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 | 非遗保护为乡村振兴铸魂点睛

编者按


编者按:“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战略。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正式发布,意见指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要“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


随着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和传承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一系列生动的非遗保护实践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提供了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现将贵州、浙江、四川、山东4地在非遗保护助力乡村振兴实践中的经验、成果、思考、感悟予以总结和展示,以飨读者。

贵州板万村:乡村振兴要“形神兼备”

5月初,坐落在崇山峻岭之中的布依族村庄——贵州黔西南州册亨县丫他镇板万村迎来了许多远方的来客。得知是他带着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等多方力量又一次回来,村民们换上了节日的盛装,摆好米酒、糍粑与五彩饭,载歌载舞,用最隆重的礼仪迎接。


他是吕品晶,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2016年曾带领团队对板万村进行整体改造,也因为这样一次在媒体聚焦下的乡村实践,开始让社会各界关注到这个偏远的山村。两年多来,这支团队持续耕耘,通过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学术支持,为非遗介入“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办法。


 “形”的塑造


2016年,在东方卫视一档家装改造节目《梦想改造家》的促成下,吕品晶的团队来到了板万村。起初,他们的任务是对村里年久失修的小学教学楼进行改造。然而,在具体展开设计思路时,呈现在吕品晶面前的是逐渐荒芜的布依族古宅和那些与老人相依为命的留守儿童,他觉得只有为这个逐渐落寞的村庄注入活力,才能让更多年轻的父母回归家园,让这个失落的布依族古村落恢复生机。于是,在当地政府的有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一场以“振兴”为目标的乡村实践奏响了序曲。


改造后的板万村


在吕品晶看来,传统村落首先要有一个整体、统一、协调的村落空间形象。面对村中76户传统木构吊脚楼以及风貌迥异的30多户新建砖混房屋,设计团队首先对村落整体建筑风貌进行了梳理。加固传统木结构民居、喷涂防火涂料,对新建的砖房采用相同的工艺进行风貌统一的作业,依据山势地形理顺村里整体排水系统,安装分户式的污水处理系统,修葺村落内部道路系统……设计团队觉得在对整个村寨进行建筑改造的同时,切实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同等重要。


为了让村里的孩子从小学习、继承布依族的传统文化,设计团队在板万村中心小学的改造中设计了一个乡土博物馆。于是,他们在改造民居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收集了许多当地日常生产生活用品,如农耕用具、生活器皿和传统织布机等。


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施工,板万村应有的美丽样貌逐渐显现。走进小学校,除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和崭新的课桌椅,学生餐厅、图书室、布依民族博物馆、留守儿童之家一应俱全。步入改造后的传统民居,明亮的房间采光、合理的储物空间设计、室内现代化的厨卫设备和器具面面俱到……看到已经改换了模样的家,村民们惊呼“仿佛做梦一样”。


 “神”的激活


 “一个传统村落,既要有传统村落的‘形’,又要有传统村落的‘神’。‘神’的部分,其实就是活态的传统文化,就是非遗。就乡村振兴而言,我们要做的是通过‘形’的塑造,来激活‘神’的部分。见人见物见生活,也是非遗保护的最佳呈现。”吕品晶说。


他认为,要保持地方人文特色,帮助当地解决失业、人口流失和留守儿童等难题,丰富劳动形态和乡村产品形式、发展生态经济和文化产业应该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努力方向。


板万村的村民在新建的戏台演出布依戏


在对板万村的改造中,吕品晶也将“民艺兴乡”的思路贯穿其中。他找到村中的非遗传承人了解布依戏、哑面戏、八音坐唱等传统民族艺术对表演场地的要求,在村中专门设计了供其进行交流表演的传习所。


为了帮助村民发展新的创收模式,设计团队把村中一幢规模较大的废弃建筑,改造成一座“锦绣坊”,邀请村中有织造手艺的妇女在这里进行布依族特有的锦绣织造的生产、展示、交流和交易活动。


他们利用回乡大学生何标家废弃的沼气池修建了一座土陶窑,帮助何标利用已有的陶瓷技艺和网络知识开发土陶产品。对于村内善于酿酒的人家,设计团队帮助其对传统民居进行功能区域的合理配置,兼顾了生产和生活。


