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礼俗传统与中国社会建构”论坛暨《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学术研讨会召开


8月3日上午,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齐鲁书社联合主办的“礼俗传统与中国社会建构”论坛暨《田野中国Ÿ当代民俗学术文库》学术研讨会,在线上平台“腾讯会议”召开。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书记、中华美德教育学院书记李平生教授主持下,山东大学《民俗研究》主编、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张士闪教授介绍了丛书编撰情况,山东大学校长助理兼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邢占军教授、齐鲁书社总编辑傅光中先生分别致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山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西南民族大学、齐鲁师范学院和山东大学等高校的16位知名学者,展开了约三个半小时的热烈研讨。


张士闪介绍说,《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受到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其选题主要是来自民俗学、民间文学和相关专业的偏重田野研究的博士论文,还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结项成果,先期出版6册。他认为,这套田野丛书深深植根于山大民俗学的深厚传统之中,是20世纪30年代以顾颉刚、闻一多、丁山、冯沅君等为代表的民俗传统的延续,并直接受益于80年代以来关德栋、李万鹏、刘铁梁等一代学者的薪火相传。他将这套丛书视作敬献给他们的一份学术礼物,并向以刘魁立先生、乌丙安先生为代表的诸多专家学者的支持表示感谢,对齐鲁书社、山东大学领导所给予的指导与支持致谢,并特别对具体参与本套丛书策划、付出无数心血汗水的刘铁梁、赵世瑜二位教授致谢。


齐鲁书社总编辑傅光中先生致辞说,作为国内民俗学的研究重镇,山东民俗学界长期坚持“走进田野,从田野中理解中国”的研究理念,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这次出版的《田野中国Ÿ当代民俗学术文库》丛书是对相关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以“礼俗互动”的学术眼光,广泛研究梅花拳、烧大牛、扮玩、老人会等乡村传统,既有理论研究的高度,又有田野调查的深度,代表了当代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较高水准。



山东大学校长助理邢占军教授首先向张士闪教授主持的《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的问世表示祝贺,并介绍了山东大学在人文社科方面的推进情况以及近期发展规划。他特别提出,新时期以来的山大民俗学,坚持以村落为单元的田野研究,致力于田野、文献与理论研究的结合,兼顾民俗学基础理论探索和服务当代社会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直是我们感到非常自豪的一个专业”。他表示,学校层面以后将给予民俗学科和《民俗研究》杂志以更多的的关注和更大的支持,并期望通过这次研讨活动,促进山大民俗学发展更快,特色更加鲜明。


随后,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王加华教授和张士闪教授的主持下,与会学者展开了学术研讨。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铁梁率先发言,认为“田野中国”作为一个极具包容性的论题,展现出一种多学科的对话形式,完全符合中国民俗学泰斗钟敬文先生建构民俗文化学、创建中国民俗学派的愿望,也符合费孝通先生“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理想。赵世瑜、张士闪等同志努力理解我们自身的文化,在不断深入的工作中体现出可贵的学术担当精神。他提醒说,礼俗互动研究还要注意下一级命题的展开,如乡土中国中文字与非文字关系、中国社会的民俗建构、礼俗文化系统视角下的城市与乡村、礼俗社会视野中的乡民艺术、礼俗互动中的民俗事象研究等等。他期望山东大学民俗学在这方面的丰富成果能够陆续出版。


北京大学教授高丙中认为,张士闪的礼俗互动研究是在与赵世瑜教授、刘铁梁教授的学术讨论中逐渐深入的,具有相当大的学术阐释力度。他的具体分析策略,是首先将“礼俗”二分,包括社会结构的上下二分与历史过程的平行二分,然后再从礼与俗的长期互动中理解传统中国的社会性,比如在礼的下沉、俗的上升的大趋势下各种社会关系的建构。总得来说,他的礼俗互动研究的关键之处,是致力于理解中国社会如何通过礼俗融合的政治智慧来管理“天下”、通约文化,阐释中国文明几千年怎么样发展下来的,试图建立一个中国文明史的理论表达模式。这样的研究,在今天具有现实意义。


