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汝宾]丧葬仪式、信仰与村落关系构建


摘要:围绕着丧葬信仰与仪式展开的人际互助关系,搭建了孝子孝女、围观者与当事人以及生者与亡人之间的隐秘关联,并调整、重塑和涵化着相互之间的关系。丧葬仪式在沟通家庭、宗族、村落关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一种本质上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与核心联结起来,并借力邻里互助习俗进一步整合地缘联系的互馈机制。通过人情交流,丧葬仪式及其有关信仰有助于抚慰死者亲属,并使其在集体活动中获得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丧葬仪式 信仰 村落关系


仪式,通常是被界定为象征性的、表演性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表述符号与行为方式。它可以是世俗的人际交往,也可以是神圣的献祭活动,此类活动经常被功能性地解释为在特定群体或文化中沟通、过渡、强化秩序及整合社会的方式。丧葬是生者为死者举行的最后的告别仪式,一方面寄托了生者对死者的哀思与祝福,另一方面也表达了生者灵魂的敬畏和祈求。葬礼是个人自己的生命舞台上的谢幕演出,与出生时的仪式相似,在这幕演出中,个人永远只是一个被动的主演。


 一、井塘村自然与历史图像

青州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为古“九州”之一。因地处东海和泰山之间,位于中国东方,“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故名“青州”。1986年由原益都县撤县设市,现为省辖县级市,由地级市潍坊市代管。井塘村位于山东省青州市区西南15公里处,隶属王府街道办事处。井塘村是一个典型的山村,其村南为玲珑山,东为纱帽山,北有凤凰山,村子坐落于玲珑山脉向北延伸的一个小山坡上,依山而建,民居坐北朝南,从山脚延至半山腰。据考,井塘村始建于明代景泰七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该村因东南纱帽山下有一清泉,常年不涸,形成一塘,村民将塘砌石筑高为井,井塘村村名便由此而来。村中随处可见用石头精工而造的明代古居,房屋依着海拔约300米高的山体建造而成,历经几百年沧桑变化屹立不倒。村内道路则多用青石板铺成,古石桥、古井、古庙分布村中。



原来村民都居住在井塘古村之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由于古村交通及用水不便,人们纷纷迁居至古村上方的鞍子口周围居住,到90年代几乎所有村民都迁居至鞍子口的四周。现在的井塘村形成了石头结构的古村与砖瓦结构的新村共存但又界线分明的“一个村落、两种风格”的显著特点。正是这种新旧结合的特点,决定了井塘村是一个既保留了传统风俗习惯又具有现代气息的山村。

  

井塘村是一个既开放又传统的山村。如今的井塘村主要从事山楂、核桃等经济果物的种植和加工行业,村民收入水平较高。众多从事生产经营的人口决定了井塘村与外界联系的频繁性,也使得这个村庄具有了开放性与包容性的显著特点。举例来说,自1972年以来,这个400多户的村庄共迎娶了43位上门女婿(约占村庄总户数的10%),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女婿村”。这么多上门女婿与村内居民相处和谐,平等共处,这就充分说明了村落开放性与包容性的特点。与村落的开放性相对应,村落还保留了大量的传统的风俗习惯与民间信仰,如无生老母信仰(四季社)、王皇信仰(玉皇社)以及关帝信仰(关帝庙会)等一系列的民间信仰体系。同时,井塘村在传统民俗文化如节日、婚嫁、丧葬、建房等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仪式与信仰都有相对完整的保存与传承,特别是在男婚女嫁、生儿育女、养老送终、生老诞辰等人生仪礼方面保持着色彩浓郁的传统观念和行为,这也从侧面说明井塘村还是一个民风相对淳朴、传统相对闭合的乡土社会体系。

 

 二、一个老人的葬礼

2011年7月24日,L老人与世长辞。84岁对井塘村人来说,是一个相对高寿的年龄,老人去世时已经有了玄孙,五世同堂,村里人称之为“喜丧”。从老人去世的那刻起,丧葬仪式也正式揭开了帷幕。纵观老人整个葬礼的过程,以时间为轴心,大致可将葬礼仪式按流程先后次序分为倒头(去世)与报丧、上纸与解扣、拜祭与迎客、点戏、出殡与下葬等环节。


