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鬼节”(中元节)的设置,是人们借助一定的仪式,对死者尤其是孤魂野鬼实施人文关怀,对可能危及人类自身生活特别是社会秩序的因素予以清理或清除。从历史渊源来看,其形成与传承与魂灵信仰的驱动、秋尝祭祖的古俗遗风、儒家孝文化的不断推动以及佛教、道教的附会与演化有关。中华民族与鬼有关的观念意识,在七月十五期间有着特别集中而突出的展示与培育,并以多样化的节俗活动为支撑。这些仪式所以能够长期传承,是因为人们在其中寄寓着常在常新的生命情感与生活愿望,并在千百年间凝聚为一种群体意志,成为我国传统乡土社会中的某种整体性文化诉求。在传统社会民众精神生活中占据突出地位的“鬼节”,曾被民族国家政治予以简单地取缔,强行驱赶出公共生活之外,而香港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于2010年被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则是它终究被民族国家接纳为“传统”的一个意味深长的象征。
关键词:中元节;鬼节;仪式;情感
农历七月十五,在我国很多地方都被称为“鬼节”。从鬼的角度看节日,或是从节日的角度看鬼,首先会牵涉到各种鬼故事,以及与鬼有关的种种仪式活动。在这些关于鬼的口述故事和仪式行为的后,是不同地区的人们对于“鬼”的强烈需求,以及围绕着“鬼”而发生的形形色色的磋商行为。人之与鬼,既有时间的安排,又有空间的考虑。换言之,就是想尽一切办法,绝不能让鬼自由地穿越时间和空间游走社区,造成社会紊乱,至于飘到别处的鬼又会折腾出什么“鬼花样”,人们就不太关心了。其实,人们是基于家园意识,寻求一种“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的踏实感。
于是,人们在时间上设置“鬼节”这样一个与鬼打交道的特殊交流时段,在空间上注意与鬼划定边界,保持距离;同时,借助一定的仪式,对死者尤其是孤魂野鬼实施人文关怀,对可能危及人类自身生活特别是社会秩序的因素予以清理或清除。这大约就是鬼节产生的根本原因。七月半敬祖、十月初一送寒衣、大年三十撒陈秸……内中因由大致如此。
一、阴历“鬼节":七月十五的神秘背影
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处境尴尬,常被视作阻碍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旧文化的一部分。除了春节、清明等极少数节日在被有计划地予以“革命化”改造之后,允许在现代生活中具有一席之地,很多节日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冷落、轻视甚至批判,七月十五更是被视为“迷信活动”而大受压制。原本在民众精神生活中占据突出地位的“鬼节”,被民族国家政治予以简单地取缔,强行驱赶出公共生活之外,所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为当政者始料未及。鬼的观念本是传统社会与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它被粗暴地从社会与文化的整体上割掉,社会秩序就会出现某种程度的紊乱。
时过境迁,七月十五在中国节日体系中已处于边缘化状态,许多人对其节俗活动已是语焉不详,仅留下一个神秘背影。然而,关于七月十五的文化记忆和民族感情,千百年来已经渗人我们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甚或进入成为每一个人的集体无意识之中。当春花秋月时光流逝,蓦然回首,在往日时光的记忆中,或许就有香烟缭绕、纸灰飘飘的“鬼节”。2010年5月,香港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被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年来,香港盂兰胜会这一民俗活动,因保留潮汕文化传统根脉而别具风采,成为现代都市中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情。七月十五进入国家“非遗”,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象征。
二、人鬼共欢的“鬼节"
七月十五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道教、佛教和民间三方力量汇流而成的“鬼节”,在一些地方甚至重于过年。道教称中元节,佛教称盂兰盆节,而在民间则有更多称谓,如七月半、过月半、阴节、瓜节、施孤节、麻谷节、河灯节等等。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节期长短不一,习俗亦有差异,但都以祭祀先祖、超度鬼魂等为主。中元节的节期多数以阴历七月十五日为正日,有些地方包括十四和十五两日,但也有以十六日为节的,另有些地方始于初七、十三日等,持续三至七天不等。意即在七月初七或十三日举行仪式接先人鬼魂回家,直到七月十五日送回为止。也有的地方如港澳台地区,以七月十五为核心的祭祀活动要持续一月之久,且举行普度活动的具体日期各地并不一致,呈此起彼伏之势。当地人认为,七月作为鬼月,第一天开门放鬼,最后一天关门收鬼,整个七月都是安置大小诸鬼之期。