北京大学教授陈泳超则强调,张士闪教授礼俗互动研究的精髓,全在互动两字。礼俗并非简单的对立关系,而是代表着一个很长的光谱,就像一个是黑,一个是白,中间还有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色彩,而礼俗只是表示文化序列中的高低关系,在此过程当中有非常复杂的互动关系。礼和俗这一对概念,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古已有之,至今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两者之间经常互相借用各种元素,以重新建构一个在生活中可以延续的、符合形式的文化状态。士闪教授及团队的最强优势在于扎根田野,当他们以礼俗的眼光来看田野,就在纷纭复杂、具体实在的各地社会生活中,窥见了中华文明的文化结构和社会实践的模式。他表示对张士闪团队的梅花拳研究特别感兴趣,认为如果沿此思路继续讨论礼俗互动的多元性、多层次性以及各种机制的作用过程,或许能够生成更多可延展的学术空间。


中山大学教授刘志伟认为,顾颉刚、容肇祖先生等历史学者前辈都注意田野调查,觉得要理解古代的礼就应该走向民间,看看老百姓实际的生活逻辑是怎么样的,在客观上推动了民俗学术和民俗学社会运动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不过,历史学者之所以重视俗,更重要的是在俗中认识历史,因此容易发生“以礼解俗”之弊,我们需要对此深入反思。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社会,不仅需要以礼解俗,也需要以俗解礼,这是中国社会研究的一大优势。他强调说,我们的研究肯定是要从礼俗互动来理解,但在我们走进田野之中时,需要先把礼忘掉,也把西方理论忘掉,真正是带着一张白纸的状态走到田野里面去,以避免对俗的视而不见,等真正了解并获得地方知识之后,再返归礼俗融合层面的分析阐释。


多位学者还从多个维度出发,对“礼俗传统与中国社会建构”命题予以拓展与深化。如山东大学特聘教授李松对于礼俗互动三种状态的理解,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黄永林对于礼俗互动研究与“有温度的田野”议题的关联的理解,中山大学教授刘晓春对于“何为田野”的反思和追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施爱东聚焦于礼俗互动在村际关系中的表达,中山大学教授宋俊华对礼俗互动传统与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关系的阐发,南方科技大学教授王晓葵强调礼俗互动在乡村和都市中的普遍存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徐赣丽关于礼俗互动与中国社会底色的阐发,四川大学教授徐新建对其“引俗下山,拉礼下水”等观点的阐发,西南民族大学教授杨正文对于雅、礼、俗、野等概念的理解,齐鲁师范学院教授刘德增注意到中国传统社会中礼和俗之间的变通与调谐等。此外,还有两位学者的书面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吕微注意到礼俗互动与全世界的后现代问题的通联,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耿波对于礼俗互动与当下日常生活的关系的阐发。


最后,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书记、中华美德教育学院书记李平生作总结发言,以六个维度(高度、宽度、厚度、深度、温度、热度)高度称赞这次研讨会,对各位学者表示感谢,期望将来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也对刚刚完成山东大学民俗学(民间文学)暑期学校学员全程参与研讨表示感谢。


据悉,《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是国家出版基金2019年度重点项目,目前已由齐鲁书社出版6册:《礼与俗:在田野中理解中国》(张士闪著),《礼俗互动: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整合》(赵世瑜、张士闪主编),《扮玩:鲁中三德范村的年节生活》(朱振华著),《空间、边界与仪式传统:潍北的乡村生活》(李海云著),《个人叙事与地方记忆:鲁中地区的颜文姜传说》(张帅著),《梅花拳与乡村自治传统:冀南北杨庄考察》(张兴宇著)。





作者:石玉洁,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2020级博士生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