1.倒头(去世)与报丧

井塘人把人去世叫做倒头。父母在临终前,由儿女们给穿好早就准备好的寿衣,慢慢将老人从里屋床上移至明间(正屋),下铺干草、褥子,上盖新被子,由儿女守护,并高声呼喊“娘啊,您别走,您回来呀”等话语。老人咽气后,将寿衣纽扣系好,胸口上放一糊盐纸包,脚下用粗麻绳捆紧,面朝上,脸上蒙一花笺纸。其左手袖中放面饼数个,右手袖内有七个疙瘩麻鞭一支。1亡人头前放一冥桌,上摆糕点,再摆一陶罐,内装饭食,罐口盖一面饼,用锅灰染黑,在罐中间插一双筷子。再点上一盏冥灯,放一香炉,灯火与香火都要保持不间断,冥桌前再放一瓦盆,用来烧纸。

  

准备完毕后,儿女们还要将一把梯子竖到门口,由长子登上弹子,一手拿锣,一手拿镜子,用镜子隔着箩照着两方,并说:“娘啊,西天佛爷处是你的家,您慢慢走哇。”这是为逝者“指路”。指路完毕,儿女们便将事先准备好的纸马放到大门口一边,并将一件逝者生前穿过的袄或褂子,搭在纸马之上,口中说道:


这匹马十样精,善人门口等一等。

备上鞍和辔,带上双嚼环。

逝者上马好喜欢,脚踩莲花镫,手捹桃花鞍,逝者上马好喜欢。

白马抬腿上西南,步步踏着万朵莲。

晚上早下店,早晨晚起身。防备那不巧的人。

荒草野坡别住下,恶水湾里别饮马,西天佛爷面前是你的家。

娘啊,上牲口吧。

  

这时将纸马点着,儿女们哭着回到灵屋,开始守灵。

  

老人去世当天,子女们便与本族中人商量老人去世后葬礼的安排,并决定给家中亲朋好友报丧。报丧一般由族人完成,报丧人分别到逝者女儿家、侄女家、丈人家、外祖父、舅、姨、姑等家送信,告知亲朋好友老人去世和出殡的消息。


2.上纸与解扣

上纸与解扣的过程其实是给土地爷和小鬼们送礼的过程。据说每个人都会在阳间做下一些坏事,人死后会被拴在土地庙周边的大树上,由小鬼看守并接受审问。上纸钱和解扣一方面是为了给小鬼们和土地送礼,让他们少一点或者不去折磨去世的人,解扣是给逝者解开套在身上的枷锁,好让人平安归西。

  

在井塘,老人去世后,一般都要到村里的土地庙前上7次纸并进行解扣。

  

前五次上纸的仪式基本相同。上纸队伍从家中出发,长子手端传盘(托盘),盘中主要是放花笺纸,次子手提一壶浆水,其后依次为老人的三子、侄子、孙子、侄孙子等所有男宾,接下来是儿媳、女儿、侄媳、侄女、孙媳、侄媳等依次排开。去上纸的路上,他们均不能出声,只是低头前行。去上纸的路上每人手中还要拿着一根点燃的香,到达土地庙后都放到土地庙前的位置。

 

到达土地庙后,男性亲属们面向西方下跪,儿子们并列跪在最前面,其他人随后,女性亲属们则跪在土地庙的北侧的空地上,面朝南。女儿、侄女不用下跪,直接到土地庙前的大松树周围进行解扣的仪式。解扣时,长女手拿“长钱”,其他女儿、侄女随后,围绕土地庙位置的大树正转三圈、倒转三圈,口中念叨“娘啊,你别害怕,俺给你解扣了,长长的绳,大大的扣,别难为俺娘”。解扣后将长钱放到传盘上,和长子带来的花笺纸一起点燃,快烧完的时候往花笺纸上倒上带来的浆水。这样,上纸仪式结束。上纸结束后,所有亲属痛哭,起立回家,回去的路上边哭边走,直到家中。

  

与前五次上纸不同,第六次上纸的仪式与前几次略有不同,村里人称这次上纸叫做“送大钱”。这次上纸的时间是在上午十点多进行,老人娘家的亲戚们也参加了这次上纸的仪式,上纸的时候他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但在到达土地庙后并没有参加具体的仪式,只是在土地庙周边坐下,待整个上纸仪式结束后一起回到丧主家中。另外,本次上纸的过程在礼生主持下进行,丧主请来的鼓乐班子还会在来回的路上用大喇叭和唢呐吹着哀乐。2除此之外,仪式与前几次没有特别大的区别,所烧的花笺纸也没比前几次多。

