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通讯员 程浩芯)7月25日,《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以下简称“大系出版工程”)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大系出版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大系出版工程协调委员会办公室承办。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大系出版工程负责领导,中国民协主席团及分党组成员,大系出版工程学术顾问、学术委员会委员,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协负责人、编委会代表,中国文联出版社代表等近100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第一阶段由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大系出版工程协调委员会主任潘鲁生主持。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大系出版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建文同志代表中国文联党组和大系出版工程领导小组宣布学术顾问和学术委员会委员名单。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大系出版工程领导小组组长李屹同志为学术委员会主任冯骥才、常务副主任潘鲁生和学术顾问颁发了聘书;陈建文同志和冯骥才先生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颁发了聘书。
李屹书记在会上发表讲话。他指出,“大系出版工程”目前已进入攻坚阶段,新组建的学术委员会责任重大,要为“大系出版工程”的学术水准、成果质量进行专业督导和学术把关,其工作将决定着“大系出版工程”的高度和水平。他就学术委员会的工作提出了几点意见:一是要要提高政治站位,把组织实施“大系出版工程”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来抓;二是要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明确“大系出版工程”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三是要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确保“大系出版工程”高质量高水平推进实施;四是要加强统筹协调,团结协作,形成合力,确保如期完成编纂出版工作。
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民协名誉主席冯骥才先生从文化的角度肯定了“大系出版工程”的现实意义。他指出,民间文学最鲜明地表现了民众的精神向往、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充分彰显了中国人的气质、智慧、灵气、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传承精神、表达爱憎、教育后代、传播知识、愉悦生活及抚慰心灵等功能。在当下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一方面,传统民间文学在迅速消失;另一方面,民间文学真正被看作中华民族重大的文化财富与精神根基之一,重要性更为凸显。实施“大系出版工程”,抢救、保护和继承中华民族这一巨大、优秀的文化遗产可谓应时而动、顺势而为。他强调,“大系出版工程”浩大而繁重,要求极高,因此,实施这项工程更需秉持兢兢业业、尽心尽力、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精神,将之做好、做精、做实,为使民族的精神火炬永明不熄贡献力量。
第二阶段的会议由冯骥才先生主持。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大系出版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邱运华汇报了“大系出版工程”工作情况。自项目启动以来,中国民协开展了学习调研、编制工作方案、组建专家组、召开各体裁专家研讨会议、编制编纂体例和工作手册、推进示范卷编纂工作、编制经费预算等方面的工作,“大系出版工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专家委员会就已经提交的《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河南平顶山)卷》《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传说卷·吉林卷》《中国民间文学大系·说唱卷·山东卷(上)》《中国民间文学大系·长诗·湖北咸宁民间叙事长歌卷》等示范卷样稿展开讨论。来自上述四省的民协代表和编委会负责人现场汇报了各自的编纂经验、工作进度和预期规划,学术顾问段宝林、陶立璠、刘铁梁、李耀宗等先生先后发言,针对样稿和大系编纂工作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潘鲁生主席从思想、学术和工作等角度对“大系出版工程”的开展提出希望。他指出,“大系出版工程”应致力于将民间文学资源转化为全社会的精神财富,推动我国民间文学事业繁荣发展,为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提供强有力支撑。在“大系出版工程”的三个组织机构中,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尤为关键,要调动全国民间文艺家专家智库资源,把握“学术统筹、学术规范、学术引导”的工作职责,服务“大系出版工程”的总目标。“大系出版工程”不仅仅是一项政治、学术的任务,更重要的还在于培养人才,尤其要培养中青年人才骨干,方能使民间文学遗产和民间文艺事业传承有序,后继有人。最后,他号召大家共同努力,在思想上“合心”、步调上“合拍”、工作上“合力”,给子孙后代留下这为人民而记录的传世经典,完成这项新时代的文化标志工程,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助力添彩。
会上,邱运华书记代表中国民协宣读了《中国民协向民间文学前贤致敬书》(附后)。致敬书回顾了五四以来历代学人为发掘、整理、研究和传播民间文学事业做出的辛勤探索和卓越成就,表达了向前辈先贤们的致敬之情,也表达了立足当代,团结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共同编定《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继前贤、启来者的决心和诚意。
学术委员会成立和运行,表明大系出版工程进入到实质性攻关阶段。学术委员会和专家组将实质性参与和指导大系出版工程的编纂工作,加快推出首批示范卷编辑出版工作。
附:
中国民协向民间文学前贤致敬书
2017年1月24日,中央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编纂《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成为其中的一项重大工程。这是抢救、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工作,也是对民间文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突出地位的认同;同时,也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民间文学发掘、整理、研究和传播成就的充分肯定。值此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学术委员会成立之际,谨发布本致敬书!
