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马山县是“中国会鼓之乡”,乡里的“鼓王”韦建廷特别善于做打鼓总指挥,其举手投足皆是力和舞的结合——或如猛虎下山之雄健,或如出水蛟龙之夭矫,或如灵猴跳枝之轻巧,或如鹰隼扑兔之迅捷。而鼓声随着他的指挥,开始时鼓声轻缓如春溪出山,姗姗,潺潺;接着渐变疾急迅猛,鼓声便如惊涛拍岸,洪波决堤,泰山极顶惊雷频作,钱塘怒潮狂卷,九天扶摇抟风怒吼;最后,大地震颤,千山震撼,人心震动……
▲韦建廷表演马山会鼓时神采飞扬。
韦建廷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壮族会鼓”代表性传承人和广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壮族会鼓”代表性传承人。痴迷会鼓50多年,他将壮族会鼓带到了上海世博会等地,让世界人民领略到壮乡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魅力。现在,韦建廷是马山县民族中学、城西小学、大同小学、造华小学4所中小学校壮族会鼓课的老师,竭尽全力传承壮族会鼓千年雄风。
▲视频:2019年10月,会鼓队在弄拉“世界自行车环广西赛”上进行表演。
▲视频: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学生到大同会鼓传承基地学打鼓。
从小痴迷打鼓,9岁成为村会鼓队鼓手
韦建廷生于1953年,现年67岁,家住马山县白山镇大同村。说起壮族会鼓,他眉飞色舞,说不完道不尽会鼓情与缘。
“嘭,嘭嘭,嘭嘭嘭……”小时候,逢年过节,或是喜庆丰收的时候,大同村便敲起锣打起鼓。韦建廷9岁开始学击鼓,他学得非常认真,回到家没有鼓练手,就用手比划着击鼓的姿势和动作。不管在什么场合,只要看到会鼓,他就着迷得忘记了一切。很快,韦建廷掌握了节奏,并学会了击鼓的技巧。有一次,村里喜庆丰收,大伙儿聚在一起吃饭。吃饭时,韦建廷情不自禁地以饭碗当鼓、筷子当槌,快乐地敲击起来,当时的会鼓队长觉得韦建廷是个可塑之材,便特批他加入会鼓队。就这样,年仅9岁的韦建廷成为当时大同村会鼓队年纪最小的队员。
加入会鼓队后韦建廷潜心研究会鼓的各种打法。在父亲和前辈们的指导下,他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千万遍地重复练习,以至于双手都生出了坚硬的老茧,但就算练得全身酸痛他也没叫过一声苦。韦建廷击鼓渐入佳境,敲击时能做到声音清脆、动作优美、神采飞扬,表演时激情四射,将会鼓的雄壮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韦建廷很快掌握了混打鼓、狂欢鼓、舞龙鼓、扁担鼓、花灯鼓等多种打法,并在壮族会鼓中不断创新击打套路,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16岁时,他就成为村里的实力鼓手,跟随大人们巡游各村屯表演。
▲“鼓王”韦建廷打起鼓来激情四射。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成功的果实,人们惊羡其丰硕耀眼,殊不知当初它的芽儿、它的花朵、它的幼果,浸透了奋斗的汗水与牺牲的血泪。”这话用在韦建廷身上再恰当不过。为使壮族会鼓场面更为壮观宏大,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他倾注了许多心血和汗水,掌声和鲜花背后,尽是汗湿衣襟。
长大后的韦建廷醉心钻研会鼓制作。他发现会鼓制作方法不同、材料不同,鼓声则千差万别。只有原生态的壮族会鼓,才能敲击出震撼天地的声音。所谓原生态壮族会鼓,就是选用深山幽谷中的奇树佳木,比如生长时间长,木质较坚硬、直径约1米左右而且粗大的樟树、枫树和木棉树等原木,这些木料坚实而光滑,不汲水而耐曝晒,木质艳彩而有淡淡的馨香。先锯成长约1.3米的木段,然后用斧凿掏空做成鼓壳(也叫鼓仓),两头盖蒙上黄牛皮并钉稳,用竹篾或铁丝从四周拉紧定型。这样制作,鼓身没有漏气泄音之虞,每一击都有共鸣之音相伴,鼓敲起来声音洪亮、浑圆、厚重,比拼板会鼓声音洪亮得多。
▲视频:韦建廷在传授制作会鼓技艺。
当然,蒙鼓用的牛皮也需用心选取。好鼓的鼓面皆选自大母牛的脊皮,厚而韧,不易受潮汲湿,不松弛,鼓声不瘖哑变声。就连小小的鼓槌,也全采自岩缝中的“斧柄木”,坚硬愈铁,唯穆柯寨的“降龙木”可与之作比。用这种槌击鼓,其声如金石之声,铿锵而厚重。
而今,直径1米左右的原木已不多见,为了寻找到好的木材,韦建廷不仅到本县古寨瑶族乡多方寻找,还到巴马瑶族自治县、扶绥县国营凤兰山林场、南宁高峰林场等地采购。上海世博会前4个多月,韦建廷在自己原有3套会鼓、全村共15套会鼓的基础上,投入近5万元,从崇左市扶绥县国营凤兰山林场购回13根直径1米以上的大原木,并用每张200多元的上等黄牛皮等制鼓材料,自己制作了13面原生态大鼓。
“村民、鼓友都笑我坐了两个月的‘月子’……”韦建廷笑呵呵地告诉笔者。原来,为了制出10面精良的壮族会鼓,他足不出户,忙了整整两个多月。韦建廷的旧房位于山脚下,新房则建在210国道旁边,两口子早已搬到新房居住。新旧房子相距约2公里。为了安心制鼓,两个月里他都“猫”在自家的旧房子里,一日三餐全是老伴煮好了送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做出来的会鼓声音浑圆厚重,富有穿透力和震撼力——上遏行云,下撞崖壁,余响带着美妙的颤音萦山绕岭经久不绝。
