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万曙]董永故事的汉、彝说唱文本


摘要彝族唱本《董永记》是对汉族流传久远的董永行孝故事的文本转换。从主要情节的相似度审视,彝族唱本转换的汉族母本当是宣统三年(1911)刊刻的《大孝记》;比较两个文本,彝族唱本较之汉族母本在情节和细节上都有不少的丰富;同时,彝族唱本又在地域风物和信仰传说方面显示出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董永故事的汉、彝唱本的转换,体现了两个民族在尊敬师长、注重女德,特别是孝敬为先等文化观念的趋同性,是中华多民族文化和而不同、共为一体的生动说明。


关键词董永故事;《董永记》;文化观念;



董永行孝的故事是汉族流传久远的文学题材。早在汉魏时期,就有曹植的《灵芝篇》以及干宝的《搜神记》书写,唐代的变文中也有讲说。明清以降,以此为题材的戏曲、小说和说唱文学创作、改编不绝如缕。到上世纪五十年代,黄梅戏《天仙配》随着电影的传播,更让这个故事家喻户晓。对此,不少学者都有深入的研究,或梳理其流变的历史过程,或对其文化内涵予以阐释和分析。但是,对该故事在其他民族中的流传,以往的研究似未关注,也未涉及。2016年,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普学旺等译注的彝族唱本《董永记》,为我们提供了董永故事在彝族传唱的一个重要文本。据整理前言,该唱本是2008年在云南新平老厂发现的,为民国十四年(1928)抄写;2014年,另外一个彝文唱本又被发现,“其抄写年代不晚于清代”,“其内容与民国十四年抄本有较大的一致性”,是前者的“母本”。这个彝族唱本《董永记》告知我们,在不同民族中,文化观念显示出趋同的走向,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一、彝族唱本的汉族母本


《董永记》是彝族的唱本,据整理者的前言介绍,该唱本共有11000余行,6万余字,分别有清代抄本和民国十四年(1928)抄本。那么,这个唱本是从哪个作品转换而来的?


董永故事最早有汉代刘向的《孝子传》记载,继而有《搜神记》书写,敦煌变文中亦有《董永行孝》,宋代话本有《董永遇仙传》,宋元戏文有《董秀才遇仙记》,明代有顾觉宇的《织锦记》以及心一子的《遇仙记》等戏曲作品。到了清代,以董永故事为题材的讲唱文学兴起,谭正壁、谭寻《弹词叙录》著录了《董永卖身张七姐下凡织锦槐荫记》,上海槐荫山房石印本;又有《新刻董永卖身大孝记》,戊午(1918)遵邑好乐山房刊本,“两书前详后略,但人物故事,完全相同”。但从谭氏所叙情节看,上述两个汉族唱本与彝族唱本情节差异不小。此外,英国伦敦亚非学院藏有《董永卖身》唱本一种,五桂堂刊,丹桂堂藏板,卷首题“新刻董永全套仲舒寻母卷之一”,后题“后学顺德龙江马学愚编”。因笔者未能寓目此本,难以比勘。


(破损严重的《董永记》手抄本)


宣统三年(1911)刊刻的《大孝记》(以下简称“宣统本”)或许是彝族唱本的母本。该本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封面正中为竖刻唱本名《大孝记》,右边为小字“宣统三年新刻,三百六十册”,左边为小字“董永卖身,长寿李长兴存”。刻本的末尾,有“合州崇兴楼刻”一行字。正文版式有框,版心题《大孝记》,每页12行,说白每行22字。唱词版式分两种:一种是每行三句,均为7字句,如“董永卖身”开头:“混沌初开盘古氏,历代帝王治乾坤。大清圣主登龙位,风调雨顺国太平”。一种是每行两句,为10字句,如“仙姬送子”开头:“这孩子身长大必定成名,将念定来嘱咐小心一二”。全本分为“董永行孝”“槐荫分别”“状元及第”“仙姬送子”“仲书降妖”五个部分。