七月十五的主题以祭祖祀先、超度亡灵为主,其主要节俗有秋尝荐新、放焰口、放河灯、普度等活动。传说这天地府洞开,鬼魂四出,民间有“七月半,鬼乱串”的谣谤。俗谓人死后灵魂不灭,有祀者回家接受子孙的祭拜,无祀者容易飘荡为害。“七月半”节主要进行两大祭祀活动:一是寺观、里社或街区作盂兰盆会。每逢七月十五,社区便有社会贤达礼请佛道做法事“普度”亡灵,设坛作醮,祀无主孤魂,为公祭。二是以家户为单元祭祀先祖,供奉如仪,有的还要举行家宴,为私祭。其大致仪式为:酹酒三巡,表示祖先饮宴;然后阖家团坐,共进晚餐;天黑之后,人们携带炮竹、纸钱、香烛,找一块僻静的河畔或塘边平地,用石灰撒一个圆圈,表示禁区,再在圈内拨水饭,烧纸钱,鸣放鞭炮,恭送祖先上路,回转“阴曹地府”。故在民间社会,七月十五实际上是以祖先崇拜为中心、以家人团聚为活动形式的祭祖节日。
三、由“鬼结”到"鬼节":七月十五的历史渊源
七月十五节俗有着复杂的历史渊源与独特的形态特征。大致看来,这种节俗形态的构成有内外两方面因素的作用,内部因素主要是人的“灵魂不灭"等思想观念的影响,而外部因素则是诸多社会文化与生活对这类观念的表达与铺衍。
(一)魂灵信仰的驱动
原始时代就已有关于灵魂的观念。《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时,“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先民认为灵魂是永不寂灭的,死亡乃是灵魂进入另一个世界,因此产生了两元的生活世界观,即阳界和阴界。二在传统的宗教观念中,这一二元世界并没有截然分隔,生者与死者常以特殊的交感方式进行对话与沟通。生者会为亡者在另一个世界的生活予以关照,而亡者也会在冥冥之中保佑生者,并赐予某种“超自然”的力量。久而久之,人们对于亡者尤其是先祖就萌生出一种敬畏、崇拜的心态,从而获得精神慰藉,由此形成的生命生死解释观念就成为祭祀亡灵、祖先崇拜的思想根源。
(二)秋尝祭祖的古俗遗风
七月十五节俗首先是上古时期荐新祭祖古俗的遗续。上古时代,人们通常以年度为周期、在不同的节点来祭祀祖先,寄托哀思。《管子?幼官图》云:“修春秋冬夏之常祭,食天壤山川之故祀,必以时。”《春秋繁露?四祭》载:“古者岁四祭。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杓,秋曰尝,冬曰蒸。此言不失其时,以奉祭先祖也。过时不祭,则失为人子之道也。”其中,“秋尝”也时常被称为“荐新”,因秋季是农作物丰收的季节,让祖先尝尝刚熟的鲜食,即向祖先预报收成的消息,以感谢其庇佑。秋祭的具体日期最初可能并不确定,以后才逐渐固定在七月十五前后。这种国家祭典迎合了民间的祖先崇拜观念,虽早就在国典中消失,却在民间延续至晚近。如《民国芜湖县志》记载:“中元,人家皆具鱼菽荐新谷于祖考,呼为‘羹饭’,元俗所谓‘烧饭’也。”《山东省建国后地方志?城一村志》记载:(淄博市淄川区)“七月十五……多是傍晚在家中祭祖。同时拔五谷(高梁、谷子、大豆、芝麻、黍子)各一株,系为一束,放于堂前。”浙江杭州至今流传俗谤说:“七月中元接祖宗,西瓜老藕瞎莲蓬。”
(三)儒家孝文化的不断推动
在节俗祭祖的发展过程中,儒家孝文化起着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国家将儒家文化作为一种思想统治之根基,千方百计将孝文化灌输到民众的道德伦理观念体系之中。如《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身。”《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第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种伦理道德体系的建构影响着民众价值观,由孝敬之心出发而更加虔诚地祭祖,而祭祀先人的仪式本身又成为彰显后代孝心的体现,两者相辅相成,从而为佛、道教以及诸多意义的附会创造了适宜的土壤。
(四)佛教、道教的附会与演化
基于民间根深蒂固的孝道观念与魂灵信仰,佛教、道家的思想教义得以迅速生根发芽,所谓盂兰盆节、中元节便是与七月十五节期相附会而产生的宗教活动。公元538年,梁武帝在同泰寺举办“盂兰盆斋”,设斋供佛及僧,求其灭罪增福。这是中国最早的盂兰盆会,此后这个仪式遂在民间普遍流传。佛经中记载有目连救母的故事,佛教徒据此兴起盂兰盆会,以追荐祖先、祭祀孤魂,又称“盂兰盆节”。“盂兰盆”一词,来自《佛说盂兰盆经》中的目莲救母故事,乃梵文音译,原意为“救倒悬”,也就是解救在地狱里受苦的鬼魂。《荆楚岁时记》引《盂兰盆经》曰:“目连见其母在饿鬼中,即以钵盛往饷其母。食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弛还白佛。佛言:‘汝母罪重,非一人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至七月十五日,当为七世父母厄难中者,具百味五果,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佛敕另众僧皆为施主,祝愿七代父母,行禅定意,然后受食。’是日,目连母得脱一切饿鬼之苦。目连白佛:‘未来世佛弟子行孝顺者,亦应奉盂兰盆供养。’佛言:‘大善。’”据此,佛教徒兴起盂兰盆会以追荐祖先、安抚孤魂。这则佛教孝义传说符合了当时民众的忠孝观念,七月十五也借此更加强化了其祀先、安魂的民俗意涵。