2010年7月底,韦建廷与鼓友们首次携新鼓进驻上海,在世博会上向全世界展示马山会鼓的风采,让人们领略壮鼓震撼人心的魅力。
▲韦建廷(左一)和伙伴们在制作会鼓。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韦建廷在培养后继人才上下了不少功夫。多年来,他忙得不亦乐乎:把队伍分成几个层次,老人、女子队星期一、三、五训练;学生队利用下午活动课的时间训练。村委操场是活动基地,饭后是活动时间。每当震耳欲聋的鼓声响起,总会吸引来众多的邻村人;他利用工余、节假日以及学校放假时间,开办会鼓培训班,先后为县民族中学、县中心幼儿园等创作鼓谱,指导他们练习。目前,参加培训的人员达500多人次,他培养的会鼓传承人已有300多名,其中包括中、小学生和社会上的中年、青年人。
为了“一个都不能少”,韦建廷制定了严格的会鼓训练规则:同屯人要互帮互助,保证队友人人能参加训练。“饭后练鼓已经是我们的传统,缺了谁都不行。村民们不去摸麻将、不到桌球室,谈论的都是怎么把鼓敲好。”韦建廷觉得这样的风气很好。
韦建廷是个“有心人”,他善于寓教于乐。他在教年轻人打鼓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教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敲打会鼓时,需要多人协作,鼓、锣、钹节奏一致,会鼓声才能撼动四面八方,他以此鼓励年轻人树立集体意识、团队意识。年轻人通过会鼓体验到民间文化艺术的魅力,变得更热爱祖国,热爱传统文化。
每逢春节、端午节等重大传统节日,韦建廷就组织村民开展各种形式的会鼓活动。平时则利用节假日开展会鼓比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他还经常组队参加镇、县里的会鼓比赛和各种庆典活动,没有经费,就自掏腰包为鼓手支付车费、伙食费。他千方百计让鼓手参加各种形式的会鼓活动,练胆量、练技法、练本领。为了让会鼓敲击技法和会鼓文化得到传承并发扬光大,2011年9月起,韦建廷每周一、三、五晚都组织会鼓队员集中排练,重点培养年轻鼓手。他还培养了一些女鼓手,女鼓手的加入让壮族会鼓表演场面更恢弘大气,达到刚柔相济的效果。
村民们打鼓有时也需要 “自力更生”——你5 元,我10 元的自发集资。韦建廷单在制鼓上就花了不少钱,2010年,他做了14 面鼓,每面5000元;2012年,他花6500元做了5面新鼓;2019年,他又掏1.5万元做了7面新鼓,因为会鼓队员越来越多,鼓不够用了,得做新的;村民潘祖昌在村里开了祖昌门业,发家致富后经常给会鼓队赞助经费;村干部韦有荣有辆三轮车,只要鼓手们外出表演,他都免费运送……
对韦建廷来说,传承之路苦乐参半。2010年8月,他带队参加上海世博会广西活动周会鼓展演,并担任广场会鼓表演总指挥,大获成功。当他沉浸在成功的喜悦里的时候,却收到两个儿子及女儿的短信,短信中充满怨气却没有说明缘由。从上海回来后,韦建廷才知道,到上海演出前的两个月里,由于他忙于制鼓和排练,无暇顾及家里的3.6亩田地,老伴一个人承担起所有农活,因过度劳累而摔倒,把手给摔断了。为了让丈夫能安心表演,她隐瞒了实情。但是,家里的农活不得不请人帮做,儿女们自然就怨声四起。还好,当韦建廷将上海演出的盛况告诉家人时,家人的怨气逐渐转变为喜悦和理解。韦建廷认为,为了马山壮族会鼓,损失一点个人利益,值!
▲韦建廷在擦拭锣。
天道酬勤。韦建廷的付出获得了回报:2008年和2010年分别获邀参加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南宁站助威壮行活动和上海世博会“欢腾广西”大型巡游活动并作会鼓表演总指挥;2014年10月获邀参加第45届世锦赛开幕式会鼓表演;2015年9月获邀参加第九届南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会鼓表演;2016年至2019年连续4年获邀参加广西民族博物馆春节活动会鼓展演;2017年1月获邀参加中国杯足球赛开幕式会鼓表演;2018年12月获邀参加广西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迎宾及庆祝大会群众文艺会鼓表演;2018年9月受广西艺术学院邀请向大学生传授会鼓技艺;2019年7月受广西民族艺术研究院邀请向《广西特色乐器制作工艺人才培养》学员传授制鼓技艺……所到之处,大受欢迎。
韦建廷人个也获得很多荣誉:2010年,他被评为“先锋耀马山”先进个人;2011年被评为2009-2010年度南宁市优秀共产党员;2014年被评为马山县首批优秀人才;2019年被推荐参与评选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佳代表性传承人。
“其实我做的还不够,党和政府对我太好了,给我这么多荣誉……”韦建廷憨厚地说。现在,大同村会鼓队已有队员40多名,其中30岁以下的有20多人,还组建了文艺队、扁担舞队等,文艺之花在大同村遍地开放。
▲会鼓制作的步骤之一,用竹篾或铁丝从四周拉紧定型。
▲会鼓制作的每个步骤都是细活。(图片视频由覃建松、陆丽红、受访者提供)
图文来源:微信公众号“广西民族报” 2020-03-06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