对比该唱本和彝族唱本,两者在大的情节框架和具体内容上有不少相近和相似之处。


首先,宣统本的地名、人名和彝族本基本相同。宣统本的故事地名是“湖广有个黄州府,麒麟县内董家村”,彝族本的地名也是“湖广黄州府,润州麒麟县”。宣统本的人名:董永父亲叫董精庵,母亲叫冯氏;彝族唱本分别为董金安和冯氏,董永父亲之名两本文字不同读音相同。两本中,董永的小名都叫“荣生”,都由其读书先生改名为董永;两本中的七仙女在向傅员外诉说身世时,均称自己父亲姓张,母亲姓李,姐妹七人,自己排行第七。两本中的傅员外均名傅华,有两个儿子,分别称傅大、傅二,女儿傅赛金。董永进京赶考,住的小店的店主名叫李梅;中状元后,被朝中赵阁老招赘,女儿叫赵金定。七仙女为董永生的儿子叫董仲书,傅赛金为董永生的儿子叫董仲遗。这些人名两本均一致。只有董永的读书先生,宣统本叫傅文显,彝族本则叫“徐文显”,另外还增加了一个和他关系不错的“索先生”。


其次,两本的情节框架和许多内容基本相同。


(一)董永卖身葬母。《搜神记》写董永“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说的是董永无力葬父,所以卖身为奴;其他作品只是模糊地说董永双亲亡故而卖身为奴。但宣统本和彝族本均写董永幼小时父亲去世,母亲冯氏独力抚养,送他读书。董永考中黄州府第一名秀才,喜报刚刚送到家,冯氏却被石头绊倒,跌跤而死。为了安葬母亲,董永才卖身傅家。换言之,董永不是卖身葬父,而是卖身葬母。


(二)七仙女开礼单。七仙女受玉帝之命下凡帮助董永,到傅家之后,傅家老大垂涎她的美貌,叫董永将七仙女让给他做妻子,免去他的卖身奴役,还给他银子作为补偿。董永告知七仙女,七仙女回答说,如果傅大能够按照她开出的礼单,她就可以嫁给傅大。宣统本的礼单这样写的:


七两太阳八两月,三两清风四两云。天上玉帝来下定,王母娘娘娶亲人。四脚地神来抬轿,要回车马太白星。珍珠玛瑙要百斗,千根龙须吊彩绫。龙肝凤胆装礼盒,千两金来万两银。千斤猪腿八百肘,少了一斤也不成。礼物人夫四千个,傅家送到董家门。车马猪头一百二,海宽酒壶一百瓶。绫罗缎匹不要短,傅家牵到董家村。还要几匹好锦缎,苏州拉到杭州城。


彝族本同样有此情节,七仙女的礼单则是:


月光要四两,山风要三两。日光要七两,白云要八两。要到天宫里,请来策更兹,让他来主婚;请来王母娘,让她来做媒。东南西北方,四方四大神,为我抬轿子。请来太白星,让他来拉车。请来八大仙,来做唢呐师。七位天仙女,给我当伴娘。天神勿阿妈,他做陪酒郎。二十八星宿,全部请下来。为我来撑伞,为我举彩旗。还有龙胡须,需要一千两。鲤鱼眼珠子,需要两三斗。龙虾眼珠子,需要两三瓢。金子一千两,银子一万两。肥猪两千头,绵羊两千只。丝绸和缎子,各要一百担。海参和人参,各拿一百斤。


礼单的内容,两种唱本有同有异,可以见出两个本子的内在关联。到了傅家后,七仙女一夜之间给傅华夫妇各做了一双鞋子,一夜之间又给傅华夫妇织了三匹锦缎。但并没有以此作为条件将三年长工改为百日。她和董永在傅家呆了三年。期满之后才和董永分别返回天庭。她用教给傅家之女傅赛金做鞋织锦的手艺,同时告诉她董永将来会做官,她会和董永成为夫妻。


(三)董永赶考住店。董永到京城赶考,住到了李梅的店里,李梅看董永衣着陈旧,没有随从,很是怠慢。董永在房中被蚊虫叮咬,只好躺到磨子上面。李梅妻子夜里梦见磨子上有一条大蛇(彝族本梦见的是金龙),起来后看到董永睡在上面,知道董永不是凡辈,于是夫妻二人善待董永。


(四)董永参考及娶妻。董永参加科举考试,三道考题分别为“王之好乐甚”“天下国家可均也”“三月不知肉味”。考中状元后,傅大、傅二也参加考试,将妹妹傅赛金许配给董永为妻,但朝中赵阁老有女金定,先招赘其为婿。董永被授官黄州知府,上任之后,七仙女下凡送子,要他迎娶傅赛金,并将儿子托付给傅赛金。