道教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个月圆之夜定为上元、中元、下元,分别为天官、地官、水官的诞辰,形成了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的三元节。中元日为地官清虚大帝诞辰,地官主赦罪之事,传说会在七月十五日这天下界考察,核定人间善恶并为人间赦罪。因其宫属地,主管鬼神幽冥之事,所以道士于是日讲诵经文,超度众鬼,而追宗怀祖者也要在此日祭祀地官,为亡人祈福。六朝古道经中《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经玄都大献经》载:“七月十五日,中元之节也。是日地官校阅,搜说众人,分别善恶……与其日月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高录灵篇,囚徒饿鬼,当时解脱,一俱饱满,免於众苦。得选人中,若非如此,难可拔脱。”亡者鬼魂于中元期间游于阳界,故需诵经文以超度亡魂。道教地官赦罪的说法,成为人们在七月十五祭祀祖先、安抚孤魂的一大支撑。
四、七月十五是一种文化设置
七月十五与清明节、十月一并称为“三大鬼节”,在清明节、十月一甚至大年三十等时段,全国各地都有多种形式的“敬鬼”活动。然而,中华民族与鬼有关的观念意识,却在七月十五期间有着特别集中而突出的展示与培育,并以多样化的节俗活动为支撑。
其中,传统的仪式性活动有:接祖先、祭祀、送祖先、换孝、烧佛子、荐麻谷、摆供、添坟、做盂兰盆、做纸灯、烧包、结冥缘、祭新丧、施饭、拜中元节、接亡人、设焰口、做新纸、送封节、赠香纸、嫁女送纸、嚎丧、上山樵、堆柴会、进柴、衣祭、供包楸、送月半包袱、面供、烧麻谷、羹饭、瓜节、煮饽饽、街衣鸭、盂兰会、设坛作法、诵经、施孤、放河灯、饭棚、放路灯、跳钟馗、焚法船、抢孤、普度、助荐、普利道场、阴施阳舍、花焰口、放生、演目连、淋麻姑、盂兰醮、散福、祭厉坛、城隍巡游、祀田神、祀谷神、中元网祭、祀土地等。
与娱乐游艺相关的有:蒸面羊、蒸面人、花馍、结缘、送节、斗灯会、放应景戏、莲花灯、荷叶灯、蒿子灯、茄子灯、莲蓬灯、唱灯歌、香瓜、中元赏月、泛舟、燃灯等。
节日饮食包括:过七月半饭、包子、素馅水饺、馒头、馄饨、大饼、煎茄、大葱、搭连粑、狡饼、豇豆饭、都灼饼、米糕、架桥糍、蒸叶糍、濑粉、莲藕煲老鸭、西瓜、凉菜、猪肉、七色菜、米粥、糖洋、糯米粑、金针、木耳、豆腐、豆皮、卷筒粉、挂锄等。
与占卜巫术相关的有:迎戚姑娘、淋麻谷、箕卜、荞竿生日、巫师作法、躲鬼、禁用豇豆和南瓜供品、忌挂风铃等。
而在上述种种祭祖抚鬼节俗活动的背后,是人们的精神需求使然。人们以祖先神鬼的名义完成七月十五期间的种种仪式活动,借以调谐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和自身的心灵世界。这些仪式所以能够长期传承,是因为人们在其中寄寓着常在常新的生命情感与生活愿望,并在千百年间凝聚为一种群体意志,成为我国传统乡土社会中的某种整体性文化诉求。比如香港盂兰胜会,每年从农历七月初一起举行,直至七月底止,这一民俗活动继承了潮汕地区中元节的“施孤”,以祈求异地生存平安、吉祥,并追荐祖先、悼念远离家乡到异地谋生、为繁荣香港而献身的同胞,后来逐渐成为潮人联结乡情梓谊,互相祝贺一年来所取得成就、交流事业成功经验的难得机会。
我还注意到,与“鬼”有关的语词在当今语言系统中使用频繁,又显示出鬼神观念对当代人影响的普遍与深刻,如鬼火、鬼影、鬼吹灯、(活)见鬼、鬼魅、鬼话(连篇)、鬼见愁、鬼难关、鬼头鬼脑、装神弄鬼、吸血鬼、鬼精灵、鬼神附体、鬼街、鬼市、鬼屋等等,不胜枚举。挥之不去的鬼节,作为一种传统依然顽强地绵延于当代生活之中。
作为一种文化设置,七月十五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休养生息,缓解疲劳,而是集中调理人际关系,包括整个人与社区的关系,还要借虚拟的饿人鬼关系调整个人的内心世界。如果社会生活中没有这种调理人类精神活动的文化设置,社区传统将难以为继,人的心灵世界也许会变得疑影重重。丰富多元、历史悠久的七月十五,由此对于国民的宗教观、生命观有着极为深厚的影响,也是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窗口。而附着其上的至为深厚的文化底蕴、社会功能,仍有待于进一步阐释。
参考注释请参见原文
文章来源:《节日研究》2012年第2期
图片来源: 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