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修订版)》
本书是关于中国民间故事的一种具有相当意义的学术工具书,它也是百多年来西方学者所撰写的一部比较有价值的中国民俗学力作。
——钟敬文
作 者:[德]艾伯华
译 者:王燕生、周祖生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 2017-12
页数: 573
定价: 66.0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100155953
内容简介
中国民间故事的科学搜集与探究,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兴起,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引发研究热潮,艾伯华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便在这样的条件下诞生了。他参考国际通用的AT分类法,并主要按照中国故事的特点加以归纳和概括,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故事类型,共计二百余个。作者还尽可能地指出了这些类型所涉及的中国古代典籍或其他出处,并发表了许多对中国民间故事各方面事象的见解。正如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所言,本书“是关于中国民间故事的一种具有相当意义的学术工具书,它也是百多年来西方学者所撰写的一部比较有价值的中国民俗学力作。”
作者简介
艾伯华(Wolfram Eberhard,1909-1989)德裔美籍社会人类学家、民俗学家、东方语言学家。他1934—1936年来华研究,1937—1947年在安卡拉大学执教,1948—1976年在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社会人类学系任教,在德国、美国和世界汉学界都享有很高的学术声望。其间,他的研究遍及亚洲和一些欧洲国家,所出版的有关人类学和民俗学的著作,如《中国民间故事类型》《土耳其民间故事类型》等,均在国际学术界有较大影响。
译者,王燕生、周祖生,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授。主要译作有《马克思与流浪儿》,获1991年首届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大奖三等奖;以及《格林童话选》《二十世纪历史科学》等。
目录
中译本序(钟敬文)
导读(董晓萍)
前言:局限性和宗旨
一、宗旨
二、民间故事的概念
三、掌握当代文献
四、掌握历史文献
五、周边地区
六、民间故事的地域
编排和结构
七、编排
八、结构
九、用法
文学作品与民间故事
第一章 民间故事类型
一、动物
二、动物与人
三、动物或精灵帮助好人,惩罚坏人
四、动物或精灵与男人或女人结婚
五、创世、混沌初开、最初的人
六、物种和人类的起源
七、河神与人
八、妖精和死鬼与人
九、诸神与人
十、阴间和转世
十一、神和神仙
十二、巫师、神秘的宝藏和奇迹
十三、人
十四、主人公和英雄
滑稽故事
第二章 成果
一、民间故事的历史
二、替代
三、流传地区
四、民间故事和文化发展阶段
民间故事地区来源一览表
本书使用的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文参考书目索引
附录二 中文书刊作者索引
民间故事拼音索引
民间故事类型索引
艾伯华传略
与W. 爱伯哈特博士谈中国神话(钟敬文)
丁乃通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以口头传统与无宗教的古典文学文献为主(艾伯华)
修订版后记:翻译与跨文化——艾伯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的翻译经过、发现与意义(董晓萍)
《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修订版)》试读●●
中译本序(钟敬文)
不矜罗马眷东方,梦里华胥引兴长。
料想飙轮西去日,秦碑蜀锦压归装。
——寄艾伯华博士杭州二绝之一(1934年夏作于东京)
民间故事的产生和传播的历史是很悠久的,但是,对它的忠实记录,特别是科学研究,却是近代的事。据一般学者的说法(近年略有异义),它的忠实记录的出现,是在前世纪的初期,那就是德国格林兄弟的《民间故事集》。在将近前世纪的中叶,威廉•格林又提出了关于民间故事起源的看法,认为故事是远古神话在后世的变形物。此后,关于民间故事的见解、学说就不断地产生,如大家所知,有语言学派、印度起源学派、人类学派,以至于现代还在世界上相当流行的芬兰学派,即历史地理学派,等等。
对民间故事进行类型的整理、探索,是芬兰学派的一种研究方法。自从阿尔奈等创用此法之后,它为许多国家的民间故事学者所采用。所谓AT民间故事类型索引,正是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著作。
中国民间故事的科学地搜集、探究,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后兴起的。关于类型理论的介绍和仿作,更是在那以后的事。记得1927—1928年间,我和顾颉刚、董作宾、容肇祖诸位先生在广州中山大学创立了“民俗学会”,继续进行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开创的这种学术活动。1927年年底,我和同乡青年学者杨成志得到了英国民俗学会出版的《民俗学手册》(1914),我们都觉得书中所附的《印欧民间故事的若干类型》和《民俗学问题格》对我国这方面的研究颇有参考价值,就共同把其中的《印欧民间故事的若干类型》先行译成了中文,并于1928年刊行(稍后,杨成志译出了《问题格》)。这个小册子,一时颇引起了我和同行们的兴趣,接着,我跟赵景深都写了有关类型研究的文章发表。