(五)董仲书寻母。七仙女所生之子取名董仲书,傅赛金也生一子,取名董仲遗。兄弟二人上学读书,董仲书在学校被其他孩子嘲笑没有亲生母亲,卦命先生袁天罡指点他,六月二十四日,七仙女在会仙桥沐浴,可以与之相会。董仲书经历种种困难前往,终于与母亲相会。七仙女交给他一本天书,一个银盘,几粒瓜子,然后离去。董仲书回来,将银盘交给袁天罡,结果将袁的卜卦书烧毁。因为寻找生身母亲,董仲书误了功课,考试成绩差于弟弟董仲遗,遭到父亲董永的责怪。恰在此时,朝廷因错杀无辜之人而被闹鬼,董仲书依据天书知晓其情,主动请求处置此事,他拘来五个无辜之鬼,审明情由,禀告皇帝,给他们各有封赠,鬼事消除。朝廷封他为镇国状元。


(六)董永抚恤孤寡。皇帝下旨,宣董永进京做阁老,陪伴自己。董永离开黄州之前,先是拜望自己的先生,然后广颁告示,劝告黄州民众孝敬父母,多行善事,同时接济贫困。得知有一郭氏女子守寡却对婆婆行孝,董永将她接到家中,让傅赛金款待她,又赠她绸缎银两。其二儿子董仲遗也考中状元。董永离开黄州之时,百姓夹道欢送。



以上情节框架,宣统本和彝族本完全相同。就具体内容而言,如董永睡磨、三道考题、仲书寻母、抚恤郭氏等,两本也基本相同。当然,彝族本在具体内容上对宣统本还有丰富和差异(详下文),但上述情节框架如此相同和接近,特别是一些独特的情节和细节相同,足以说明,它的汉族母本即为宣统本。



二、彝族唱本对汉族母本的丰富


彝族唱本虽然源自宣统本,但对母本却有不少的丰富。


一是情节的丰富。最大的丰富是董永和七仙女的槐荫相遇。在宣统本中,七仙女奉玉帝之命下凡后用了一段说白叙述她和董永相遇的过程:


话说七仙女来至槐荫树下,只见董永卧在地下,昏迷不醒,即用手扶起。董永苏醒过来,见有一位女娘站在面前,问道:“大姐到此何事?”仙姑说道:“我是你的妻子,姓张,名为大姑。从前你的父母曾与我的父母有秦晋之约,至今爹娘亡故了,无所依靠,特来会你的。”董永回言:“男女成婚,须要三媒六证,岂可乱为得的!倘若外人查出,反为不美。”仙姑说道:“荒野之处,有谁得见?”董永说道:“如此我二人情投意合,就将槐荫树为媒妁,当天一拜,结为夫妻。”正是:良缘由夙缔,佳偶自天成。


这段说白之后,则是二人结拜夫妻的七言唱词。宣统本对董永和七仙女的相遇过程显然写得过于简单,董永本来拒绝七仙女,忽然又提出以槐荫树为媒和七仙女结拜夫妻,态度转变非常突兀,明代的《织锦记》都比这写得丰富有趣。


彝族本对这段情节却有很大的丰富。七仙女来到槐荫树下,看到董永沉睡,作品先有一段唱词,描写她内心活动:


北斗七仙女,感觉难为情。如是不叫醒,董永醒不来。如是叫醒他,又觉好害羞。北斗七仙女,思前又想后。奉了父王命,下凡人世间。若是不叫醒,有违父王命。


董永被七仙女叫醒后,生气地叫她离开自己。还骂她“不知羞和耻,随便喊路人”。唱本又这样写七仙女:


北斗七仙女,脸面红绯绯。羞得低下头,回答董永说:董永董郎哥,好人和坏人,你都分不清。你还年纪小,还是小孩子。睡在地面上,地气侵体内,疾病会染身。我非不懂理,更非不知羞。不是那种人,不要这样骂。


接着,董永说“你走你的路,我走我的道”,七仙女就问他到哪里去,由此开始了互表身世。七仙女提出和董永做夫妻,自然遭到董永的拒绝,说道:“我是读书人,读书要讲理,学文要从规。你说这些话,不合理和规。让人心惊跳,亏你说出口!见面做夫妻,我是不敢想。”唱本又这样写七仙女道:


仙女接着说:理规明朗朗,不是我不懂。父母死得早,哥哥和嫂嫂,让我去挑水,从早挑到晚。要我纺麻线,从夜到天明。如此欺负我,让我不停歇。闲言和恶语,随意乱辱骂。日子难煎熬,只好逃出来。董永董郎哥,有幸遇上你。本想寻短见,现在改主意。不顾羞和耻,实话讲给你。