  


第七次上纸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次上纸的过程叫“烧轿”。本次纸上完后,亡灵就算是被送走了。所以本次上纸活动中增加了一些特别的仪式,最主要的仪式就是“乡祭”和“烧轿”。

  

本次上纸时长子要在传盘中带上逝者的牌位,长媳要带着为老人准备的包袱和一个大红棉袄。另外,帮劳的人还要把事先准备好的一顶纸轿和一头纸马带到土地庙前。

  

举行完解扣仪式后,长子将长钱放到路中央事先准备好的供桌3前,男性亲属全部在道路两侧依次跪下,同时鼓乐吹打,同村另外两个姓氏的同乡代表进行拜祭,为老人送行。


乡祭的同时,女性亲属开始为烧轿做一些准备。她们将准备好的包袱连同一些花笺纸放入轿中,将大红棉袄披于纸轿之上,同时将四个抬轿的轿夫摆放整齐,同时口中念道:


一盏灯照西方,照得西方明晃晃,

金铃响,响金铃,杨柳枝,圣水瓶,

我送亡人一里程。

二盏灯照西方,照得西方明晃晃,

金铃响,响金铃,杨柳枝,圣水瓶,我送亡人二里程。

……

  

这样一直重复,一直念到“我送亡人十里程”为止。

  

待乡祭进行完毕,再将牌位和长线放入轿中,烧轿的准备工作就完成了。烧轿前要让长子站在椅子上,一只手拿一个竹箩,另一只手将一面镜子放到箩筐中照向西方,为逝者照亮去往西方的道路1,然后所有亲属们都将头上的孝带解开,孝带的系扣由头后改系到头前。这时礼生点燃纸轿和纸马,烧完纸轿纸马就意味着老人已经乘轿西去,亡灵已经送走。

  

3.拜祭与迎客

参加拜祭的都是亡者亲朋,拜祭一般要在上午的上大纸之前进行完毕。亲朋来时一般要带两篮供品,一个篮中主要装大鱼一条、肉方一块、鸡一只、豆腐一块,用蓝色的帐布盖住,另一个篮子里放有一些炸制的供品,用白色帐布盖住。拜祭前帮劳的人先把来客的帐子挂到灵堂两侧,把带来的供品摆到逝者灵前。

  

拜祭时先由一名一起前来拜祭的亲朋中辈分最长或最德高望重的人作为主拜祭人进行。这名主拜祭人戴上孝帽,穿上孝衣,迈步进到灵堂前,礼生高声喊道:“接拜祭客啦!”主拜祭人开始拜祭,灵棚下的男性亲属均要同时磕头、痛哭。个人拜祭时的形式不尽相同,有拜一跪四叩的(作揖奠酒后向亡者叩四个头),有拜五子登科的(作揖奠酒后叩两个头,行人扶起再作揖、奠酒叩一个头,行人扶起正毡,再奠酒叩两个头,一共叩五个头)。拜祭完毕,慢慢后退,礼生喊道:“谢拜祭的客啦!”这时灵堂前的男性亲属一齐叩头相谢,拜祭人一揖到地表示回礼。主拜祭人退出灵棚后脱去孝衣,摘去孝帽,这时再由同行的其他亲朋一起向亡灵拜祭,这时的拜祭仪式较为简单,亲朋们一起到灵堂前跪下,象征性地哭上几声即可。这时礼生高喊:“撤供。”在灵堂中的一名孝女走出灵堂用筷子夹一点供品放在碗内拿到屋中供到灵柩前,帮劳的人撤下供品进行分类。这样,再依次进行下一个拜祭,直至所有参加拜祭的人拜完为止。

  

在拜祭的过程中,一些特别重要的客人的到来如逝者未过门的女婿、媳妇以及去世女主人的娘家人都需要孝子带领其他男性亲属到村内的鞍子口进行迎接。迎接时要跪在路边,待这些客人走过之后再跟在他们身后返回家中。

  

