,因此,拉失德对她一见钟情。她除了著有《娜斐斯诗集》外,还著有以教育妇女为内容的《美德训》和《心声解说篇》。她还创作了一曲木卡姆。34岁时,因难产去世。

 

阿曼尼莎在搜集、整理、汇编维吾尔《十二木卡姆》套曲过程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阿曼尼莎的影响下,拉失德将流散到各地的乐师、歌手、诗人召集入宫,由阿曼尼莎和柯迪尔汗带领他们收集民间流传的《木卡姆》诸乐章,并加工整理,汇编成16部乐章。

 

阿曼尼莎汗的三本书(包括《娜斐斯诗集》《美德训》《心声解说篇》)未流传到今日。她仅有的几首诗记录在《乐师传》中,其中还夹杂着动人的故事:传说拉失德领着大臣和将领从叶尔羌出发,沿着塔里木河到塔克拉玛干去打猎,在那里扎营住了几天。拉失德有一种习惯,每到一处,都会穿上破旧衣服装扮成农民模样,在夜里以投宿者的身份住到偏僻地方的穷人家里,借此检查官兵是否欺压百姓。有一天,拉失德领着叫艾克来木的一名仆人来到了一所破烂不堪的房子。这房子里住着名叫马赫木提的以卖柴为生的老人。拉失德发现屋角放着弹布尔,要求马赫木提弹奏。马赫木提说:“我不会弹,是我的女儿让我买的,她会弹”。拉失德说:“那么让女儿弹吧!”马赫木提令女儿弹。姑娘拿起弹布尔弹起潘吉尕木卡姆,使拉失德十分吃惊。姑娘弹起自己作词的木卡姆时,拉失德被爱情陶醉了。

 

诗的开头是这样的:

要遭我们的主啊,万分感谢你。/你把一个公正的人封为一国之王。/阿布都·拉失德汗为穷人遮住了灼体的炎阳。


诗的结尾是这样的:

娜斐斯啊,要对神圣的主发誓,/如若不为公正的国王祷告,就得到无情的惩罚。


姑娘弹奏完毕,拉失德焦急地问道:“娜斐斯是谁?这首格则勒你是从哪里学来的?”姑娘答道:“别人的格则勒也用得着背下来吗?我只读纳瓦依、福祖里、翟黎里的诗,别的诗不读。这一首诗是我自己作的,娜斐斯是我的笔名……”阿曼尼莎站起来,拿起自己作的几首诗给拉失德看,拉失德发现她的书法和她的面容一样美。拉失德不敢相信这么幼小的女子能写出如此美妙的文字,说道:“请吧,当着我的面写一首诗给我看一下。”姑娘拿起笔,写下了以下的诗:

真主啊,你的奴仆在怀疑地看着我,/今晚这屋子长出了刺,在逼着我。


拉失德看完诗,笑着说:“我信了。请别嘲笑我。”说完就走了。上述几首诗表明,阿曼尼莎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女诗人。


柯迪尔汗(?-1572),全名玉素甫·柯迪尔汗·叶尔坎地,叶尔羌汗国时期的著名音乐家、诗人。据《乐师史》记载,他在音乐方面的技艺超群,四方罕见。他喜读纳瓦依之格则勒诗。他的嗓音纯正洪亮,歌喉无与伦比。许多人从伊拉克、伊朗、撒马尔罕、克什米尔等地慕名来拜师学艺。他又是一位诗人,著有《柯迪尔汗诗集》。拉失德汗过世两年后去世。

 

1985年1月在莎车发现了《克得日诗集序言》(买买提伊明·玉素甫整理,1986年5月由喀什噶尔维吾尔文出版社出版)。《序言》中写道:“在民间流传着一千首,甚至二千首诗,也可能比这多,也可能少,但这些诗很有名。”他说他把自己的诗汇集成九卷。并为每一卷定了名称,注明了每一卷的内容。辑入其中的各种诗体的诗,说明柯迪尔汗作为诗人,其创作活动曾经相当活跃。

 

据《乐师传》记载,柯迪尔汗生活在叶尔羌汗国的鼎盛时期,担任叶尔羌汗国宫廷的首席乐师。拉失德汗在位时,常和柯迪尔汗一起进餐,一同歇息。可见,柯迪尔汗很受拉失德汗的器重。由于拉失德汗的器重和支持,他才得以施展才能。他同阿曼尼莎一起收集和整理木卡姆。在此基础上,汇成16个乐章,构成木卡姆组曲。柯迪尔汗同阿曼尼莎还从纳瓦依等著名诗人的诗歌中取材,改制了木卡姆唱词,赋予古老的木卡姆以统一的格式和新颖的内容,从而使这一民间艺术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广泛流传,经久不衰。现在的“十二木卡姆”是对当时16个木卡姆乐章的继承,除了少部分乐章外,其余乐章同当时的16乐章中的12乐章标题相同。由于只保留了12个乐章,故此称“十二木卡姆”。