这段相遇的过程,彝族本先写七仙女不得不含羞叫醒董永的心理活动,接着写七仙女以“睡在地面上,地气侵体内,疾病会染身”的理由回答董永对她“不知羞和耻”的指责。特别是请求和董永做夫妻的理由编得太有智慧,她诉说自己遭到哥嫂欺负她的情形,将她帮助董永的目的转换为自己身世可怜、甚至打算“寻短见”、非常需要董永救助她的情势。在这种情势之下,董永不好推脱,但害怕她跟着自己受苦,只好以“世间没有媒,不能做夫妻”的理由推脱。七仙女便说“两棵柏和杉,它们来做媒”。唱本写道:


仙女想好计,又对董永说:你若不相信,我们试试看。树若开了口,我们做夫妻。没等话音落,北斗七仙女,一人变两人,一人站树上,一人站他旁。北斗七仙女,对着大树说:柏树和杉树,你们做个媒。我和董永哥,要做夫和妻。仙女说完话,柏树和杉树,开口说了话。仙女接着说:是否做媒人?两棵柏杉树,照着仙女意,答应做媒人。



彝族本的这段情节,或许有其他来源。但即便如此,彝族本也将七仙女和董永相遇的情节写得极为生动、合理。七仙女的心理活动被叙写得深入细致,其作为一个少女的羞涩之态也被描写得栩栩如生。特别是她让董永和他结为夫妻的理由,较之其他故事,更显得十分合理,也更容易打动董永的情感。不仅如此,在宣统本中,七仙女和董永结拜夫妻后,还告诉董永自己就是玉帝的七女,“父是玉皇张大帝,母是皇后李夫人。所生我们七姐妹,奴是排行第七人。因你卖身葬父母,孝心感动到天庭。由是父王降敕旨,差奴与你做妻身。教我同你来还账,三年还满上天庭。”这就提前告诉了董永的实情,使得后面两人的分别缺少感情的爆发点。彝族本没有这段交代,因此就有充分的空间叙述七仙女返回天庭之前为董永做的各种安排,尤其是通过教傅赛金手工,和她交流感情,告诉她将来会成为董永的妻子,并且在临行之前还给傅员外写信,告知他们自己真实身分,要他们将傅赛金许配董永,这为后来她将儿子托付给傅赛金打下了感情基础。


除了槐荫相遇的情节之外,还有一些情节在彝族本中得到丰富。例如七仙女到了傅家,傅大都垂涎她的美貌,先是劝董永将七仙女让给他做妻子,被七仙女开的礼单打消了想法。后来,傅大和傅二设计,请七仙女喝酒,借机调戏她。七仙女招来火神,将他们烧伤,狠狠地教训了他们。这个情节,在宣统本中只有简单的叙述,彝族本却展开了非常细致的铺排,从而强化了七仙女下凡后所遭遇的困难,也突出了她是非分明、忠于对董永感情的性格。又如,在宣统本中,七仙女所织的锦缎,只是由傅员外收存。他得知董永被赵阁老招赘,“心中大怒,就央请昔日傅家监察御史表奏朝廷”,这个“监察御史”前文没有任何交代,出现得很突兀。在彝族本中,傅员外来到京城,找到董永,知晓董永入赘,并未责怪,而是让他将锦缎上呈给皇帝,也得到皇帝的嘉奖,“俸禄让你享,你的两个儿,慢慢来提拔”。这个情节的处理,显然也更加合理。因为赵阁老招赘在前,傅员外此时无力抗争,将锦缎献给皇帝,赢得了皇帝对他的认可,这样才有可能承认自己的女儿傅赛金是董永正妻的资格。应该说,彝族本对这些情节的丰富,在叙事水平上其实超过了汉族母本。


二是细节和描写的丰富。这方面的情形非常多,难以枚举。这里只举几个例子以见一斑:


七仙女和董永槐荫树下分别的情形,宣统本和彝族都有大段的铺叙。但彝族本多了一个细节:董永拉住七仙女的手不放松。七仙女无奈,只好略施小计,让董永拉住她的围腰,告诉他双双同拜天地,请求永做夫妻。“听了仙女话,董永乐滋滋。放开仙女手,拉住围腰带。董永和仙女,双膝跪地上,叩拜天和地。北斗七仙女,假装在磕头,速将围腰解,采来一朵云,骑在白云上,返回天宫去。”这一细节既深化了董永对七仙女的感情,也表现了七仙女的聪慧。