1928年秋,我从广州转到杭州工作。在那里,我在教学之余,仍继续着过去开始了的民俗学活动。我还制作了一些中国民间故事类型,分期刊载于当地出版的《民俗》周刊上,约五十余个,后来汇合起来,题为《中国民间故事型式》,初刊于《民俗学专号》(即《民俗学集镌》第一册,1932),后来译成日文,承日本神话学者松村武雄等的好意,刊载于他们创办的《民俗学》月刊上(1933)。据关敬吾博士后来的回忆,它曾经引发了他对民间故事进行比较研究的念头。
我对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的制作活动,后来因为学术上的注意点和对故事类型的作用的看法有些变化,没有一直进行下去。想不到,这种工作却由一位西方青年学者把它完成了,而且完成得那么漂亮!这就是艾伯华(Wolfram Eberhard)博士于1937年用德语写成、并在芬兰首都发表的这部著作——《中国民间故事类型》。
以后,这项工作沉寂了数十年。直到70年代,才出现了美籍学者丁乃通教授在同一地域发表的一部新著——《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1978)。80年代以来,曾有些日本新起的“中国学者”加藤千代、马场英子等女士,颇有意于着手撰写这方面的新著,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终未能如愿。现在正在北师大攻读博士学位的高木立子女士,有志进行中日民间故事类型的比较研究,倘能成功,那她的成果,将是这方面的一部别开生面的著作。
艾伯华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是关于中国民间故事的一种具有相当意义的学术工具书,它也是百多年来西方学者所撰写的一部比较有价值的中国民俗学力作。这部由德国学者所撰写的故事类型学著作,尽管是在种种限制的条件下出现的,但是,它却具有一些使我们不能忽视的特点和优点。在这里,不妨略举一二谈谈。
首先,它是把中国的民间故事作为相对独立的对象,并按照中国故事的特点加以概括而写成的一部著作。一个民族的文化现象,尽管要受到别的民族(特别是周边民族)的文化或多或少的影响,但是,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整体,它总该拥有自己的相对独立的性格和风貌,尤其像中国这样历史文化悠久、地域广阔的民族国家,它在文化上的这种特点,无疑更要显著些。从这点上看,中国传承的民间故事,虽然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曾经接受过邻近民族民间作品的影响(例如印度、阿拉伯等),但是中国更多的民间文学作品,则是在本民族的社会文化和相关民族心理的土壤上发育和茁壮生长起来的。即使那些从外族移植进来的作品,也必然要在流传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被本民族化(即中国化)。换一句话讲,就是它大都要具有中国特有的艺术精神与风致。因此,制作中国民间故事类型,首先必须具有这种理解,而后根据它去操作,才可能合理。关于这一点,别的学者也许有不同的主张。但是,艾伯华博士却是坚持了这个宗旨的。近年所接触过的一些国际同行,在谈话中,也大多承认这一点,并对艾博士的学术工作给予了赞许。
其次,本书所提供的类型是相当丰富的。它共收有类型200余个(正格故事类型215个,滑稽故事类型31个)。它所使用的资料,比较限于中国东南部沿海一带的省份,但是,中国现在比较常见的一些故事,大多数已经包含在里面了。作者要做到这一步,就必须占有大量的资料,而在当时要实现这个愿望,还不那么容易。如前文所提到的,20世纪30年代我费力所草成的中国故事类型,不过五十余个;数年之后,一位外国青年学者,在短短的数年里,竟完成了这样一部超过将近几倍分量的专著。六十多年后,我回顾这种学术史迹,实在禁不住赞叹和惭愧之情。
再次,著者在本书里,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故事类型,并且还发表了许多对中国民间故事各方面事象的见解(包括对它的考证等),这些,从他的《前言》到许多类型后面的附记中,都随处可以见到。而且,像《前言》里所叙述的某些意见(例如,说中国民间故事的母题是富有生命力的,在现在还能形成新的民间故事、轶事之类),直到现在,还是值得参考的。总之,著者在这里,并不甘心于使他的书只成为提供给故事的比较研究者一些宝贵参考资料的检索文献,而是处处要以一个有自己见解的故事学者的身份出现在他们的眼前。
此外,书中附录的设置,也显示出著者的用心的精细和工作的周到。这些长处,就不一一多说了。
总之,这是一部用力甚勤、收获不小的学术性著作。当我们想到当时种种有限的实际条件时,对此书所获得的成就就不能不更为赞叹了。当时的情景到底怎样呢?从客观方面说,那时,中国民间故事的搜集整理工作还处在开始阶段,而且已发表的资料还相当分散,难于集中。我是比较勤于收集资料的本国学人,但是,就我所得到的,也到底有限,这是可以从我所编制的故事类型中看得出来的。这样的困难,对中国学者来说尚且棘手,何况对一个外来的学者呢?再者,艾博士当时还不过是年不满三十的青年学者,学殖和经验还都不够充分,而他在短短的几年里,却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这委实是不容易的。如果不嫌夸张一点地说,他的工作,也许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学术上的“奇迹”吧。
这部值得重视的著作以德文出版后,在东亚民俗学界,尽管一直没有一个译本,但是,在不少能够阅读德文的学者的自己的有关著作里,它是经常被引用的,这也正说明它的学术价值所在吧。
…… ……
1998年3月于北师大励耘红楼,时年九六。
书讯来源:豆瓣读书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