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学年会开幕式设置特别环节纪念乌丙安先生
中国民俗学会第九届代表大会暨2018年年会于11月23日至27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为纪念乌丙安先生,中国民俗学会在年会上推出了特别环节——播放乌丙安先生纪念短片。
我一直有一个动力,我这一生将永远划正号,无论做人做学问,必须这样。在人生道路上确实有正反两方面的选择,但是只要不怕任何艰难困苦、坎坷不平,也要坚持走自己的正路,那才有资格做个有脊梁的中国人。我们对国家、对民族要负责。
——乌丙安
有人说,他化作了一片云,在他热爱的辽阔大地上,依然深情凝望。
有人说,他变成了一束光,透着慈爱散发着温暖,照耀着我们的征途。
有人说,他从未离去,他以另一种方式,在影像上,在文字里,与我们朝夕相伴。
在我们心里,先生从未远去。
回忆之一 : 可爱的老顽童
先生之风,如清澈甘泉,纯净炽热,他永葆一颗童心,追寻这个世界最有趣最好玩的未知领域,他与时尚同步,他活跃在微信朋友圈和网络世界里,是可爱的乌爷爷,是笑称自己是八零后、九零后的可爱的老顽童。
回忆之二:可敬的师长
先生之风,殷切教诲、勉励后辈,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却沁人心肺,久难忘怀。“从人生到专业,是交叉的,彼此要互补、互吸收。你要有很高的道德情操,回头你的学问才能在社会上发挥它本身的能量,这个学科才能立住,恰恰是从‘根’上来的。”
回忆之三:用“双脚”走出来的民俗学家
先生之风,植根田野,他把生命中大部分时光投入于祖国大地,用脚步丈量着中华人文的根脉,山川湖海,古村乡镇,处处都有他跋涉的身影。
他深入田间地头、走访800多个村子,他说:“做民俗研究,必须到第一线去,整天在老百姓当中,不能当‘大楼学者’。” “我是田野派,第一线的,我肯定是到第一线去考察民俗的。我的民俗事业、民俗学事业是并举的,扭秧歌、耍龙灯,我每到一个地方都到百姓中间,我能大声和他们唱、和他们交流。我到一个地方就尽可能说一个地方的方言。我除了通过资料学,就是到现场考察第一手材料中去学。”“我的民俗学研究是靠双脚走出来的;我这一辈子都把心思放在传统文化上。这是责任和义务,更是本分,我自得其乐,非常开心。
回忆之四:非遗大厦的守门人
先生之风,高山仰止,胸怀壮志,为非遗呕心尽力。“中国非遗年度人物”颁奖词:一生坚守老而弥坚,在守候文化遗产的战线上他是一名老兵;严把质量不辞劳苦,在守护非遗的大厦口他是一名守门人,他用时光诠释了对祖国文化的爱,用热血抒写了对民族遗产的情。
乌丙安老师获奖感言:
“荣誉应该属于大家,特别是传承人和传承人群,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希望国家十几亿人都自觉地保护非遗,这是我一生的想法。”“非遗不是表演,也不能游离于生活外,非遗就是生活,应该回到民间、社区与普通的老百姓息息相关。”
“我们的历史曲曲折折,总是有一条正确的路在那里往前走。我觉得自己每逢这种情况,选择都是正确的。哪怕选择正确的时候,被逼得几乎到了濒临死亡,我也要坚持。我觉得活路就是这么闯出来的。”
——乌丙安
是的,先生从未离去。在他挥洒过汗水倾注了热爱的田野上,在他奔走疾呼过的非遗保护路上,他的脚印依然那么清晰。
是的,他从未离去。在他耕耘一生的校园里,依然回响着他谆谆的教诲,那些声音刻印在每一个学生的脑海里。
是的,他从未离去。那些他关心过的普通的传承人、那些他鼓励过的后辈,依然记得他亲切的目光和话语。
是的,他从未离去,为保护传统文化他振臂高呼、躬尽心力,那些振聋发聩的话语,依然言犹在耳。
可是,我们再也无法握住他温暖的手掌,无法拥抱他瘦弱的肩膀,无法当面向他说一声:我们想念您!
图片和视频片段来自网络以及师生们的提供,无法一一注明摄影师,感谢所有摄影师为我们留下了乌丙安先生的珍贵影像,特此致谢!视频短片由隋丽文字撰稿,谢明博编辑。
辽大民俗学公众号也继续向各界朋友征集乌丙安先生的图片、视频等资料,欢迎与我们联络,可在后台留言,或者发送至邮箱suili2052@qq.com。
文章授权转载自辽大民俗学公众号
文章来源:辽大民俗学,2018-11-24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