在吕品晶团队的积极对接和当地政府的密切配合下,2017年,板万村的8名布依族绣娘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学员,赴江苏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培训,返回村落后,她们有效地提升了当地的传统技艺水平,在她们的传帮带下,村民的经济收入也有所提高。



还有更多期待


 “作为贵州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册亨县是典型的吃饭财政贫困县,贫困涉及面大,贫困程度深,又是国家的限制开发区域。作为珠江流域上游生态屏障,册亨的生态保护任务要求环境优先,不能走破坏生态的脱贫与发展之路。”册亨县副县长方华说。在板万村的振兴改造过程中,当地政府开始逐渐意识到以非遗与传统文化推动全域内文化与旅游的发展,是册亨未来实现脱贫与振兴的重要抓手。


贵州省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陆勇昌表示,以往非遗保护往往是把单独一个技艺门类拿出来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保护,有时会与原生土壤脱节,与生活脱离。而今在板万村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办法,即把非遗保护的重点放在村子里、寨子里,以激发当地生产生活活力为目的进行整体设计、活态保护,这也将是未来贵州非遗保护可资借鉴的一个重要思路。


布依族妇女在纺线


 “相较于传统民居建筑的修复,对以传统手工技艺为代表的文化形态的修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学界和民间没有持续地进行关注和帮扶,它依然会回到原来的状态。村民的生活品质如果没有得到提升,传统的技艺和习俗仍然面临被他们放弃的危险,那么我们对村庄的保护就没有实现原本的意义。”对于板万村的“民艺兴乡”,吕品晶期待地方政府能够在乡村振兴的政策扶持下持续推进。


村貌复原、民艺复兴,未来板万村的振兴或许还需要旅游的助力。吕品晶提醒,板万村旅游业的发展应该是让游客看到当地村民真实、日常化的生活场景,而不是表演性的展示。旅游的助力是要让当地村民,真正从织布、酿酒、制陶等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和手工技艺中获得经济利益,让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因为乡村振兴的对象是包括村民居住环境、人际关系、习俗、生活方式等在内的有机整体,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要做到“形神兼备”。

浙江松阳:民宿里的非遗传承体验点

5月23日,记者来到有1800余年建县史的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这里山环水绕、风光旖旎,不仅较好地保留着田舍掩映、阡陌纵横的田园胜景,在青山碧水间,还隐藏着百余座格局相对完整的古村落和古民居。


据松阳县文广新局副局长杨建明介绍,松阳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于2016年发起的“拯救老屋行动”项目的整县推进试点县,项目启动之初,他们在调查时发现,大部分老屋残损非常厉害,屋面漏雨、木构霉烂、墙体坍塌,有的已成了危房。经过两年的努力,当地按照文物保护的要求对老屋开始修缮,不但保护了文物建筑,而且使其变得更加宜居。


浙江省松阳县有20余项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其中属于传统节日仪式的有叶氏祭祖、竹溪排祭、玉岩庙会与平卿祈福4项。2017年9月,原文化部非遗司委托北京师范大学针对民俗类非遗项目在松阳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试点研讨班。研讨班挖掘整理松阳的民俗资源,推动了当地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以及非遗与旅游的融合。


让乡村更具活力


老屋就是老百姓的“家”,只要家在,无论是中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就会“回家”,乡村就会变得有活力。


“我们也积极指导村民开展利用,老屋既可以自住,也可以作为民宿、工作室、展览馆等使用。”杨建明说,“目前,我们已在三家民宿,即四都乡平田村的‘云上平田’、四都乡西坑村的‘云端觅境’和大东坝镇石仓片区的‘鸣珂里’设立了非遗传承体验点,将松阳文化、风物、民宿有机融合在一起,构建符合现代需求的公共体验点。这个体验点,不仅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空间,也是非遗保护的传承空间,还是文化创意的发展空间,更是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希望空间。”


民宿“鸣珂里”外观


走进“云端觅境”民宿,四都乡政府文书翟羽洁正与村民一起搬运货物,她说:“这些是木雕的原材料,这周六我们要在这里举办木雕教学活动。在松阳,竹子、木头资源非常丰富,黄家大院木雕技艺是浙江省级非遗项目。我们这边有一支松阳工匠队伍,过来教学的就是‘拯救老屋行动’的老师傅,也是非遗传承人。”