中国民间文学与中华文化相伴而来。古人云“以文化人”,自中华大地上各民族四方孕育发展开来,民间文学便承担着化育民众、启迪智慧、醇化道德、陶冶情感的作用,并忠实地记载着民众的日常生活,历五千多年,日用而不觉,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心灵,成为中华民族伦理观、宗教观、自然观、价值观和美学观的厚重载体,成为中华民族醒目的文化标志。
20世纪以来,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光照下,一代文学巨匠敏锐察觉民间文学里蕴含着活泼进步的思想及对创立中国新文学有重要借鉴价值的形式要素,民间文学进而成为中华文化甦生的重要利器,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刘半农等一代宗师,无不感奋民间文学之于新文学的巨大生命再造力,对民间文学寄予深切厚望。延安时期,毛泽东大力倡导民间文学,号召文学家艺术家到人民中去,运用民间文学形式表现新民主主义内容,为利于革命事业而赋予五四传统以崭新的面貌。遵照《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指引,广大文艺工作者通过“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不断转变思想和文风,从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中获取创作源泉和灵感,民间文艺受到文学艺术家们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新文学继承了延安鲁艺传统,把民间文学艺术在新中国文学事业的作用发扬光大,弘扬民族形式,系统搜集、整理和传播民间文学的运动渐次展开。郭沫若、钟敬文、周扬、茅盾、贾芝等大力推进史诗、故事、神话、谚语、歌谣、民间舞蹈、民间戏曲等领域的收集整理工作,特别是有计划收集和整理中华民族三大史诗《格萨尔王》、《玛纳斯》、《江格尔》,填补了中华民族史诗发掘的空白。新中国培养出的大批民间文学工作者纷纷走向田野,深入到西南、西北、华北、东南、东北等地区,深入田间地头、高山草原,从事艰辛的田野调查,记录口头文学家传唱的史诗、歌谣、戏曲,讲述的传说、故事、俗语,搜集到数十亿字的民间文学口头资料,为后世留下价值无法估量的民间文学瑰宝,使得世代被正史埋没的“玛纳斯齐”、“江格尔齐”、“格萨尔仲肯”和“伊玛堪”等说唱者,如以居素普·玛玛依为代表的史诗和说唱艺术传承人,蜚声国际,在这一基础上,民间文学理论建树也成果斐然,隐然形成中国学派。与此同时,民间文学走进校园,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阿凡提、鲁班、七仙女、田螺姑娘等优秀民间故事深入到孩子们心里,与他们相伴成长。
20世纪80年代初,钟敬文等民间文学家主持《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通过普查收集整理全国各地民间故事、歌谣、谚语,完成一个前无古人的巨大工程。时任中国文联主席的周巍峙同志更是团结全国民间文艺家和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把《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与民间歌曲、戏曲音乐、曲艺音乐、民族民间舞蹈、民族民间器乐曲、戏曲志、曲艺志相结合,领衔主编《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十套集成志书》,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历经三十年,完成了这一跨越世纪的浩大工程。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民间文艺的一座丰碑。“十套集成”成为一代民间文艺工作者生命的载体,他们有的是五四时期成长起来的文学家,有的是新中国培养的一代专家学者,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民间文学界巨擘。
进入新世纪,冯骥才敏锐察觉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对民间文化造成的巨大冲击,发起民间文化抢救工程,把古村落、木版年画、剪纸、唐卡、口头文学以及民间文化传承人纳入抢救工程规划之列,获得全社会高度认同,掀起了一场从政府到民众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抢救的社会浪潮。政府推进、专家指导、社会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传承人保护和传承区域的保护,民间文学也有幸列入其中。
今天,我们启动《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回溯“五四”以来中国民间文学发展历程,更远眺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心潮澎湃;缅怀为之奋斗的前辈先贤,倍感责任重大、使命神圣!“瞻彼日月,悠悠我思”,惟有紧密团结全体民间文学工作者,继前贤、启来者,编定《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借以广泛传播民间优秀文化,使我中华民族后代据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保存文化传统,光大民族精神!
谨以此文向为中国民间文学事业奉献的前辈先贤致敬!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2018年7月25日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图片来源:张礼敏 吴京男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中国民俗学会 · 业务范围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业务培训
书刊编辑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中国民俗学会
微信号 : ChinaFolkloreSociety
微信订阅号:民俗学论坛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