 

《克得日诗集序言》共28页,因损失一页,现存27页,每页13行,用波斯字体阿拉伯文抄写。书中有诗有叙述,叙述了当时写《诗集》的目的、环境和主观条件,并说明了《诗集》的分类、名称、内容等情况。诗体格式包括马斯纳维双行诗、柔巴依、克特额、乃孜木等。

 

在阿布都·拉失德汗的庇护下,16世纪中叶,以阿曼尼莎和柯迪尔汗为首的木卡姆艺术家们,开始对维吾尔木卡姆进行划时代的改革及重建工作。在此过程中,叶尔羌汗国时期的木卡姆改革,获得以下五大成就。

 

1.在苏旦阿布都·拉失德汗的倡议下,阿曼尼莎汗和柯迪尔汗等著名木卡姆学家直接参与建成的“木卡姆学校”结束了木卡姆受依禅苏菲主义压制的状况。“木卡姆学校”在喀喇汗朝前后流传于民间的木卡姆的基础上,将木卡姆系统化,并统一了木卡姆的名称和乐章。

 

2.使维吾尔古典十二木卡姆贴近民众,使民间乐曲与宫廷音乐相融合,为民族歌舞注入了新的活力。将木卡姆分成“琼乃额曼”“达斯旦”和“麦西莱甫”等三大部分,十二木卡姆得以进一步规范。

 

3.将处于变化之中的木卡姆唱词进一步规范,并使其相对稳定。阿曼尼莎汗和柯迪尔汗十分推崇纳瓦依的诗,因此所组编的木卡姆唱词的绝大部分为纳瓦依以察合台维吾尔语创作的格则勒诗。木卡姆大师吐尔迪阿洪传给我们的“十二木卡姆”的唱词基本上都是叶尔羌汗国时期组编的歌词。

 

4.将维吾尔古典十二木卡姆系统化,使十二木卡姆的一些地方性变体,如刀郎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库车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伊犁木卡姆均得以发展,并为十二木卡姆的规范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木卡姆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5.使维吾尔古典十二木卡姆在数量和质量上得以完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叶尔羌汗国的苏旦阿布都·拉失德汗实行的木卡姆民主,在政治上打击了反对木卡姆的宗教狂热势力,使阿曼尼莎汗等木卡姆大师得到了短期的精神解放。另一方面,一些乐器得到改造,使之更适合弹奏维吾尔民乐。此外,还确定了木卡姆各部分的序曲。

 

应该指出,维吾尔民族艺术中的这一瑰宝,在叶尔羌汗国时期得以继承并形成其古典风格,其中,萨亦德汗和拉失德汗等国君对音乐、诗歌、歌舞、书法等艺术门类的热爱,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正是在那些开明君主们的庇护下,深受当时疯狂的和卓、伊禅们排挤而无法施展才能的阿曼尼沙汗、柯迪尔汗、多斯提·叶尔坎迪等著名的木卡姆艺术家和民间艺人重新聚集到宫廷里,以明确的目标拯救了已濒临消失的木卡姆艺术,并赋予了它新的活力;将系统化了的维吾尔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当时的十二个“琼乃额曼”)贴近民众,将民间的“麦西莱甫——达斯坦”贴近宫廷等事务得以实现。这都使得以木卡姆为主体的维吾尔民族艺术充满了可以经受时代考验的新的生命力。此外,在此次木卡姆改革的推动之下,汗国各地传统的地方“麦西莱甫”木卡姆及民间乐曲进一步繁荣,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出现了多种地方性变体。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地方木卡姆乐曲有:刀朗(指麦盖提,巴楚,阿瓦提等塔里木河流域)地区非常普及的“刀朗麦西莱甫木卡姆”;以传统的“纳孜尔阔木”舞曲为基础的吐鲁番地区之地方性木卡姆;“哈密麦西莱甫木卡姆”;“十二木卡姆”的伊犁变体;以“库车赛乃木”为基础的“库车乃额曼”等等。但这些地方木卡姆,只是统一的维吾尔古典“十二木卡姆”在各地的不同变体而已。



(注释从略)


文章来源:《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年第5期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