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
2020年第2期(总第65期)目录
目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标保护的实践、问题和对策
罗宗奎
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政资助机制建构
冯泽华
乡村振兴与传统工艺类非遗保护和发展路径研究
马知遥 刘垚瑶
韩国无形文化财的传承人体系研究——以江陵端午祭为例
钟芳芳 [韩]沈智宇
活态博物馆的艺术精神与文化传承——以青海年都乎寺清代壁画和唐卡的保护为例
邓启耀 邓圆也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校非遗课程开发研究——以《莆仙说唱曲艺梆鼓咚》为例
黄 璟
明清宫廷演剧研究专题
主持人:黄仕忠
明代外交视域下的万寿庆典承应戏《祝圣寿万国来朝》研究
王春晓
驱祟、赐福与嫁妹:论清宫钟馗戏的演出传统与变迁
胡光明
论清代内廷演剧的舞台空间
冯文龙
清代宫廷仪典承应戏结构研究
熊 静
清宫皮黄戏发展考略
徐 瑞
从失忆到重建:《夸父逐日》神话的族源记忆与文化修复
段友文
昆仑神话视域下泾河流域民间信仰的“边界—空间”模式研究
杨 田
珠江三角洲地区“自梳女”的信仰生活
程肖力
韦大列《北京的歌谣》与中国现代歌谣运动
崔若男
“讲好中国故事”语境下哪吒神话动漫化传承发展
徐金龙 白玉帅
《周礼》工匠文化研究
石 琳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访谈录
梅州客家山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汤明哲访谈录
吴 娟 何 平
摘 要
罗宗奎|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标保护的实践、问题和对策
摘要:非遗的商标保护模式具有重要价值。通过12123条非遗商标检索数据的定量分析,发现实践中将非遗符号注册为商标的现象已大量存在,且呈现快速增加趋势。非遗商标总体注册成功率较高。非遗商标申请中由企业和个人申请的一般商标占比很大,由协会、政府或事业单位申请的集体和证明商标占比极低,说明非遗商标申请更具私人性和分散性,由协会、政府或事业单位统一组织非遗的商标法保护不充分。另外,非遗商标申请中存在太多与非遗内涵不相关的申请,甚至可能构成贬损性、欺骗性、代理机构以及恶意申请,极可能造成对非遗内涵的歪曲、侮辱或淡化。显著性问题对非遗商标申请的阻碍部分程度上存在,而显著性判断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更值得关注。权利人缺位和制度缺位是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目前形势,应通过积极利用现行商标法制度资源排除外部人抢注、注重非遗商标标识设计的显著性、充分发挥证明和集体商标优势以应对,还应构建“非遗符号数据库”,变“事后排除机制”为“事前排除机制”,统一规制非遗商标问题。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商标保护 实证研究 非遗符号数据库
冯泽华|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政资助机制建构
摘要: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印证,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囿于保护制度的碎片化以及保护方式的僵硬化,当前的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塑造湾区人文精神的愿景存在一定的差距。行政资助契合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需求,最大程度地彰显公权力的授益性,实现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和谐共生。粤港澳三地政府可从建立法律基础出发,通过共建保护部门、拓宽行政资助途径、设立行政资助标准与退出制度等方式系统建构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政资助机制。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 行政资助 非物质文化遗产 授益性