这家取名“云端觅境”的民宿,从外表看依旧古朴,但里面的设计却极为时尚。作为民宿合伙人之一的老白说:“随着非遗教学活动的开展,民宿的人气更旺了。每逢周六,这边大厅挤满了人。” 两年前,老白与几个合伙人在西坑村几栋已经坍塌的土房废墟上,建起了新楼房,还在新楼房的墙体中加入松阳特有的端午茶草药。


“现在,民宿业主成了我们村的主心骨,有重大建设项目,村民都会去请教他们。”西坑村党支部书记丁菊红说,目前,村里正规划建游客中心,老白、谷增辉等民宿业主全部义务参与进来,光设计费就为村里省下了10多万元。目前,老白他们的团队又有了新规划,预计投入500万元,对村中8栋房子进行改造,打造文创空间、艺创空间和农创空间,带领村民一起致富。


签约非遗传承人


阵雨初霁的午后,记者来到大东坝镇石仓村——江南客家的迁徙地,村前的石仓溪因大雨来袭而激流奔腾,沿着徐徐上倾的坡度往前走,卵石镶嵌的村道被雨水冲刷得洁净如洗,遇见村民他们都会友好地点头致意,让人有宾至如归之感。走进装修雅致的“鸣珂里”民宿,门上的两块牌子十分醒目——“非遗传承体验点”“圆梦书屋”。


在“鸣珂里”,能够看到许多传统文化的元素。接待大厅的中堂挂着一幅巨大的“豺虎画”,“鸣珂里”的管家卢英说,这幅画出自松阳豺虎画第五代传承人郑王义之手。豺虎画是松阳的省级非遗项目,山里的村民会把它挂在家中,具有驱邪镇宅之意。


“我们把‘豺虎画’画到了电影幕布上,使它成为巨幅工艺品。”卢英说,“我们希望这家民宿不仅仅是一家旅店,还是当地非遗的展示平台。”


鸣珂里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翠说,“鸣珂里”这三个字原本的意思是指宰相府邸门口的那条路,鸣珂指的是玉器相撞发出的声音,相府往来皆贵人,显贵者所乘的马一般以玉为饰,行则叮当作响,因而得名。“因机缘巧合,我接触到了民宿行业,又认识了一批手工艺人,文化+民宿成了我改变工作状态的新方向,松阳满足了我对这个新方向的全部设想。”陈翠说。


目前,“鸣珂里”已与郑王义签约,聘请他为艺术顾问,豺虎画作为传承项目定期在鸣珂里举行传承活动。郑王义表示:“我们这一辈人最希望的就是把手艺传给下一代,当地支持我们进民宿、进校园、进文化礼堂教学,我们有责任做好传承,培养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进而成为传播者、传承人。”


 “这三家民宿每周六都会开展常态化的展示教学活动,预计全年开展活动50余次。”松阳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叶素珍说。


 “茶染”传承文化


  “让寂静的农村再度热闹,让凋零的乡村再次繁荣,让荒芜的土地再现绿色。”2017年初,“云上平田”民宿掌柜叶丽琴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立下这样的誓言。一年多来,她不但将手工扎染作坊引进民宿,还不忘给村里的老人买些日用品,甚至把松阳县青少年综合服务点也“请”进了平田村,让青年志愿者服务在平田村常态化展开。


松阳青年叶科在教学生们扎染技艺


在“云上平田”内,有一间名为“云缬坊”的扎染手工作坊。在这里,记者邂逅了曾就读于绍兴文理学院纺织工程系的松阳青年叶科。自2009年毕业后,他就一直在杭州从事服装电商,还经常上网卖一些文创产品。“看到这几年松阳民宿和古村落发展得较好,扎染这项传统工艺又与我所学的专业有关,于是就想着将扎染融入创意元素,做成文创产品带进松阳。”叶科说。


出于职业敏感性,这位“85后”生出了一个奇思妙想:松阳是茶叶大县,何不用茶叶染布料,做成留有茶叶清香的旅游商品——衣服、手帕、丝巾和香包呢?2017年,叶科与“云上平田”合作建立了“云缬坊”,从茶叶末、茶叶梗中提取茶色素,让茶多酚发挥抗菌功效,制成的“茶染”商品很快就卖断了货,这让他们看到了商机。