4.点戏

从土地庙上完最后一道纸回来,简单休息一下,稍微吃点东西,重新回到灵堂前。大约在13:50左右,葬礼中最热闹的一个环节———点戏开始了。点戏也要遵守一定的顺序,一般先是女儿、儿子,然后再是孙子、孙媳,孙女、孙女婿,再后是侄女、侄女婿。点戏时,孝子孝女要先拿出一些钱交给戏班的负责人或者礼生,礼生会大声喊出是哪一位孝子或孝女的戏,戏名是什么。所谓点戏一般就是由戏班的人唱一些歌颂或寄思的京剧片段或通俗歌曲。L姓老人出殡当天共点了八首戏,其中有五段地方戏,分别是《上天台》、《哭娘》、《探母》、《白蛇传》和《三娘教子》,三首通俗歌曲,分别是《母亲》、《好人一生平安》、《真的好想你》,整个点戏仪式大约持续了一个小时。


5.出殡与下葬

出殡前,孝子孝女们先将早期请回来的L姓老人丈夫的亡灵送走2,并给老人上了最后一道供品3。这时帮劳的人开始为出殡做最后的准备。下午三点,出殡仪式开始了。首先由帮劳的乡亲先拆除灵棚,以方便将灵柩从屋中抬出来。灵棚拆除后,孝子孝女将撒放在灵柩上的各种粮食收走,用纸包好。村里人认为,谁收到的粮食多,谁家便会田里收成好,财运旺盛。随后,帮劳的人会将棺村用钉子封住,叫做封棺,其中的一个孝子将给老人存放供品的瓦缸摔碎。这时候出殡仪式正式开始,几个身强力壮的人将老人的灵柩从屋子里抬出来慢慢地往外走,同时,所有亲属都大声哭泣。当出殡的队伍走到离墓地还有一半路程之时,要进行一次拜祭,再向老人进行最后一次送别,这次祭拜结束后一些不是直系的亲朋将返回,不再随孝子孝女到墓地。路祭结束当灵柩再次被抬起的时候,长子要将一个瓦盆(也称“阴阳盆”、“丧盆”)摔碎。

 


到达墓地后,众人将灵柩放到墓地前的空地上,在灵柩上盖上招魂幡。众人开始做将老人灵柩入土的准备。之后便将灵柩放入事先挖好的墓地里。礼生将长子叫到墓地棺材前,用一个笊篱在灵柩前舀三下,同时口中说着“一舀金,二舀银,三舀一个聚宝盆”,将笊篱让长子用孝衣包住拿走。同样的,次子也在灵柩前用一个勺子也舀了三下,将勺子包住拿走。接着,所有的亲属均将系在腰里的麻绳和头上的孝带取下放在孝衣里包住,分别在幕前正反各转三圈,进行圆坟。圆坟仪式结束后,他们全部回去。帮忙的人开始轮流着进行封坟,封坟时先用砖将墓门堵住,再在外面埋上土,最后将孝棒插在坟头上,架上花圈。

  

封坟完成,整个葬礼仪式结束。


三、葬礼仪式中的信仰

1.葬礼体现着对祖先的尊敬与敬仰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生活中没有一个统一、强力的宗教信仰。人们认为,先人的去世,仅仅是肉体上的消亡,其灵魂并没有离开,会时刻关注并庇佑后人的生活。所以,对于祖先之灵的敬畏与信仰就成了村落社会中最重要和最直接的信仰之一。

  

葬礼,是把一个人从在世之人推向先人过程中的重要节点,也是后人如何把过世之人满怀尊敬、内心虔诚、体面地送到人间的彼岸——灵魂世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葬礼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繁杂而又相对标准化的仪式。在这个仪式过程中,很多环节都透露着对祖先的崇拜与信仰。从老人去世的那一刻起,灵魂就开始踏上了西去的征程,孝子孝女们第一时间就要到门口拿起照路镜,竖起招魂幡,点燃倒头马,为老人灵魂的出发做好第一步。然后就是七次去土地庙上香,不停地为老人解扣、送钱,扫清各类上路障碍。到最后一天,还要把老人已经去世的老伴的灵魂再招进来,为新去世的人接上头,让他们在西天再继续互相照应。这些仪式无一不表达着后人对先人的敬重。

  

葬礼是一个程式化的过程,但同时又是个人或集体表现的舞台。人们认为,亡者去世后灵魂升天,不但会与已经过世的其他先人进行沟通,还会与上天的各路神灵沟通。亡者亲属在葬礼上的表现不但老人的灵魂能看得到,其他祖先和神灵也都能看得到。个人如果在葬礼上表现不好,不但会受到同村人公开或者私下的批评,还有可能因得不到先人或神灵的庇佑而遭受灾难。所以,在丧礼全过程中,每个参与者都表现出自己应有的悲伤与虔诚。