马知遥 刘垚瑶|乡村振兴与传统工艺类非遗保护和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传统工艺源自乡土,手艺人是维系乡村与工艺的核心。继国家关于“乡村振兴”与“传统工艺”的相关政策相继出台后,乡村中的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了学界关注的焦点。传统工艺类非遗在发展中的困境仍然存在,传统工艺与日常生活过于疏离、工艺品的批量化同质化生产加剧、手艺人身份转变带来经营和传承的困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欠缺影响到传承人的积极性。增强“一村一品”的理念可以为乡村旅游提供思路,培育和发展非遗文化中介人为非遗保护注入活力。此外,利用网络平台和非遗扶贫空间的建立为传承人和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学习的机会,扩大非遗产品和精神的传播力度和广度;尝试传统工艺与科技的融合追求生态可持续性,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在扶贫工作中发挥功效。总结高校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研培计划的保护和利用的经验,提出非遗进校园的必要性,通过高校职业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方式助推非遗传承人的个人发展,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助力。
关键词:乡村振兴 传统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钟芳芳 [韩]沈智宇|韩国无形文化财的传承人体系研究——以江陵端午祭为例
摘要:韩国无形文化财实行“名誉保有者——保有者/保有团体——传授教育助教——履修者——传授生”的传承人体系,其中保有者主导着无形文化财的传承、履修者为传承的主体力量,保存会和传授教育馆为传承人的主场。韩国政府为除履修者以外的传承人给予生活费补助,还为各种传承项目提供经济支持。传承人和政府相辅相成,积极促进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承。
关键词:韩国 无形文化财 传承人 保有者 履修者
邓启耀 邓圆也|活态博物馆的艺术精神与文化传承——以青海年都乎寺清代壁画和唐卡的保护为例
摘要:寺院是一种隐性的、活态的博物馆,汇集了大量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寺院不仅仅具有文物集纳收藏的功能,还有文化活态传承的功能。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青海年都乎寺清代壁画以及历代唐卡,既是寺内画僧的摹本,也是青海“热贡艺术”的文化源头。通过不离本土的文化传习,寺院及其周边村落形成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共同场域;笔尖上的修行,则是作为文化主体的僧俗传承人,进行文化认知和精神建设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青海 清代壁画 唐卡 文化传承
黄璟|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校非遗课程开发研究——以《莆仙说唱曲艺梆鼓咚》为例
摘要:当非遗“落户”高校,需要在教育学层面上厘清非遗技艺解构与重构的关系。以《莆仙说唱曲艺梆鼓咚》为例,透过传承人的视角,再结合政府、高校教师、中学教师、小学教师、幼儿教师以及各年龄阶层学生的多维度参与,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全方位开发课程。在课程设计上,以成果为导向,推导和分解梆鼓咚传承的工作过程,内容涵盖梆鼓咚学校传承、社会传承和社区传承等,工作过程相同,工作内容不同,呈阶梯式递进,培养“能教”“能演”“能组织”的地方非遗文化传承者,服务于国家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 高校非遗传承 梆鼓咚 课程开发
王春晓|明代外交视域下的万寿庆典承应戏《祝圣寿万国来朝》研究