董永考中状元后,被赵阁老招赘,在宣统本和彝族本中都有叙写。宣统本有一段说白:


单表朝中一位大臣,姓赵名京善,官居宰相之职,看见新科状元少年美貌,心中大喜,就请至相府。饮酒之间,说道:“老夫有一小女,名曰金定,情愿许配状元为妻。”董永回答:“学生已有原配,恐朝廷降罪。”阁老说道:“老夫官居一品也不低。如今乃黄道吉日,就此良辰成亲。”正是:彩笔喜题红叶句,华堂欣颂《采苹》章。


这段叙写过于简单,赵阁老觉得自己官居一品,董永即便有原配,在地位上也无法和自己相比;同时完全不管董永的感受,不尊重董永的人格,霸道地要他当天就成亲。彝族本则对此过程有丰富的细化。在听了赵阁老要招赘的话之后,董永“左右难为情”,回答赵阁老说:“出来赶考前,已把婚约订。员外家姑娘,答应嫁给我。因为赶考忙,圆房来不及。大房还未娶,二房先进房。不合常理规。世人唾骂我,我会得罪孽。”赵阁老则说道:“做官当大臣,大妻娶三人,小妾纳四个,合情又合理,怎么有罪孽?傅华你丈人,一个小员外,不能与我争。我是赵阁老,一品大官人。姑娘嫁给你,是在提拔你。你若不答应,就是得罪我。欺君骗大臣,同样是罪过。自己看着办,罪责你自找。若你不答应,明早上早朝,我在皇帝前,随便奏一本,免你小官职,到了那时候,后悔来不及。”董永没有退路,只好答应;但是毕竟被迫成亲,“越想越伤心,越想越难过”。这些细节上的丰富,将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都更加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至于景物、物品的描写,彝族本比宣统本的丰富性超出更多。例如,七仙女和其他仙女们为傅员外夫妇做的鞋子,宣统本的描写只有两句:“男鞋九龙来戏水,女鞋鸳鸯对莲花。”彝族本则分别对男鞋和女鞋铺开了细致的描写:


那双男鞋上,绣上五龙图。五龙昂着首,青龙摆着尾,红龙喷火焰,白龙和黑龙,龙鳞亮闪闪。五龙活生生,呈现在鞋上。绣上神凤凰,绣上神狮子,绣上长鼻象,绣上鹿和熊,绣上麂和獐,绣上虎和豹,绣上牛和马,绵羊和山羊,全部绣其中。百兽活生生,万物显生机。


那双女鞋上,绣上鹤和雁,绣上鸳鸯鸟,绣上绿孔雀,绣上鹌鹑鸟,红鸟和绿雀,蝴蝶和知了,样样绣上面。虫鸟活生生,如同要飞翔。绣完这一些,又绣百花图。牡丹芍药花,李子梅子花,还有石榴花,红白马缨花,林中芙蓉花,林里山茶花,林边桑楠花,样样绣鞋上。百花齐绽放,朵朵鲜又艳。


这些细致的描写,不免有所夸张,但无疑让所描写的对象更为生动形象,也使得唱本更具有文学性。


三、彝族唱本的民族文化色彩


作为彝族唱本,《董永记》的情节框架虽然来自汉族唱本《大孝记》,但在文本转换过程中,彝族文化的元素必然融合其中,有着区别于汉族唱本的民族特色。


一是彝族风物的融合。如傅赛金婚嫁时的打扮:


闺女傅赛金,听闻婚期到,嘴里笑眯眯。走进闺房里,拿起象牙梳,对镜忙梳妆。辫子编三根,一根有六拃。再把头发卷,宛如金龙盘。髻好长发辫,戴上金帽子。金帽亮闪闪,金花亮灿灿,银花亮堂堂。两鬓缀金猴,金猴闪金光。双手戴手镯,手镯戴九对,金戒戴九个,饰品全戴齐。身穿绸缎衣,绣有龙图案。金龙活生生。袖口镶金花,金花亮闪闪。裤如绿鹦鹉,绿裤镶花边。红缎做围腰,鲜艳又飘逸。脚掌如鲜笋,身材如青竹。面如酒曲白,眼珠如星闪。