  

2.民间信仰在葬礼过程中的体现

在山东潍坊的大部分地方,特别是农村,无生老母信仰是在当地影响最为广泛的一种民间信仰,井塘村也是如此。井塘村大部分女性村民不但笃信四季老母,她们还信仰着村里另外两个神灵——玉皇大帝和关圣人。去世的L姓老人也不例外,她生前笃信不移的信仰在葬礼过程中的一些环节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1)亡衣上的信仰痕迹

老人去世前,自己(或者女儿、儿媳)会做好去世时要穿的衣服(亦有买成衣者),包括衣服、帽子、鞋子、枕头、绣花腰带等。但是无论是自己做的衣服还是买来的衣服,一般信仰神灵的老人都会在衣服上特别是帽子里面、枕头上面、腰带上写上或者绣上自己经常在神灵前念诵的佛经。或者给自己做一个绣花的类似胸牌的东西(人去世后挂在胸前),上面也都写上或者绣上佛经。这些与神灵相关的物品一般在亡者火化时一同烧掉,它们本就是亡者在世间与神灵沟通的信物,现在随亡者灵魂一起升天,会让神灵更加明确地确认亡者在世时的虔诚,能使神灵更加容易接纳死者的魂灵。

  

(2)魂灵工具上的信仰

不但逝者的衣物上布满了与神灵之间的联络信物,逝者灵魂升天时主要乘坐的两种工具,一个叫做倒头马,一个叫做送魂轿,其设计与布置也都充分体现了他们平日的信仰。

  

首先,老人去世后要第一时间烧掉那个事先已经准备好的“倒头马”。在这个倒头马的背上,老人去世前也会准备一个相当于马鞍似的东西,老人一般称之为“钱衩子”,“钱衩子”上也都写有或者绣上佛经(如“五把钥匙”)。老人去世后就会把这个“钱衩子”横搭在纸扎的马背上,在“钱衩子”两边的袋子里装上事先准备好的纸钱与钱粮灰(人在世时会把自己送给神灵的钱粮——一般是将黄表纸燃烧后的灰留存一部分),连同“倒头马”一起烧掉。

  

除了倒头马的布置外,最后一次到土地庙上纸时烧的那个送魂轿也布满了信仰的痕迹。在井塘村,有信仰的老人在世时如果信仰四季老母,她一般一年至少会有4个号布子(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各一个),如果老人要是还在玉皇大帝前挂了号,她每年还要再加一个号布子。1这些号布子除去去世后缝在身上的那几个外,其余的要全部布置在这个送魂轿上。这些号布子一般都会根据数量的多少缝在轿子周围,缝上号布子才表明这个送魂轿布置完成。这个号布子意味着老人在人世间的信仰时间的长短,老人们认为,人去世后当灵魂坐上这个轿子,抬轿子的小鬼看到这些号布子就会明白去世的人在世时是信仰神灵的,这会让亡灵少吃苦。

  

四、丧葬过程中的村落关系

1.村落互助

L姓老人去世后,从第二天开始,事主就开始找村内一些人帮忙,买菜、请厨师、租借碗筷、搭建灵蓬、准备丧服、联系戏班子等一系列工作都由不同的帮劳者开展。在出殡的前一天下午,大约有10个壮劳力为老人挖掘墓地,这项工作最为辛苦,需要花费10个劳力整整一天才可完成。据村里老人说,一个墓地的挖掘一般来说都需要20个工时才可完成。这些前期工作都是在为出殡当天的一些仪式做准备。

  

出殡当天需要的人更多。在这之前,一个非正式的由村委主任和村上德高望重的老人组成的处理本次丧事的理事会(俗称“里柜”)已经成立起来了。经“里柜”与事主事先商定以后,一个用人更多、分工更细的帮劳人员的名单就形成了。为了方便通知到每一个帮忙的人,“里柜”事先会将分工名单拟好写好,当天早早地贴在了事主家的外墙上,方便帮劳者查看,以各司其职。

  

L姓老人丧葬理事会分工如下:

里柜:吴道光、孙世德、吴道乐、孙好平、吴道群、吴广春

外柜:孙世平、孙世发、吴庆福、吴兆仁

文书:孙全道、孙全林

执客:孙好聚、孙好全

杂务:吴广全、孙全河

记账:孙世禄

上坡:吴兆法、孙世增、孙世荣、孙世双、吴孟英、孙世恭、吴兆才、孙全森

打水:吴延顺

伙夫:吴兆君

执盘:吴兆厚、孙全利、吴新昌、孙世发、吴道强

管水:孙世贵、孙全平

盅筷:孙全海

管酒:吴兆成

管馒头:吴收平、孙世华

捡菜:孙世堂、吴兆义

挂布帐:孙全祥、吴正平、吴喜平、吴彦兴、吴亮平

  

这么多人前来帮忙,作为事主要进行感谢是必须的。但是出殡那天事主的主要任务就是守灵、送灵,是没有时间来对帮忙的人进行感谢的。所以在出殡当天的一些仪式过程中就会不时地穿插着事主对帮劳者的感谢,村上称之为“谢劳”。笔者当天的调查发现,事主至少在三个环节对帮劳的人进行了谢劳的仪式。

  

第一次是在回亡的路上。基本仪式是在回来的路上经过外柜时,男性亲属要跪在路中间进行磕头对帮忙的人表示感谢,这时外柜要将记录礼钱的账单放到传盘上,然后长子再端着传盘到里柜的门前进行叩谢,这时里柜将账单收起。长子再叩首后回到灵前。

  

第二次是在出殡时路上。所有男性亲属走在灵前面,要比灵柩速度快,走过一段时间,他们将面向灵柩对帮忙的人进行叩谢,这次主要感谢的是抬灵柩的人。

  

第三次是等封坟的人回来的路上。他们会跪在村口处,等那些帮忙封坟的人回来时,他们在路两边叩首表示感谢。

  

帮劳与谢劳是村落之间最为常见的一种互助关系,也体现了村落中最为原始的一种互助的原则。关于村落互助,费孝通认为,“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喝酒,生了孩子要送红鸡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棺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1因为在这个村落中,每一个人都很明白,帮助他人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还会需要他人的帮助,帮人等于在帮已;另一方面,被帮助的人也总会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去主动帮助别人,欠别人的人情必然会择机还上。其实,在整个帮劳过程中,帮助者也不会在乎这次帮忙又使别人欠了自己一个人情,被帮助者也不必然会认为自己又欠了别人一个人情,也许在刚刚过去不久或者在不久的将来这种人情已经被付出或者很快就被还上。同时,这种互惠行为对维护村落团结与基本生产生活秩序也有着重要意义。帮助者通过这种帮助行为能在心中感受到自己在村落中的存在,被帮助者也通过被帮助确认了自己在村落中的地位。


2.随礼——交份子与“收头”

如果说帮劳是村落互助的一个重要体现,那么随礼则是典型的村落互惠。在井塘村,随礼分为两个部分,公开的随礼叫做随份子,私下的随礼叫做“收头”。

  

交份子钱是公开的,是要被记录在案的,村内份子钱一般20-100元不等。在本次丧礼上,由于L姓老人的长子是在青州里工作,所以他的同事都随了200元的礼钱。份子钱是要归公的,一般在整个葬礼结束后都会由里柜结算好统一交给事主,最后由事主家庭成员统一协商处理。

  

与交份子相比,收头是半公开进行的,主要体现村民个人在村落中的私人关系。在丧礼当天,同村中和老人亲属关系较亲密的村民会在他们上香的路上、有事离开灵棚的间隙偷偷地将钱塞进他们的手上或口袋中。相对于份子钱,收头的钱相对来说金额就比较少了,一般是2元、5元,最多也就是10元。在收头的过程中,一个人可以给多个人送头钱,反过来说,一个人也会收到很多同村人送给自己的头钱。收头主要在女性之间进行。与份子钱不同,因为收头体现的是个人的私人关系,同时,收头也是私下秘密进行的,所以这个收头的钱就全部归他们个人所有了。

  