“茶叶市场一些茶末收购价就几角钱一斤,但是通过创新,染成丝巾等文创产品就提高了附加值,拉长了产业链。”叶科说。如今,他的“云缬坊”染织业务还拓展到传统刺绣、年画年俗、服饰拼布等,特别是孩子们在学校里难以接触到的手工印染技艺,都能在他的文创天地里体验到。


叶科做的一些文创产品如果需要手工缝制,就请村里会针线活的老人帮忙加工。交谈时,正好村里70多岁的阿婆鲍美球来交端午香包,她说:“这一年下来,叶科让我赚了不少零花钱。赚钱是小事,让我觉得自己有价值,才是最开心的。”

山东费县:巧手“绣”出致富路

家里割完麦了?”“今年拾掇得早,趁不忙过来取点样,再干些绣活。”初夏麦收时节,在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崔家沟社区扶贫车间,这些应景的对话成为当地居民灵活就业的一个缩影。


群众所说的“绣活”,正是依托当地非遗项目——费县手绣技艺制作沂蒙香荷包、虎头帽、肚兜等的一项手艺。近年来,借助“非遗+”理念,在扶贫车间为社区群众增技、增收提供“双保险”的同时,“一针一线”也成为牵引崔家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的极大动力。

   

 为脱贫拾起“老手艺”


崔家沟社区扶贫车间的开设,与乡亲们的致富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车间负责人卞成飞是费县手绣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也是社区百姓的致富带头人。一段曾经“穷怕了”的经历,让她致力于自主创业。


2009年,卞成飞嫁到崔家沟,呈现在她面前的是行路难、吃水难、村民就医难等一系列难题。“当时,我对山里状况一无所知,但相信凭借勤奋定能改变落后局面,假如有一天创业成功了,一定要帮助村里解决缺水等问题。”


于是,卞成飞与丈夫一起走上了创业路。最初,他们筹集资金引进雕刻机生产牌匾、装裱字画,渐有起色后,卞成飞重归家庭,绣花、看孩子、操持家务。能否找到一种带动周边妇女灵活就业的门路?她首先想到的就是当地民间的老手艺——手绣。“我从小热爱美术,喜欢收藏老物件,老一辈也留下了不少手绣作品。”卞成飞坦言,自己曾将民间手绣技艺加以研发,利用此前牌匾生意铺就的销售网络,首次赢得商机。


在扶贫车间,学员之间相互切磋技艺


“菏泽的一家客户一次性求购60个香荷包。”签下首单的情景让卞成飞至今记忆犹新。从最初一人制作到逐渐吸纳学员,从2012年拥有第一间工作室到2013年起走上展会,费县手绣逐渐为更多人所熟知。卞成飞则集传承人、推广人、培训老师于一身,忙得不亦乐乎。“我自己活得有奔头,居家人员平时多了些赚头,非遗技艺也有了更多被人们了解、喜欢的机会。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卞成飞说。


助力居民“稳得住”“能致富”


崔家沟是山东省定重点贫困村,地处费县西南山套,共530户1670人,其中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


崔家沟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是当地发扬新时期“沂蒙精神”,不等不靠、苦干实干的一项成果。现今的崔家沟社区有住宅楼16栋、社区服务中心1处、老年公寓50套,2016年3月底,原先530户居民一次性整体搬迁至现址。社区扶贫车间正是于那时落成的。


作为吸纳上楼居民二次择业的“居家灵活就业中心”,当地政府为该扶贫车间提供政策优惠——搭建平台、减免房租,集中力量解决妇女“不离土、不离乡,在家就能奔小康”的问题。这与卞成飞最初的心愿不谋而合。


“没想到,多年前自己迫切希望改善乡村面貌的梦想提前实现了。政府提出易地搬迁不仅要‘搬得出’,还要‘稳得住’‘能致富’,手绣技艺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化零为整、大有可为。”在扶贫车间优先为困难群众提供固定岗位的同时,卞成飞还发展了一批在家做工的“散户”。“不出门,不出院,看着孩子做着饭,一天能挣几十块”在崔家沟一带成为现实。


78岁的李以英是崔家沟社区居民,她坦言,按自己一天绣5片荷包算,每天收入近50元。“当了一辈子农民,离开土地还能有这样一份收成,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李以英说。据村民梁士兴介绍,每有新的绣法,车间就有专人负责传授,“老手艺”不断翻新样,也让她们这些见证了费县手绣技艺传承发展的“老人”颇感欣慰。