摘要:《祝圣寿万国来朝》是现存八部明代万寿庆典承应戏中唯一的历史题材剧。依其所演之高丽贡海东青等外交事迹可考知,该剧的初次编演时间当在成化时期。作为一部在帝王万寿庆典这样的重大涉外场合演出的剧作,其礼乐特征尤其突出。杂剧敷演的四夷朝贡情节谨遵明代礼制,艺术化地呈现了当时的朝贡制度;内容亦与大宴飨的乐歌相近,极有可能是大宴仪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祝圣寿万国来朝》 万寿庆典承应戏 礼乐 朝贡
胡光明|驱祟、赐福与嫁妹:论清宫钟馗戏的演出传统与变迁
摘要:作为亦人亦鬼亦神的人物,钟馗形象在清代宫廷戏曲中有着丰富的体现。大戏《劝善金科》与除夕承应《殿庭驱祟》的钟馗继承了岁暮驱鬼的传统,却以“温和”的形象呈现,作祟嬉戏的乐器消解了年终驱傩的严肃。元旦承应的《膺受多福》《万福攸同》,多达百名的钟馗只是福德星君命下“迎福”“集福”“锡福”的舞者,功能性的仪式再现与新正朝贺、君臣同欢的现实相呼应。清宫“嫁妹”戏曲并存昆曲折子戏《钟馗嫁妹》与除夕承应《南山归妹》,后者是宫廷剧作家模仿昆曲《思凡》而新创的钟妹戏曲,出嫁的喜庆热闹既迎合了除夕节令,也弥补了大众对钟馗小妹的想像。
关键词:宫廷戏曲 钟馗 驱祟 赐福 嫁妹
冯文龙|论清代内廷演剧的舞台空间
摘要:戏曲演出是清代宫廷文艺的重要内容。为彰显国力,适应宫廷礼乐的需要,清代内廷修建了多座大戏台,编写了大量内廷大戏剧本。《封神天榜》等宫廷大戏在演出中有意识地适应大戏台的结构、构造,在演员出入方面增加了洞门、傍门,在舞台呈现方面增加了场楼、高台等表演台面,并以天井、地井供演员出入或呈现各种砌末,从而拓展了舞台表演空间,强化了舞台效果,形成了恢弘壮阔的宫廷气象。但文本对舞台的依附与迎合,提高了内廷演剧的人力、物力成本,造成了忽视情节展现和人物个性塑造的不良影响;在国力衰微时,其剧本难以直接搬演,需要对情节、场面进行删减,因而对其流传造成很大制约,使其在同题材戏曲中相对孤立,以至于其文本和舞台技艺对后世的影响都极为有限。
关键词:内廷大戏 宫廷戏台 内廷演剧 舞台空间
熊静|清代宫廷仪典承应戏结构研究
摘要:明脉望馆本教坊编演杂剧和清南府、昇平署戏本,是历代宫廷演剧唯一存留的剧本。其中,尤以主要演出于宫廷宴飨场合的清代仪典承应戏存世数量众多,类型多样,且从剧本结构来看,表现出高度的相似性。追本溯源,通过与明内府本和宋代教坊承应演出进行结构和内容的对比,认为清代仪典承应戏,继承了教坊致语的内容,通过角色内化,继承了教坊承应演出的基本结构。而“参军色”从游离于演出之外,仅充当串联者到成为剧中角色之一,体现了历代宫廷曲本创编手法的进步。
关键词:南府 昇平署 清宫仪典戏 宋教坊承应 明脉望馆本教坊编演杂剧
徐瑞|清宫皮黄戏发展考略
摘要:嘉庆以前宫廷尚未发现皮黄戏,道光时期演出中只有零星的两出皮黄剧目。嘉、道时期“乱弹”和“侉戏”都不含括皮黄。咸丰末年从民间招进的艺人中有近六成以上属皮黄,极大丰富了宫廷皮黄剧目,皮黄戏通过“花唱”演出形式征服了清宫帝后。同治时期,民籍演员虽然被裁撤,但延续了咸丰朝的发展势头,档案出现“西皮”“二簧”等称谓,“乱弹”亦专指皮黄。光绪朝大量皮黄名角和戏班进宫,使得皮黄戏成为宫廷演剧的主流,宣统时期皮黄剧目则完全占领了演出地盘,进入全盛时期。宫廷与民间的皮黄戏演出,共同促进了京剧的形成。
关键词:清宫 皮黄戏 发展
段友文|从失忆到重建:《夸父逐日》神话的族源记忆与文化修复
摘要:《夸父逐日》神话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时期,保留了炎帝部族及其支系的族源记忆,是根植于特定历史语境中的文化象征。“逐日”行为实则体现出夸父对炎帝部族文化的强烈认同,以及对部族秩序的维系。在后世的流传中,夸父神话却因典籍的失载、民间口头叙事的断裂、传统习俗的缺位而日益衰微。面对悠久、厚重民族文化的失落,实现夸父文化、黄帝文化、蚩尤文化“三位一体”的整体性保护,是河南灵宝地区唤醒古老族源记忆、进行传统文化修复与重建的关键举措。
关键词:夸父逐日 神话 逐日意蕴 族源记忆 文化重构
杨田|昆仑神话视域下泾河流域民间信仰的“边界—空间”模式研究