看到这段傅赛金穿着打扮的描写,我们的眼前自然浮现出一位不同于汉族姑娘的形象。她梳的是三根辫子,而且盘到头上,再带上金帽子,金花、银花亮闪闪;她穿的绸缎袖口镶着金花,绿色的裤子也镶着金边,而且还围上红缎子做的围腰。这样的打扮正是彝族姑娘才有的,和汉族姑娘打扮迥异。


彝族生活的地域主要是云南和四川大、小凉山一带。这些地方的自然景物既不同于中国北方地区,也不同于南方地区。《(乾隆)云南通志》描述云南的地理形势:“中国地势起西北、汇东南,独滇居西南,凡大江以南之山,多由滇派分,论形势,有登高而呼之概焉。夫左绕金沙、右界澜、潞,重关复岭、鸟道羊肠,此滇之大势也。”唱本中提到不少的地名,如黄都思山、峨龙山、霭若切等,均为彝族音译的山名。独特的地理位置也孕育了这里的各种植物,清代刘大绅有诗谓:“琪花瑶草四时闲,此景仿佛非人间”,说的正是云南花草四季繁茂的景色。唱本写七仙女和傅赛金干活累了,到花园中散心,对各种花做了一番描述:


那个花园里,牡丹花儿开,鲜艳又夺目。芙蓉芍药花,艳丽又芬芳。马缨红艳艳,白花明晃晃。艾蓉齐绽放,山茶也吐芳。甜蒿开出花,红花接黄花,五色齐争艳。荷塘莲花池,开出黄白花。白花明晃晃,黄花金灿灿。百花齐绽放,花名说不完。


这些花儿主要开在西南地区,如马缨花。


二是彝族传说和信仰的融合。彝族本中有不少涉及到彝族的传说和信仰的内容。如汉族传说中的玉皇大帝,在彝族本中称之为“策更兹”,是彝族传说中的天尊,相当于汉族传说中的玉皇大帝。因为是他派七仙女下凡帮助董永,所以在作品中出现多次。


彝族本的《引子》有一段对人类演化历史的叙述:


过了许多年,人类得发展。降生独眼人,降生直眼人。这两代人类,吃香不祭天,喝辣不献地。洪水淹天地,人类被灭绝。后来得发展,有了横眼人。这代横眼人,都是笃慕孙。笃慕的后裔,尼能普赛时,人类有进步。吃香就祭天,喝辣就献地。


在唱本的叙述中,人类开始是“独眼”,后来是“直眼”,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不敬畏天地。后来,有了“横眼人”,他们敬畏天地神明,都是笃慕的后代。根据古彝文典籍《洪水泛滥》的记载,笃慕叫阿普笃慕,生活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是彝族共同的祖先。


唱本叙说七仙女所织的天字号锦缎时有一段描述,也反映了彝族关于天神的想象:


那匹天缎子,取名天字号。宇宙苍穹里,所有皆有物,全都织上面。帝王盘古氏,慕谷和能古,全部织上面。织有策更兹,织有勿阿妈,织有王母娘,织有葛木兹,织有黑朵芳,织有史冲毕,织有六毕圣,织有俄兹俄,织有哩怒普,织有萨塞若,织有尼兹色,织有铁贝吉。苍穹天宫里,北斗七仙女,二十八星辰,还有白虎神,八位大仙人,闪电雷电神,风神和雨神,四方龙王神,雄星九千九,雌星八千八,全都织上面。织上日和月,织上群星耀,白云和乌云,也都织上面。织上怒木兹,织上尼木番,织上吐木铁,织上捏木埂。织上凤凰鸟,织上神狮子。天空所有物,千物织其中,万物织在上。


这段唱词,述说了彝族关于天神的观念。慕谷、能古,均为造天造地的天神。葛木兹、黑朵芳、史冲毕、俄兹俄、哩怒普、萨塞若、铁贝吉、尼兹色,均为管理天界的大神。六毕圣则是管理毕摩的6位毕摩神。怒木兹、尼木番、吐木铁、捏木埂,分别为绿色、红色、白色、黑色的方位神。这些天神的称呼和谱系,和汉族的天神观念以及谱系自然大不相同。