据崔家沟社区有关负责人介绍,社区在周边大力培育服装加工、木业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同时,积极挖掘非遗特色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成绩有目共睹。据相关资料显示,崔家沟社区扶贫车间香荷包等产品年销售额达400余万元,近年来已为社区群众126人提供工作岗位,助力34名贫困人口脱贫。


辐射效应加快“走出去”步伐


依托“一针一线”的手绣技艺,在为崔家沟发展振兴助力的同时,也在周边形成辐射效应。目前,费县手绣在崔家沟社区外,形成了费县“沂蒙大姐居家灵活就业基地”和天蒙旅游区、平邑县九间棚等6处加工点,“常态化”设立的培训课,为“送活到户、培训到家”的手工艺产出模式提供了保障。


杨敏是扶贫车间的固定工,学习手绣已有两年多。如今,她不单在车间完成各项手艺,还经常到加工点辅导学员。“通过学习,我掌握了不同绣法的针法、配线、配色,可以将实践经验分享给初学者。”杨敏坦言,几年下来,自己不仅物质上富裕了,还通过努力让非遗技艺走进千家万户,而最为关键的是十里八乡的农民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通过工艺“能手”们的带动,周边妇女、残疾人等5000余人加入手绣制作,该非遗项目的受众面也得到较大拓展。


费县手绣还与互联网、旅游、展会等融合,积极探寻发展的可能。种种实践正加速着手绣技艺和崔家沟人“走出去”的步伐。“通过参加各类辅导培训、交流学习,个人技艺和能力迅速提升,我明显感到视野更加开阔了。”杨敏说。


坚守技艺本体


在集制作、体验、展览于一体的崔家沟社区扶贫车间,各式各样的展品琳琅满目。其中,光香荷包就有1000多种,各式虎头帽20余种,手绣鞋垫、烟袋包等一应俱全。“费县手绣集中体现了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和沂蒙地区的风土人情。”卞成飞认为,非遗传承应融合“老味”与“新意”,力求雅俗共赏。她举例说,费县手绣以棉麻质地为主,区别于江南一带的绣品,针法有齐针、平针、挑花、铺花等种类,牡丹、荷花、梅花等都有不同绣法,尽管技艺难度不一,但基本功和核心手艺不能丢。“在熟练掌握传统的基础上,我还研发出立体绣、撮针绣等针法,使绣品上的人物与花鸟形象更生动、更逼真,而这就属于出新的部分。非遗如果一成不变,也将难以为继。”她说。


卞成飞坦言,当前手绣创意人才不足、产品一问世就被模仿等现象都是该项目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她希望政府在促进版权保护、搭建交流平台、推动人才培养等方面出台更多细化的举措。

四川绵竹: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的多元价值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全国四大年画之一绵竹年画的发源地,四川省绵竹市年画村利用“5·12”灾后重建契机,建成了以乡村旅游、年画商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为主的精品型乡村民间工艺文化旅游景区,探索出一条以非遗传承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非遗元素渗透到乡风文明建设中


绵竹年画又称绵竹木版年画,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苏州桃花坞并称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乡。绵竹年画是世世代代当地民间画师们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体现着巴蜀人民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和古老的民族风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年画作品


位于绵竹市孝德镇的年画村是2010年由射箭台村、大成村、石墙村三村重新整合而成,全村总面积7.5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年画邨、年画湖、现代农业示范园、年画展示馆、年画街坊等。人口共计6000多人,其中直接或间接从事年画创作的人员达1500余人。


这里,处处可见色彩鲜艳、乡土气息浓郁的年画。5月26日上午,记者走进年画村,仿佛走进了年画展览现场:大门、路牌、室内无处不是年画,或三国故事、或民间传说,栩栩如生。其中,两名童子拿着水果,站在一口大水缸前,背后立着一块刻有“信”字令牌的年画十分显眼。“这个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年画之一。”据村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2014年,为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眼入心入脑”,绵竹市委宣传部、市文体广局对年画村等沿线近1000平方米的墙体进行改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年画画上农家院墙。倡议发出后,绵竹共有24家年画工坊响应号召,派出近50名年画艺人参与其中。