既然有随礼,则必然会出现委托他人代为随礼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像葬礼这种仪式,与事主关系较远或认为自己不适合出现在葬礼上但仍应该随礼的人,如孝子孝女的同事、事主的亲家所在村落上的比较远的血亲(如堂兄弟等)一般不会亲自去参加葬礼,而是委托需要参加葬礼的亲朋捎上自己的礼金,礼金一般不会太多,10元、20元、50元不等。被委托人会将礼金捎到事主家并交给记账的管事。这时管事要用白纸将所有送礼金的人写出一个名单,再写上逝者家人对其感谢的话,由被委托人带回自己的村庄,张贴在自己村庄比较显眼的位置。这个张贴用的收据他们称之为“谢帖子”。谢帖子的主要作用一方面是让委托人看到他的份子已经被带到,并通过这种形式让自己与事主的关系在社区内得到同村人的确认。另一方面,事主也通过这种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感谢之情。

  

互惠是人类社会一贯遵循的一种理念,体现着村落关系中朴素的互助理念,也体现着乡村社会中的公平原则。在村落关系中,人情是最容不得计算的。费孝通先生指出,“欠了别人的人情就得找一个机会加重一些去回个礼,加重一些就在使对方反欠了自己一笔人情。来来往往,维持着人和人之间的互助合作。亲密社群中既无法不互相欠人情,也最怕‘算账’。‘算账’‘清算’等于绝交之谓,因为如果相互不欠人情,也就无需往来了。”1村落关系往往也就是在这种欠与被欠的循环中越发亲密,秩序也越发井然起来。在这里,人情成为了维持村落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虽然说人情本身是不能被互相计算的,但个体村民会将随礼这样的人情在自己心里计算。举例来说,在一个人情往来之中,一个人如果给你随了50元的礼金,当你再给他还礼的时候如果少于50元就会被视为无礼,当事人当面不说,但也会在无形之中拉远个人之间的距离。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帮劳是既不能公开计算也无法私下算计的人情,但随礼这种私下或者半私下的个人行为是不能公开计算但是要被个体私下算计的一种人情。


3.乡祭

乡祭是葬礼的一个重要环节,之所以没把这个环节放到葬礼的仪式过程进行描述,是因为这个仪式相对于葬礼来说,其本身所体现的村落关系远远大于葬礼仪式的本身。

  

乡祭不同于常规的同村人到逝者灵前的拜祭行为,是同村人拜祭中最为重要也最为正式的一次与逝者送别的环节。乡祭不但安排在给老人上最后一道纸钱的时候进行,而且其场所也同样被安排在上纸地点附近的公开场所——马路上。乡祭时,首先要在马路上设一个简单的灵席(在一把椅子上摆上逝者的灵位,再简单摆上一些供品),男性亲属依次跪在路两边,由事先选定了的同村其他两个姓氏的代表进行乡祭(本次进行外姓乡祭的分别是S全祥和Z传胜)。乡祭时,拜祭的人无论与逝者关系远近都要身着孝服,在礼生的主持下向逝者行规范的三叩九拜大礼,并向逝者敬酒。

  

乡祭是整个葬礼环节中的最后一次拜祭,其结束也意味着整个葬礼过程中所有拜祭仪式的结束,因此乡祭应该是整个葬礼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次拜祭。乡祭一方面表达了村落中不同姓氏的村民对逝者的尊敬与怀念,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全村人给逝者的最后一次送行。逝者无论生前还是身后,他所居住的村落才是他最为重要的依靠,无论生死,他永远属于这个村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村落关系的重要性远比一些亲戚关系更重要。

  

五、结语

人生仪礼与乡土社会关系,一直处于人类学、民俗学以及社会学研究的重要位置。就意义而言,丧葬礼仪在古今中外各民族中恐怕都具有团结群体、整合社会的功能。从井塘村L姓老人的代表性丧葬仪式的描写与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在现实的村落生活中,围绕着丧葬信仰与仪式展开的人际互助关系,搭建了孝子孝女、围观者与当事人,生者与亡人之间的隐秘关联,并调整、重塑、涵化着相互之间的关系。传统丧葬仪式在沟通家庭、宗族、村落关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一种本质上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与核心联结起来,并借力邻里互助关系进一步整合地缘联系的互馈机制。在村落社会中,传统文化、民间宗教、家族权威以及实用主义原则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对民众生活观念与实践铺陈着浓厚的传统底色,与此同时,乡民的日常社会生活实践具有上述概念框架所无法涵盖的灵活性、针对性和策略性。传统的丧葬礼仪就是通过这样的人情互动、礼物互惠、劳力互助的交流,抚慰着逝者亲属,和谐着人际关系,进而促进了村落社会的整合与发展。

(注释和参考文献略去,详参原刊)


    文章来源:《民俗研究》2015年03期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