四 、汉、彝唱本中趋同的文化观念


(一)感念师恩


在儒家文化中,老师是人生中的重要人物,尊敬老师是基本的伦理,以至于在崇祭的对象上,老师和天、地、君、亲并列。《荀子·礼论》道:“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在宣统本中,董永和老师的关系,是叙说的重要内容之一。父亲去世前,反复叮嘱冯氏要让董永读书。冯氏将董永送到先生傅文显那里,得到了很多关心。由于董永聪颖、用功,先生对他多有喜爱和鼓励。到黄州府参加考试,董永没有路费,先生就带他一同前往。董永母亲去世后,先生几乎是他唯一的亲人。


但无论是宣统本还是彝族本,还是将他们的关系定位为师生关系,着力强调董永对老师的感恩之情,而彝族本对此更加强调。董永被宣召入朝,宣统本只是写董永派人送书信,请他同进京城,唱本写“董永思想老先生,师傅无人奉他身。一字为师尚可敬,何况教我得成名。不如接他京城去,早晚四时报师恩。”傅文显(彝族本为“徐文显”)回信说自己年岁已高,不能前往,并叮嘱他小心陪伴君王。彝族本于此则有更详细的铺写。在先生回信不去京城后,董永就和傅赛金、赵金定夫妇将先生接到家中小住,“请来裁缝师,缝制衣和裤,绸衣缝三件,缎衣缝三件。赛金和金定,制鞋缝袜子。衣裤和鞋袜,全部缝制好。差使派一个,轿子抬两顶,去请老两口,请回先生来。董永董大人,磕头谢恩师。赛金和金定,向先生磕头,向师母磕头。”并对董永夫妇挽留先生夫妇的盛情做了比较细致的铺排。彝族本将宣统本中只是写一封书信的情节,改为将老师接到家中小住以尽孝心;将宣统本中董永一人对老师的孝心,改为夫妻三人同表孝心;将宣统本中董永单纯地用金钱、衣物表达孝心,改为夫妻当面磕头感谢师恩。凡此,都显示出彝族本对感念师恩观念的强调。


(二)妇德母仪


在汉族的儒家文化中,对女性有诸多的伦理规范。《礼记·昏义》就要求“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对于“妇德”,历代都有解释和规定,如《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东汉的班昭还编写了《女诫》,对女性的行为予以规范。宣统本写了董永先后娶赵金定和傅赛金为妻子的内容,将她们写成贤淑的女性,傅赛金跟随七仙女学习女工,七仙女将儿子托付给她抚养,她像对自己儿子“一样待承”“乡邻传说赛金贤德”。赵金定是朝廷赵阁老的千金小姐,身分远远比傅赛金高,但是,在董家却愿意屈居第二,没有怨言。通过这些描写,宣统本表彰了妇德母仪。


相比较之下,彝族本对此叙写更为具体,董永到黄州上任后,七仙女送子,对赵金定说:“小妹赵金定,你是纳铁人,嫁到董府中,排行你第二。那个赛金妹,早把婚约定。红娘是我当,她在你前面。”赵金定回答说:“阿姐不用说,夫妻常伦理,为妹自知晓。”用她自己的语言,明确了“妻常伦理”。在彝族本里,傅赛金的“贤淑”被书写得更加具体。在宣统本中,只是有一段说白述说她抚养七仙女之子:“赛金产生一子,取名董仲遗。光阴迅速,春去夏来,二子渐渐长大成人了。赛金一样待承,送往书堂攻书。乡邻传说赛金贤德。”接着就是董仲书寻母。彝族唱本却增加了她对待董仲书比亲生儿子更尽心的描写:“赛金心善良,对人她和蔼,养儿她尽心。两个儿子中,仙女生的儿,最受她宠爱。她的仲遗儿,反倒受亏待。别人来邀请,出门去做客。仲书伴着娘,一同坐轿子,她的仲遗儿,不得同轿坐,根着轿子走。”七仙女担心她偏心,请太白金星帮助察看。果然,傅赛金外出做客时,让董仲书和自己一同坐轿子,让董仲遗跟着轿子步行。太白金星化身一个老奶奶拦住了傅赛金的轿子,问她为什么如此对待两个儿子,傅赛金回答道:


仲书非我生,也是我夫儿。他娘不在此,理该多照顾。仲遗亲生儿,不给坐轿子,让他跟在后。如果不这样,路人骂我说,嫌弃长房儿,做事有偏心。到了那时候,败坏我声名。


通过这样的描写,彝族唱本较之宣统本更加突出了傅赛金的妇德母仪,也显示了彝、汉两族女性文化观念的趋同。


(三)“孝”为根本


董永故事是汉族的一个源远流长故事,从汉代开始,历代文学作品都有叙写。根生于儒家文化土壤上的董永故事,其核心母题就是“孝”。宣统本无疑承袭了这个母题。比较两本,彝族本对这个母题不仅照样转换,而且有更为浓墨重彩的叙写,体现在如下两处:


一是在朝廷宣召董永做阁老后,董永先是请先生到家中,以表达感恩之情。然后请先生一起到父母坟前拜祭。他邀请了麒麟县城里的全部百姓乡民,“坟前布祭场”,董永哭诉了对父母的思念,唱本描述其伤心情形:“董永诉苦情,伤心哭断肠。九山如摇晃,江河似停流。茂密山林里,麂獐也伤心,雉鹇也伤情。鹿罴伴他哭,黑猴流出泪,乌鸦立幛幡,鸿雁大声鸣,竹鼠哭肿眼。人人为他泣,个个为他悲。”这段唱词,叙说董永在父母坟前的悲伤,令人动容,不仅突出了“孝”根本的观念,也从感情上渲染了这个观念。



二是故事的结局,宣统本只写了董永全家被朝廷封赠,“荣华富贵过平生”。彝族本却增加了玉帝派韩湘子度董永全家升天做神仙,并且负责管理人间善恶教化之事。玉帝吩咐他们:“董氏全家人,你家好心肠,心地最善良,神位封你们。董永好品德,人间要弘扬。人间大地上,地上的人们,六祖后裔们,遍地的男人,遍地的女人,善恶他不明,好坏他不知,长幼他不辨,不知要检点。从今到往后,善恶你家管,教化人心灵,你家全负责。”可见,在彝族本中,董永因为行孝,最后所得到的嘉奖,不仅是享用人间的荣华富贵,而且还位列仙班,并且让他负责人间善恶教化之事。这表明,在彝族的文化观念中,不仅同样重视孝心孝行,甚至比汉族还更为重视;行孝之人得到的表彰,甚至超过汉族的表彰。



结语


董永故事的汉族和彝族唱本的转换,固然是一个文学史的个案,却蕴含着重要的文学史、文化史的意义。中国文学史的研究,其实主要是对汉族文学史的研究。由于语言的障碍,对其他民族文学史的研究,大多还是由懂得少数民族语言的学者承担。由于术业有专攻,从事汉族文学研究的学者和从事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学者,难以将探究的目光延伸到彼此的学术领域,对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互相影响、渗透和交融的历史事实加以关注。彝族唱本《董永记》幸得有普学旺等学者加以译注,从而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中国各民族文学相互交融渗透的窗户,让我们认识到,在中国文学史上,还存在着一部董永故事文本在不同民族中转换的事实。由此事实,我们还可以推测,类似的同一故事在不同民族以不同的语言转换传播的文学事实或许还有不少,例如哈斯宝就曾经将《红楼梦》转换成蒙古文。这是一个重要的文学史现象,显示出中华各民族文学之间相互影响的内在规律,需要我们给予关注。


比较彝、汉两种董永故事文本,我们还发现,同一故事的不同民族转换,体现着不同民族文学创造。就董永故事而言,汉族无疑是故事起源和不断丰富的创造主体,但彝族唱本进一步丰富了这个故事。前文所例举的董永和七仙女相遇的叙写,较之宣统本,无论在情节的合理性方面,还是在人物心理的挖掘上,显然都是后出转精。在描写和铺排方面,彝族唱本也更加细腻,例如对七仙女和其他仙女们所做的鞋子、所织的锦缎描写,可谓极尽铺排之能事。这些笔墨,充分表现了彝族唱本的作者有着不同寻常的文学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他或者他们,和各个时期汉族董永故事的书写者们,共同推动了董永文本的丰富和完善。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汉、彝两个民族董永故事文本的分析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既表现了不同民族文学的想象、叙述思维的差异,更显示了不同民族文化观念的趋同性。彝族自然没有孔子,没有儒家文化,但是,在彝族的唱本中,包括“孝”的伦理、尊师重教以及女性贤淑的根生于儒家文化土壤的种种观念,无不得到比汉族唱本更为突出的彰显。两个文本中趋同的文化观念充分表明,中华民族虽然由多个民族组成,各民族的文化的习俗、衣饰等外在形态也互有差异,但内在的文化精神却接近甚至相同,这正是中华民族和而不同、共生共荣、绵延长久的内在聚合剂和驱动力。


    文章来源:《民族文学研究》2019年第5期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