将非遗元素渗透到乡风文明建设工作中来,不仅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让群众接受和理解。“把核心价值观画在村民院坝的墙上,村民们进出都能看见,潜移默化中就有了教育意义。”该负责人透露,院墙上的年画还会随着新的政策方针替换更新。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绵竹市就结合地方特色,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内容,又设计绘制了50余幅年画,在当地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载体


在废墟上崛起的年画村,不但解决了村民们的居住问题,家家还有了独门独户的年画作坊。这也因此催生了年画街坊、年画广场、休闲年画茶座、民间年画艺术馆等众多旅游景点,丰富了村民和游客的文化生活。


2009年绵竹灾后重建时,在外打工的殷万能回到家乡,凭借学到的料理知识和一些创新,自创了“殷牛排”,在年画村较早开起了农家乐。据他透露,年画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大家的生活。特别是在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开始张罗着备年货、写春联、贴门神,大街小巷灯笼高挂,“有钱没钱,买张年画好过年。” 殷万能笑称。


绵竹年画节活动现场


在乡风文明的内涵中,乡愁不可少,地域文化不可少,历史记忆不可少。在年画村,年画毫无疑问成为了这个载体。孝德镇是著名的“德孝文化之乡”,孝老敬亲传统代代相传。在年画村,村民自发利用年画艺术,在院落绘制了《二十四孝图》《百戏图》等年画作品,这样的设计让穿行其中的村民耳濡目染,不知不觉间便有浸润人心的作用。


此外,在村民们看来,年画村的兴建不仅仅是居住环境的改善,还使他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提升。如今,绵竹年画的创作主题从传统仕女、门神等扩展到抗震救灾等现代题材;绵竹年画过去主要是画在纸上,如今还出现在了T恤、书包、茶杯、帽子等物品上;绵竹年画的创作者也不再仅仅是老人,很多中年人、青年人,甚至刚刚懂事的小孩子也积极参与其中。


据悉,依托绵竹年画,绵竹每年都要在农历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举办年味浓厚的民俗节庆活动,年画节成了绵竹人民辞旧迎新、歌颂美好幸福生活的特殊方式,是绵竹传承优秀民间文化、促进艺术作品与群众文化有机结合的一项传统节庆活动。


“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模式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8年前,在苏州援建干部的努力下,绵竹零散的年画作坊走到了一起,走上集聚发展的文创产业之路。其中,贾红兵、贾君、贾萍三姐妹创办的三彩画坊很是抢眼。贾氏三姐妹的三彩画坊的最大特色是跨界创新,她们赋予年画实用功能,开发出年画衣服、年画包、年画板凳、年画伞等300多种年画衍生产品,还研发出“蜀绣+年画+川剧脸谱”的跨界艺术品。


37岁的陈刚是已故绵竹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陈兴才的孙子。据他透露,如今当地年画产业的集聚效应日益显现,年画村里已经集聚了10多家画坊,仅他们家的年画销量就比地震前翻了几倍。据统计,目前年画村的年画销售额已经突破3000万元。


“地震前,孝德镇和旅游业几乎不沾边。现在,我们的年画村已经成了周边大中城市市民乡村休闲游的热门目的地。”年画村融融超市老板黄仲模说。如果说,贾氏三姐妹在行业内部实现了“年画+”,那么,整个年画村则以当年苏州援建的年画产业基地为基础,实现了跨行业的“年画+”。


记者当天在年画村里看到,来自成都、绵阳、德阳等地的私家车把各个停车场塞得满满当当,农家乐饭店里食客爆满。据介绍,近年来,年画村积极发展体验型农业项目,建起了桃园、桑园等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花摘果。此外,年画村还拥有跑马场、花博园、水上乐园,向日葵展、菊花展等主题活动一年四季不间断……


“年画村的成功,在于抓住了非遗的文化内涵。”据绵竹市文体广电出版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下半年,绵竹市还将全面启动绵竹年画保护和发展条例立法程序,积极跟进“绵竹年画”地理商标申报事宜,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促进年画产业走向世界。


图文来源:《中国文化报》2018年6月6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中国民俗学会 · 业务范围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业务培训

书刊编辑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中国民俗学会

微信号 : ChinaFolkloreSociety

微信订阅号:民俗学论坛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中国民俗学会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