摘要:对区域文化脉络的研究,离不开超越历史史实的研究,而形成区域空间文化母胎的内容体现在对民间信仰边界的探索。昆仑神话视阈下陇东地区西王母信仰群自古以来一直是族群互动、信仰文化交流最为频繁的区域。以古泾州自汉代以来的各类女神庙(宫、殿、洞、祠)254处,供奉着298位女神为主线,在以泾川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借助地方女神信仰群形成了内容丰富、关系复杂的信仰互动网络。这张由女神后裔编织而成、以家族历史记忆、遗存和时空跨度为轴,以母性、女性英雄、女性智慧和生殖爱情崇拜为核心的信仰脉络网络中,包含着记忆、宗教、信仰、族群、亲属等众多结构性要素。泾川的多元民间信仰以“边界—空间”为载体经历了不断重构、筛选与再生产的民间信仰叙事,不断整合其在地域与信仰层面上的“存在空间”结构。那么,突破既有史学考证法从人类学的边界与空间理论入手,从昆仑神话脉络中互动的历史和人类学的视角来反思和推进区域空间多元民间信仰的纽带与层次,才能厘清陇东多元民间信仰的脉络。
关键词:泾河流域 民间信仰 昆仑神话 边界—空间 女神信仰
程肖力|珠江三角洲地区“自梳女”的信仰生活
摘要: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自梳女”(俗称“姑婆”),因独特的身份处境而热衷于寻求宗教信仰的依托。因自小受群体文化熏染,加上独立自主、清净自在的生活追求与佛教部分思想取向暗合,自梳女皈信佛教成为常见现象。观音女神的榜样力量,佛教的思想主张和组织形式,既为自梳女坚持独身的行为提供宗教解释和精神安慰,弥补其由边缘社会地位造成的身份认同缺陷,也影响到她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甚至成为她们抗婚不嫁和团结彼此的手段资源。在西樵,佛教的信仰实践,一方面有助于自梳女将独身的私人选择转化为离欲守净的“卡里斯玛”,从而拥有入住、管理庙宇的资格条件;另一方面把她们凝聚在道场内,共同营造宗教化的日常生活并完成个人宗教信仰的生活化;同时,还让她们收获宗教方面的归宿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
关键词:珠三角 西樵 自梳女 佛教 信仰生活
崔若男|韦大列《北京的歌谣》与中国现代歌谣运动
摘要:韦大列的《北京的歌谣》及其中提出的“真诗”这一说法,可以发现来华西方人在建立“诗”和“poetry”的对应关系的过程中,如何确定了歌谣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如何通过将民间歌谣引入“诗”的范畴,进而对晚清以降的中国新诗实践产生了影响,并进一步促成了中国知识分子对歌谣的“文艺的”价值的认同。而《北京的歌谣》一书中对歌谣的注解,也恰恰从白话语言与“民族心声”两个方面,为中国学者采集歌谣提供了一个“文艺的”范本。
关键词:韦大列 歌谣运动 “真诗”
徐金龙 白玉帅|“讲好中国故事”语境下哪吒神话动漫化传承发展
摘要:哪吒最初是印度佛教的夜叉神,伴随佛教东传和中国本土译经活动,在唐后期与李靖将军产生联系而成为中国本土神,经元明话本小说的加工,最终跻身佛、道护教神的行列,纳入中国神话体系。时至今日,哪吒民俗信仰仍然广泛流传于中国、泰国、柬埔寨等国家,被贴上治病救人、镇水、惩恶扬善、多子多福的标签。神话动漫化是神话资源活起来的传承发展策略,广大民众通过动漫影视大众化传媒“再认识”中国神话,也是传承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途径。基于对哪吒形象演变、神话隐喻、信仰播布的分析研究,可知中国神话原型、故事元素可在神话动漫化过程中解构并重构。国漫《哪吒之魔童降世》在讲好中国故事语境下,深度挖掘神话IP资源,探索神话动漫化传承发展的新路,其成功之道不无启示。
关键词:讲好中国故事 哪吒信仰 神话动漫化 IP资源
石琳|《周礼》工匠文化研究
摘要:《周礼》为中华文化源头《易》《礼》体系的核心著作,书中包含大量完整的以“人”(工匠)为主体的工匠文化资料。其中“工”既是一种职业,技艺之“人”,亦是一种工序、组织系统等。就社会属性而言,“人”(工匠)分为系官工匠、民间工匠等。他们的匠艺活动呈现出完整的系统性:“六官”工匠组织管理系统;“工师效工”“司市掌市”等工匠考核系统;“六联”工匠协作系统;“五材”“方圆平直”的工匠技术系统;“官”“师”“家庭”工匠技术传承系统等,共同构建了中国先秦工匠文化体系。这一体系既为后代建立了一种范式,进而奠定了“中华考工学”的理论基础,又建构了基于工匠外在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与内心“圣人”信仰相呼应的中华工匠精神现实与理想图景。对其系统化的探究,于发掘中华工匠文化根源,构建中华考工学理论体系,探寻中华工匠精神基因意义重大,能增益中华工匠文化传承的社会化路径选择,复兴中华工匠精神,进而复兴中华民族精神。
关键词:周礼 工匠文化 工匠文化体系 中华考工学 中华工匠精神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